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1

一、導入

1、播放民歌、渲染氣氛。(聽聽是哪個地方的民歌?請同學們說說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2、每個民族、每個地區,他們的民歌都不相同。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他們以歌唱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傾訴青年男女之間的愛幕,有的用歌唱來傳授知識,表達豐收的喜悅和節日的歡樂,據說,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許多民族中,小孩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就跟着大人學唱歌了。許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別的尊敬。今天,就讓我們去參加“雲南的歌會”,瞭解雲南的民歌!

二、朗讀課文

1、朗讀文章(播放朗讀音樂),思考:看看本文寫了什麼事?有幾個場面?

2、指名回答:文中給我們描寫了幾個唱歌的場面?分別在哪段?

3、雖然同是唱歌,但它們在內容上各有側重,我們先來聽聽“對調子”都唱些什麼?“多”字說明什麼?能不能去掉?既然“對調子”多唱情歌,那麼它採用什麼方式唱歌呢?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對調子”都是什麼的大比拼?這裏作者着重寫了“一個年輕的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的情景,作者是用什麼方法來描寫這個年輕婦女的?(齊讀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刻畫出一個什麼樣的婦女形象?

思考:作者爲什麼在這裏要濃墨重彩地描寫這位唱歌的婦女呢?

4、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趕馬女孩,聽聽她們都唱些什麼歌?她們的歌聲充滿一種什麼樣的美?

思考討論:既然這樣,作者爲什麼不直接寫趕馬女孩唱歌,而是用許多筆墨去描寫由呈貢一路進城的景色?

①寫了些什麼景物?作者寫這些景物運用了哪些手法?

②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麼用意?

③假如你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又是趕馬女孩子中的一員,你會唱出什麼樣的歌?(齊讀第4段。)

5、“金滿鬥會”是一個以什麼爲主要內容的盛會?從哪裏可以看出歌會“盛大”?如此壯觀的場面,給人的感受如何?(齊讀第5段。)

6、討論:作者描繪了這三個唱歌的場景,文章的字裏行間洋溢着怎樣的情感?表達怎樣的生活態度?

三、拓展訓練

課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謠,分小組進行交流。有興趣的同學,不妨選擇一兩首唱一唱。

四、小結

這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三個場合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有不同。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生,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讓我們發現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吧!

五、佈置作業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詞語,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清本文說明順序,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體味本文準確的語言,學習幾種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朗讀,小組討論,教師啓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和盧溝橋是石拱橋的傑作,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瞭解解放後我國橋樑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學習幾種說明方法,體味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對說明方法的區分

【課前準備】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2、課前佈置學生查閱有關橋樑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課題引入生活中,你見過很多橋,這些橋各有各的特點,現在,請同學們看兩幅圖片,說說這兩座橋各有什麼特點?(投影拱橋和樑橋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中國橋樑的文章《中國石拱橋》。學生討論並回答它們各自的特點。

小結:橋樑有兩種形式,橋洞呈弧形,中間高起的叫拱橋;橋洞並不彎曲,橋身與水平面平行的叫樑橋。拱橋承受的壓力比樑橋大。就外形看,拱橋具有曲線美;樑橋橋式單調。我國的拱橋大多是用石塊砌成的。石拱橋具有外形美觀、橋身堅固、取材方便等優點,所以我國橋樑很多是石拱橋。 1、激發動機 運用投影圖片,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儘可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二、作者:茅以升。

看註釋①,瞭解作者的有關資料。

三、交代教學目標

四、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教師進行學法指導:這是一篇說明文,閱讀說明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習說明文的方法,對象、特徵、順序、方法、語言。

檢測字詞的預習情況。

2、教師範讀課文,並投影下列問題。

①中國石拱橋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②用一句話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③中國石拱橋很多,文章爲什麼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爲重點說明的例子?

3、提問、啓發、歸納以上問題,並板書。

①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②由一般到個別的邏輯順序。石拱橋——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典型傑作——中國石拱橋的新發展。

③這兩座橋是我國石拱橋中傑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備石拱橋的共同特點,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這兩座橋爲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獨拱,後者是聯拱,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選擇兩者可以互相對照,互相補充,說明中國石拱橋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的特點。

五、重點研讀“趙州橋“段落

本文先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又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爲例做了具體說明。那麼作爲傑出代表,趙州橋和盧溝橋各有什麼特色呢?作者怎樣說明的呢?

問題:

①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趙州橋的?

②趙州橋有哪些特點?

③假如你是導遊,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設計一段話,然後向遊人介紹趙州橋的有關情況。

學生齊讀課文課文第4、5段,思考左邊的問題,並在小組內討論完成。

歸納:

①先總說、後分說的順序。抓住“著名”“最古”兩個詞語,先概括介紹橋的地理位置、建橋時間;再介紹橋的長和寬;然後逐一分析橋身的結構特點及其科學原理。

②弓形獨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結構勻稱。

③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六、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和研討,我們瞭解了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理清了本文的說明順序,領略了趙州橋這座獨拱石橋的獨特魅力。那麼作爲聯拱石橋的代表,盧溝橋又有哪些與衆不同的魅力呢?下節課探討。

七、佈置作業 :

A(學優生):識記說明文知識,深入領會本課內容。

B:(中等生):識記說明文知識。

C:(後三分之一學生):字詞小卷。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國石拱橋有什麼特點?爲了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爲例進行說明。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趙州橋部分,誰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趙州橋的特點?

過渡: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傑出代表,那麼我們今天來看看作爲聯拱石橋的傑出代表——盧溝橋有什麼特點?(播放盧溝橋的圖片,投影本課時目標) 學生回憶上節課內容,回答提問。

二、合作探究:

1、小組內交流所查找的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

2、對照圖片,參照課文內容,小組研討盧溝橋與趙州橋的異同點。 學生齊讀第6、7、8段盧溝橋部分;小組內交流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相關資料。思考左邊的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

3.探討“盧溝橋”的特點及說明方法。

三、拓展延伸——齊讀課文後半部分

解放後,中國石拱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橋樑的畫面。

四、佈置作業:

A(學優生):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座橋樑,畫出示意圖,並寫出簡要的介紹。 學生設計橋樑,畫示意圖,寫出介紹文字。

B:(中等生):完成練習冊。

C:(後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第三課時

一、探討說明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教師講授

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

2. 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教師引導

(1)舉例子:本文在我國的石拱橋中,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例子,最具有代表性。

(2)列數據:第4、5、6、10段都列舉了數據。

(3)引用古籍:第7段,馬可·波羅的遊記,讚美盧溝橋唐代張鷟《朝野僉載》寫盧溝橋的外形,唐代張嘉貞《安濟橋銘》寫橋設計。“旅人橋”

(4)作詮釋:第5段“大拱的`兩肩上……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

(5)作比較:第6段“永定河發水時……足見它的堅固”。

(6)打比方:第1、5段

(7)摹狀貌:第6段最後一句

3. 小結:

靈活、合理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點、作用,闡明整理,使人們對事物有明晰、完整的瞭解和認識,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這就是說明文的特徵。本文就是說明文特徵顯著的典範。

二、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 說明文要準確說明對象,語言運用要做到恰到好處。舉例說明:

(1)第2段中說石拱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是由外表到內在,是從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規律,即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來寫的。它們之間是遞進關係,詞語次序不可移動。

(2)第3段中說到旅人橋,用“大約”“可能”,是根據寫文章時僅能佔有的資料,還不可能有更確鑿的證據,如果去掉“大約”“可能”,就變成絕對的結論語氣了。

“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是對“到處都有”的限制,意思是接近於“到處都有”,因爲事實上不可能到處都有,這裏用語準確。

(3)第5段“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可算”一詞表示估計,作者在說明事物特點時,既有一定的資料作依據,但又有資料掌握不全的顧慮,故必須留有餘地。這 是從時間上相對的說,不犯絕對的毛病。

