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向沙漠進軍》教案

《向沙漠進軍》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學習本文圍繞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徵和根據事物的內容聯繫有條理地分類說明事物的寫作方法,領會恰當使用修飾和限制詞語準確地解說事物、剖析事物和事理的特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向沙漠進軍》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向沙漠進軍》教案

教學目的

1.複習、鞏固有關說明方法的知識,進一步理解說明方法在說明事物過程中的作用。

瞭解中心句和支撐句之間的關係。

2.瞭解沙漠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人們征服沙漠採取的措施。樹立向困難作鬥爭的思想。

教學設想

1.課時安排:兩課時。

2.文章第二部分是重點,可以在講課前讓學生列出結構提綱。

3.第一課時,在閱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劃分段落.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並落實第二部分的結構提綱。

4.第二課時,複習舉事例、作比較、列數據三種說明方法,學習打比方、作詮釋兩種新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限制性詞語對說明事物的準確性和嚴密性。瞭解中心句和支撐

句之間的關係。

5.在複習或學習說明方法時,教師要着重指導學生自己去分析、揣摩。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給全文劃分層次,並概括主要內容。

2.落實第二部分的結構提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啓發學生思維。

人類要生存,要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就必須同各種各樣的困難作鬥爭,包括同自然災害的鬥爭。沙漠蔓延是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因爲它無情地吞噬土地,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據統計,全世界有六十三個國家受沙漠之害,總面積已達二千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中國,而且還在以每年五千八百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擴大。長此下去,到本世紀末,全世界將有百分之十四的人生活在乾旱、半乾旱地區,三分之二的人將受到沙漠化的威脅。我國也是長期受沙漠化困擾的國家。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要樹立同各種困難作鬥爭的決心。

2.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1974)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地理學家,我國現代氣象事業的創始人。他是浙江紹興人。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華全國科技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對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在研究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以及變遷方面,在研究物候學和自然科學史方面著有論文多篇,並重視和帶頭參加科學普及工作。著有《竺可楨文集》。

這篇文章是竺可楨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寫成的,爲了我們認識沙漠、改造沙漠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二、解題。

1.課文題目是一個口號式的標題,具有鼓動性和號召力,鮮明地表達了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

2.題目不僅揭示了全文的內容,而且成爲劃分全文層次依據,同時還提示了文章內容的重點。看到題目,讀者必然提出思考的問題:爲什麼要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向沙漠進軍的前景如何?

三、內容分析。

教師提問:根據解題,文章可以分幾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生閱讀,明確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一第3自然段,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嚴重危害,人類必須向沙漠進軍。這一部分用國內外事實,回答了爲什麼向沙漠進軍的問題,擺出了向沙漠進軍的根據或理由。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一第12自然段,說明怎樣向沙漠進軍。這一部分不僅說明人類向沙漠進軍的種種辦法,而且分析了採取這些辦法的科學根據,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說明我們征服沙漠的美好前景。這一部分特別強調了“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會更快成爲現實”,語氣堅定。

教師提問:第一部分哪一句話最重要?爲什麼?

第一句話最重要,因爲全文就是圍繞這句話展開說明的。

教師分析:爲了說明“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文章列舉了國內國外兩個實例。分析這兩個實例應當注

意從以下幾點:

1.“搖籃”和“荒漠”對比,說明沙漠危害之大。所謂“搖籃”就是發源地,當然是富饒的地區。這樣的地區,竟然“部分”地受到風沙的侵佔,可見沙漠危害之嚴重。

2.時間上的比較。地中海沿岸經“兩三千年”風沙的侵佔,部分地區變成了荒漠,而我國榆林地區,從清朝乾隆年間到解放前,就已經造成“三十公里都變成沙漠了”。這不過兩百年的時間。這說明什麼?前者是風沙自然造成的,後者則是由於“政府根本不關心農業生產事業,生產技術又不高,墾荒伐木”造成的,是人爲的原因。人類破壞自然,一定受到自然的懲罰。

前者因爲是風沙自然造成的,所以用“侵佔”一詞,含有強行佔據的意味;後者是人爲的原因,使風沙有隙可乘,因而用“侵入”一詞。

教師提問: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點,主要內容是怎樣向沙漠進軍。這一部分可以分幾層,每一層的內容應當怎樣概括?

