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下冊《21.猴王出世》課文

五年級下冊《21.猴王出世》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21.猴王出世

五年級下冊《21.猴王出世》課文

作者:吳承恩《西遊記

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爲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suì)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zhāng)鹿爲友,獼(mí)猿(yuán)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一朝天氣炎熱,與羣猴避暑,都在鬆陰之下頑(wán)耍。一羣猴子耍了一會兒,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衆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哪裏的水。我們今日趕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yé)!”喊一聲,都拖男挈(qiè)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衆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爲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míng)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qiào)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石猴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jié)。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juān)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衆猴把他圍住,問道:“裏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衆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竈、石碗、石盆、石牀、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着‘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裏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衆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裏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náo)腮,大聲叫喊,纏一會兒,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佔竈爭牀,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爲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爲王?”衆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隱了,遂稱美猴王。

  《猴王出世》教學設計

  一、導入,初讀課文

1、有這麼一個人,他俠肝義膽,敢於反抗天宮、地府的統治者,能上天入地,呼風喚雨。他——就是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

2、說起孫悟空,他的名字可不少。

PPT

石猴 美猴王 孫悟空 弼馬溫

妖猴 行者 猴頭 齊天大聖

潑猴 鬥戰勝佛

齊讀這些名字,同學們,孫悟空居然能有這麼多名字,而且他的每一個名字都是有來歷的。細心預習的你,瞧瞧哪些名字跟今天我們要學的《猴王出世》有關呢。

PPT 石猴 美猴王

讀這兩個名字,誰能用上這兩個名字,提個有價值的研究問題,帶領我們學習全文。

石猴從哪兒來?石猴又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

同學們,一個好的問題勝過一千個好的答案。你們的問題提得好,點個贊。

誰能用上石猴和美猴王這兩個詞回答問題,並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花果山中一迸,迸出一隻石猴。

水簾洞前一跳,跳出一個美猴王。

吳承恩又是如何用傳神的語言來演繹這一故事呢?咱們一起來走進經典,親近大師。

  二、檢查字詞預習

在走進文本之前,我簡單地考考大家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PPT

遂有靈通之意 獐鹿爲友 獼猴爲親 頑耍 石竅 鐫着 抓耳撓腮

名曰 圍圓 靈通 石碣 拖男挈女 喜不自勝 瞑目蹲身 造化 天造地設 家當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拱伏無違

序齒 力倦神疲

  二、細讀語言,感悟經典。

自由閱讀第一段,你覺得哪句話寫石猴寫得特別生動。

PPT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猴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1)讀完這些句子,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從這樣的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石猴的快樂、自由、頑皮可愛)。

3)讀這一段,我們都感受到了石猴的調皮可愛,快樂無比。讓我們再次聚焦這些語言文字,品一品,吳承恩的這段話有什麼祕密呢?

PPT 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變色)。

A、排比;

B、每句話都是三個字,前邊的字是動詞,後兩個字是名詞。

是呀,孩子們,若把句子讀出來,會是什麼節秦呢?

試一試,讀一讀。

三個字,跳躍的節奏讓我們似乎看到了石猴在字裏行間跳起來,動起來了。

C、繼續。還有什麼發現呢?

PPT:“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猴爲親”(變色)。

這是四個字的排比句,前兩個字是動詞,後面是和石猴的關係。

狼蟲、虎豹、獐鹿、獼猴都是石猴的親朋好友。

有一個“蟲”字,孩子們需要關注,那可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毛毛蟲之類的昆蟲,而是長蛇喲。

居然狼、長蛇、老虎、豹子都是石猴的朋友,你看到了一隻什麼樣的石猴。

D、同學們,接着往下讀,更有意思,試試看,你又發現了什麼?

PPT“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變色)

就像一副對聯

夜對朝 宿對遊 石崖之下對峯洞之中。

讀一讀,體會一下對稱這種語言形式的美。

E、同學們,無論是三個字的排比,四個字的排比,還是最後像對聯的對偶,都充分體現了吳承恩語言的美——這種善於運用對稱的語言的美。我們在寫人物,或者寫場面時都可以學習借鑑這種寫法。一起再來讀讀這段話,感受一下大師的語言魅力。

PPT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猴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三、品讀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