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高二通用技術教案

高中高二通用技術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第一課時《系統與設計》

高中高二通用技術教案

一、教學內容分析

系統的基本特性在《系統與設計》這一章中具有很主要的地位和作用。學生通過學習了第一、二部分後,已經瞭解到了系統的含義並對系統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系統的基本特性不但可以使學生對系統有更深一步的瞭解,同時也爲後續的系統分析和系統設計的教學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本節的重點是系統的整體性和相關性。學生在理解了系統的這兩個重要特性以後,對系統的目的性、動態性、適應性等其他特性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了系統的含義和類型之後,通常都會很想繼續瞭解系統的特性。可以通過閱讀、討論等方法讓學生理解課本的理論知識,而對於學生來說較難的是運用理論進行實際的系統分析。因此,如何用理解系統的基本特性並將其運用到分析實際的問題就成爲了本節的難點。

三、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系統的整體性和相關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使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有關問題。

態度與情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使他們感受到運用知識的樂趣。

四、重、難點

重點:系統的基本特性,增強學生的系統意識。

難點:利用系統的整體性和相關性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策略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對系統進行實際分析的能力。因此,應以系統的基本特性作爲教學主線逐步展開教學過程,以案例爲載體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通用技術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特點區別就是:教學資源都大量包含學生身邊的事物當中。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這些教學資源,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身邊的事例來理解所學的知識,在感受知識親近感的同時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有條件時可安排學生以討論(或辯論)的方式來學習本部分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的互動中來。

六、教學過程

時間安排:1課時

1、複習舊知

教師提問並由學生回答:系統、子系統和元素的含義,並通過實例進行系統類型的劃分。

2、新課教學

教師提問:系統的子系統或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和制約關係,是通過什麼體現出來的?

安排學生閱讀課文後,提問學生回答系統的基本特性最重要的是哪兩個?

學生在閱讀後,得出系統最重要的基本特性是:整體性和相關性。

組織學生討論並分析系統的基本特性,並舉出身邊的事例加以說明。

1、整體性:系統是一個整體,並不是要素的簡單相加。例如:魔方是一個整體,單個的小彩塊就不具有變換組合的功能;汽車上的零配件共同組成了汽車,使其具有了交通工具的作用,其中任何一個子系統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汽車的正常使用功能,甚至會發生交通事故。

討論:系統的整體功能大於組成系統的各部分功能之和。例;1+1>2的現象;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辯論:一個系統中,每個要素性能都好,則整體性能是否一定好?

案例分析:

①某足球隊的成員都是各國球星,但他們都不聽教練的而各自去充分展示自己的專長,甚至相互搶球。最終這個球隊卻打不贏一支配合良好的普通球隊。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②有一位教師是班主任,爲了提高自己所教學科的成績就充分利用同學們自習、晚輔導等時間給學生補課和測驗。請問,他的這種做法會給班裏的同學帶來什麼影響?爲什麼?

2、相關性:組成系統的要素是相關的並不是獨立的。

案例分析:

①某同學不喜歡學習語文,上語文課時就看其他學科的書或睡覺。他認爲不學這門學科對其他課沒有任何影響,請談談他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確?爲什麼?

②搬家時的傢俱進出和擺放需要事先設計和考慮嗎?爲什麼?

【討論要點】重點討論整體性與相關性。

3、鞏固練習

用系統的整體性和相關性解釋“木桶理論”。

第二課時《流程與設計》

一、流程的含義

1、環節(B級 理解 P40)

活動或事件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依據某種特徵或方式,可將該過程分解爲若干個小過程,稱這些小過程爲環節。

2、時序(B級 理解 P39)

過程的經歷中,各環節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先後出現、完成。這種時間順序關係,稱爲時序。

3、流程(A級 瞭解 P41)

一項活動或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事項或行爲進行的程序,即若干環節隨着時間的變化,依序完成的順序,稱爲流程。

二、流程設計

1、流程設計的基本要求(A級 瞭解 P45)

設計一個技術活動的流程,最主要的要求是要根據該項活動的內部工作原理及變化規律,科學的安排活動的環節及時序,以達到預期目的其具體要求:

(1)提高效率。 (2)提高質量。 (3)保證安全。 (4)節省資源。 (5)提高管理水平 (6)提高經濟效益。 (7)其他,如注意環保等

2、流程設計應該考慮的基本因素(B級 理解 P50)