2. 數字的精確,是說明文語言準確的一個重要方面。

如第6段對盧溝橋的介紹,從修建年代、長度、寬度、石拱數、甚至每個石拱的長度,都運用數字說明,使讀者對說明對象有了更精確的瞭解。

3. 第9段“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省”“巧”“高”三個字不僅用得準,而且用得精,位置絕不能變動。

△說明文中要準確運用詞語,這樣才能保證文章內容的嚴密性,達到預期的說明效果。

三、佈置作業:

A(學優生):完成課外說明文語段。

B:(中等生):書後習題

C:(後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說明對象: 趙州橋和盧溝橋

對象特徵:

說明方法: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 限制性詞語的使用:(大約、幾乎、左右……)

2. 運用數字說明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看註釋,掌握重點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有關知識。

3.體味本文生動的語言,弄明白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朗讀和勾畫圈點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屏風爲媒介,激發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屏”的有關知識,體味語言。

教學難點:

弄清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查找有關屏的圖片,或上網查找。如果學生家中有屏的小藝術品,也

可借來一用,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5分鐘

學生拿着自己找的圖片或小屏風,向同學作介紹,語言可能不生動,教師可以就此導入,看做者是怎樣介紹的。也可以用古詩詞中有描寫屏風的詩句導人。

二、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教師正音。 15分鐘

教師配古箏樂曲朗讀課文。學生聽讀並思考:

a.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

b.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的知識?

聽讀完後,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屏者,障也,可以緩衝一下視線。

b.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

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

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

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纔是。

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置全在一個“巧”字。

三、研讀與賞析 20分鐘

過渡: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

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詩,使說明語言生動有趣,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爲什麼喜歡?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全班討論明確:

a.引用《秋夕》詩句,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嚮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牡丹亭》中“銀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放在屏風的定義後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和使用屏風的願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爲‘流動空間’’’。這一句中的“置”是佈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換上“放”字,則無此表達效果;“點綴”是加以襯托和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準確地說明了屏風在居室中的作用。(學生還可以再舉出一些。)

四、課堂小結: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煥發出青春,重新大放異彩。

五、佈置作業;

A組(學優生): 完成練習冊基礎部分。

B組(中等生):完成書後習題。

C組(後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課前複習: 10分鐘

1.陳從周:

(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築園林專家,並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

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

2.作者對“屏”的感情:

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生喜愛、嚮往之情;後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讚賞之情。

3.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麼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器具是相稱的。

二、授課過程: 20分鐘

1. 在古詩詞中,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說到屏,你還找到了哪些圖畫描繪了屏,全班交流,

請你引詩配畫作解說。

比如:李商隱的《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詞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2. 想像一下,屏風將會有怎樣的用途?

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3. 研讀賞析

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三、課內外比較閱讀練習。10分鐘

將《說“屏”》與《文房四寶》比較閱讀。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

A組(學優生):把課堂上所說的“想像屏風的用途’’整理好,寫在作業本上,學着用上古詩詞佳句,要用得得體。

B組(中等生):完成練習冊。

C組(後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說“屏”

陳從周

作用

分類 → 設置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4

《馬說》課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歸納這一類懷才不遇的文學作品的共同特點,做一點初步的文學探究。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古今異義詞。

如:“然後有千里馬”“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虛詞“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學預備

1、佈置學生對照註釋初讀課文,也可以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學生查找有關馬的成語,並作解釋。

3、教師預備一個關於千里馬的故事,有關“伯樂相馬”“知己”等詞的來歷。

設計思路:把誦讀作爲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練習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進一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鼓勵學生自讀,認真看註釋,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於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學生彙報查找到的有關馬字的成語。就其中的“伯樂相馬”,給學生講關於伯樂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有進一步的熟悉。

二、解題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留意難字的讀音。

2、學生讀課文,並且討論、瞭解全文大意。

3、思考討論:

(1)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麼?

要點提示:比喻人才。

(2)伯樂指的是什麼?

要點提示:比喻識人才的人。

(3)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對馬的熟悉?

要點提示:(1)無識馬者則名馬無名。

(2)先有馬,再有對馬的熟悉。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假如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羣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裏,識馬就成爲前提了。、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請一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要點提示:

(1)無識馬者則千里馬無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3、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請一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

(3)三個“之”字,用法是否一樣?

(4)你是怎麼理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

要點提示:

(1)妄言無千里馬者,恰是不識千里馬者。

(2)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3)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裏“鳴”是(馬)鳴,而不是鳴(馬)。這樣用使句式整潔而又靈活富於變化。

(4)表現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慨。

3、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歸納課文。、 1、讀了本文請你談談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要點提示:

1、本文圍繞着有千里馬還是沒有千里馬的問題反覆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於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並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2、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熟悉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己成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寫了些什麼作品?

2、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麼內容?

3、假如你懷才不遇,你學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結果,寫成一篇小短文,下節課交流。

五、佈置作業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項作業。

2、背誦課文。

《馬說》教學反思

通過《馬說》一文的教學,並結合自己平時文言文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談一下幾點反思:

1、在反覆誦讀中感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我首先讓學生在學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礎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反覆地朗讀,再理解,再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體味作者與作品,最終實現對作品深刻的感悟。

2、補充背景材料進行感悟

《馬說》一文是作者韓愈借千里馬被埋沒、被摧殘的不幸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因此有關於文章及作者的寫作背景尤爲重要:《馬說》大約寫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鑑於此在設計導學案時,我佈置了一項內容:結合歷史知識,藉助手中的資料,蒐集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內容。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中以小組爲平臺,能組織有效的合作探究,各學習小組圍繞問題,踊躍討論。討論到高潮,各學習小組圍繞“誰來爲千里馬的不幸遭遇負責”展開深究,以小組爲單位蒐集的資料進行智慧碰撞,這樣,學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文本,爲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相互爭論、探究,達到讓學生深層次感悟作品主題。

感覺到不足的是:在學生經過三個回合的朗讀後,讓學生在積累文言詞語時,大部分同學還很生疏,錯誤率比較高,課前的預習指導很不夠;課堂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導,也沒能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字詞方面的比較;還有在“拓展延伸,聯繫現實”這個環節中,時間把握不夠好,讓學生討論拖延了一些時間,造成當堂背誦這個環節的時間過緊。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5

《蘆花蕩》

【教學目標】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體味這個英雄故事傳奇色彩;

3、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教學重點】

1、通過體味這個故事的傳奇色彩,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揣測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

【課前預習】

通讀課文,課前查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考慮課後練習,寫動身言提綱。

【課時分配】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那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講應該是養老的年齡,課時他卻能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質供應,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他能夠手無寸鐵,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的確是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小說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說《蘆花蕩》,去感悟這個傳奇故事吧。

二、學生預習後提出問題,教師解決

早讀課同學們對課文進行了朗讀,大家預習得怎麼樣?還有那些生字詞需要協助的嗎?(學生提出,教師解決。)

三、作者介紹

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

四、指導學生整體掌握課文內容

感悟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強烈的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涇渭分明的強烈感情;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爲;過於自信自尊。(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詞語進行賞析)

感悟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篩選信息,瞭解說明內容,理清結構。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過程,明確順序。

3.品讀語言,體會表達特點,學會賞析。

4.訓練思維,學習科學方法,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

1.梳理文章內在的邏輯關係,體會事理說明文的特點。

2.感受文章獨特的語言魅力,領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學難點:瞭解作者的思維方式,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引出說明話題——恐龍滅絕

(展示恐龍圖片)6500萬年前,上一屆地球霸主——恐龍統治着世界。可是,它們在生活了1.6億年後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的謎。圍繞着“恐龍滅絕”這一事實,僅科學家們公開提出的“滅絕說”就有130多種,大家各執一詞。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的觀點,不知能否說服你?

