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虞美人》教案(精品推薦)

《虞美人》教案(精品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原文:

《虞美人》教案(精品推薦)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把握詞人李煜及其作品創作風格。

能力目標: 鑑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動人的音樂美 。讓學生在對詩詞

語言品析的過程中把握其藝術技巧,提高詞的鑑賞能力

情感目標: 借李煜詞作了解其懷抱“赤子之心”作“天真之詞”的特色,深刻地體會

其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鑑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真摯的情感美,動人的音樂美

2、 教學難點:把握藝術技巧,提高詞的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激發興趣

法國詩人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是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詩歌,不僅是用作者的眼淚鑄成的,更是用作者的鮮血鑄成的。因爲作者在完成這首詞後不久,就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因而也成了他的“絕命詞”。這就是被譽爲“詞中之帝”的《虞美人》。

詞牌的由來

虞美人:原爲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取名於項羽寵姬虞美人。因李煜填此詞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壺冰”等。

虞姬,項羽的寵姬,常隨項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軍隊圍於垓下。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雲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嘆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若斷若續地吟道:

漢軍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親信和侍臣,在旁見了,個個情不自禁,大放悲聲。這時,營中更鼓敲了五下,項羽回頭對虞美人說:“天將明瞭,我當冒死衝出重圍,你將怎麼樣!”這時的項羽,竟然說不出讓虞美人一起突圍的話。虞姬雖然得到項羽寵愛,與項羽難捨難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項羽的。爲了不使項羽爲難,便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劉邦後來以禮埋葬了虞美人。後來,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豔美花草,人們爲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虞美人也叫麗春花、賽牡丹、小種罌粟花、蝴蝶滿園春等,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時將其作爲國花;我國也廣泛栽培,以江、浙一帶最多,是春季美化花壇、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細草花,也可盆栽或切花。虞美人兼具素雅與濃豔華麗之美,二者和諧地統一於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國古典藝術中美人的丰韻,堪稱花草中的妙品。但虞美人全株有毒,內含有毒生物鹼,誤食後會引起抑制中樞神經中毒,嚴重可致生命危險。

李煜生平

李煜 著名的有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漢族,在位時間(961---975),字重光,初名從嘉(即位後,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號鍾隱、蓮峯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史載其“爲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李璟(南唐前主李知誥,登基後改名李昪,中主李景通,即位後改名李璟)的第六子,由於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爲皇太子時,其爲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爲人猜忌嚴刻”,時爲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爲樂。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璟未遂後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璟爲太子,鍾謨說:“從嘉德輕志儒,又酷愛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爲嗣。”李璟怒,找個藉口吧鍾謨貶爲國子司業,流放饒州。封李煜爲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並立李煜爲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後,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將曹彬攻克金陵。俘至汴京,被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二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用千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於洛陽北邙山。小周後(大周后即娥皇,小周後即娥皇妹妹,史書上說趙匡義多次強留小周後於宮中,每次小周後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鬱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此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也說:“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後圖》,太宗戴襆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後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後作蹙額不勝之狀。 姚叔祥《見只編》雲:“餘嘗見吾鹽名手張紀臨元人《宋太宗強幸小周後》粉本(即水粉畫),“後戴花冠,兩足穿紅襪,襪僅至半脛耳。裸身憑五侍女,兩人承腋,兩人承股,一人擁背後,身在空際。太宗以身當後。後閉目轉頭,以手拒太宗頰。” 元人馮海粟學士題過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衝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亦卒於次年,於李煜同葬。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稱爲“千古詞帝”。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號“閨語”:李清照,號“別恨”:晏殊,號“情長”:柳永,號“愁宗”:李煜)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糜,還不脫“花間”習氣,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後期詞作大都哀婉悽絕,主要抒發了自己憑欄遠望、夢裏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對“往事”的無限留戀。現存詞44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爲他人所作。

李煜的詞後人評價很高,王國維認爲:“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而且還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深邃,遂變伶工之詞而爲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板矣”。此最後一句乃是針對賙濟在《介存齋論雜著》中所道:“王嬙,西施,天下妹夫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王氏認爲此評仰溫、韋,抑後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爲,賙濟的本意好似只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爲生機勃發,渾然天成,“粗布亂頭不掩國色”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後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點的詞,成爲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後世尊稱他爲“詞帝”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己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主要表現在:1、擴大了詞的表象領域。2、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後世許多讀者的共鳴。當然,還有“劃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這樣偷情詩也是十分著名的。3、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他的詞不縷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劉立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4、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號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不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

