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美麗的公雞》教案

《美麗的公雞》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教學目標:

《美麗的公雞》教案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這些字組成的新詞,聽寫老馬說的話。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公雞由驕傲變成傷心、慚愧; 能夠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看圖,培養學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能力。

4.學習公雞由找別人比美到替人們做事的過程,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而在於能不能替人們做事的道理,使學生受到初步的審美教育和熱愛勞動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公雞由驕傲變成傷心,慚愧;由找別人比美到替人們做事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讓學生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而在於能不能替人們做事的道理。

2.培養學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能力。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和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2.在初讀時學習讀書方法

3.初步瞭解公雞由驕傲變成傷心、慚愧;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6個生字。學習讀書方法。

  教學難點:

寫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大公雞呀?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

老師見到過一隻美麗的大公雞,他到底長的有多美呢?請大家到書中去看一看吧!小聲讀課文了解。

 二、初讀課文

(一)輕聲讀課文,標生字,不認識的字讀準拼音,你能讀幾遍就讀幾遍。

(二)再讀課文,迅速用筆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三)分自然段找學生讀課文,比比誰聽得最認真。

讀後大家評議。

 三、檢查閱讀效果

說說你見到了一隻什麼樣的公雞?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在書中進行生字連詞閱讀。

  四、欣賞讀

文中的哪些段落吸引你,你就讀那段。

讀給你的同桌聽。

 五、作業

在生字本上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公雞由驕傲變成傷心、慚愧; 能夠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看圖,培養學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能力。

3.由找別人比美到替人們做事的過程,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而在於能不能替人們做事的道理,使學生受到初步的審美教育和熱愛勞動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公雞由驕傲變成傷心,慚愧;由找別人比美到替人們做事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而在於能不能替人們做事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公雞的外表和神態,知道這是一隻美麗又驕傲的公雞。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找出表現公雞美麗和驕傲的詞句,並說說這些詞句的意思。(表現公雞美麗的句子是公雞唱的歌;表現公雞驕傲的詞句:自以爲、整天、得意洋洋地唱)

(二)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二、三、四自然段。

1.理解公雞來到什麼地方,和誰比美,怎樣比美。

看二、三、四幅圖,觀察公雞來到什麼地方,它要和誰比美。在書中找出相應的句子,指三人分別讀一讀。(分別是第二段的第一、二句和第三、四段的第一句。)

看看公雞是怎樣稱呼人家的,它爲什麼這樣稱呼人家。(它稱呼別人是“長嘴巴的啄木鳥”、“鼓眼睛的小蜜蜂”、“大肚皮的青蛙”,說明公雞認爲別人長得不美,它看不起人家,對人家很不禮貌。)

課件演示公雞和啄木鳥、小蜜蜂、青蛙的對話及朗讀。

指導學生帶着驕傲的語氣讀公雞說的話。

2.理解“爲什麼人家都不和它比美”。

看圖,觀察那些小動物的動作,說說爲什麼別人都不和它比美。用“冷冷”的語氣讀啄木鳥、蜜蜂、青蛙的話。

3.理解當別人都不和公雞比美時,公雞行爲、想法的變化。

指名用文中的話回答:當別人都不和它比美時,公雞是怎麼做的。(開始時,它不在乎,“唱着歌”“大搖大擺”地走了,後來見誰也不和它比美,才傷心地“只好”往回走。)

4.以讀促理解。

出示課件,指名分角色有語氣讀二~四自然段。

再指名看圖說說公雞要和誰比美,爲什麼別人都不和它比美。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理解老馬的話。

1.結合看圖,在文中標出公雞和老馬的話,指名讀。

2.理解老馬的話。指名讀。

“不光看外表”是什麼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用老馬的話評一評小動物們誰美誰不美,爲什麼?(啄木鳥、蜜蜂、青蛙、老馬都能爲人們做事,所以它們都美,而公雞雖然長得漂亮,但不能爲人們做事,所以不美。)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六自然段朗讀錄音。

2.讀課文,找出表現公雞用行動改正缺點的詞句。(慚愧、再也不、天不亮就…、一遍又一遍)。理解“慚愧”。(認識到自己的缺點、錯誤,感到不安。本文指公雞認識到自己以前很驕傲,還不能爲人們做事,它感到很傷心、責自。)

 二、總結全文

指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你喜歡這隻公雞嗎?爲什麼?

  課後反思:

學生能夠感受到“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爲人們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