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石鐘山記》 高一語文教案大綱

《石鐘山記》 高一語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教學目標

《石鐘山記》 高一語文教案

(一)認識作者反對臆斷、重視考察的觀點。

(二)瞭解記敘、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難點、重點

  實詞析疑:

鼓:①樂器。例。噌吰如鐘鼓絕。②擊鼓;例:一鼓作氣。③彈秦。例:令趙王鼓瑟。④鼓動、掀動。例:微風鼓浪。

是:①是。例:問今是何世。②正確。例:辨清是非。③這、這樣。例:是說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雙石潭上。②能夠。例:因得觀所謂石鍾者。③收穫。例:此餘之所得也。

遺:①遺留;例:先帝之遺德。訪其遺蹤。②遺失、遺棄。例:得遺金一餅。

鳴:①鳥叫。②一切物體發出聲音。例;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徐:慢慢的。與”疾”相反。

適:往。

固:①鞏固。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②堅決。例:相如固止之。③本來。例:餘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衆人之廣議也。②沒有誰。例:莫不響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見註釋。

罅:見註釋。

當①對、向。例:當窗理雲鬢。②阻擋。例:豺狼當道。③抵敵。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④在。例:有大石當中流。

向:①去向。例:聞操已向荊州。②從前、剛纔。例:尋向所志。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斤:①重量單位。②斧頭。例: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提問:這篇就是說跟我們剛學過的《遊褒禪山記》有相同之點嗎?請說出主要的。(都有記遊的內容,都有相當多的議論成分,”記”和”議”又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這些相同點,說明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標誌。這兩篇文章還有一些不同點,而且是很大的不同。這一點現在先不討論,但同學們在誦讀過程中要認真加以領會。現在請看”預習提示”的第2段。

提問:“未能進一步從”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這句話是對蘇軾的批評嗎?(是。)這個批評是嚴了一點?

教師作解釋後,進一步指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完善是難免的。蘇軾的論斷被人們承認八百年之久,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師示範背誦全文和學生齊讀全文。

要求學生在聽教師背誦的過程中給難字注音,並認真品味每句話的語氣。

教師背誦完畢,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鏗(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鏜鞳(tāngtà)識(zhì)無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後學生齊讀全文。

  (三)劃分結構的探究主旨。

說明:本文說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敘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爲“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後一段說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瞭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採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後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後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1.主旨的分析。

提問:先將最後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說明作者的意圖(“嘆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於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說法,前後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於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嘆”一“笑”,有什麼深刻含義?(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嘆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2.結構的分析。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佈局的。

學生概括第1段大意。(“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說法表示懷疑”。)

問:這是作者的言論,它跟下文敘事有什麼關係?(疑而後察。)作者對酈說用“人常疑之”,對李說則用“餘尤疑之”,從這裏可以看出什麼問題來?(“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餘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__可見對酈、李二說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指出:這是爲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學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說純系臆則,而酈說是正確的。)

問:這段話中哪些語句是對上述二說的表態?(對李說——“笑而不信”;對酈說——“古之人不餘欺也”。)爲什麼說酈元沒有欺騙他?(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裏所說的事實導出。

  (四)誦讀第1段。

1.學生齊讀一遍。

2.教師領誦一遍,並作簡釋、簡評。

①“《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祕下名合爲第一層,爲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爲……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導出第二層。

③“是說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於潭上”——敘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爲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餘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誇張描寫。

⑥“自以爲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爲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說也,餘尤疑之”——“餘尤疑”三字爲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鏗然有聲者——何哉”——駁得有力。

  (五)誦讀第2段。

1.學生齊讀這一段。

2.教師範讀,加簡釋及評語。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敘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於此可見。“固”,這裏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爲“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雲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餘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後“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爲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爲“嘆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後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餘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宏論的第一位聽衆。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3.學生討論層次劃分,然後分層練習背誦。

說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爲了便於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後,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第一層(段首至“此鸛鶴也”)發現聲源之前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第二層(“餘方心動欲還”至段末)發現聲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4.檢查背誦。

  (六)討論作者對酈、李二說的態度。

問:酈、李二說的不同點是什麼?(酈說認爲“水石相搏”而發聲,李說認爲潭石有聲。)這意味着什麼?(李說是對酈說的否定。)從寺僧使小童擇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麼問題來?(說明信李說者多,俗見之誤人。)

問:從這一段的內容來看,作者對酈、李二說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問:作者對李說“尤疑”,爲什麼寫小童扣石事僅用一句帶過?(不值一駁。)試品味這句話的語氣。(輕蔑、譏笑。)本段着重寫聲源,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說。)還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說,正所以批李說。)本文不是遊記,而是考察記,爲什麼要渲染絕壁下的陰森恐怖氣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淺人之無知妄說遂行於世。)

小結:本段是爲破疑案而寫,作者對酈說是信中有疑(故結句是“古之人不餘欺也”),疑既釋而益信;對李說則是絕對否定。

  (七)誦讀第3段。

1.學生練習誦讀2~4遍。

2.教師提問。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鍾磐……而況石乎”。)是什麼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 《《石鐘山記》 1》出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