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學設計(蘇教版選修)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學設計(蘇教版選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一、教學要求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教學設計(蘇教版選修)

1.引導學生疏通文意,並掌握本文的主要內容、哲學思想。

2.引導學生掌握本文藝術特色,進而瞭解孟子散文的風格和特點。

二、學習要點

掌握關於作者的基本文學常識。

掌握古文中部分詞語及的用法。詞語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斷句、疑問句等。

體會孟子的譬喻論證。

成語“揠苗助長”在本文中的作用。

瞭解本文時代背景,並體會孟子的思想活動與政治主張。

 三、作者生平

1.作者圖片(可參見本課PPT)

2.作者資料(可參考以下資料)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偉大思想家,戰國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人。被尊奉爲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

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性善論”和“養氣說”是孟子的重要哲學思想。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孟母是一個善於教子的母親,“孟母三遷”、“孟母對織”的故事家喻戶曉。(孟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曾經爲了替孟子找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三次搬家,最後搬到學宮附近。孟子自小便受嚴格的管教,據說他自從搬到學宮附近,便十分認真讀書,稍大一點,又變得十分貪玩。孟母便剪斷織機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奮讀書,否則將會像那塊麻布一樣變成一團廢物。孟子牢記母親的教誨立志學有所成。)

孟子爲子思(孔子之孫)再傳弟子。學成以後,曾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等。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合縱聯橫,互相攻伐。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爲是“迂遠而闊於事情”,也即見效太慢而沒有被採納。晚年退居講學,和他的弟子萬章等著書,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爲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爲仁政學說,成爲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爲“仁政”的學說。他認爲實行“仁政”,就必須“制民恆產”,讓每家農戶有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有起碼的生產資料;“勿奪農時”,保證農民有勞動的時間;“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加強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苦難,企圖採用這些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過它對發展生產還是有好處的。同“仁政”學說相聯繫,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盡心下》)。他認爲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取得和保持統治地位,因此他主張國君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對於殘害百姓的國君,國人可以殺。商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紂,他認爲殺得對,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雖然有同情人民、譴責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還是維護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這種觀點長期以來成爲替剝削制度作辯護的理論根據。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爲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爲天的本質屬性,認爲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爲基石的。

3.孟子“心性論”學說的要點

(1)性善與四端——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理論基礎,也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 認爲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2)義利之辨——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爲“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異於禽獸之處,這種“異於禽獸”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慾矇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3)養氣與成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爲“儘性”。“儘性”的修養,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統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認爲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便是“天”,“天”表現於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夠修養,便能知天,達到“天人合一”。

 四、創作背景

1.寫作背景

如前所述,戰國中期,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合縱聯橫,互相攻伐。而孟子學成之後,遊說諸侯,所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即仁政學說被認爲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被認爲脫離了客觀實際。因此其主張不曾被諸侯採納。於是退居講學。《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說他:“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七章

《孟子》現存七章,是先秦諸子傑出的散文著作,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七章中心思想是“仁義”,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孟子一向被認爲是儒學正統的繼承者和捍衛者,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元文宗封他爲“亞聖”。《孟子》七章分別是《梁惠王》《公孫丑》《騰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孟子》的篇名和《論語》一樣,都是摘取每章開頭幾個字眼命名,沒有特別意義。漢代趙歧註釋《孟子》,把每篇都分爲上下兩部分,故有《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國也》)等篇名。

孟子的主要學說包括心性論(性善與四端——道德價值的根源、義利之辨——道德價值的論證、養氣與成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說、法先王、仁政與王道、德治觀念、反對霸政、恢復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張(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發展、因勢利導等)等;並啓發了宋明理學,形成了“道統”觀念、“民本”思想等。

宋代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以後歷代封建王朝科舉考試,都以“四書”爲命題依據之一。

3.藝術特色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爲主的語錄體散文,但《論語》文字簡約、含蓄,《〈論語〉六則》最顯著,《孟子》卻以雄辯著稱,文勢磅礴,感情激越。

《孟子》散文的藝術特色:(1)感情強烈,氣勢充沛,文筆犀利,論辯深刻有力;(2)論證手法靈活善變,或開門見山,或迂迴曲折,先縱後擒;(3)善用譬喻,形象生動,增強說服力;(4)文辭富於鋪陳揚厲,句式善用排偶,酣暢淋漓。

  五、課文講解

1.課文朗讀

(1)可教師朗讀,也可請學生分段朗讀。

(2)可朗讀一段,講解一段。

2.課文分析

(1)譯文

公孫丑問道:“如果讓夫子您擔任齊國的卿相,能夠實行您的主張了,那麼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業或王業,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這樣,您動心不動心呢?”

