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4《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4《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4《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1】

4《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是人教版第四冊第4課,講的是在美好的春天裏,小鹿種了玫瑰,他非常珍愛自己種的玫瑰,天天盼望着玫瑰花開。當玫瑰快要開花時,小鹿卻跌傷了腳,他爲自己沒能看到玫瑰花開而感到惋惜。但當聽到黃鶯和微風對玫瑰花的讚美後,非常高興,知道自己的玫瑰沒有白栽。這是一個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應該很容易讀懂,但理解“爲什麼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課文就從“白栽”到“沒有白栽”這兩句話中引發學生對課文較深層面含義的思考。讓學生體會到在爲他人創造幸福生活的過程中自己也體驗到幸福和快樂的思想,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引導學生尋找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的原因是本課的難點。教學時,我在學生自由讀通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並圍繞“泡泡”中“爲什麼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這個問題進行初讀感知。然後指導學生再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鹿弟弟的話,讀讀這兩句話,想想你會提什麼問題?有的學生說:“鹿弟弟爲什麼開始說玫瑰白栽了,可後來又說玫瑰沒有白栽呢?”然後我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重點體會小鹿對玫瑰的精心栽種和喜愛。讓學生畫出相關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從“常常、鬆土、澆水”體會到了小鹿種花的辛苦,從“數了數、高興”體會小鹿對玫瑰的喜愛和憧憬。接着讓學生再讀第三自然段,說說小鹿把腳跌傷後在家養病時,會想些什麼呢?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小鹿看不到玫瑰的失望和惋惜的心情。接着,請學生小組分角色朗讀後面課文,重點討論“爲什麼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呢?”抓住黃鶯和微風的話朗讀體會,說說:爲什麼黃鶯看到這些玫瑰就想唱歌?爲什麼別人都誇微風是玫瑰香風?並進行說話訓練,微風來到了什麼地方,別人是如何誇他的?充分感受到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並引導學生模仿課文說一說:還有哪些動物欣賞到了小鹿的玫瑰花?答案豐富多彩:小狗跑過來了,他說:小鹿,我見過你家的玫瑰花,真是太香了!我每天都過來聞一聞呢!;蜜蜂飛過來說:小鹿,你家的玫瑰可香了,我和夥伴到這兒採蜜回家後身上都帶着香味呢!;小白兔說:“小鹿,你家的玫瑰可漂亮啦,我還在這兒拍了張照片呢!”然後引導學生說說小鹿聽了夥伴的話後,知道了些什麼?爲什麼高興了?學生知道了是因爲他栽的玫瑰給森林裏的動物帶來了快樂,雖然他自己沒有看到自己的玫瑰花,但別人都欣賞到了,都很高興,很快樂,小鹿也感到自己的勞動沒有白費,他也感到快樂,因此他的玫瑰沒有白栽。接着在朗讀中領悟到爲別人創造幸福,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

  4《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2】

教學時,我在學生自由讀通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並圍繞“泡泡”中“爲什麼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這個問題進行初讀感知。然後指導學生再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鹿弟弟的話,讀讀這兩句話,想想你會提什麼問題?有的學生說:“鹿弟弟爲什麼開始說玫瑰白栽了,可後來又說玫瑰沒有白栽呢?”然後我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重點體會小鹿對玫瑰的精心栽種和喜愛。讓學生畫出相關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從“常常、鬆土、澆水”體會到了小鹿種花的辛苦,從“數了數、高興”體會小鹿對玫瑰的喜愛和憧憬。接着讓學生再讀第三自然段,說說小鹿把腳跌傷後在家養病時,會想些什麼呢?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小鹿看不到玫瑰的失望和惋惜的心情。接着,請學生小組分角色朗讀後面課文,重點討論“爲什麼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呢?”抓住黃鶯和微風的話朗讀體會,說說:爲什麼黃鶯看到這些玫瑰就想唱歌?爲什麼別人都誇微風是玫瑰香風?並進行說話訓練,微風來到了什麼地方,別人是如何誇他的?充分感受到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讓學生領悟到爲別人創造幸福,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

  4《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3】

一、追求平等對話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語文課堂應該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置身於與教材、與作者、與同學、與老師的對話交流的過程之中,師生共同經歷,共同生成。首先,對話的關係是平等的。《小鹿的玫瑰花》一文,要讓學生體驗到“能夠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是不太容易的,但通過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教學中,抓住了一些看似平常實則頗具玩味的詞句,如:“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着。”和“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學生從無疑到有疑,從有疑到解疑,隨着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情感的體驗也在不斷地生成。

二、注重情感體驗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纔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對話。因此,課堂中,教師要以自身的激情引導學生,用他們全部的理智、經驗和情感去感受、領悟、欣賞課文的內涵。《小鹿的玫瑰花》一課,就多處引“移情”進課堂,注重體驗。學生一會兒是小鹿,在“如果你就是小鹿,躺在牀上的那段日子,想得最多的會是什麼?”的體驗中,感受到小鹿是那麼迫切希望看到玫瑰花,感受到他看不到花時的那種惋惜和難過。一會兒又成了黃鶯和微風,在“黃鶯,你爲什麼見了玫瑰花就想唱歌?”和“微風,大夥兒在誇你的時候,你心裏怎麼想?”的體驗中,感受到小鹿的玫瑰花給別人帶來的快樂。隨着體驗的深入,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小鹿自己沒有看到玫瑰花但仍然發自內心的那種快樂。不斷的角色體驗的過程,是學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對課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組合和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