 (二)讀

⒈師:學習詩歌先從誦讀開始。先請兩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詞,其他同學在聽讀過程中,要注意比較,然後評析誰朗讀得更好。

一男生、一女生誦讀。

⒉師:他們讀得怎麼樣?(學生自由評價)

提示:入情入境的讀,一定要把握整體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整體:低沉悽楚、曲折迂迴

局部:何時、多少、又、不堪、應猶、只是、幾多、一江

月——明——中——

向——東——流——

⒊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有人會唱就唱一遍),要注意節奏和情感。

朗讀此詩,要讀出幽怨、悲傷、無奈、悔恨的味道。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⒋聽配樂朗讀(多媒體展示)

⒌生配樂齊讀詩歌

[點評:朗讀是學習詩歌的.重要一環,通過朗讀讓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加強對詩歌的理解。]

 (三)感

⒈同學們喜歡這首詞嗎?最喜歡哪一句?(說明原因)你認爲全詞最關鍵的應是哪一個詞?以此引出名句,引出詞眼。

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眼:愁

⒉要朗讀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詞的情感核心。既然詞眼是“愁”,請大家說說李煜的愁有哪些。

生回答後老師歸納(板書):

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 “愁”

離家之痛

思家之苦

⒊作者是通過什麼來寫“愁情”的?

引導學生把握詞的意象和表現手法,理清脈絡,初步體味詞的意境:

上片 虛實結合 設問

實景:春花秋月——何時了

時光易逝 悲

虛寫:回憶往事——知多少

眼前景物:登樓遠望——又東風

時光消逝 亡國之恨

虛寫:回憶往事——不堪回首

下片

虛寫:雕欄玉砌——應猶在

故國淒涼 物是人非 恨

朱顏已改——人事非

發問:愁思如水——向東流——愁

(四)品

採用分組協作討論的學習方式。

⒈“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爲什麼希望它們結束呢?

學生髮言,各抒己見。

教師點評:李煜亡國後,過着囚徒般的生活,名雖王侯,實爲亡國奴、階下囚。所以對生活感到絕望,在絕望之時,“春花秋月”對他是一種諷刺,從而對花謝花開、月圓月缺感到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束。

板書補充:一切景語皆情語 眼前景(實寫)——心中情(虛寫)

(解說:引導學生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⒉“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的是什麼?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麼?

學生思考討論,分小組發言。

教師點撥:錦衣玉食、後宮佳麗、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

精神上的歡樂、尊嚴、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解說:學生討論的直接結果可能是錦衣玉食、後宮佳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榮等等,更可引導他們從精神層面上思考,諸如歡樂、尊嚴、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進一步挖掘詞的思想內涵,引導學生用兩點論思考問題。)

⒊“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後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着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着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虛詞的表達作用。)

⒋討論:爲什麼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繫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麼特殊涵義嗎?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李白《軍行》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潛《歸田園居》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境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張九齡)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霜月》(李商隱)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蘇軾)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劉禹錫)

(解說: 學生可能回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只要詩句能表現懷念故鄉、懷念親人的主題即可。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意象相對固定的特徵,其他諸如“梅”“蓮”“柳”“雁”“長亭”等。)

⒌全詞的整體寫作思路是怎樣的?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爲全詞的“詩眼”?

明確: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用自然永恆襯托人事變化,正好表達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階下囚所特有的“舊日繁華轉頭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獨特感受。“只是朱顏改”的“改”字,改變的不僅僅是“朱顏”,還有人的地位(由國之君淪爲階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整首詞詞眼該是“愁”字。

問 答

何時了 又東風 應猶在 (宇宙之永恆不變)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顏改 (人生之短暫無常)

幾多愁 一江春水…… (永恆與短暫達到統一)

三度對比,三問三答,隔句相承

⒍這六句中哪些是寫“宇宙的永恆不變”?哪些是寫“人生之短暫無常”?

在這六句中,“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恆不變;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如此迴環往復,一唱三嘆,唱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唱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⒎前六句運用了什麼手法來寫?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由學生討論發言。

對比 宇宙永恆有常 何時了 又東風 應猶在

人生短暫無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顏改

寫出了詞人作爲一位亡國之君面對物是人非,復國之夢難圓的無限悵恨之情。

(解說:整理全詞的脈絡,讓學生理解詞人的匠心。)

⒏品味欣賞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引導學生思考詞最後一句話用了什麼方法來寫愁?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感情?具有什麼表達效果?讓你產生了那些想象?古詩歌中還有哪些詩句是寫愁思的?

