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下冊第8課《三打白骨精》課文

六年級下冊第8課《三打白骨精》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8三打白骨精

六年級下冊第8課《三打白骨精》課文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峯巖重疊。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覺飢餓,就讓孫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雲端,四處觀看,見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來給師父充飢。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讒,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着,就朝妖精劈臉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屍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悟空打開罐子,從裏面跳出來幾隻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麼齋飯。唐僧這纔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着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着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假屍首在路上。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唸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連忙哀告。唐僧喝道:“你爲何不聽勸說,把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麼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悟空說:“師父若真不要我,就請退下我頭上的金箍兒!”唐僧大驚:“我只學過緊箍咒,卻沒有什麼鬆箍咒!”悟空說:“若無鬆箍咒,你還帶我走吧。”唐僧無奈:“我再饒你這一次,但不可再行兇了。”悟空忙點頭答應,扶着唐僧上了馬,繼續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髮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唸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衆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矇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衆神都在雲端看着。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樑上有一行字,寫着白骨夫人。

____________

根據吳承恩《西遊記》有關內容改寫。

  《三打白骨精》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讓學生把內化的知識外化爲口頭表達,提高表達能力。遵循“立足無痕,紮根有魂”的教學理念,在輕鬆愉悅的遊戲氛圍中熟悉文本,通過多方式朗讀,能抓住重點詞複述文章內容並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個性。一切以學生髮展爲依據,以學生獲得爲準繩,潛心研究個性化的學習優化之路,把個性化學習靈活運用於課堂之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

2、掌握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學習方法。

3、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處。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於識破敵人詭計的鬥爭精神。

4、細讀課文,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習孫悟空堅定、機智和勇敢的品質。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語句的不同。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於識破敵人詭計的鬥爭精神。

 教學難點:

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詞語,選擇恰當的句式,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複述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先學:

自主閱讀《西遊記》的青少年版。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揭題。

同學們看過有關我國古代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的故事書或電影、電視嗎?這部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哪幾個人,你知道他們各有什麼個性特點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就是《西遊記》的一個故事。因爲這個故事篇幅較長,所以我們分兩課課文來學。今天先學習《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二、帶着3個問題自學課文。

1、 學習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義。

2、 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想想課文大致意思。

3、 運用“擴展課題”的方法說說課文的大意。

 三、檢查自學情況。

1、 生字。

1)指名讀。

2) 要求學生指出容易讀錯的詞語。

3) 注意讀準:僧,平舌音;豎,翹舌音;注意讀準前鼻音:澗,後鼻音:僧

2、 詞語。

1) 學生交流已經理解的詞語。

2) 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

3) 重點理解詞語:挑拔、索性、慈悲、詭計多端。

3、 通過“課題擴展法”說說課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經途中路遇白骨精,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變化,打死白骨精的三個化身。)

 四、理清脈絡分段。

1、 再讀課題,問“三打”指的是什麼?

2、找出課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個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爲一段,這篇課文應分幾段。(五段)

3、讓學生讀讀課文,分好段想想每一段寫了什麼內容?

4、 交流分段情況。

  五、學習第一段。

1、 輕聲自由讀第一段,先想想這段課文你能學懂什麼?

2、 交流:

這段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瞭解了幫事發生的原因是白骨精殘害百姓,孫悟空要爲民除害。

點撥:能用“不但┅┅而且┅┅”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專門”強調了什麼?進一步理解“詭計多端”的意思。

3、 指導朗讀

4、 概括第一段段意。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教學。

1、複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學生思考回答)

2、爲了降妖除魔,掃清取經路上的障礙,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麼,三次鬥爭的情形又有什麼時候不同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八課《三打白骨精》。(板書課題)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次鬥爭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描寫第一次鬥爭的段落,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詞句,然後交流。

2、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出示下列投影片:

孫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朝妖精劈臉一棒。

唐僧連忙扯住悟空……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纔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勝歡喜……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屍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3、引導學生閱讀投影片上的內容,看看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組展開討論。

4、交流彙報。(教師適時予以指導)

5、總結學法:剛纔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部分,體會到了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現在大家來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來體會的呢?

(學生概括學習方法,教師板書:閱讀課文——畫出句子——品析詞語——體會性格)

(二)學習第二次和第三次鬥爭

1、大家已經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這種方法來試試,看看從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鬥爭中,你們能體會到他們的哪些特點。

2、各組同學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部分內容來體會。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彙報。

先挑選一個小組的同學來交流,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作補充。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出示教學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4、小練筆。

在第三次鬥爭中,課文沒有寫到唐僧的表現。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他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表達出來。

(學生自主動手練習,然後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三)練習複述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對本領高強、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更加佩服,對詭計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麼你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吧。

老師溫馨提示: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儘可能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力爭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更有吸引力。

2、學生在小組內講故事,可採用一人講一段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鍛鍊的機會。

3、各組推行講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三、總結課文。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於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爲夷、一路平安。

爲了表揚同學們在課堂上的優異表現,老師要獎勵同學們一組詞語,讓我們一起來大聲誦讀吧!

(課件出示下列詞語,學生齊讀)

齊天大聖 大鬧天宮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

騰雲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萬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盡 天下太平

 板書設計:

8、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機智勇敢 本領高強

唐 僧:心地善良

白骨精:詭計多端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