(直觀的圖片展示代入感極強,簡潔的語言解說指向性明確,既迅速引出本課要探討的話題“恐龍滅絕”,又在不經意間將思辨的種子種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觀點性文章的結論。)

二、全文瘦身——速讀,篩選信息理結構

研討一:把兩篇短文濃縮成一篇百字文,你會組合哪些語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學科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2.文末總結句:

《恐龍無處不有》: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爲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被壓扁的沙子》: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3.標題:恐龍無處不有、被壓扁的沙子。

參考:不同學科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有,爲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6500萬年的岩層中發現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說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這一環節,篩選信息,明確全文結構:總分總式,層次分明。先總說科學觀點,再由兩文證實。每篇文章由科學發現引發思考,逐步說明,篇末總結。)

三、文脈透 視——跳讀,梳理脈絡看思路

研討二:把說明過程提煉成一條邏輯鏈,你會補全哪些內容?

從“一個領域的科學發現”到“另一個領域的科學結論”,請你找出作者的說明 思路並簡要記錄、交流。

1.全班集體討論《恐龍無處不有》:

古生物學領域←→地質學領域

恐龍無處不有-→地殼緩慢運動

參考1.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恐龍無處不在-→恐龍不能漂洋,大陸自己漂移→地殼緩慢運動

參考2.事實論據:南極附近發現恐龍化石→推理:恐龍遍佈世界各地→推理:恐龍不能在寒冷的南極生存→問題: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假設: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參考3.恐龍化石在現存各個分離的大陸上都有發現→恐龍無處不在,曾經遍佈每塊大陸→恐龍不可能在每塊大陸上獨立生存→現存大陸在遠古曾是聯結在一起的“泛大陸”→“泛大陸”在恐龍出現之後逐漸分裂成爲現在的各塊大陸。

參考4.科學發現: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產生質疑:恐龍來自哪裏——追溯原因:泛大陸分裂帶走恐龍→研究價值:證明地殼運動理論。

2.小組合作交流《被壓扁的沙子》

參考:①引出說明對象→②-⑥擺出對立理論→⑦-?解釋斯石英的成因、性質(高壓產生斯石英,高溫還原爲沙子)→推斷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未發生過火山運動→恐龍年代岩層發現斯石英→?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3.知識卡片助讀:

事理說明文多用邏輯順序。邏輯順序是介紹事理時通常採用的順序,具體地說,有先總說後分說、從概括到具體、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從個別到一般、從一般到特殊、從整體到局部、從簡單到複雜、從特點到用途、從主到次等。

小結:兩篇文章都運用了邏輯順序,體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恐龍無處不有》一文從古生物學轉入地質學,用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佐證“板塊構造”理論,採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被壓扁的沙子》一文先擺出兩種對立觀點,再介紹斯石英的化學特性,運用地質學的研究成果證實了行星撞擊說,解釋了生物界恐龍滅絕的原因。採用了從結果到原因的邏輯順序。

(梳理脈絡看行文思路,讓學生在有層次的小組活動中初步感受推理的過程,最後適時落腳在對邏輯順序的研討上。)

四、語言聚焦——品讀,鑑賞表達悟寫法

研討三:科普文的科學嚴謹和通俗生動,你能發現嗎?

1.關注括號中的補充文字(課後練習題3)

a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科學方法,補充證據)

b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科學價值,現實意義)

c即非常純的沙子。

(科學態度,嚴謹認真)

d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適時調侃,幽默生動)

小結:補充說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爲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爲幽默詼諧的類比說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2.關注短文中的說明方法

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

(引導學生研究說明文的語言,通過細膩的品讀發現說明文語言的共性特點和作者語言的個性特色,讓學生在豐富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會欣賞科普文準確嚴密而又通俗生動的語言風格,並從中感受到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情懷。)

五、頭腦風暴——補寫,激活思維試身手

研討四:科普文的科學思想和思維技巧,你能運用嗎?

1、辨識:認一認,材料中描述的現象與課文中的哪個理論是相聯繫的。

深海溝是在大陸與大洋之間靠大洋一側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過6000米的海溝共24處,其中19處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溝是馬裏亞納海溝,水深約11034米。海溝是板塊構造活動的傑作。一個板塊向下俯衝到另一個板塊之下時,一邊下垂,一邊上翹,這中間就形成了海溝。所以說海溝是板塊構造俯衝帶開始的地方,也是板塊構造擠壓活動的場所。這裏好像一個樞紐或傳動帶,一方面海洋板塊的岩石俯衝下去,另一方面大陸板塊翹起來。

——這是“板塊構造”理論的一個例證。《恐龍無處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闡述了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本題的材料,說明了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會在分界處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海溝。

2、印證:加一加,請爲本文的科學觀點補充一個例子。

科學觀點:“不同學科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參考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

參考2: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情況,他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正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爲什麼。他的論文引起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爲,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的這種分佈正好說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佈作爲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參考3:生物學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啓發了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衆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製作微型感光器,置於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參考4:製造業掌握把水晶磨光的技術,做成透鏡放大物體。顯微鏡的發明,使生物學向前邁了一大步,人們進入了觀察細胞的時代。

參考5:瓦特發明蒸汽機,後期出現的內燃機不僅僅使工業,還讓整個世界、各個學科都得到了助力。

(這一步,重在學習並踐行作者的思維方法———善於聯繫,在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間尋找內在聯繫,這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也是開展研究的必要前提。若學生掌握的科學事例有限,還可擴大爲談論“不同學科”間的影響。)

過渡:學習本文,我們不僅瞭解到了一些科學知識、科學觀點,還學習了作者的思維方法,即聯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創造性的思維。作者經過層層推理、分析,認爲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說”而不是“火山說”。他說服你了嗎?其實,這只是衆多推論中的一個,並不是定論。

3、質疑:比一比,請爲“恐龍滅絕”這一話題補充一個你認可的學說。

佈置作業:查資料,從衆多的“滅絕說”中選擇一個你認可的,用從本文中學到的方法寫一篇短文,闡述你對“恐龍滅絕”這一話題的思考,並相互交流。

(引導學生從課內向課外拓展,閱讀探究並書面表達,交流研討。這樣可以讓學生學有所得,學而有悟,同時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這兩篇科普文所傳遞的信息不是客觀的定論,而是主觀的一己之見。學習這類文章,要進行理解式閱讀,在文本和生活的聯繫中去理解作者的觀點,試着將文本觀點與生活經驗進行相互印證。還要進行批判性閱讀,與作者展開“對話”,對作者的觀點提出質疑,與作者商榷,激活思維。)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7

【課標引路】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爲考試內容。”

【單元學習要求】

“學習本單元,要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懂課文大意,積累“交通”“妻子”“無論”“不足”等常用的文言詞語。

2、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社會理想。

過程與方法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通過多種誦讀形式讀懂課文大意。

2、在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走進陶淵明的精神世界,同時形成自我的情感體驗,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

2、引導學生珍視今天的和平生活,熱愛祖國。

教學過程

【導入】

1、導語:同學們,你知道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嗎?(請一個同學說說“世外桃源”這一成語的含義及出處,並屏顯該成語的含義,提醒學生積累該成語。)

2、學習目標(屏顯)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通過多種誦讀形式讀懂課文大意,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2)瞭解作者的社會理想,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3)品味語言,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設計意圖:1、開門見山地導入新課。2、讓學生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環節之一——讀懂課文,積累詞語】

一、正讀

1、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或把握不準的字圈出來,然後利用註釋和工具書合作解決。

2、屏顯重點字詞,正音並幫助學生掌握。

夾岸數百步

豁然開朗

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

黃髮垂髫

便要還家

鹹來問訊

此中人語云

詣太守

南陽劉子驥

3、大聲朗讀課文,注意節奏,畫出把握不準的語句,師生共同研討。

(屏顯可能誤讀的句子)

緣溪/行

忘/路之遠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後/遂/無問津者

二、點讀(所謂“點讀”,就是從課文朗讀轉向閱讀課文註釋,要求學生“點”着課文註釋,一個一個地讀)

