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精選5篇)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賞析其實就是指欣賞並分析,這是一個通過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等地方去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認知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精選5篇)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 篇1

鄭愁予《錯誤》原文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錯誤》賞析

有一種錯誤是美麗的,那便是愛的錯誤。臺灣詩人鄭愁予運用神來之筆,把它描寫得更加美麗,令我們不得不拊掌讚歎。

美麗的故事

通讀全詩可以發現,詩人以悽美的筆調爲我們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暮春三月,東風和煦,柳絮飄舞,在江南一個美麗的小城,一個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歸來,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沒有東風,也沒有柳絮,她聽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態慵懶,雲鬢不整,心靈也如窗扉緊閉,春帷不揭。浪跡天涯的“我”打這裏走過,聽到達達的馬蹄聲,企盼已久的她如蓮花般綻開了笑顏可“我”未入家門,她失意萬分,盈盈笑靨又像夏末的蓮花迅速地枯萎凋謝了。全詩不足百字,而故事情節卻隨着主人公的情感變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長的期待,然後是聽到馬蹄聲的驚喜,最後是失望,再後來又是無盡的等待。言已盡而意無窮,可謂餘音嫋嫋,耐人尋味。

美麗的修辭

詩人在詩中充分運用了積極修辭和消極修辭,塑造了一位楚楚動人、悽婉可人的思婦形象。

“不來”“不飛”與“不響”“不揭”四個否定句間隔兩行兩兩相對,形成一種呼應重複,既使全詩音韻和諧,又使全詩抒情意味變得深婉動人。詩中的“你”有蓮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執着。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開放。儘管陽春三月,楊柳依依,東風拂面,但在她心中、眼裏,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跫音“不響”,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緊掩”,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雲鬢不整,玉顏漸凋的癡情女子的形象。詩中的比喻句更有妙處:“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第一句不僅寫出了“你”的美貌,而且極爲省略地刻畫出“你”苦盼不得的憔悴。後兩句以“城”和“窗扉”喻“心 ”,新穎又形象;兩次用疊詞“小小的”加以修飾,使意境顯得輕倩柔美;將本屬句中的“向晚”“緊掩”這兩個動態詞語倒裝於句末。顯得搖曳多姿,也更婉曲地表現了思婦的懷人心理。

美麗的結構

《錯誤》這首詩共9行,96個字,篇幅不長.但所運用的藝術技巧令人讚歎不已。從結構上看,隱含着縱橫兩條線。明顯可見的縱線是由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爲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後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後落在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上,從而使詩情層層推向高潮。從橫線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爲“我”途經女子的住所而不進去,才使期盼的她“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最後兩句本應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詩人在這裏又用了一個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不齊,在不協調中煥發出光彩。

美麗的語言

這首詩的另一個動人之處就是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這一說法,粗看似乎矛盾,細品便知其妙。“達達的馬蹄聲”敲響了思婦希望重逢的心靈,因而美麗。但是,這馬蹄聲並不爲她的期盼而停駐,“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因此對思婦而言又是個錯誤,它表現出了相思女子的心理變化過程。另外,此詩語言之美還體現在意象之美。詩中運用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帷”,特別是“東風”這一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體現了詩人的中國性的根本所在。

楊牧在《鄭愁予傳奇》中說,“鄭愁予是中國的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現代化的”.可謂切中肯綮之論。

美麗的主題

如果我們僅僅把這首詩的主題定位在思婦期盼心上人歸來的執着的愛情上.未免太膚淺了。其實詩中的“我”難道不可以理解爲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遊子嗎?處在那個動盪時代的臺灣人有一種漂泊的心態,他們在臺灣島僅僅是一個“過客”,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鄉,與自己的親人團聚。然而,由於政治原因,他們的願望不能實現,因而產生出重重的失落和惆悵的感情。時至今日,島內的臺 獨勢力仍費盡心思地阻撓“三通”,妄圖將寶島從祖國分裂出去,如果他們的陰謀得逞,留給中華民族的將是永遠的悲哀。這個“錯誤”決不會再是美麗的。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錯誤》中有詩人對祖國的眷戀之情,這是一首期盼大陸與臺灣早日統一的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 篇2

錯誤【原文】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賞析】

《錯誤》篇幅短小,詩人寫起來卻一波三折,讓詩增添了想象的空間,纏一綿之情也不絕如縷。詩中以蓮哈人,切合江南秀女的外貌和內心;利用矛盾修辭法來揭示人物內心,頗有獨到的韻味,是一首極佳的閨怨詞,也是中國詩歌中一顆璀燦的明珠。

