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兩則》導學案

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兩則》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學習目標:

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兩則》導學案

1、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正確朗讀和背誦課文。

2、能參考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學習準備:

學生可查閱有關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初步瞭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課時:建議兩課時,也可以根據學情適當劃分學習內容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航:

課文導讀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楊氏之子》、《伯牙絕弦》這兩篇文言文嗎?課文短小精悍,卻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給人深刻的啓發。讓我們先來回憶一下曾經是怎樣學習的?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兩則新的文言文,看看從這兩個小故事中,你又能感悟到什麼?明白怎樣的道理呢?

基礎達標

1、結合課文語言環境,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學弈( )惟( )鴻鵠( )繳( )弗( )矣( )與( )盤盂( )滄( )滄涼涼

孰( )爲汝( )多知乎?

2、在括號裏寫出加點詞的意思,再回答問題。

弈( )秋,通國( )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 ) 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 )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hú)()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 )俱( )學,弗(fú)若之矣(yǐ)。爲是其( )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3、聯繫課文註釋,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②雖與之俱學,弗(fú)若之矣(yǐ)。

③爲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④“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孰(shú)爲汝(rǔ)多知(zhì)乎?”

4、我知道《學弈》寫了

《兩小兒辯日》寫了

我的疑惑:通過讀書我有疑惑要和同學、老師探討:

疑惑一:

疑惑二:

挑戰自我:如果你學有餘力,可以嘗試完成下面內容。

1、背誦課文。

2、聯繫生活實際寫一寫從故事中悟出的道理。

  二、拓展閱讀

閱讀下列兩則短文回答問題。

(一)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註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履:音lǚ,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duó,忖度,這裏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後面的度字,音dù,作名詞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詞,這裏指量好的尺碼。

坐:同座,就是座位,這裏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傢俱

操:操持,帶上、拿着的意思。

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裏指集市已經解散。

無:虛無,沒有,這裏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譯文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在家裏量了自己的腳,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的時候,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已經拿到鞋子,纔想起自己忘了帶尺碼,於是就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有人問他說:“你爲什麼不用你的腳試鞋呢?”他說:“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鄭人買履》的原文中,有你讀不懂的句子嗎?畫出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你對鄭人買履這件事有哪些想法?

  三、作業及活動設計

同學們,有創意的表達纔是最具生命力的語言,大家不妨走進角色,走進歷史,以小組爲單位,扮演一回劇中的人物,將課文中的語言或豐富、或轉化,使之成爲淺顯易懂的、極具感染力的戲劇語言,都來演一演、說一說課文中的故事。

  四、相關鏈接

1.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被稱爲“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爲“孔孟”。《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全書分爲《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流傳於世。

◆ 懸樑刺骨“(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