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項脊軒志》練習題與參考答案

《項脊軒志》練習題與參考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導語:做練習有利於我們的鞏固課堂知識,拓展課外知識,有益於我們的語文學習。下面是《項脊軒志》練習題與參考答案,歡迎過來了解。

《項脊軒志》練習題與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滲漉(lù) 老嫗(ōu) 珊珊可愛(shān)

B.修葺(qì) 欄楯(dùn) 萬籟有聲(lài)

C.先妣(pǐ) 闔門(hé) 冥然兀坐(wù)

D.垣牆(yuán) 偃仰(yǎn) 呱呱而泣(gū)

2、下列加點詞解釋不當的一項是( )

A.室僅方丈(一丈見方) B.牆往往而是(到處)

C.餘久臥病無聊(精神空虛) D.大類女郎也(太像)

3、下列加點詞活用情況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雨澤下注 ②東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執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

4、下列各句與“垣牆周庭” 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餘稍爲修葺,使不上漏 B.嫗,先大母婢也

C.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 D.其制稍異於前

5、下列各組文句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嫗每謂餘曰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爲籬,已爲牆

C.垣牆周庭,以當南日 執此以朝

D.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

6、下列文句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 )

A.比去,以手闔門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書滿架 或憑几學書

C.日過午已昏 一日,大母過餘曰

D.庭中始爲籬,已爲牆 今已亭亭如蓋矣

7、對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代文化常識解釋不全正確的一項( )

A.“三五之夜”(農曆每月十五日) “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

B.“嫗,先大母婢也”(敬稱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稱自己已死去的母親)

C.餘自束髮讀書軒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標誌)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D.吾妻歸寧(舊指女子出嫁後回孃家) 吾妻來歸(舊指女子出嫁)

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

A.歸有光號震川,別號項脊生,世稱震川先生,明代後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對清代的桐城派影響很大。

B.“志”即“記”,是古代一種敘事、抒情的文體,如《項脊軒志》就是一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項脊軒志》借寫項脊軒的興廢,着重寫與之有關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瑣事,表達了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深切懷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臨川先生”“聊齋先生”指的分別是東晉大詩人陶潛、唐代詩人杜牧、北宋文豪歐陽修、清代小說家蒲松齡。

 二、語段閱讀

(一)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餘稍爲修葺,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9、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

①稍爲修葺( ) ②室始洞然( )

③亦遂增勝( ) ④珊珊可愛( )

10、翻譯文中劃線句:

(1)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2)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11、第二段“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二)

先是,庭中通南北爲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爲籬,已爲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爲應答。”語未畢,餘泣,嫗亦泣。餘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蹟,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12、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

①迨諸父異爨( ) ②凡再變矣( ) ③先妣撫之甚厚( ) ④而母立於茲( ) ⑤何竟日默默在此( ) ⑥以手闔門( ) ⑦瞻顧遺蹟( ) ⑧令人長號不自禁( )

13、翻譯文中劃線句:

(1)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2)瞻顧遺蹟,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14、本段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5、本段文字的細節描寫十分成功,試舉一例簡要說明其產生的藝術效果。

參考答案

1、D 【A嫗yù、B楯shǔn、C妣bǐ】

2、C 【清閒煩悶,無事可做】

3、B 【①②④⑥名作狀∕③⑤名作動】

4、A 【A是省略句,B是判斷句,C、D是狀語後置句】

5、C 【A:每次∕常常;B:才∕起初;C:連詞,表目的,相當於“來”;D:環顧∕只是】

6、A 【A:等到;B:書籍∕寫字;C:經過∕看望:D:後來,接着∕已經】

7、C 【束髮指十五歲,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標誌,20歲纔是】

8、D 【“臨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

9、①葺(修補);②洞然(明亮);③勝(美景);④珊珊(美好)

10、(略)

11、承上文喜,啓下文悲。

12、①迨(等到),②凡(總共),③撫 (對待),④茲(這裏),⑤竟日(整天),⑥闔(關上),⑦瞻顧(瞻仰,回顧),⑧號(哭泣)

13、(略)

14、三世變遷、物在人亡的悲傷之情。

15、示例:如“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這句以一個小小的細節和一句樸素的話,寫盡天下祖母對孫兒的疼愛、關切和期待之情,感人至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