1、要求學生大聲地慢慢地理解性地朗讀課文註釋,不理解之處畫上橫線。

2、學生質疑問難,老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3、教師點出應該重點理解的.詞,幫助學生理解積累。

(1)重點字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黃髮垂髫便扶向路

(2)通假字:便要還家

(3)古今異義詞:交通妻子無論不足

(4)一次多義:舍志尋

(5)同義詞:鹹=悉=皆=並緣=扶要=延

(6)成語:世外桃源怡然自樂豁然開朗無人問津落英繽紛

三、譯讀(所謂“譯讀”,就是學生自讀課文,自譯課文,讀讀譯譯,譯譯讀讀。)

1、各人自讀自譯,畫出不會翻譯的語句。

2、男生提出疑難,女生翻譯。

3、女生提出疑難,男生翻譯。

(教師聽學生的讀與譯,指出並糾正不當之處,屏顯學生可能不大會翻譯的語句)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4、齊讀課文。

【教學環節之二——品讀課文,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

一、品讀(所謂“品讀”,就是在感知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分析、品位和賞析。)

1、桃花源的外面是什麼樣子的?請從文中找出描寫桃花源外部環境的語句。

2、桃花源的裏面是什麼樣的呢?請從文中找出描寫桃花源內部環境的語句。

3、桃花源中的人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小結:作者筆下的桃花源環境優美,男女耕作,老少皆樂,民風淳樸,是一個和平安寧的地方。)

5、這樣的地方在當時找得到嗎?爲什麼找不到呢?

6、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理解其社會理想。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裏,中年以後長期隱居在農村(寫作本文時作者已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裏,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屏顯)

教師引言:唉,陶淵明何其不幸,生在亂世之中,這麼尋常的生活對他來說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我們何其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同學們,飲水得思源,你知道在這太平盛世的背後,有多少人的努力嗎?你知道我們能夠坐在這兒學習,這背後有多少人在爲我們默默地付出嗎?是啊,我們要珍視今天的和平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爲國效力。

二、拓展延伸——追尋你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教師引言:千百年來,桃花源的故事讓無數人爲之傾倒,因爲它構建了一個美好的樂“源”。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吧。同學們,你理想中的自我、家庭、學校和社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教師練筆:《我有一個夢》

我有一個夢

我有一個夢。夢裏,天空蔚藍蔚藍的,鳥兒自由自在地飛翔。山,鬱鬱蔥蔥的,各種動物歡樂地奔走其間。水,澄澈見底,魚兒蝦兒暢遊其間。啊,夢裏的世界多麼潔淨!沒有滾滾而來的沙塵暴,沒有四處瀰漫的霧霾,沒有工業廢水,沒有漂浮的塑料袋。

我有一個夢。夢裏,中東部家庭和西部家庭手拉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手拉手,全世界的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不用踏着泥濘步行數裏去上學,不用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啊,夢裏的世界多麼美好!沒有貧窮,沒有疾病。

我有一個夢。夢裏,世界和平安寧,沒有殺傷性的武器,沒有戰爭,更沒有屠殺。

【教學環節之三——品味語言,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一、研討漁人與村人的對話(體會本文的語言精煉的特點)

二、展開想象,寫一寫《村人與漁人談話錄》《漁人與太守談話錄》

教師練筆

(一)漁人(自言自語地):哇塞,這是什麼地方啊?天上?人間?

村人:你是誰?從哪來?

漁人:我——,我是打漁的,今天天氣好,運氣也好,打了好多魚。我就划着船沿着溪水走着走着,看到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覺得很神奇,就跟着過來了,沒想到這裏別有洞天啊!我是不是在做夢啊,你們這是天上,還是人間?

村人:傻瓜,當然是人間了!

漁人:那這裏的“人間”跟我生活的的那個“人間”迥然不同,咋回事呢?

村人:這——,說來話長啊,還是到俺家裏去,咱們慢慢聊吧。

(二)作業佈置:

一、必做題

1、把重點字詞整理到筆記本上。

2、完成《基礎訓練》前六大題。

二、選做題(從以下題目中任選一題)

1、寫一寫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2、展開想象,寫一寫《漁人與村人談話錄》或《漁人與太守談話錄》。

附:板書設計

環境優美

男耕女作

老少皆樂

民風淳樸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白話文爲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精選4篇】,如果能幫助到您,小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故事情節。

2.分析文中的幾個懸念及表達效果。

3.準確認讀文中字詞。

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先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入手,讓學生講述歷史上以多勝少的戰例,然後讓學生熟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脈絡,最後針對楊朔散文的特徵分析本文的結構和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並學習八路軍不畏艱苦、靈活應戰的作風。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文中的懸念及表達效果。2.語化的語言特色。

難點:學生可能會覺得文中所寫的幾個騎兵打亂敵人作戰部署的偶然性較大,在教學時要加以分析。

教學突破要解決教學中的難點,應對課後思考與練習一着重探討。

教學準備

1.瞭解楊朔散文的風格。2.瞭解時代背景。

學生準備1.蒐集有關資料,瞭解中外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2.預習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啓發思路,導入課文講述戰例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找出文眼,理清脈絡

4.分析本文的結構和語言特點領略本文的.結構美和語言美

5.解題,指導完成練習剖析題意,完成課堂練習

一、啓發思路。導入課文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大家平時愛看戰爭影片,聽戰爭故事嗎?2.師:很好。戰爭的雙方如果人數懸殊,勝負便不言而喻,特別是在過去軍事科技不是很發達的時代,雙方對陣,人數便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你們認爲是這樣嗎?

1.紛紛回答:愛看。2.因爲課前已蒐集相關資料,所以對教師的觀念並不同意。生:不是。

3.師裝作不解:哦,歷史上發生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嗎?4.師總結:看來大家課外都蒐集了不少資料,這點很好。本文也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戰例。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一個騎兵班,竟打亂了敵人的作戰部署,這件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呢?好,下面我們就來進入課文學習。(板書課題)

3.舉手回答,講述自己瞭解到的相關戰例,涉及內容有古有今,有中有外,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4.進入新課學習。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介紹文章背景及作者簡介。2.讓學生閱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發生、經過和結果。3.抽學生複述課文。

1.聽教師講解,作好相應記錄。-2.閱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3.講述課文內容,注意情節的完整性。

三、找出文眼。理清脈絡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結構美的集中表現,本文的文眼是什麼?2.組織學生討論:這句話用了何種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並將其板書。(見板書)

1.思考,舉手回答。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脫離軌道,就會隕落,八路軍掉隊了,卻能主動打游擊”。2.討論回答,在教師指導下明確答案。3.理清文章結構。

四、分析本文的結構美和語言美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師:楊朔的散文講究結構,在佈局上往往是峯迴路轉,跌宕起伏,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現,請大家加以分析。指名學生回答,並加以總結。2.師:楊朔的散文在語言上以活潑明,快的口語爲底色,配襯以古典句式的色彩,形成一種俏麗、典雅的風格。本文有哪些描寫表明了這_特點。點明學生回答,並加以總結。3.師:當騎兵們得知昨晚想騎馬渡過的河流是黃河時,爲什麼“一齊驚得..‘啊’了一聲,隨後不覺大笑起來”?抽學生回答,明確答案:“驚”是因爲不知那是黃河,還以爲是條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爲昨晚的冒失,竟想騎着馬淌過水流湍急的黃河,另還含有慶幸的成分:幸虧沒有強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11.思考本文的結構特點。生:本文開篇就寫在大部隊行進的途中,有一班騎兵掉隊了,這就留下了一個懸念:這班掉隊的騎兵命運如何?接着寫騎兵偶然來到了一條河邊,準備渡河卻發現水很深,於是放棄了,這又有了一個懸念:這到底是條什麼河?後來騎兵發現了一座城,便靈機二動朝城中放了-排馬槍,引起了騷亂,這到底是座什麼城呢,他們放槍會造什麼後果?這幾處懸念讓讀者欲罷不能,充分顯示了楊朔的寫作功夫。2.生:“龜兒子,咱們闖到什麼地方了!”生:他帶着這一幫人怪巧妙地甩開了追擊的敵人。生:一時從城裏響起來,亂放一氣。生:“是黃河,水才急呢,根鵝毛掉下去,也會旋到水底下去。”3、思考回答,在教師指導下明確答案。