鄭愁予的《錯誤》這首小詩,輕巧清雋,是一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說,鄭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鳴、最能打動人心靈深處的地方,莫過於美與情,那麼《錯誤》這首詩可謂其中的佼佼 者,爲詩人奠定了他在臺灣詩壇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

初看這首詩時,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國性*。這是一首絕對的中國詩,是一首屬於中國人的詩,講着一個永恆、美麗的中國的故事。因此,這首詩的外殼雖標榜着學習西方技巧的現代派,但它所傳達出的更深一層的中國傳統意識是不可置疑的。《錯誤》一詩,承受的可說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傳統。詩中主人公"我"騎着馬周遊江南,留下了獨守空閨的女子,日以繼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一人"我"的歸來。然而女子癡癡的深情卻換來了漫長又百般無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爲她傳遞消息,沒有滿天飛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去看看窗外花一團一錦簇的春景。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一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長深遠。終於"我"回來了,達達的馬蹄聲對她而言是美麗的,因爲日盼夜盼的心上人歸來了,但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因爲"我"只不過是過路罷了,而不是"歸人"。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樣。或許,有些人會把詩中的"我"理解爲浪子無家可歸的悲哀,而這種理解是未嘗不可的。處在那個動盪時代的臺灣人的心態是一——種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夠有個定位,他們在臺灣島上僅是一個過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鄉,與親人一團一聚。然而,由於政治緣故,他們的願望不能實現,因而產生出失落惆悵之感。不過,如果嘗試把鄭愁予的其他詩作與《錯誤》相對比的話,不難找出有力的旁證。如鄭愁予《情一婦》中"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和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種人"兩行,皆表現出女子深守閨中,等待主人公歸來的主題。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全篇幅不長,但所表現的藝術技巧不僅被人稱道,更被人在口頭上傳誦。從結構上看,隱含一着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爲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後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後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這種寫法與柳宗元《江雪》中從"千山鳥飛絕"的大景,最後落墨在漁翁獨釣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間處理,頗有相似之處,將詩情層層推向高|潮。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爲"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後兩句本應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裏詩人用了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調中閃發出光彩。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 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的,"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並不爲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後情景的逆轉,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若與此詩的中國性*聯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所表現的意境。 同時,鄭愁予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特別是"東風"這一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再再表現了鄭愁予中國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楊牧在《鄭愁予傳奇》的長篇文章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強調了鄭愁予詩歌語言的中國化,從而體現了中國的思想與情感。文字純淨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點。鄭愁予在談論寫詩技巧時,說:"寫詩要忠誠,對自己誠,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寫的東西連自己都不確定,那就是不忠實。"因而鄭愁予的《錯誤》強調純淨利落,清新輕靈,不在文字上玩一弄遊戲,或堆砌詞藻,竭力以最忠實的文字展示詩人最忠實的感情。這是一首真實、真情的詩。《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讀者的心絃,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於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在的情感感動人。這種情感不僞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感染力。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 篇3

《錯誤》原文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寫於 1954年

賞析:

鄭愁予<錯誤>一詩可說是近五十年來最被人們傳唱不已,且樂於誦讀的現代詩。詩中精確地運用許多古典意象表現思婦愁緒及浪子情懷。本文將以章法學角度淺析<錯誤>。全文以瞭解鄭愁予寫作此詩的創作背景入手,再就作者選取的物材、事材作一整理,進而分析其章法結構,以期對這首詩的風格主題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詩人余光中以“浪子”稱呼鄭愁予。而<錯誤>這首作品也是作者最具浪子意識的代表作之一。雖然描寫的是“閨怨”的中國古典詩歌舊主題,但作者卻別具新意,透過浪子的角度來敘寫女子閨怨的期待及落寞,從另一方面展現體貼的關懷。詩中並運用許多古典詩歌的語彙,如江南、蓮花、東風、柳絮、春帷、向晚、馬蹄等意象,將古典與現代巧妙地鎔鑄。

古典詩詞中對鄭愁予影響最深的是古詩十九首,他認爲詩中表現人生的無常,其實就是最大的流浪。何其芳和廢名(馮文炳)的詩作,在象徵手法和語言風格上,對鄭愁予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鄭愁予前期詩風婉約動人,繼承傳統詩詞的音韻感,且能將古典意象融入現代情境中,且往往帶幾分哀愁,以及漂泊的離別愁緒。這時期的著作包括夢土上、衣鉢、窗外的、長歌、鄭愁予詩集、鄭愁予詩選集。