激發學生思考,小組協作討論,發言。啓發學生體會抓住意象的特徵來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明確:通其意:問君究竟有多少愁緒,正像那滾滾的春江水向東流去。

悟其情:修辭―比喻,(春江水有何特點?)水多流急而且無窮無盡。(說明作者的愁緒如何?愁緒多而且深厚強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達。(可聯想)

設問、比喻。用春水來比喻愁,表現了李煜滿懷的愁、無窮無盡的愁、洶涌澎湃的愁。

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傾瀉

2、愁思如春水般不捨晝夜,無窮無盡

感其聲:分析平仄(五字仄聲,四字平聲,平仄交替,最後兩字平聲。讀來亦如春水時起時伏,連綿不盡)

作爲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⒐李煜用“一江春水向東流”來比喻他的愁,那麼他是爲什麼而愁?請結合全詞內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明確:念念不忘過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東風是故國吹來,春水又向故鄉流去,(東流有可能是雙關,水流向東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東南方向。)這在宋太祖看來會有“東歸故國”之意——可以這樣說,兩個“東”字,斷送了一代文章聖手的性命。

點評:亡國之痛,作爲帝王不能保住國家的後悔自責,淪爲階下囚的痛苦,對自由尊嚴和安逸生活的留戀,前途無望的心灰意冷……亡國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豐富,更深遠。[李煜的詞,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寫的,他看不到長江,長江成爲他懷念故國的一部分。]

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顯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又如春水之不捨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這9個字,確實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表達出來了,並賦予無形的愁以質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無窮無盡的愁苦嗎?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這兩句充滿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詩人這種純真深摯感情的全心傾注,讓他爲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這樣的不朽篇章。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因爲課前已經讓學生查閱了賞析《虞美人》的文章,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同學們都能就這個問題談自己的感受。通過大家這樣一個廣泛的交流,學生對其中重點的字詞和句子都有了更深的瞭解。這樣避免了老師全盤教,而學生盲目學的現象出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五)拓

⒈寫愁思的名句,可啓發學生思考,然後列舉一二: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踏莎行》)

——愁的無緒

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李白《秋浦歌》) ——愁的長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愁的重量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辛棄疾《鷓鴣天》)——愁的動感

⒉問:我們不妨在此將李煜和劉邦對比一下,同是末路王候,同是絕筆之詞,《垓下歌》與《虞美人》風格有何不同?

明確:項羽,一代梟雄,他有萬夫莫開之勇,可是有勇無謀,最終兵敗垓下。四面楚歌中,一代武夫,用一曲《垓下歌》蕩盡了天下末路英雄的豪言壯語。西楚霸王必竟是西楚霸王,他不是李後主,落入敵手,就死吧!無非一死,夫復何求!兵敗烏江,沒有一絲的奴顏婢膝;面臨絕境,沒有半點的屈膝求饒,而是慷慨悲歌。他寧願死,也不願回去見江東父老,其死得實爲壯烈!更動人心魄的是鐵漢的柔情,他和虞姬的愛情在最後的關頭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愛,蕩氣迴腸!這就是項羽,他對江東父老有情,對虞美人有情,連對那馬也有情。在他人生的最後一瞬間,不僅讓我們目睹了他英雄壯烈的一生,更讓我們看到了英雄的另一面――――兒女情長。可以說,他死的時候,既是一個豪氣沖天的英雄,又是一個完美的殉情者。所以,項羽的絕筆雖然也是末路之王候,但除了悲,更多的是壯,是情,是美!難怪宋代才女李清照爲這位英雄俊才擊板叫絕,“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之所以兩千年來爲後人所追憶,懷念,多爲其人格力量和英雄的魅力。

總結:潮起潮落,沒落了多少塵埃,在千年的風中,王者遠去的身影已無處可尋,永恆的只是精神,或雄渾,或豪邁,或淒冷,或悲壯,留待後人去細細咀嚼,去細細回味!

