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少年閏土》課堂教案實錄素材

《少年閏土》課堂教案實錄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閏土喜愛的感情

《少年閏土》課堂教案實錄素材

1.(多媒體出示圖片)教師描述畫面後板書課題:少年閏土

師:一提起少年閏土,在老師的腦海中就浮現中這樣一幅神祕的畫面(出示多媒體圖片):在深藍的天空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三十年過去了,在文中我的記憶裏面閏土的印象還是這麼深刻,相信你們也會和老師一樣。打開書我們邊讀邊標記,看看作者都寫了哪些事情,邊讀邊說說你們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

師:我們共同來學習少年閏土。

板書:少年閏土

2.快速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師:講了幾件事?

生:講捕鳥,拾貝殼,管西瓜的事。

師:什麼是管西瓜?說準確一些。

生:就是看西瓜。

師:爲什麼要看西瓜?

生:因爲瓜地裏有刺蝟,有獾豬。

師:講了三件事,還有沒有補充。還有什麼事,你說說?

生:還跟作者捉了跳魚兒?

師:海邊的時候,還可以去看跳魚兒。閏土講了四件事,讀完之後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有趣。比如說捉鳥,以爲把鳥打過去就可以捉,他捉鳥的時候是掃出一塊空地來,給鳥來吃秕穀,遠遠地將竹筐一拉就可以捉到了;拾貝殼也很好玩,雖然只是講怎樣拾,但貝殼有紅的,綠的,非常有趣。

師:誰再來說說?

生:我對第四件事跳魚兒非常感興趣。在沙灘退潮時,有些地方會留下小動物,但我從沒見過什麼是跳魚兒?

師:還有誰想說說。老師看出來了,大家對閏土的四件事都很感興趣。這樣吧,每個小組選擇你感興趣的一件事來討論。誰來選擇捕鳥?這組。誰來拾貝殼?你們組,老師在筆記本里還準備了許多貝殼的資料,一會你們可以來查一查。好,你們組第三組選擇跳魚兒,這件事需要咱們想象力豐富才行,你們行不行?

生:行。

師:有沒有對其他小組感興趣,可以迅速調整座位。

無人應答。

師:看來大家都對自己小組選擇內容感興趣,老師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學習方法,誰來給大家讀讀。

多媒體出示:

選擇合適的方法學習喜歡的段落。再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感受。

一、讀一讀談談感受,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

二、讀一讀,查找有關資料,把查到的內容介紹給大家,

三、讀一讀,根據畫面想象畫一畫,把你的想象講給同學聽。

四、讀一讀,交流感受或想法,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全班同學聽。

師:好,各小組先讀課文,再讀的基礎上再互相交流感受。

小組交流,師各組指導。

師:接下來彙報各組學習成果,這組已經做好了。這組還沒做好,咱們稍稍等他們一會兒,請稍稍快點。好,請坐好。請組長組織好本小組,準備好。先從捕鳥說起。

生: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通過實驗瞭解怎樣捕鳥。

師:這組不錯,不但自己動腦還能想出實驗的方法來學習捕鳥。請到前面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生:首先,在雪地找出一塊空地,然後找竹匾和小木棍,在木棍上綁條線,撒個秕穀,鳥來吃的時候就拉繩子。

師:拉開繩子就怎麼樣?

生:就捉住了。

師:拉繩子的同學離多遠?

生:大約在十米之外可以拉,怕被鳥發現。

師:通過實驗的方法講捕鳥好不好。

生:好。

師:閏土講捕鳥時會是什麼樣的神情?

生:他會很自豪,因爲閏土生在鄉村,城裏人不知道,他會說我告訴你……

師:你體會得很好,能不能讀給我們聽。邊聽邊看,老師給你們播放畫面。

生讀:我們沙地上……

多媒體課件展示畫面。

師:讀得多神氣,尤其是鳥撞到竹匾裏,這麼容易就捕到那麼鳥,讓我們像他那樣讀一讀。

師生同讀:我們沙地上……

師:聽了他的講述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他說,說什麼了,我們接着讀讀。

生讀。

師:閏土的生活多有趣,老師在電腦裏面也準備了資料,通過電腦展示給大家。誰來介紹一下?

