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風箏》三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風箏》三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教材分析】

《風箏》三年級語文教案

《風箏》是魯迅的一篇名作,被收錄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這個單元的文章都是文情並茂蘊涵濃濃親情的優美篇章,多數出自名家之手。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是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鑑,並學會朗讀和圈點勾畫。《風箏》是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所以就承擔着這個責任。

課文敘述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帶給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經歷。我向來不愛放風箏,並不準自己的小兄弟放,有一次還粗暴地毀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詣做好的風箏。這件當年毫不在意的小事,時隔二十年,突然出現在記憶中,竟如此劇烈地啃噓着自己的心,以致渴望得到補救,卻已經無濟於事,只是平添了心頭的沉重。此後每當回憶這事,就感到一種無可把握的悲哀。探究這篇散文的內涵:有兄弟之情,有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還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感慨。這正是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理想教材。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魯迅並不陌生了,他們已經略知魯迅的有關生平情況,但是他們對魯迅的思想以及那個時代的文化背景的瞭解是微乎其微的。當然,另一方面七年級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對未知領域充滿好奇心,能夠理解和欣賞一般的文學作品,對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積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全有能力學好這篇散文。

  【設計理念】

1、閱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2、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3、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4、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教學目標】

1、掌握憔悴、嫌惡、瑟縮、虐殺、寬恕、墮、恍然大悟、苦心孤詣等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3、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

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法;啓發疏導法。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反覆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查閱有關魯迅的資料;完成課後練習一。

教師應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間】

兩課時。

  【預設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在楊柳依依,春風送爽,春暖花開時節,當你們看到滿天的風箏,會有什麼感受嗎?(學生談感受)

是啊,當看到風箏與風兒交談、與雲兒嬉戲時,我們會暫時忘掉難堪的往事、憂傷的情懷,可是有一個人,他看到風箏反而會想起傷痛的往事,他是誰呢?

明確:魯迅(出示其照片並由學生來介紹魯迅,教師歸納)。好,今天我們就用心來傾聽魯迅給我們講的《風箏》的故事。板書課題。

導語的設計既能深入學生的生活、抓住學生的興趣,切入課題,又以對比的手法爲本文定下情感的基調,同時又能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慾望。

二、整體感知

過渡:同學們想聽魯迅給我們講故事嗎?(學生:想!)我們還是先做好聽懂故事的準備吧!

1、聽寫字詞;

2、同桌校對;

3、大屏幕投影出示,讓學生讀讀說說:憔悴、嫌惡、瑟縮、虐殺、寬恕、墮、恍然大悟、苦心孤詣;

4、讓學生用上這些詞語把文章的內容複述出來;

5、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魯迅看到風箏的感受是什麼?爲什麼會感到驚異和悲哀?你能從結構或情感的角度談談你的感受嗎?

明確:因爲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而北京冬季未過就放風箏,所以感到驚異;我看見風箏就想起了小時侯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無法補過,心頭不禁悲哀。(學生談感受略)

通過這一環節的落實,學生既會寫字詞、會用字詞又對文本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與真實的情感體驗,爲下一課時的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打下了基礎。

三、佈置作業

課後讀一讀,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

過渡:上一節課我們聽了魯迅給我們講了一遍《風箏》的故事,今天再和魯迅一起去回憶他二十年前悲哀的事吧。請同學們把目光聚焦第三、四段。

1、重點品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⑴ 聽讀第三、四段的.錄音,要求:用筆劃出能讓你觸摸到作者心跳的、感覺到作者呼吸的語句,並在旁邊寫下你的理由。

⑵ 學生品讀,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從讀中去領悟我和弟弟對風箏的不同態度及蘊涵的感情。

明確:我對風箏的態度是:嫌惡 撕毀(板書)

弟弟對風箏的態度是:癡迷 偷做(板書)

朗讀指導:

① 神態朗讀法,如他只得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

② 換詞朗讀法,如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

⑶ 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魯迅不知道小兄弟後來是怎樣,但你們想知道嗎?(學生:想!)那就發揮你們的想像吧。(學生暢所欲言)

⑷ 教師導讀:我爲什麼要這樣心狠手辣地把風箏在一瞬間撕毀?我又爲什麼把自己刻畫成心狠手辣的形象?

