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下冊《<家>的序和跋》課文

九年級語文下冊《<家>的序和跋》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12 《家》的序和跋

九年級語文下冊《<家>的序和跋》課文

《激流》總序

幾年前我流着眼淚讀完托爾斯泰的小說《復活》,曾經在扉頁上寫了一句話:“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事實並不是這樣。生活並不是悲劇。它是一場“搏鬥”。我們生活來做什麼?或者說我們爲什麼要有這生命?羅曼羅蘭的回答是“爲的是來征服它”。我認爲他說得不錯。我有了生命以來,在這個世界上雖然僅僅經歷了二十幾個寒暑,但是這短短的時期也並不是白白度過的。這其間我也曾看見了不少的東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圍是無邊的黑暗,但是我並不孤獨,並不絕望。我無論在什麼地方總看見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動盪,在創造它自己的道路,通過亂山碎石中間。

這激流永遠動盪着,並不曾有一個時候停止過,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發射出種種的水花,這裏面有愛,有恨,有歡樂,也有痛苦。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騰的流,具着排山之勢,向着唯一的海流去。這唯一的海是什麼,而且什麼時候它纔可以流到這海里,就沒確定地知道了。

我跟所有其餘的人一樣,生活在這世界上,是爲着來征服生活。我也曾參加在這個“搏鬥”裏面。我有我的愛,有我的恨,有我的歡樂,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並沒有失去我的信仰:對於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還不會結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還有什麼東西等着我。然而我對於將來卻也有一點概念。因爲過去並不是一個沉默的啞子,它會告訴我們一些事情。

在這裏我所要展開給讀者看的乃是過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圖畫。自然這裏只有生活的一小部份,但我們已經可以看見那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受苦所構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動盪了。我不是一個說教者,我不能夠明確地指出一條路來,但是讀者自己可以在裏面去找它。

有人說過,路本沒有,因爲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路。又有人說路是有的,正因爲有了路纔有許多人走。誰是誰非,我不想判斷。我還年輕,我還要活下去,我還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載到什麼地方去!

巴金1931年4月

《家》是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家》之前發表的《滅亡》只是一箇中篇)。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爲《激流三部曲》之一寫成的。所以最初發表的時候用了《激流》的名字。我寫這本小說花去的時間並不多。然而要是沒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我很早就說過,我不是爲了要做作家才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筆來。《家》裏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書中那些人物卻都是我所愛過的和我所恨過的。許多場面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我寫《家》的時候我彷彿在跟一些人一塊兒受苦,跟一些人一塊兒在魔爪下面掙扎。我陪着那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歡笑,也陪着他們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那些慘痛的回憶到現在還是異常鮮明。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橫遭摧殘,以至於得到悲慘的結局。那個時候我的心因爲愛憐而痛苦,但同時它又充滿惡毒的詛咒。我有過覺慧在梅的靈前所起的那種感情。

我甚至說過覺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說的話:“讓他們來做一次犧牲品吧。”一直到我寫了《家》,我的“積憤”,我對於一個不合理制度的“積憤”纔有機會吐露出來。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寫的一篇“代序”裏大膽地說:“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

《家》就是在這種心情下面寫成的。現在,在二十二年以後,在我所攻擊的不合理的制度已經消滅了的今天,我重讀這本小說,我還是激動得厲害。這可以說明:書裏面我個人的愛憎實在太深了。像這樣的作品當然有許多的缺點:不論在當時看,在今天看,缺點都是很多的。不過今天看起來缺點更多而且更明顯罷了。它跟我的其他的作品一樣,缺少冷靜的思考和周密的構思。我寫《家》的時候,我說過:“我不是一個說教者,所以我不能夠明確地指出一條路來,但是讀者自己可以在裏面去找它。”事實上我本可以更明確地給年輕的讀者指出一條路,我也有責任這樣做。然而我當時還年輕,幼稚,而且我太重視個人的愛憎了。

這次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家》的時候,我本想重寫這本小說。可是我終於放棄了這個企圖。我沒法掩飾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點。而且我還想用我以後的精力來寫新的東西。

《家》已經盡了它的歷史的任務了。我索性保留着它的本來的面目。然而我還是把它修改了一遍,不過我改的只是那些用字不妥當的地方,同時我也刪去一些累贅的字句。

《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請求今天的讀者寬容地對待這本二十七歲的年輕人寫的小說。我自己很喜歡它,因爲它至少告訴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麗的東西。

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巴金 1953年3月4日

  【教學分析】

《序》反映了自己青年時的思想,《跋》表達了自己創作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