五、解題,完成課堂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討論,解決課後思考與練習一。2.師:本文的標題爲什麼?鐵騎兵呢?相信大家通過本課的學習,應該有自己的理解了吧。抽學生回答,歸納總結。3.指導學生完成隨堂練習。

1.從敵我兩方面來分析爲什麼我軍的一班騎兵竟能打亂敵人軍事部署。2.積極思考。生:“鐵”字表明瞭我軍的頑強和難以戰勝。生:“鐵”說明我軍有鐵打的身軀和意志,不管環境多麼艱苦,都不會屈服。3.完成隨堂練習。

六、本課小結。本節課按照導人、整體感知、理清脈絡、分析結構及語言特點的順序完成了課文的教學。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瞭解了文章內容,還領略到了楊朔散文的魅力,這對學生的寫作及散文鑑賞水平的提高有相當大的幫助。

七、板書設計

鐵騎兵楊朔

本文結構

起因:掉隊--打游擊經過:夜渡河水--水深未能過去--第二日才知是黃河發現敵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馬輪--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頭結果:打亂敵人軍事部署,並找到了大隊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騎後們明明只是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馬槍,爲什麼第二天包頭的百姓紛紛傳說八路軍有一團人來攻城,並且“差一點把城攻破”?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這一現象作分析。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1.找出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1)沒日殞落懸崖勒馬冥思苦想

(2)香消玉殞婷婷玉立斗轉星移宿營

(3)搔亂斗膽猶豫不決戰戰兢兢

(4)天馬行空恪守部署凌亂

2.下列語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他們想衝過來,可是鬼子火力太緊,只好像流星一樣,離開大隊,單獨活動。

(2)班長的臉頰抽動着,臉上的刀傷也像活了似的動起來。個性練習設計文中寫道,斑長“靈機一動,吩咐騎兵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馬槍”,試分析此時班長

的心理。

教學探討與反思

因爲本篇課文較短,且內容較易理解,因此只安排了一節課的時間,但要作深入分析,稍嫌緊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加快節奏,主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和體會,教師只在重點處加以點撥。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習聞一多先生熱愛祖國、獻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鬥爭精神。

2、領會本文表達鮮明觀點的特色。

3、體味口語的特點和本文感彩強烈的語言。

【教學重點】

感嘆句和修辭方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領會聞先生爲真理、正義獻身的偉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什麼是演講?你聽過演講嗎?

這是一篇用滿腔愛國熱忱譜成用鮮血寫就的文字,是一篇感彩鮮明的講演詞,屬議論文體裁。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學生上黑板完成)

卑劣xx誣衊xx卑鄙xx離間xx蠻橫xx賦予xx

2、解釋下列詞語:

(1)卑劣:卑鄙惡劣

(2)誣衊: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

(3)蠻橫:(態度)粗暴而不講理

(4)挑撥離間:搬弄口舌,引起爭端,使互相猜忌而離散。

3、介紹作者聞一多:(由學生多人補充完成)

聞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聞家驊,號友三,生於湖北浠水。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2年7月赴美留學。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5年5月回國,曾在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學校任教。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詩集《紅燭》,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詩集《死水》。還著有《神話與詩》、《楚辭補校》,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的大會上,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發表了的《最後一次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4、時代背景。(由學生多人補充完成)

李公樸先生是一位的愛國民主戰士。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妄圖篡奪勝利果實,實行統治,陰謀發動內戰。國民黨瘋狂地民主運動。1946年2月,重慶發生“校場口事件”,重慶各界人士在校場口集會慶祝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國民黨特務搗毀會場,大打出手,打傷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樸先生當場被特務打傷。5月初,李先生帶傷回到昆明,又與聞一多先生一起發動“呼籲和平宣言”萬人簽名運動。國民黨對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時許,李公樸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國民黨特務用無聲暗殺。

聞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舉行的追悼李公樸先生的大會。出席這次追悼大會的教授,就聞先生一人。聞先生不避危險,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毅然出席”這次追悼大會,決心像老戰友李公樸一樣,爲爭取民主和平,反對和內戰而堅決鬥爭。聞先生面對會場上特務的兇焰,義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講臺,義正辭嚴地當衆揭露、痛斥的罪惡和卑劣,表現出一位愛國民主戰士的英雄氣概。聞先生在發表這次講演後三個小時,就被特務用無聲暗殺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爭取民主和平,爲真理正義而戰的崇高事業。

三,整體感知,聽錄音感受課文魅力。給課文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國民黨暗殺李公樸先生是“歷最卑劣最無恥”的罪惡行徑,嚴責敵人造謠誣衊的無恥伎倆和險惡用心,讚揚李公樸先生和昆明人民爲爭取民主和平而勇敢鬥爭的.偉大精神。

第二部分(4、5段)剖析的虛弱本質,闡述必敗,人民必勝、真理永存的歷史規律,鼓舞人民的鬥志。

第三部分(6~12段)號召昆明青年、昆明人民發揚雲南的光榮愛國傳統,堅持正義,維護真理,完成爭取民主和平的歷史任務,表明自己要像李公樸先生一樣爲了正義、真理雖殞身不恤的堅貞意志。

四、深入研究,共同探討。

教師提出問題,啓發學生思考、討論。

1、聞一多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一再痛斥敵人卑劣無恥,同學們說說它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3.與敵人卑劣無恥恰成對比的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的光榮表現在什麼地方?

4.作者是怎樣揭露的虛弱本質,指出的末日來臨的?

揭露——虛弱本質: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來臨:完了、快完了

5.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麼根據?請從文章中找答案。

明確:第一,他們這樣瘋狂地製造恐怖,這是他們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製造恐怖;第二,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萬個李公樸站起來;第三,歷沒有一個反勢力是不被人民毀滅的。

6.聞一多先生對進步青年提出了什麼樣的號召?

我們要發揚雲南光榮的歷史!

歷史賦予昆明的任務是爭取民主和平,我們昆明的青年必須完成這任務!

7.文末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怎樣的鬥爭決心?

表達——自己的決心:義無反顧,隨時準備獻身。

聞一多先生在這次即席講演裏,揭露並痛斥了製造白色恐怖,無恥暗殺進步人士的卑鄙行徑和罪行,揭示了必然滅亡,真理一定勝利的歷史規律。鼓舞人民爲爭取民主和平而鬥爭的信心和勇氣,表達了自己熱愛祖國、爲革命事業不惜獻身的鬥爭精神

五、研討寫作特色:

1、前面,我們側重領會了本文的思想內容,課後佈置同學們朗讀課文,大家一定深有體會,請同學們說說這篇講演詞有什麼特色?

討論提示:感情強烈,愛憎分明,富有戰鬥力和感染力。

這樣的特色是怎樣形成的呢?

討論提示:對進步力量和對講的話,語氣和措詞的感彩截然不同

2、在講演中,作者使用了較多的感嘆句、設問句和反問句,有助於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

這篇講演詞運用了40多個感嘆號,把講演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給了聽衆,造成了使之越來越分明、越來越強烈的效果。設問、反問及反覆和排比等修辭格的綜合運用也是這篇講演詞的一大特點。這些修辭格的綜合運用,使聽衆的思想與講演者的思想感情始終處在激盪、交融,再激盪、再交融的過程中,從而不斷地涌動和撞擊,達到強烈的共鳴。這篇講演詞具有極強的表現力量。

3、在講演中人稱的不斷變換,對錶達講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對敵人用“你們”,對正義力量用“我們”,愛憎分明,旗幟鮮明地與敵人展開面對面地交鋒。

4、短句較多,語言口語化。

口語又叫口頭語,是大多數人日常交際時口頭使用的語言,它的特點是詞彙大衆化,句式簡短,少用關聯詞語。演講多用口語。

5、飽含激情的語句。

講演詞的開頭和結尾至關重要,因爲它能否吸引聽衆和能否達到講演目的的關鍵。該文的開頭和結尾,尤其是結尾,使聽衆振聾發聵、熱血沸騰、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表現了聞一多先生的高超的講演技巧。同學們對此應認真體會琢磨,並逐步學會善於選取恰當的語句作爲講演的精妙結尾!