生:通過查電腦資料知道了貝殼的顏色多種多樣,紅,黃,藍,金,等

師:貝殼這麼多顏色,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

生:五顏六色。

生:五彩繽紛。

師:誰來再介紹一下?

生:貝殼的形狀也是千奇百怪。

師:形狀也是千奇百怪的。還有什麼?

生:樣子很多,有的像……有的像……我給大家介紹一種貝殼——觀音手鬼見怕。這種貝殼已經被人們認識的就有二百五十多種,看,這就是其中一種。

師:貝殼還有什麼作用?

生:可以做手鐲,可以做小食品,讓人愛不釋手。

師:這組同學多了不起,可以通過網絡查找資料,還可以四人合作學習。通過他們的介紹,讓我們知道在海邊的生活豐富多彩,白天撿貝殼,晚上看瓜,刺猹,一起說說,

生:看瓜,刺猹。我們從課文中找出這樣一些句子,知道他晚上要到地裏看西瓜。

師:你們用什麼方法來學習。

生: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很好,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四人分角色讀。

晚上……

師:這小組分角色讀,合作學習,也值得我們學習,誰來評評他們讀得怎麼樣?

生:XX讀到西瓜地停了一下,好像把我們帶入了閏土看瓜的地方。

師:彷彿把我們帶到月下刺猹的情境中了,我們也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自己練習讀一讀,看能不能超過他們。剛纔的那一組也要好好的讀,看看有沒有新的感受,把你的閱讀感受讀出來,看看能不能讀得更好。誰願意讀,請你來讀。

生讀。

月亮地下……

師:你爲什麼要這樣讀?

生:我感覺刺下去很滑,非常的靈活,敏銳,如果你慢慢地走過去,就不會被發現。

師:這個捏還體會得差一點,還能換成什麼詞?

生:握。

生:拿。

師:還有嗎?

生:抓。

師:抓也行。

生:我想換成拎。

師:有這麼多詞語,可不可以換?

生:不可以。

師:爲什麼?

生:動作要小一點,捏的動作很小,很輕。動作大一點了,猹就跑了。就要輕輕走過去,就不會跑。

師:好,用捏我們可以體會閏土躡手躡腳的樣子。誰還有不同的感受來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好不好。

生:好。

師:讀得真不錯。爲什麼要這麼讀?

生:因爲猹很靈利,要輕手輕腳走過去牽,纔不會被發現。

師:他反應是那麼的敏捷,都是文中的我所不知道的,他還不知道海潮退的時候還有許多跳魚呢?來,你們組來展示一下跳魚兒這一段。

多媒體展示學生畫的跳魚兒。(一張一張展示學生作品)

一張

生:這是我們根據想象畫出來的。

師:多可愛的跳魚啊!

二張

師:畫了這麼多跳魚,這個跳魚怎麼感覺像小白兔啊。

生樂。

三張:

師:跳得動作這麼可愛。

四張

師:這是小魚還是小雞?

五張

師:這是誰畫的,你來講講。

生:因爲書上說跳魚長兩隻青蛙似的腳,我就畫了青蛙似的腳。

師:同學們,閏土有着無空無盡的希奇事令我們難忘,更令文中的我難以忘懷,讓我們一齊朗讀這一段,做爲這一課的結束吧。

師生共同讀。

師:老師相信這幅畫一定會留在我們的腦海裏,把一段背下來,還有一些難以理解深刻的語句我們回去讀一讀,下節課再討論。

結束!

課文

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摸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跨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裏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裏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年;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爲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彷彿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後,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纔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日裏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裏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刺蝟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裏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裏,潮流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裏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裏,哭着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後來還託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