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新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短文閱讀練習

新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短文閱讀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新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短文閱讀練習

①我去天山旅遊,那裏地處偏遠,人們生活節奏緩慢,太陽升得老高才起牀張羅生意,我第二天一大早要上山抓景,就準備買些方便麪當早餐,也要準備照相機電池。

②我到賓館下面的小街購買,女店主聽我說要電池和方便麪,淡淡地說:“這裏沒有,往下走彩雲商店有。”

③我來到彩雲商店,那是一家只有六七平方米的鴿子籠店,招牌、貨櫃都很舊了,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太太窩在裏面,活動空間很小,這裏倒是有我要的方便麪和電池,可是老太太的貨品簡單稀少、雜亂陳舊,讓人沒有購買的慾望。

④我轉身離開,去不遠處的超市。那家超市有貨架二十幾排,小具規模,貨物琳琅滿日,環境也不錯,但裏面居然沒有最常見的方便麪和電池。

⑤我再次來到彩雲商店,老太太起身拿貨非常艱難,她拄着柺棍,手都顫顫巍巍的。

⑥我折回來,從女店主嘴裏知道了真相。她說:“方便麪和電池這條街只有彩雲商店裏有,這是我們約定好的,有幾種貨品大家都不賣,只留給彩雲商店。”

⑦原來,彩雲商店老太太的老伴早逝,她靠吃低保過活,日子過得窘迫,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鄰居們想幫她,但老太太脾氣倔,不願意欠大家的,鄰居們能爲她做的,就是達成一致,留一些生意讓她獨享。

⑧女店主打了個比方:“老人家生活困苦,心情總是背離陽光,我們扳不過她的身子,便當鏡子,把陽光折射給她。”

⑨我回頭望望這條狹窄的小巷,只覺得陽光照下來,每個角落都好明亮。

1、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1、張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獨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們學過給文章擬題的方法,請給短文擬個恰當的題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描寫女店主生意時“淡淡”的態度,說明女店主()

A、不在乎小利潤買賣

B、本能地提防陌生人

C、故作矜持另存商機

D、捨己爲人暗助老太太

4、小說會借環境描寫來突顯人物形象。第③段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所提及的“真相”是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裏“背離陽光”是指______________,而“把陽光折射給她”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爲什麼“我”覺得小巷每個角落的陽光都好明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皮箱與柿子

尤今

①從義烏搭乘火車到上海,歷時三個小時。

②從來不把購物作爲旅遊重點活動的我,來到義烏後,卻抵制不了誘惑,一頭扎進商品海洋裏,大買特買,原本攜帶的兩隻皮箱裝不下,只好另外買了一隻超大的箱子。上了火車後,才知道“累贅”兩個字怎麼寫。把兩隻較小的箱子放到頭頂上面的行李架上,那隻超大的皮箱,只好硬塞在座位旁邊的空間裏——那個空間,原本是讓乘客仲展雙腿的。

③剛把一切安頓好,上來了一對日本夫婦,他們手拿着車票找座位,來到我們面前,對了對號碼,座位正是對着我們的。一看到擠在座位旁的大行李,他們便露出了不滿意的神情。

④他們指着那件行李,嘰嘰咕咕地說了一大堆話,我清楚地知道,他們是嫌那件行李佔據了應該屬於他們的空間。語言不通,我只好通過手勢“說出”困境——行李架實在承受不了這件行李的重量呀!他們雖然明白了,可是,臉卻像一塊鐵,沉沉地墜着。

⑤空氣中瀰漫着尷尬的氣氛,我心想:三個小時的行程呢!不過,理虧的是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呀。

⑥火車在奔馳,我們爲了避免四目相對的尷尬,都極不自然地把臉扭向一邊,假裝看窗外的風景。我的脖子因爲長時間扭向一個方向,開始有點痠痛了。

⑦就在這時,我想起了前一天在義烏市場購買的四個柿子。這柿子,皮極薄,紅似火,飽滿亮滑。我把它們從手提袋裏小心翼翼地取了出來,將其中特大、特圓、特飽滿的兩個,給了他們。

⑧他們驚了一下,原本緊緊着的臉,出其不意地鬆懈了,還慢慢地注入了一點笑意。然後,兩個人齊齊伸出雙手來接,以日語說道:“謝謝啊,謝謝!”僵持的氣氛,全然扭轉了。兩張硬硬的臉,変成了兩團軟軟的棉花糖。