作家常常因爲某些生命經驗的觸發而產生作品,曾經有人問過鄭愁予,這首詩是否爲詩人的經驗之作。詩人答說:

這首詩在內容上,它與某些傳統詩歌非常類似,可見詩從古代到現代,內容是沒有改變的,只有表達方式有所不同,語言方面它突破了中國方言的限制,當我們用廣東話去朗誦這首詩時,在味道上當然與用國語來念不同,但卻有一種美感。至於爲什麼會寫這首詩?有人以爲這是詩人流浪生活的一些體驗,這也是對的,這並不是紀錄一個時間的事情,而是把片片段段的生活經驗整理起來,最後寫成了這些作品。我說過自己因爲逃避敵人,走過許多地方,看見許多不同的情景,如等待中的婦人,我母親就是很好的例子,那時候我父親在前線作戰,她便跟我相依爲命,成了這首詩最根本的因素。

所以在賞析〈錯誤〉時,瞭解其篇旨與內容結構的關係就更加重要。

(一)篇旨安置於篇末:

文章主旨出現在篇末可以一筆收束全文,也可深化主題,達畫龍點睛之效。這首作品在詩題已揭示主旨“錯誤”,在詩序又引出線索“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詩末點出“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以“反襯”技巧來表達反常合道的啓發性。可見本詩一直圍繞着“錯誤”這個主題作取材佈局,思想脈絡也一脈相通。

(二)篇旨顯中有隱:

陳師滿銘曾雲:

作者處理詞章主旨,有時雖把表層部分明顯作表達,卻將它深一層或真正部分隱藏起來,如果要掌握這種顯中有隱的主旨,便得下一番審辨的功夫。

初看<錯誤>一詩,表面上是在敘寫女子因期待落空而造成美麗的錯誤。但如果仔細探究全詩,詩中是以一個過客(我)的觀點,來觀察思婦(你)的心情變化。而思婦的心情之所以會產生劇烈的變化而造成美麗的錯誤,主要是由於女子思念歸人之深,也可以說女子堅貞地期待良人歸來,所以造成龐大的寂寞及失落。所謂“希望愈大,失望愈深”。所以作者表層是在寫女子發現自己期待落空所造成美麗的錯誤,但其實深層的主旨是表達女子無比的堅貞和無盡的寂寞。這點與傳統閨怨詩的主題是暗合的。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 篇4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賞析

這個九行小詩共分三節.

第一節的兩句詩寫“我”騎馬在江南趕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還在這裏苦等的“佳人”.“蓮花的開落”是個變化着的意象,它在詩中有兩層意思:一是暗示“我”與她分別的時間之長,一是說她的容顏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節五行詩全寫“我”對她的想象:時節雖是陽春,但由於“我”仍未歸來,所以她絲毫也未感覺到柳絮飄飛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猶如小城的傍晚,惆悵猶如緊掩的窗扉.這幾行詩不禁讓我們想起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 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由此也可見出鄭詩的古典韻味.

第三節寫“我”從想象中回到現實,我從她的身邊路過,她也許能隱約聽到這“達達的馬蹄聲”但“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美麗的錯誤”是全詩最讓人激賞的字眼,與她越來越近確實是美麗的,但不能相見無疑是一個錯誤,詩人把兩個相互矛盾的詞組合在一起,真可謂妙筆生花.全詩情意纏綿,格調悽婉,含蓄蘊籍,韻味悠長.

這首詩在臺灣被譽爲“現代抒情詩的絕唱”,“愁予風”之所以能長盛不衰,與這首詩有很大的關係.

第七課鄭愁予《錯誤》原文+賞析 篇5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賞析

解讀鄭愁予的短詩《錯誤》,《教師教學用書》上寫得很實,說“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變化過程”,又說它“繼承的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傳統,只是將這一主題用現代語言表現出來了”。

對此,筆者總是不解,時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鄭愁予爲什麼還要寫這樣的“閨怨”詩?是否有別的深意乃至隱喻?翻翻相關資料,原來此詩本還有後記,說明寫的是“母親的等待”,不是寫“妻盼夫歸”而是寫“母盼子歸”。似乎有了更實的答案,卻不免有些失落,或許離開文本去求作者的預設,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教學《錯誤》時,總有不少教師讓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造成錯誤的是誰?同學們的討論雖不乏精彩,但侷限於字面意義上的理解,總讓人覺得也是一種“美麗的錯誤”:“你”誤把“我”當做歸人,抑或“我”誤以爲“你”應該把“我”當做歸人,等等,都是日常生活範疇的理解,似乎不是讀詩,對於這首現代味極濃的藝術詩作作如此習俗化的理解,則更顯得有些可笑!