學生分析,得出結論:可分爲三層。

第一層:風沙的進攻和人類的防禦(4—6自然段)。

第二層:人類怎樣根本治理沙漠,就是如何利用水來向漠進軍(7-10自然段)。

第三層:巧妙地利用沙漠,使它爲人類造福(11—12自然段)。

這一部分每一層在說明人類向沙漠進軍時都抓往了沙漠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治理沙漠。

第一層,沙漠逞強施威的武器是“游擊戰”和“陣地戰”,人類就利用風沙的這個特點,用培植防護林對付“游擊戰”,用植樹種草對付“陣地戰”,說明防禦風沙是在分析風沙進攻的特點基礎上採取的具有針對性的措施。

第二層,在說明“取得徹底勝利,必須有充足的水源”之後,人類分析出沙漠地區含有充足的地下水源這一特點。那麼利用這一特點,人類就可以變防禦爲進攻,使沙漠徹底改變面貌。

第三層,在說明人類利用沙漠時,也是科學地分析了沙漠地區“風力很強”日光“特別強烈”,“日照時間又特別長”的特點,然後利用這些特點,使沙漠成爲一種資源。這種向沙漠進攻,又比利用水改造沙漠更具主動性,科學性。

以上分析,突出說明,人類征服沙漠必須依靠科學知識和科學分析。“過去人類沒有能征服沙漠”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實際上,第二部分就揭示了這個原因。

教師提示:在分析第二部分內容的基礎上,落實這一部分的結構提綱。

這個結構提綱是第二部分內容的條理化,這樣的結構順

序既符合事物本身的內在條理,也符合人類的認識規律。同時說明,人類認識事物,必須科學地分析事物的特點。

教師提出:文章的第三部分緊扣題目,用富於鼓舞性的語言說明人類征服沙漠的光輝前景。

四、小結。

我們給文章劃分結構,必須依據文章的內容。內容上的聯繫就是結構上的關係。本文就是以爲什麼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向沙漠進軍會有什麼前景這三個問題構成了文章的內容,那麼也就成了文章三個部分的結構關係。第二部分在分析沙漠的三個特點的基礎上,以防禦、進攻、利用爲內容主線構成了它的結構關係。

上面說的是文章大的結構關係。另外,還要注意小的結構關係,如比較關係、層進關係等。比如,文章第一部分,前面已經分析,第2、3自然段在說明“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時,從自然和人爲兩方面印證的,並且用“搖籃”與“荒漠”這種演變上的比較和時間上的比較,用詞上的比較來說明問題,使人們認識上逐步深入。文章第二部分,御、進攻、利用是層進關係,說明人類對沙漠認識上的提高和治理上逐步科學化。

五、佈置作業

1.文章用哪些說明方法?我們學過哪幾種?從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說明。

2.從文中找出主要的句子,分析一下文章是怎樣解釋。說明這些句子的。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在進一步熟悉內容的基礎上,複習舉事例、列數據、作比較三種說明方法,學習打比方、作詮釋兩種說明方法,掌握這兩種說明方法的作用。

2.瞭解什麼是中心句、支撐句及其相互關係,並懂得它們在說明文中的作用。

3.瞭解限制性詞語加強說明的準確性和嚴密性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分析了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現在我們複習上下。

學生劃分層次並概括內容。

教師提問:這是一篇闡釋事理的說明文。說明文要用說明方法。這篇文章中運用了哪些我們學過的說明方法?