明確:因爲我以爲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這流露出我對弟弟的愛,又是體現魯迅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

⑸ 教師導讀:就因爲這個標準我和我的弟弟在矛盾中衝突了,在衝突中卻流露出我對弟弟的愛啊!但在成年後的魯迅看來在種愛的方式是對還是錯?

明確:是錯的,因爲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⑹ 你們對遊戲和玩具又有什麼新體驗?結合你的生活談談你的感受。

⑺ 教師導讀:當愛變成了傷害後,魯迅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明確: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着,墮着。

此環節的品讀是爲了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從多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內涵,並且有創意地去填補文本留下的空白。

2、品讀小兄弟的回答:

過渡:但墮下去又不至於斷絕,那說明我還想去彌補,還想去討他寬恕,但我的弟弟是怎麼說的呢?

明確:有過這樣的事嗎?

⑴ 提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憑你的經驗來談談你的看法。

追問:假設小兄弟是真的忘了此事,那你又有什麼感想?

⑵ 教師補充:我的看法是小兄弟也許是忘了,因爲當時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對孩子管教非常的嚴格,像撕毀風箏的事時時發生,處處存在,小兄弟也習慣了,他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他已經麻木了,他怎能不忘呢!也正因爲如此,魯迅感到悲哀,他更是對那個時代感到悲哀,對那個民族感到悲哀,因爲還有多少個兒童的天性被虐殺或正在被虐殺,魯迅曾在《狂人日記》中寫到: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過渡:是啊,當愛成爲一種傷害時,可能是一種悲哀;當這種傷害無法得到彌補的時候,則是一種更大的悲哀。

⑶ 集體朗讀課文結尾三段。

有過這樣的事嗎?這句話情感豐富,意蘊無窮,是培養學生多元解讀能力的關鍵所在,同時在學生解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體驗到兄弟手足情深的美感。

二、體驗與反思

一隻美麗的蝴蝶風箏,牽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你從中受到了什麼樣的感染?那從魯迅身上又學到什麼呢?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去歸納本文構思和主題。

三、佈置作業

在你的家裏,有過類似的體驗嗎?你有沒有傷害過的親人,或你誤解了你親人的關愛?試着用一件事寫一寫。

佈置這個作業是讓學生走進文本得到體驗後能反思自己的人生,達到語文教學生活化,生活材料語文化的效果。

  【課後反思】

我覺得這節課的成功關鍵是:

1、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使預設與生成達到和諧統一。要解讀這篇思想深邃的散文,關鍵點就是抓住本文主題的多元化,所以我就把教學目標的核心確定爲多角度有創意地解讀文本。首先是通過重點品讀文章第三、四自然段讓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去解讀文本的主題──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等。其次是通過多元解讀小兄弟的回答:有過這樣的事嗎?這一句話,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文本,感悟親情的含義及作品的批判性。所以整堂課學生的思維活躍,暢所欲言,情感真摯。

2、教師的導語、過渡語、評價語富有感染力,有語文味。如一開始我就用優美感人的語言導入新課,學生在美的語言的感染下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調,爲進一步尋求作者的感受,與作品中的人物共休慼、同悲歡,愛其所愛,憎其所憎,陶醉其中打下了基礎。又如在重點品讀第三、四段這一環節中教師講了這樣能觸動了學生心靈的話:用筆劃出能讓你觸摸到作者心跳的、感覺到作者呼吸的語句,直接就激發了學生品讀的慾望,以感情贏得了感情。

3、教師時刻關注學生。關注就是尊重、關心與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關注學生對語文的情感體驗就是關注教學過程。在課堂中及時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顰,注意捕捉細節,以心靈感受心靈,評價到位多樣,這樣的師生關係和諧,學生也感受到溫馨與親切,這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做好交流的關鍵所在。

當然本節課也給我留下一些遺憾,如沒有爲學生提供一些魯迅那個時代有關封建文化的背景材料,從而影響了學生對作品的批判性的深刻挖掘等等。也許這種遺憾是美麗的,因爲只有遺憾的課堂教學纔是真實的,更何況我們的水平是有限的。也因爲遺憾,我們纔會去反思,去追求。著名的特級語文教師於漪說:我上了一萬兩千多節課,但沒有一節是我自己滿意的,更談不上是示範課。這也許是名家的謙虛,但更是她對藝術追求的真實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