六,拓展延伸

聞一多先生的遺願,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我們新中國青年一代的任務又是什麼呢?怎樣才能對得起革命先烈呢?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活潑優美的語言

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用心傾聽、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的豐富多彩

過程與方法:朗讀法點撥引導法仿寫法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活潑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運用生活體驗,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仿寫)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前,我們先來一次聽力大比拼,看誰反映最快,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

這個世界正是因爲有了聲音的存在,纔會變得更加地豐富多彩,更加的生機勃勃。今天,我們將走進桂文亞的《你一定會聽到的》這篇課文,一起去感受那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

二、整體感知,把握主旨

1、學生散讀並圈劃能表達作者思想的關鍵語句(議論性語句)。

2、歸納主旨。

從聲音裏,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取了知識。愉快動聽的聲音,帶給我們快樂,嘈雜無聊的聲音,則會使人痛苦。從聲音裏,我們逐漸成長。——在“聽”中成長

用心聽,用心看,也用心想,構成了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用心傾聽

聰明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不該聽,這是因爲他在“聽”的成長過程裏,學會了選擇和思考,他聽進心裏的聲音,不僅“好聽”,也是“有益的”——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學會選擇與思考

想想看,如果一個“充耳不聞”的人,對外界的一切已經無動於衷,必然也是一個“視而不見”的人了。當一個人喪失了接收“世界聲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這個人內心世界的封閉和退縮,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嗎?——敞開心靈

主旨歸納:我們要善聽、樂聽,在聽中快樂地成長。

三、品讀語言,品味特色

1、作者在描寫聲音時,運用了哪些手法?(着重聲音描寫方面)

2、交流

3、歸納語言特色,及其表達作用

明確:

特點一:運用修辭

A、比喻: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爲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B、擬人:賦予其人格,使其形象更生動。

c、排比:增加語勢,起強調作用,使語言富有節奏感。

特點二:運用問句:激活讀者的生活體驗,引發讀者的思考。

特點三:運用擬聲詞: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特點四:運用多種感官角度:從多方面捕捉景物特徵,使得被描寫物的形象更豐滿。

特點五:運用第二人稱:與讀者直接對話,拉近和讀者的距離,

小結:描寫聲音的基本方法:抓住聲音的本質特徵--以聲寫聲巧用各種修辭--以形寫聲展開聯想、想象,融入真情實感--以情寫聲

四、知識拓展——仿寫

1、齊讀1、2、3段

2、展開聯想和想象,仿照1-3段,用心品味,寫一種生活中你所聽到的細微、難以覺察的聲音。

(1)教師指導:觀察(用心感受)+想象(設置情境)+語言(運用修辭,生動形象)=你一定會聽見的

仿寫注意要點:格式、手法、描寫性

如有困難可作提示(機動)

學生仿寫內容提示:花開的聲音、春筍破土的聲音、蝴蝶煽動翅膀的聲音、野花在風中跳舞的聲音……

(2)討論交流

五、總結

作者用充滿詩意的筆調爲我們展示了奇妙無窮的聲音世界,引領我們去傾聽,去感受。聲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讓我們伴隨着聲音一同成長,做生活的有心人吧,把你的耳朵叫醒,你一定會聽見的。你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

讓我們在金海心的《把耳朵叫醒》這首歌中結束這節課……

六、作業佈置(1、2任選一題)

1、課文結尾處寫了幾種聲音遊戲,選擇其中一種,試着把感覺記下來。

2、回憶自己成長過程中最令你感動的聲音,試着把它記錄下來。

3、收集古代詩歌中描述聲音的詩句。

板書:

寫聲方法。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一)充分認識“雨林”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掌握文中運用的列數據、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

(三)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和能力。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兩邊,有幾片終年溼潤的土地,那裏氣候炎熱潮溼,雨水充沛,是動植物生長的樂園。這些地區,茂密的森林終年常綠,宛如環繞地球的一條翡翠項鍊;上千種走獸飛禽自由地在花叢間穿梭、攀援、飛舞。這就是熱帶雨林。

(解說:爲了讓學生對“雨林”有更直觀清晰的感受,有條件的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或影像資料,並用較爲精練生動的語言對圖片進行簡要的概括。)

請同學們觀賞一些雨林的圖片,解說詞如下:

雨林地區的地形複雜多樣,從散佈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縱橫的高原峽谷,多樣的地貌造就了形態萬千的雨林景觀。

熱帶雨林是一種茂盛的森林類型。進入到森林之中,你彷彿來到一個神話世界,靜靜的河水、奔騰的小溪、飛瀉的瀑布到處可見;參天的大樹、纏繞的藤蘿、繁茂的花草交織成一座座綠色的迷宮。

附生植物如藻類、苔蘚、地衣以及蘭科植物,附着在喬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樹幹和枝丫上,就像披上了厚厚的綠衣,有的還開着各種豔麗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葉片上,形成“樹上生樹”、“葉上長草”的奇妙景色。

毛色豔麗的鸚鵡、巨嘴鳥和天堂鳥把高大的樹冠層裝飾得像無價的珠寶,它們悅耳的叫聲是雨林中最熟悉的樂章。

雨林中到處可見黑猩猩、長臂猿、懶猴、獅子等珍奇動物,被枝葉厚厚覆蓋的地面是它們生活的天堂,難怪有人把雨林稱爲“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地方”。

其實,熱帶雨林不僅美麗神祕,最重要的是,它是我們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僅養育着數量龐大的動植物種羣,其本身在生長過程中還向大氣源源不斷地供給着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熱帶雨林有了一個別稱——“地球之肺”。在欣賞熱帶雨林的美麗景色時,同學們是否知道,由於諸多人爲的原因,雨林的現狀令人擔憂?如果雨林一旦被毀,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災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的災難》這篇說明文,看看這篇作品帶給我們哪些的知識和思考。

(二)初步閱讀課文,瞭解基本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對照註釋,並藉助工具書,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詞的音、形、義。

(本文有一些專業詞彙,學生可能會發生一定的理解障礙,如“刀耕火種”、“瘧疾”等,在學生質疑後,應作必要的講解。)

2.學生自讀課文時,思考這樣兩個問題,①目前雨林的現狀是怎樣的?②雨林的消失,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災害?

3.學生自讀完成之後,通過師生之間交流討論,明確:

①目前,雨林正在遭受人類的濫砍濫伐,它已成爲破壞最嚴重的生態區。文章第一段告訴我們:“雨林以每分鐘27萬平方米(相當於40多個足球場)的速度遭到徹底毀滅。每年有一個紐約州大小的雨林永遠消失。”

②雨林猶如一個巨大的多樣性生物大家園。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類將永遠喪失一大批物種;意味着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將遭受嚴重的破壞,它會加劇全球變暖的趨勢;雨林的消失還將導致水土流失,洪水氾濫;如果將雨林完全毀掉,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會經歷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解說:雨林的毀滅給生態環境帶來的災難,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因此,可以讓學生放開來說,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因而在用樹形圖表示災難時,大樹的“枝葉”可根據需要增減)

板書設計

(三)自主閱讀,具體品析

1.研讀文章2—5段,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①雨林的減少,會導致動物無法生存,文中舉了一個什麼例子?這種說明自己觀點的方法叫什麼?