是否該還有其他多種讀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嘛!於是,自以爲得意地揣想,《錯誤》這首詩的主題詞或者關鍵詞不是“錯誤”,而是“等待”。

等待中的容顏或喜或悲,也即似蓮花的或開或落,而“悲”與“落”似乎是等待的基本狀態,這也是人生的基本狀態,所以第二節續以多種意象渲染之:春風不來,柳絮不飛,青石板不響的江南,與枯藤、老樹、昏鴉的境地何異?身處暮色中的狹窄小街一隅,其孤獨、寂寞與身處荒漠有什麼不同?然而,快要窒息的心再孤寂,再無聊,還是會有所期盼,等待着什麼,“達達的馬蹄”是信使,本應給人帶來等待的希望,到了眼前卻被告知只是“過客”,希望又一次落空了,明天還會有“達達的馬蹄”嗎?希望中等待,等待中失望,失望後無望地等待,這是人類生存的某種內容?

所以,“你的心在等待”,“你”這個等待者也是心靈的漂泊者,“你”苦苦追隨、深深思慕的卻是始終了無蹤影的,“你”只是一個心靈的流浪者。

而“我”是“過客”,或許是朝着“家”的方向走,但流浪中等待的家在哪兒?流浪的盡頭在哪兒?

“你”和“我”,兩個流浪漢!

“你”“我”都在尋找歸依與希望,卻只能了無希望而又執著地等待着希望——這不是貝克特的荒誕劇《等待戈多》嗎?

《等待戈多》一共兩幕,第一幕與第二幕幾乎一樣:近郊,小道,枯樹,土墩,兩個骯髒的流浪漢,在黃昏時分等待着一位名叫戈多的人,但他們不曉得戈多是什麼人,爲什麼要等待戈多。在等待的過程中,兩個流浪漢無休止地脫靴子,玩帽子,吃蘿蔔,搶骨頭,空談閒扯,上吊尋開心,反映的是人生孤獨、無聊。後來,充當戈多信使的一個小孩來說,戈多今天不來了,明天晚上準來,但第二天又重複幾乎相同的故事。

戈多是誰或者說代表了什麼,作者自己也說:要是知道就在作品中寫出來了。有人說是上帝,有人說是巴爾扎克筆下的一個人物,有人說是當時的一位自行車賽手,有人說象徵着希望。

一九五三年,貝克特因上演荒誕劇《等待戈多》而廣爲人知,後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同是一九五三年,自稱他的詩“完全沒有吸取古典詩歌遺產”,實際上深受西方現代派影響的鄭愁予發表了《錯誤》,卻從來沒有被充分地理解過。

《錯誤》是東方版的《等待戈多》,抑或是《等待戈多》的詩化?

以上僅是筆者一廂情願的揣想,即使錯誤,但願也是個“美麗的錯誤”罷。

作品特色

《錯誤》的詩歌特色:

(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委婉地抒發了離愁別緒。

(2)詩歌的意象都是很傳統的、中國的。“東風”、“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帷”等意象,營造出別具感情色彩的意境,盡力渲染濃重的愁緒,把親人久別的抑鬱和不得相聚的惆悵,曲折地表現了出來。

(3)這首詩深受我國古典詩詞的影響,繼承的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傳統,只是將這一主題用現代語言表現出來了。

(4)短小別致,輕巧清雋,美麗悽哀,“堪與宋詞小令相提並論”。

(5)比喻新奇鮮活,柔弱的女子,日復一日,春去秋來,空房獨守,容顏憔悴,詩人以“蓮花朵的開落”喻指女子紅顏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緊掩”描摹女子幽閉的內心世界。被稱爲中國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作者簡介

作者 鄭愁予是臺灣著名詩人。1933年鄭愁予出生于山東濟南,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內地各處,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作新詩,不過,他說自己完全沒有襲取古典詩的遺產,大家認爲他的詩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爲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但詩的語言主要是白話,表現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體驗。

他在1949年與家人遷往臺灣,在中興大學畢業後,在臺灣出版第一本詩集《夢土上》,早期詩作多爲關懷社會的詩。1968年,鄭愁予35歲,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現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