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下冊《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高一語文下冊《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蘭亭集序》這篇課文的學習主要在於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了高一語文下冊《蘭亭集序》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語文下冊《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高一語文下冊《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知識:瞭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的意義。

能力:1.理清課文內容層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情感:正確認識作者對人生悲歡無常、終歸於盡的深沉感慨,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重點難點

重點 :瞭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難點: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教法設計

1.第一段本文語言精練、樸素、優美,教學時把重點放在體味語言特色上,由語言美去體悟自然美,體會作者樂山樂水的心情。要多讀(可採取聽讀、範讀、齊讀、個人讀、分組讀形式)讀到情隨聲出,自然成誦。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樂轉悲,對人的生死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所以強調課前預習。預習要求:(1)反覆朗讀,參照註解,初步理解文意,掃除閱讀障礙。(2)提出疑難問題

  教學過程

導入:東晉時人評論其書法筆勢爲“飄如遊雲,矯若驚龍” ,意思是像浮雲一樣飄逸,像驚龍一樣矯捷。筆墨是一個人才情氣質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這些線條可以說是魏晉時代風貌和氣度的形象再現。下面,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他的作者,請學生讀註解1。(解釋爲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愛這帖,死時把它作爲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那麼這篇作品其文學內蘊如何呢?悠悠千載之後,我們只能從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書文題)

範讀。全文共有三段,試從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們就以此感情的變化爲線索,走進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話,主要記敘了什麼事件?作者三如何記敘這次蘭亭集會的盛況的?

(請學生依次朗讀每一句話,然後概括出每句話的要點。)

請摘錄本段寫景句,體會作者寫景狀物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

蘭亭地處“會稽山陰”,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主體是山水。其山如何?“崇”與“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賦予山嶺盎然生氣;其水如何?“清”與“激”亦爲本色形容,而“映帶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飛動。王羲之筆下寫竹,只言其修而棄其綠,寫水,只言其清而棄其碧,色調的淡雅。

再看天氣,“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天宇清朗,和風吹拂:在這裏沒有“草長鶯飛”春意鬧,也沒有“奼紫紅開遍”的豔麗,只有清風拂面,水聲泠泠;在這裏物我同化,是非頓消,心境澄明。信可樂也,更樂的是可以與知己好友品酒論詩,盡情抒發內心的情思,歡聲笑語,久久不絕,以致感到人爲的管絃之聲亦屬多餘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賞心悅目,他如何表達?

明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指起頭來看到宇宙的廣大,低下頭看到萬物的繁多,藉此來放開眼界,舒暢胸懷,盡情享受耳聽和眼觀的樂趣,真是快活啊。)

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是極視覺之娛;竹木蕭蕭,流水潺潺,是盡聽覺之樂。信可樂也。

小結一下。

王實甫的《西廂記》裏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說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賞心、樂事。本文段共六句話,四美俱全,五美齊臻,足可樂也。 作者在此段中極力營造素淡、雅緻的格調,即使喜悅,也不過分顯露,可以說是作者從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會發出豈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緊承上文的“樂”字,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生死重大問題展開議論,抒發感慨。

由樂轉悲,看似突兀,卻也順理成章。(幻燈補充資料)

作者由眼前的蘭亭相聚的歡樂,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處的情境: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情隨事遷,喜歡的會不再喜歡,擁有的會不再擁有,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進而想到生命短暫,深切感悟到,再堅強的生命終要死亡。

生命短促,一切終究會曲終人散,面對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由生離到死別,自然樂極而生悲,令人痛心。這種情感變化是十分正常的。在這個古今人共同面臨的無奈面前 ,作者不由發出“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的感嘆。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誦第二段的內容,注意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下面請學生朗誦第三段,注意思考兩個問題。

1.“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作者編集《蘭亭集》的由來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1. 東晉時人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意志消沉,不求進取,認爲人生無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燈片)先概括東晉時期的這種風尚,再談爲何會有這種思想。作者批判了時人的人生虛化的思想,認爲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視之。

2.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爲使後人也對今天的所爲所思“興懷”)“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後之覽者”也會“有感於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後人有感串聯起來,既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處,由己悲人,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無常之同的理性思考,這種深刻的“千古同悲”讓我們從感傷的背後,發現了作者對短暫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敘,既然人生如此短暫,此次聚會的有關情景就應記錄下來,能使後人瞭解今人的情懷,也感觸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讓我們把全文集體朗誦一遍。

討論: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發起一場關於《蘭亭》真僞問題大討論。他認爲字體、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寫極樂,突然轉爲悲痛,悲得太沒道理了。你認爲呢?

由樂轉悲,看似突兀,卻也順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蘭亭相聚的歡樂,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處的情境: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情隨事遷,喜歡的會不再喜歡,擁有的會不再擁有,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進而想到生命短暫,深切感悟到,再堅強的生命終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終究會曲終人散,面對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由生離到死別,自然樂極而生悲,令人痛心。

這種情感變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師補充:古希臘史學之父希羅多德在其《歷史》中提供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偉大的波斯王克謝爾克謝斯,率領波斯歷史上最大的一支遠征軍向希臘進軍,在阿比多斯海灣,他檢閱全軍。他的陸軍遮天蔽地,他的水師佈滿海灣,他感到榮耀,感到幸福。

但隨後他又傷感起來,而且潸然淚下,對他叔父說:“當我想到人生短暫,想到再過一百年後,這支浩蕩的大軍中沒有一個人還能活在世間,便感到一陣突然的悲哀。”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描寫聚會歡樂後轉入悲傷的,典型的有:漢武帝行幸河東,中流與羣臣對飲,自作《秋風辭》,也說:“歡樂極兮哀情多,小壯幾時兮奈老何!”道出了這種現象的正常和普遍。

  討論: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極悲觀?

1、這是悲觀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積極進取,樂觀曠達。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論老之將至》中,也將生死這個永恆的主題昇華到了壯闊高遠的境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像河水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後熱烈地衝過巨石,滑下瀑布。

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展了,河水流得平穩了。最後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後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能夠這樣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將不會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爲他所珍愛的一切都將繼續存在下去。

2、第二種觀點:這種悲哀,這種對時間和死亡的恐懼並不必然導向消極悲觀。性格剛強的曹操同樣有“人生幾何”的感嘆,但是它最後導致的不是消極無爲而是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蘭亭集序》在憂生嘆逝中包含着對美的幻滅的悼惜,它否定老莊“一死生,齊彭殤”,認爲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應做點事,不應空談玄理,表現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本文第一段,從作者對蘭亭盛會的描述中不難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第二段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打法感慨,但字裏行間暗含着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齊彭殤”的虛無主義,這在玄談盛行的東晉也是難能可貴的。

引申拓展:需要說明的是,對死亡的恐懼和憂慮,歷來是中外文學和哲學所關注的重要話題,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中有名的一句臺詞“生還是死,是一個問題。”

“人生苦短”又是我們古人難以解開的心結。(出示幻燈片)《古詩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漢武帝有“少壯幾時奈老何”的慨嘆;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天地是萬物的旅舍,光陰是百代不停的過客,而浮蕩不定的人生像一場大夢,能有多少歡樂?);蘇軾也感慨“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但陶淵明“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無不表達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積極進取,樂觀曠達。魯迅先生於“絕望和深淵”中“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爲中華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樑,他們在經受着人生侷限性的同時,依然努力地創造出了瑰麗的生命華章

講了那麼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請大家來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麼新的體驗?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轉,就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書寫生命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