⑨他們一邊吃一邊豎起拇指稱讚,甜甜的汁液自嘴角淌出。

⑩過了不久,有服務員前來兜售橘子,他們一買便是四包,投桃報李,送、、、、了兩包給我們。大家高高興興地剝着橘子吃,金黃色的橘子皮,化成了浮動在空氣裏一圈圈美麗的光暈,我們在淡淡的橘子香裏對視、微笑。

少頃,他們從皮包裏掏出了一本袖珍字典——是日語和中文對照的——翻開來,指着一些日常用語,虛心地向我討教漢語的發音。我起勁地教,他們開心地學,有些捲舌音,他們怎麼也無法發出準確的音,邊學邊笑,大家笑得幾乎岔氣。

火車抵達上海後,夫妻倆見我們行李太多,自告奮勇地幫我們將那個累贅的大皮箱一步ー步地拖下火車去。

站在絢麗的陽光下,他們用蹩腳的漢語喊道:“再見,再見!”

那聲音,蘊含着甜甜的笑意。

1、品讀詞句。

1、第⑩段中有“投桃報李”一詞,“投桃”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報李”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線畫出與第④段中“他們雖然明白了,可是,臉卻像一塊鐵,沉沉地墜着”前後照應的句子。

3、第③段中畫“____”的句子,抓住了日本夫婦的進行描寫。通過這些描

寫,我們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第⑩段中“金黃色的橘子皮,化成了浮動在空氣裏一圈圈美麗的光暈”理解正確的是()

A、說明橘子皮很香

B、說明橘子皮的顏色很亮,很漂亮

C、說明當時的氣氛很溫馨,很美好

D、說明橘子很好吃

3、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不超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爲什麼以“皮箱與柿子”爲題?下列理由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A、這是作者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

B、因爲這個故事主要就是寫皮箱和柿子的

C、全文是圍繞皮箱和柿子來寫的,它們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D、因爲這兩樣物品都是作者的

5、作者這次乘火車的經歷,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生活啓示?請結合文章和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想和收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閱讀。

馬市長吃罷晚飯,在客廳裏悠閒地品着香茶。女兒笑吟吟地走過來:“爸,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有什麼事就說吧。”

“我們單位有個剛分配來的大學生,放着清閒的工作不幹,偏要到農村搞什麼鄉鎮企業,您說她是不是太傻了?”

馬市長放下手裏的茶杯,望着女兒說道:“現在農村的條件的確差些,有些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願到農村去,而這個女大學生敢於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敢於捨棄自己的利益,她這種精神很值得表揚,我們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兒神祕地笑了笑,說:“不對,我認爲應該表揚她爸爸,因爲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麼她爸爸是誰?"馬市長問道。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麼?”馬市長頓時收斂了笑容,“你怎麼能這樣,這絕對不行!”

1、文中的女兒真的是要向父親請教問題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形象?結合文中語句進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後一段中“你怎麼能這樣”裏的“這樣”指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文中描寫可以看出馬市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知識與積累。

我長大了

①小的時候想長大,於是盼着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爲大人。

②終於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帶着一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成爲中學生並不代表你成爲大人。”

③於是,我繼續等着“長大”的到來。

④在臉上發現了第一顆青春痘,帶着一份期盼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青春痘並不能證明你長大。”

⑤漸漸地,“長大”在繁忙的學業中也被淡忘。

⑥後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於是鄰家的孩子總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個陰雨濛濛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等我反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我終於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事還是走了爲好,但是,當要起步時,我卻發現被撞的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於是,我低着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羣中我竟發現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現她的兒女很不孝。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只是說她很寂寞。於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她。

⑩我並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麼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準備先做“乖寶寶”,然後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晚飯桌上,氣氛並不如想象的惡劣,而且桌上還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吃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着父親,父親很和藹,不時夾菜給我。我等待着父親的訓斥,而父親卻只是詢問了老婆婆的情況,囑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記得那天父親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麼叫責任。”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終於明白,長大並不是考上中學那麼容易,也不是長青春痘那麼簡單。長大,意味着承擔責任。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

1、聯繫上下文,說說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小的時候想長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那是一個陰雨濛濛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是________描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對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從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