明確:文中第2段列舉了大猩猩的例子,橙色皮毛的猩猩過去在亞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但由於其棲息地遭到極大破壞,這種在樹上生活的惟一的一種大猩猩生活空間越來越狹窄。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

②物種的喪失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危害?

明確:有四分之一的藥物源於熱帶雨

教案《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教案》,來自網!

林的動植物,至少有兩千五百種潛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長在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中,人類的日用品及工業原料的珍貴資源也有很多是來源於熱帶雨林中豐富的植物,如果聽任熱帶雨林消失,將意味着人類會失去很多東西。另外,雨林深處大量未被發現的信息和資源,也會隨之而流失。

③人類爲何要摧毀如此珍貴的資源呢?

明確:文章第4段告訴我們: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樹木,將硬木木材運往各國銷售;土地擴張,在雨林區新建牧場的做法也很普遍。

④討論:人類這種種不合理的做法後面隱藏着的深層原因。(解說:此題的設計是對課文的一種拓展延伸,學生可以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構出新的認識,對他們的見解,不奢望有“專家式”的分析,老師可參加討論並予以適當引導、點撥。)

明確:人類伐木銷售、新建農牧場,是受金錢利益的驅動,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爲;這跟人類長期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道德觀念也有很大關係,改造自然並不意味着掠奪、捕殺動植物;人口的爆炸式增長,使人類的自然資源逐步達到極限,“僧多粥少”迫使人們加快對自然界的掠奪,甚至殺雞取卵,涸澤而漁;各國經濟發展不均衡,缺乏協調統一的行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研讀文章的6—10段,討論:“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毀滅,意味着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這句話該怎麼理解?(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深入到作品之中,教師千萬不要越俎代庖,要放開手讓學生說,多肯定學生,讓他們嚐到分析的甜頭。老師在引導時要牢牢抓住下面三個問題:①什麼是光合作用?熱帶雨林對促進光合作用起什麼作用?②過量的二氧化碳會給環境造成怎樣的危害?③利用“刀耕火種”毀林興建農場造成了怎樣的雙重後果?)

明確:①綠色植物吸收陽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製造有機物質並釋放氧的過程,叫光合作用。大氣中的氧來源於光合作用,絕大多數生物(包括人類)都直接或間接依靠光合作用所提供的有機物質和能量而生存。熱帶雨林的樹木生長很快,對促進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用較通俗的'語言介紹或解說事物和事理的性質特點的方法,叫作詮釋。

②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它能夠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熱量,不讓熱量漏失,引起全球氣溫升高。過量的二氧化碳只能帶來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冰川融解,洪水氾濫。

③砍伐林木就會減少雨林的光合作用,最終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同時也會減少大氣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氣含量;另外,放火毀林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環境進一步惡化,這就是利用“刀耕火種”毀林興建農場造成的雙重後果。

④補充資料:在最近一個世紀,全球溫度上升了0.3~0.6℃。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20%都是由於森林破壞而產生的,其中大部分來自於燃燒的樹叢。而在1987年僅砍伐亞馬遜雨林一項行爲就要對全球變暖負9%的責任。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爲我們的自然生態系統在被嚴重摧毀前僅能應付氣溫1~2度的上升。我們需要減少50%~8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才能把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保持在現有水平。

3.淺析“水土流失”和“洪水氾濫”。(解說:探索事物因果鏈的事理說明文,主要方面詳寫,要寫深寫透;次要方面略寫,可點到爲止,本文正是遵循了這樣的寫作原則,因而對雨林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氾濫未作深入的剖析,老師可蒐集一些資料作必要的補充。)

明確: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水氾濫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爲了放牧牛羣而進行的森林砍伐。森林裏,茂密的植被和地上的枯枝落葉吸收了降雨並防止了洪水。當林木被砍伐後,牲畜踩在土地上並將其壓實,它們還吃掉樹的籽苗並從大樹上剝下樹皮,這樣土地失去了保護層而完全地暴露出來,土壤在太陽的炙烤下板結,在雨水的沖刷下流走。當異常氣候導致暴雨來臨時,洪水氾濫淹沒農田村莊將是一種必然,它和水土流失一樣,是大自然給人類的另一種警示,它同樣是濫伐森林帶來的惡果。

(四)結束語

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們說:“我們不要過分地陶醉於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如今,地球已經千瘡百孔,不堪重負,她在痛苦地呻吟,在無聲地哭泣,同時也在對人類進行着無情的報復。如果人類還繼續對雨林大肆摧殘,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也許到本世紀中葉,地球真的會經歷第六次大規模滅絕。同學們,你們願意看到這樣的惡果嗎?我們每一個人是否應該實實在在地爲地球母親做些什麼呢?

(五)佈置作業

1.探究性學習:查找資料,研究防止雨林進一步惡化的措施。

2.抄寫並解釋詞語:

瀕臨 連鎖反應 攝取休慼 相關 融解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12

教學文本:《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賣炭翁》

課堂類型:主題型羣文教學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把握古體詩的特點,理解兩首詩歌內容。

2、比讀詩歌,運用求同法讀懂詩歌,讀懂詩人,讀出自我。

教學過程:

一、對詩熱身,導入新課:

唐代是古典詩歌的巔峯時期。唐詩中有四季變換的美好,有萬物歡騰的生機,有高山大川的壯麗,還有野草小花的頑強。我們今天學習的《唐詩二首》似乎與這些詩歌都不同。

(設計意圖:以兩位詩人格律詩中的名句導入,一方面是做課前熱身,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情境;另一方面,這些對仗的詩句爲學生髮現《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賣炭翁》形式上的特點作以參照;其三,也與課末的主題相呼應:詩歌可以描繪美、傳播美,還有更爲重要的是關照民生,關注現實。)

二、初讀求同,讀懂詩歌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兩首詩歌,說說這兩首詩歌在形式上有哪些共同之處。可以從字句、押韻、平仄、表達方式等角度來說。

預設:

這兩首詩都很長,有很多句,不像格律詩一樣是四句或者八句。

這兩首詩押韻有變化,不固定。

這兩首詩每句中的字數也不相同。有二言,三言,七言,九言。

這兩首詩都沒有對仗、平仄的限制。

這兩首詩都是古體詩,敘事詩。

(屏顯,共讀)

與格律詩相比,古體詩句數沒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各句字數也沒有嚴格限制;用韻靈活,可以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中途可以換韻;不講究平仄、對仗等。《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是古體詩中的歌行體,《賣炭翁》是樂府體。

2、結合課下注釋,快速瞭解詩意。

這兩首詩歌都是敘事詩,它們分別敘述了怎樣的故事?這兩個故事有哪些相同之處?

預設: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敘述了詩人所住的茅屋被肆虐的秋風吹破,茅草橫飛,屋漏遇雨,長夜難眠的經歷。

《賣炭翁》敘述了在終南山伐薪燒炭的老人,辛辛苦苦燒成的千餘斤碳被宮裏的太監掠奪而去的事。

過渡:《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所敘之事是詩人的親身經歷,《賣炭翁》所敘之事是詩人的所見所聞。那麼這兩個故事在內容上有哪些相同之處?請大家再讀詩歌。

預設:

這兩個故事中人民生活都很悲慘。

兩個故事中都有一個可憐的老人。

兩個故事都揭露了現實的黑暗。

……

3、兩首詩中都有一位老人形象,結合兩詩中具體的詞句,說一說哪位老人的遭遇更悲苦?請你爲老人代言,用朗誦表現出其生活的悲苦。

小組討論、交流。朗讀,展示。

預設:

杜甫的遭遇更悲苦。他生活貧窮,住的是茅草屋,蓋的被子很破舊。“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從“冷似鐵”“踏裏裂”等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他生活窮苦。

杜甫的遭遇更悲苦。他的茅草屋被風吹破,又遇上冷冷秋雨,長夜難眠,一家人生活無所依憑。“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這一內心獨白透露出國家戰亂,生活無依的悲苦。“長夜”不僅僅是指這一個晚上,還有以後那些悲苦的漫漫歲月。