學生舉例回答。

1.舉事例。文章前兩部分幾乎每一自然段都舉出了實例說明問題。舉實例不但使文章內容非常具體,而且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使讀者印象很深。

2.列數據。比如,文章在說到培植防護林可以有效地防禦風沙的“游擊戰”時,說“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運用數據可以使說明具有高度準確性和科學性。

3.作比較。文章舉國外事例作說明時,就用“搖籃”對:“荒漠”作比較,對比鮮明,說明沙漠的肆虐程度。

二、內容分析,學習新知識。

教師提示:文章還用了作詮釋和打比方兩種說明方法。詮釋的意思就是解釋、說明。有的時候,作者提出一個看法,讀者並不明白,這就需要對這種看法作必要的解釋、說明,使讀者清楚這種看法的含義、提出的根據等。打比方就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方式,打比方可以使事物或事理具體化、形象化,使讀者易於理解。

1.作詮釋。文章第1自然段提出:“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的看法。讀者對這個看法會感到新鮮、陌生。因此下面兩句便對此作詮釋。“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鬥爭。”一句,從時間之長說明這個看法的根據。“但是從古代的傳說和史書的記載看來,過去人類沒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區反而爲沙漠所併吞。”一句,從鬥爭的結果說明這個看法的根據。

教師指導學生從課本中找出詮釋的例子並加以說明。

2.打比方。例如:把沙漠比喻成“敵人”,把沙漠的進攻手段比喻成“武器”,把沙漠進攻的方式比喻成“游擊戰”、“陣地戰”等,都是打比方。打比方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用來比喻的事物是人們都熟悉的事物,二是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上面舉的例子就是這樣的。人們把危害人類生存的沙漠比喻成“敵人”,把它危害人類的種種方式用“游擊戰”、“陣地戰” 作比,都反映了人類對沙漠的厭惡和憎恨的感情。由此可見打比方不但可以使事物或事理形象化、具體化,還直接表達了人們對事物的態度和感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文章以詮釋和舉事例爲主綜合運用說明方法,是爲了全面、深入地闡釋事理,使讀者易於理解和把握文章內容。

教師提問:在第1自然段中哪個句子最重要?其他兩句與這個句子是什麼關係?學生思考、回答:第一句最重要。因爲它是這一段的中心,它表達了該段的中心意思。這叫中心句。其他兩句對這句話起支持的作用,表現爲對該句句意做出必要的解釋。這樣的句子叫支撐句。運用中心句,使全段的每句話圍繞中心句展開,內容更顯得集中,結構也更嚴密,同時在這兩方面還給讀者以提示。支撐句的運用是爲了幫助讀者理解中心句,把握全段的內容。

要注意的是,中心句的位置可以在句首,也可以在句中或句尾,有時還需要讀者去歸納概括。但有一點,是不是中心句,應看它是不是集中表達了全段的中心意思。

教師指導學生舉例說明中心句和支撐句及其作用。

教師提示:說明文是科學地說明事物或事理。要加強文章的科學性,在用詞上就必須十分注意。比如:

1.“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爲什麼要加上“之一”?能不能去掉?回答是:不能。因爲它反映了一種客觀實際,即人類的自然敵人很多,沙漠只是其中一個。

2.“古代埃及,巴比倫和希臘的文明都是在這裏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爲什麼要用“產生和發展”這樣一個動詞性的並列短語?用一個動詞行不行?不行。因爲文明的發展有一個過程,這個並列短語正反映了這種過程。沒有“產生”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產生”也沒有多大價值。

文章中用了大量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在加強文章的科學性、準確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

1.“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鬥爭。”這兩句話加點的詞都是限制性的。“最頑強”不但點明瞭沙漠這個“自然敵人”的性質,而且把沙漠歸入最難於戰勝的“自然敵人”的範圍之內。正因爲它“最頑強”,纔有下一句的“不斷”,“不斷”也就是同“沙漠”必須作長期鬥爭。

2“沙漠地區地勢平坦,風力很強”。“很”限制說明“強”的程度。有了“很”字,下面才能談到利用的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從文章中再找一些例子進行練習,以加深印象、鞏固知識。

三、小結。

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而以詮釋和舉事例爲主,並把二者結合起來使用。目的是讓讀者易於把握和理解。不同的說明內容用不同的說明方法,使文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內容的組織和表述也就更嚴密,更科學。

中心句和支撐句的運用,是爲了使內容表達集中而明確,結構條理而清晰。我們抓住了中心句,並分析中心句與支撐句的關係,便可以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層次。限制性詞語的運用是爲了加強說明的準確性。我們要結合課文加以體會。

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深入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從文中各找一個例子,說明本文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根據課堂上的分析、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