⒊拓展閱讀

比較閱讀前後期李煜的詞,體會其詞風的深刻變化。前期的作品《浣溪紗》,後期兩首代表作《破陣子》和《浪淘沙令》。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爲臣虜,沉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實錄:李煜詞的內容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理解的,他的用詞非常的清新自然,很少用一些冷僻生澀的字詞,學生能很快地把握詩歌的含義。再加上他的詞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李煜詩詞的魅力。]

⒋課堂訓練(投影顯示)

閱讀李煜的詞,完成題目。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大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①下面對於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束之快。

B.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亡家破,是由於外力的打擊。

C.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像東流水一樣滾滾而去,這樣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對於詞作內容理解不夠確切的一項是( )

A.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急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裏行間,寄寓着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生的極度哀傷。

B.詞的下闋,抒寫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詞的結句是主題特別深刻之處。

C.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詞。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它是李煜早期詞作的代表作之一。

D.這首小詞語言清新、情調哀怨、意味深長。詞人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灌注於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體。

(解說:這是課內的延伸閱讀,旨在擴大學生閱讀量,並模仿高考題型命題,旨在提高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參考答案:①D,“水長東”比喻恨如東流水,綿綿不斷;②C,這是李煜後期寫的詞。)

(六)寫

請按照以下的模式試寫詩歌,表達自己的感悟或現階段的心情:

……了?……少。……風,……中。

……在,……改。……愁?……流。

例一:關山白雲何意歸?斷雁叫西風。夕陽幾度又青山,故園不堪回眸朔風裏。 華年如夢依然好,還有青春在。惱人還有幾多苦?正像獨上高樓望天涯。

例二:春夏秋冬幾輪迴?年華有幾何。回首時光勿逝去,悲嘆哀傷均是愁滋味。 錢財權勢轉眼空,徒留皮囊在。問來生何去何從?願化和煦春風拂柳飛。

例三:青山秀水何處尋?江南夢已了。昨夜又思往日景,煙雨迷朦已拋雲霄中。 木橋樓閣仍駐足,只爲遊人顧。墨綠屏障幾時回?恐惟春雨笑傲於江湖。

例四:功名利祿讓人惱,欲壑知多少?遠古帝王又好夢,風流不再回眸煙雲中。 亭臺舞榭依然在,惟有主人改。問君能有幾多夢?憑任一葉扁舟向東流。

(七)結

⒈小結:

李煜只是李煜,一個文謅謅的詞人罷了。不是勾踐,勾踐他亡過國,但他能“臥薪嚐膽”,能夠“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成就復國大業。而在治國上一籌莫展的李煜面對故國,只能是悲從中來,傷心懷舊,最終死於自己心愛的詞。而李煜的成功,恰恰也是從他做亡國奴的那天開始的,可以說,是亡國的代價,造就了一位可追唐詩的偉大詞家。他的成功,在於他的作品裏的悽麗愁緒依然籠罩着千年以後的我們,我想他在飲下宋太祖賜的牽機藥時,心裏肯定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悲哀,一是爲帝王的悲哀,二是爲詩人的悲哀。有人說,政治是藝術的天敵,的確,太感性、太重視自己的內心的人是不適合做領導的。當我們的目光越過千年,看着李煜憂鬱的臉,我們會覺得李煜如果不當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間,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謫仙。

尼采說:“在所有文學作品中,我尤其喜歡那些用血寫出來的文字。”

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面對國破家亡,面對長蒼生黎民,面對懷才不遇,面對親人、友人、情人別離,詩人那或憤怒或黯然或無奈的心緒,總化爲一行行的詩句,一行行的飽蘸着詩人血淚的詩句,詩人的血與淚,摧開了一簇簇燦爛的藝術之花。

就我們的現實生活而言,生活的無助,學習的艱難,病痛的折磨,這些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勇氣。李煜在絕望中達到了藝術的巔峯。我們可能不會絕望,我們可能不會寫出驚人的篇章,但是,熱愛生活比一切都顯得重要。我們要做生活的強者,熱愛詩歌熱愛生活吧!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你對她哭,他就對你哭——

(法國 弗朗索瓦•拉伯雷)

⒉播放歌曲《虞美人》,學生小聲跟唱

屏幕播放鄧麗君演唱的MTV。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受加深體會詞的意境

⒊學生背誦全詞。

(解說:進一步肯定李煜後期詞的成就,這是對作者的又一次總體把握,與第一步遙相呼應,並讓學生在歌聲和誦讀中接受美的陶冶。)

 (八)作業

1、默寫《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