杜甫的遭遇更悲苦。他處於戰亂當中,流離失所,在朋友的資助下好不容易蓋的茅屋又被吹破。“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屋子破漏,秋雨不停不歇下得越來越大,屋裏一定是又溼又冷。

賣炭翁更悲苦。“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由外貌描寫可以看出賣炭老人伐薪燒炭生活又髒又累,燒炭時間長。“蒼蒼”與“黑”形成對比,寫出賣炭翁年事已高,但爲生存下去,還要辛苦勞作。

賣炭翁更悲苦。“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一矛盾心理更凸顯老人悲慘的生活境況。

賣炭翁更悲苦。“一車炭,千餘斤”“半匹紅紗一丈綾”,他辛苦半年燒成的炭卻被宮裏的宦官變相掠奪了。

(設計意圖:通過三次求同,引導學生逐步進入詩歌深層。第一次求同,意在發現兩首詩語言形式的特點,略處理;第二次求同,意在整體感知內容,以橫向對比的方式激發學生探尋發現的興趣,略處理;第三次求同,聚焦人物刻畫,深入詩歌品讀詞句,這一環節需精研細磨。)

三、背景引入,讀懂社會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說羣童“爲盜賊”,《賣炭翁》中是否也有“盜賊”?造成兩位老人如此悲苦的原因是這些“盜賊”嗎?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做了左拾遺,後因直言上諫被貶。他親眼見到戰亂和不合理的兵役帶給人民極大的苦難,看到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759年,他拋棄官職,攜帶家小逃荒輾轉到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草堂,過上暫時安定的生活。761年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他的茅屋,生活又陷入漂泊無着的狀態。

《賣炭翁》是爲“苦宮市”而作。“苦宮市”,即人民以“宮市”爲苦,“宮市”給人民帶來了苦難。“宮市”是指皇宮裏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場上去購買。但是,中唐時期“不復行文書,置白望(採購的宦官)數十百人於兩市及要鬧坊曲,閱人所賣物,但稱宮市,則斂手付與,真僞不復可辨……率用值百錢物買人值數千物……名爲宮市,其實奪之。”

預設:戰亂、災荒讓百姓窮困潦倒,生活難以爲繼,而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巧取豪奪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難。真正的盜賊是那些衣着光鮮的統治階級及其爪牙。

【設計意圖:在比較人物遭遇的基礎上,引入背景介紹,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詩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把握現實主義作品的寫實特點。】

四、對舉再讀,讀懂詩人

1、交替朗讀,比讀品悟。

師(低沉悲哀):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生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師(悲涼悽苦):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生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師: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生齊: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經歷風雨,經歷苦難的杜甫,他想到的是______

(屏顯)

女: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男: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女: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男: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女:一車炭,千餘斤

男: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身爲官位的白居易,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

2、仔細觀察課本上《賣炭翁》的插圖,你覺得這個插圖符不符合詩人的創作意圖?如果讓你給《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畫一幅插圖,你會怎樣畫?

預設:

詩人站在茅屋門口,屋外是漫天的雨絲。遠處隱約有更多破敗的茅屋,還有百姓在戰亂中死傷倒地的圖景。

詩人站在大雨中飄搖破敗的茅屋裏,眼前浮現出一座座高大堅固的房屋。

……

3、上海餘黨緒老師曾評價杜甫的茅屋是“最神聖的茅屋”,可以做這幅畫的題目。如果讓你給《賣炭翁》的插圖擬題目,你會擬一個怎樣的題目?

預設:

最無恥的買賣

最卑鄙的掠奪

最職業的諷喻

最有力的控訴

……

(板書兩個標題,過渡到下個環節)

4、瀏覽鏈接材料,杜甫和白居易的筆下相同的是什麼?

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杜甫《晝夢》

註釋:什麼時候才能消除戰亂,讓老百姓安心種田,普天下再沒有虎狼之吏橫徵暴斂,殘酷地向老百姓搜刮錢財呢?

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杜甫《洗兵馬》

註釋:怎能得到強壯有力之士挽下銀河,把甲冑、兵器全部清洗,永不再用!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安得萬里裘,蓋裹週四垠。溫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

心中爲念農桑苦,耳裏如聞飢凍聲。——白居易《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白居易《觀刈麥》

誦讀。結合詩句簡析,思考兩位詩人關注的相同點。

小結:那一句句“安得”中,飽含着詩人對天下太平、人民安寧的祈盼;那一腔惦念裏,充滿着對民生的關注、對百姓的悲憫。不管是爲官還是爲民,不管是身受苦難,還是衣食無憂,他們飽覽人民疾苦,體察人間冷暖,他們用文字吶喊、用文字爲民請命;他們心裏有大愛,眼中有民生,筆端流露出的是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

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白居易《寄賈生》

結課:唐詩中不僅有四季美景,不僅有閒情雅趣,還有對現實生活的關照,對民生疾苦的呼籲。正如蔣勳所說:

文學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文學有另外一個職責是真正使人類的災難、苦難、孤獨和寂寞被人聽到。——蔣勳

同學們,請把目光投注到更廣闊的社會生活當中,看一看更多的人羣,我們的身邊還有像農民工、環衛工、病弱衰老等生活艱難、悲苦的羣體。希望你們心中有悲憫,筆下有民生,書寫有情懷的文字。

(設計意圖:課堂落點是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這一環節通過三個步驟推進:運用對舉的方法給詩歌插圖、擬題,引導學生理解詩人的關注點、着力點;通過分角色比讀,引領學生感受詩人的悲憫情懷;拓展朗讀兩位詩人其他詩句,加深學生的對詩人情懷的認知。)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13

一、解題

1.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着。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爲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作者簡介(板書: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學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賞析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板書:學習目的:賞析寫作特色)

三、課文分析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爲幾個層次?

回答:可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層:“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一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南陽諸葛廬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們一層層講解。(出示與第一層意義相吻合的山水畫膠片)

3.教師講解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麼寫起呢?

回答:山水寫起。

4.教師講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說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興雲作雨,所以人們認爲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爲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發散很遠的香‘乙這裏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5.提問:這裏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麼呢?山和水來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來比?

(回答)陋。

用仙和龍來比?

(回答)德。

用名和靈來比?

(回答)馨。

6.教師講解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於高而在於仙,水之靈不在於深而在於龍,那麼,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於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說,儘管這房子的確是個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反而處處可見其高雅明亮,“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麼,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請看下文(出示與“草色入簾青”相吻合的山水畫)。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臺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極爲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這是寫陋室的環境(板書環境)。作者寫陋室的環境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呢?

回答:對偶。(板書:對偶)

7.提問:苔痕相對?

回答:草色。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陋室銘》教案五》,來自網!

提問:階綠相對?

回答:簾青。

提問:上相對?

回答:入。

除了對偶還用了什麼方法呢?

回答:擬人。

8.教師講解“上、入”採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麼;“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幹些什麼。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淒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麼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9.教師講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陋室的人物。鴻儒,大學問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裏指沒有學問的人,在這個陋室裏.常有學識淵博、才華出衆的鴻儒談笑風生,高談闊論。

這兩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對偶。

10.提問:談笑相對?答:往來。

有相對?回答:無。

鴻儒相對?回答:白丁。

11.教師講解作者並沒有寫自己是什麼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板書:朋友)。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說,要想知道他的爲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於襯托(板書:襯托)。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時有鴻儒來往,常同高朋談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書:生活)。調,彈奏;素琴,沒有裝飾的琴;金經,佛經;絲竹,管絃樂器,這裏指代不健康的音樂;案牘,指官府的公文。這幾句是說,在陋室裏,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這兩句用了正反虛實(板書:正反虛實)的寫法。

12.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

提問:“閱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3.教師講解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了作者恬淡閒適、安貧樂道的情趣。總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爲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爲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陋室銘》教案五標籤:初二下冊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

初中八年級的語文教案14

【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