基本因素有:材料、工藝、設備、人員、資金和環境等。研究內在屬性與規律,就是流程設計應該考慮的基本因素。

3、流程設計的步驟(B級 理解 P51)

第一步:首先要明確設計的目的和任務,明確流程所應遵循的內在變化規律。

第二步:要分析現有材料、設備、資金、人員、工藝和環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項,並進行初步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項(步驟)之間的先後順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時序和環節。

第五步:選擇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畫出流程圖,對於有嚴格時間的時序,要標註時間。

注意:流程設計的基本要素是環節和時序2015地質版高二通用技術會考知識點總結二學習總結。

4、流程的表達(B級 理解 P42)

文字表達、表格表達、圖示表達

流程圖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圖,因爲這種形式既簡單又明確

WiseMedia

5、學畫流程設計的框圖(B級 理解 P42)

畫流程設計框圖的一般方法:

(1)根據對事物的內在屬性和規律的分析,以及有關的考慮,將流程過程,按每個階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爲若干過程——環節,並用方框表示環節。

(2)按照每個小時程應該經歷的時間順序,將各環節依次排開,並用箭頭線連接起來。

(3)對某環節,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簡單註釋,也可不做註釋。

三、流程的優化

1、流程的優化及目的(B級 理解 P54)

(1)流程的優化

在設計和實施流程的過程中,經常要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這種對流程修改的過程,叫做流程的優化。

(2)流程優化的目的

既然是優化,就是要做得更好,也就要要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降低成本、降低勞動強度、節約能耗、減少環境污染、保證完全。

2、流程優化的內容(B級 理解 P54)

一般流程優化的主要內容有:工期優化、工藝優化、成本優化、技術優化、質量優化等。對一個流程的優化,可以是整體的全面優化,也可以是對某一個指標進行優化。經常會有這機關報情況發生:某一個指標得到了優化,而使另外的指標下降了。比如,技術優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優化了,也可能使質量下降。因此,在進行流程優化時,要綜合平衡,以取得整體優化的成效。

3、流程優化的條件。(B級 理解 P57)

要進行流程的優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

(1)內部條件:對流程內機理的深入瞭解。比如對洗滌原理的瞭解,就會在流程中安排兩次漂洗;

(2)外部條件:設備和工藝水平的提高或完善。比如,只有在具備鍛壓設備時,纔可能將法蘭盤的加工改爲少量切削加工;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3)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

第三課時《結構與設計》

一、常見結構的認識

1、結構的涵義(A級 瞭解 P2)

(1)涵義: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特定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2)本質(功能):承受力和抵抗變形。

2、實體結構(A級 瞭解 P8)

一般是實心的,特點是外力分佈在整個體積中,能夠隨比較大的力。

比如長城、三峽大壩、錘子、廚房中的菜板子等等。

3、框架結構(A級 瞭解 P9)

框架結構形態比較簡單,主要由細長的構件組成,特點是支撐空間而不充滿空間,主要承受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力。

比如窗戶、自行車、艾菲爾鐵塔、桌子、書櫥等等。

4、殼體結構(A級 瞭解 P9)

殼體結構是指層狀的結構,能夠巧妙地將外力分散到整個表面。

比如雞蛋、核桃、瓜子、頭盔、鍋碗瓢盆都是殼體結構的。

二、穩固結構的探析

1、結構穩定性是指結構在負載的作用下維持其原有平衡狀態的能力。(B級 理解 P12)

2、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結構與地面接觸所形成的支撐面的大小和結構的形狀等。(B級

3、結構的強度指結構具有的的抵抗力被外力破壞的能力(B級 理解 P17)

4、影響結構強度的主要因素:結構的形狀、使用的材料、構件之間的連接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B級 理解 P17)

5、連接方式:絞連接(輪子、軸承、風扇、人體四肢與軀幹等等)、剛連接(建築物的各個部分之間等等)。(B級 理解 P19)

三、簡單結構的設計

1、結構設計應以一種或幾種功能的實現爲基本目標,應滿足設計規範,滿足設計規範,滿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2015地質版高二通用技術會考知識點總結二2015地質版高二通用技術會考知識點總結二。

2、學習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B級 理解 P24)

四、賞析結構設計作品,可從技術與文化兩個角度進行。

(1)技術的角度主要有:結構功能、穩固耐用、造型設計的創意和表現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藝製造的精湛程度等。(A級 瞭解 P30)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與傳達,公衆認可的美學原則,反映的時代、民族、習俗方面的特徵、結構的個性特徵等。(A級 瞭解 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