孟子說:“不,我四十歲起就不動心了。”

公孫丑說:“如果這樣,老師就遠遠超過孟賁了。”

孟子說:“做到這點不難,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不動心了。”

公孫丑問:“做到不動心有什麼方法嗎?”

孟子說:“有。北宮黝這樣培養勇氣:肌膚被刺不退縮,雙目被刺不轉睛;但他覺

得,受了他人一點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廣衆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國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國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樣;毫不畏懼諸侯,聽了惡言,一定回擊。孟施捨這樣培養勇氣,他說:‘把不能取勝看作能夠取勝;估量了勢力相當才前進,考慮到能夠取勝再交戰,這是畏懼強大的敵人。我哪能做到必勝呢?能無所畏懼罷了。’(培養勇氣的方法,)孟施捨像曾子,北宮黝像子夏。這兩人的勇氣,不知道誰強些,但孟施捨是把握住了要領。從前,曾子對子襄說:‘你喜歡勇敢嗎?我曾經在孔子那裏聽到過關於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覺得理虧,那麼即使對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嚇;反省自己覺得理直,縱然面對千萬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捨的保持勇氣,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領。”

公孫丑說:“請問,您的不動心和告子的不動心,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告子曾說:‘言論上有所不通,心裏不必去尋求道理;心裏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於意氣。’心裏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意氣,這是可以的;言論上有所不通,心裏不尋求道理,這不可以。心志是意氣的主帥,意氣是充滿體內的。心志關注到哪裏,意氣就停留到哪裏。所以說:‘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動意氣。’”

(公孫丑問:)“既說‘心志關注到哪裏,意氣就停留到哪裏’,又說:‘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動意氣’,這是爲什麼呢?”

孟子說:“心志專一就能調動意氣,意氣專一也能觸動心志。譬如跌倒和奔跑,這是意氣專注的結果,反過來也使他的心志受到觸動。”

公孫丑問:“請問老師您擅長於哪方面?”

孟子說:“我善於透徹地分析別人的言語,也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請問什麼叫浩然之氣?”

孟子說:“這很難說清楚啊。這種氣極爲浩大,極爲剛強。用正義培養而不損害它,他就能夠衝塞於天地之間。這種氣,必須與義和道相配合,沒有這些,它就會軟弱無力了。這種氣是正義的日積月累所產生的,不是一時的正義行爲就能得到的。行爲有一點愧欠之處,氣就軟弱無力了。……修養浩然之氣,一定要從積累道義開始,不要預期一下子就達到目的;心裏不可忘記它,也不要硬做而助其成長。不要像那個宋國人一樣。有一宋國人憂慮他種的禾苗長得太慢,於是把苗拔高一些,昏昏沉沉地回家對家裏人說:‘我今天疲睏極了,我已經幫助禾苗很快長起來了。’他的兒子急忙到田裏去視看,苗已枯槁了。天下不拔苗助長的人很少。以爲養氣無益,因而放棄的,是不耘苗的人;過急去養氣,是拔苗的人,不但沒有益處,反而害了它。”

公孫丑又問:“什麼叫做善於知悉別人的言辭呢?”

孟子回答說:“偏頗片面的話,我知道它的偏頗片面之處,言過其實的話,我知道它的缺失之處,邪曲的話,我知道它離開正義之處,躲躲閃閃的話,我知道它理屈詞窮之處。這四種言辭。”

(2)分析

在這段論述中,孟子提出了著名的“知言養氣”說。

所謂“知言”,就是要善於通過言辭來分析說話者的心理和本質。“知言”要與“知人論世”聯繫起來理解,只有“知人論世”才能談得上“知言”。後來孟子的話被用於文學評論和文學批評,就是所謂的“養氣”說。“浩然之氣”是指人的仁義道德修養達到極高的水平時所具有的一種正氣凜然的精神狀態。養成至剛至大的“浩然之氣”,然後才能寫出美而正的言辭。因此,作家應首先從培養自己的道德品格入手,具有了高尚的人格品質,才能寫出好作品。“氣”、“養氣”成爲後世文論廣泛運用的理論名詞,形成了中國文論史上以氣論文的悠久傳統,其源頭無疑應上溯到孟子的“養氣”的說法。

(3)有關“浩然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