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部分新詞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容,着重理解“信賴,不就能創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體會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4、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信賴,不就能創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投影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

1、同學們喜歡鳥嗎?誰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有一個作家叫馮驥才,他的朋友送給他一對珍珠鳥。之後,他寫了一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課題讀課題。

3、讀了 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質疑。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2)讀完後,想想有哪些不懂?

2、學生質疑。

教師及時梳理歸納。及時解決這些詞語。

神氣十足咂嘴細膩等

留下這些問題有待於解決:“垂蔓”、“幽深”、“雛兒”、“不由自主”、“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的意思。

  三、再讀、解疑。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看圖理解“垂蔓”。從叢林入手理解“幽深”。

2、從含有“垂蔓”、“幽深”這句話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這對珍珠鳥的喜愛。

3、自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對鳥喜愛的其它句子。

4、朗讀這些語句,體會作者感情。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作者對珍珠鳥是這樣喜愛,那麼是否也喜歡它們的雛兒呢?順勢理解“雛兒”:

1、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喜歡雛兒嗎?你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2、同桌討論。

3、全班交流。

4、你能通過讀讓老師也喜歡這隻雛兒嗎?自由練讀,指名讀。

(三)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過渡:在課前我查找了有關資料,我瞭解到珍珠鳥是一種非常膽小的鳥,那麼它怕我嗎?

1、帶着這個問題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2、小組討論:(1)珍珠鳥怕我嗎?爲什麼?(2)從什麼地方還可以看出珍珠鳥對我是非常信任的?

3、出示描寫珍珠鳥相信我的兩個片斷:(1)珍珠鳥站在書桌上,啄我寫字的筆尖和手指。(2)珍珠鳥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4、討論:這兩個地方,珍珠鳥對我的相信,在程度上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5、提問:對別人特別相信的能用課文中的哪一個詞語來表示?(信賴)。

6、你能把作者對鳥的喜愛,以及鳥對作者的依賴之情表達出來嗎?

(四)學習第七自然段。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依據老師的語言進行想象(教師配樂朗讀第六自然段)。

2、提問:同學們,這樣的情景美嗎?美在哪?(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歸結到人和鳥的心靈美)。出示填空:美在人對鳥的 ;鳥對人的 ;

過渡:看到這麼美的境界,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發出呼喚: (學生接讀)趁勢理解“不由自主”。

3、同學們,鳥對人如此信賴,創造出這樣美的境界。那麼如果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會怎麼樣呢?(學生各抒已見,然後相機小結)。

4、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句話(指板書學生齊讀: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讓我們彼此信賴,因爲這樣,我們的世界將更加美好。

  板書: 珍珠鳥

創造

信賴————美好的境界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在海南島看到的海底世界——紅樹林的景象。生動地描寫了漲潮、退潮、海風吹時樹林的不同姿態,說明了它具有胎生的繁殖特點,並寫出了作者的感受。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三個生字詞,理解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本文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4、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怎麼寫紅樹林的,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的表達方法,提高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自學能力。

教學思路

在教學中,首先導入新課,從整體入手,抓住作者描寫紅樹林的精妙文筆,讓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然後咬字嚼句,反覆品味,帶領學生欣賞作品遣詞造句的技巧;使學生在朗讀中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從而讀出滋味,培養語感;並達到獲取知識、感悟自然、熱愛生活的目的。

一、導入

課件1

同學們,當你第一次看到課題時,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實際上呢?(交流紅樹資料1)

二、初讀

1、小組合作,快速小聲朗讀。注意:讀的同學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同學讀得好,好在哪兒;字音、句子是不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讀準、讀通。

2、交流:誰來評價一下你們小組成員的朗讀?

3、評價:看來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下的功夫都沒有白費,課文中的詞句都掌握了。咱們再來一起加深一下印象。

或:看來這一課還真是難住了一些小懶蟲,預習的時候動動手,翻翻字典;動動嘴,多讀幾遍,這些小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來,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做小老師,爲我們領讀這些生詞?

課件2,領讀生詞。

4、預習作業裏給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題: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紅樹林?(景觀:遠觀、近賞;繁殖;精神)

5、快速瀏覽課文,用最簡練、最直觀的語言說一說:你認爲紅樹林之所以被成爲“海上奇觀”,究竟“奇”在哪裏?(學生結合重點詞句談——美;生命力頑強)

三、自學

1、課件3,出示金鑰匙

2、剛纔同學們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到了紅樹林的美和生命力。紅樹林真稱得上是——海上奇觀!

下面,咱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請你讀一讀課文,抓住重點的句子、詞語,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喜歡的句子可以反覆誦讀,品味。

3、景觀

遠觀

A、漲潮:浸沒——神奇

怎麼樣叫“浸沒”?什麼叫“浮蕩”?你能想象嗎?

課件4;竟然只餘樹冠!水面上像是分佈了一座座綠色的島嶼,隨着海浪起伏,看到眼前的紅樹林,你的感受?驚歎——既美麗又神奇!稱得上是“海上奇觀”!

課件5,懷着驚歎之情,讀一讀(2、3個)

B、潮退——美

芳馨:芬芳美好的味道。

婀娜:柔軟而美好。形容女性姿態輕盈柔美。

課件6、7

近賞

A、世外桃源——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美好的地方。一個捕魚人無意間闖進了桃花源,守護那裏的是一大片美麗的桃花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裏,到處是一片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絕。毫無城市的喧囂,塵世的煩擾。這簡直不像是在人間,像是仙境一般,令人嚮往。

作者把紅樹林譽爲海上的世外桃源,可見紅樹林美,美得神祕,美得不似人間所有,美得令作者禁不住讚美,這——(簡直是一個海上的世外桃源,一個神祕的植物天地!)真可謂“此景只應天上有”。

B、縱橫交錯、盤根錯節、柵欄、綠色之網——生長環境——多、力量、生存——生命的智慧與頑強——令人肅然起敬。

課件8、9、10+錄像指導朗讀(2、3個;齊讀)

C、花朵、幽香、仙境、大花園——美,美不勝收!

4、繁殖

課件11 “胎生”——飄落於地,紮根於土——幾個小時、兩三個月、照樣——生命力之頑強令人驚歎!

5、精神

既不……也不……只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高尚的精神。

錄像

四、總結、延伸

1、同學們,紅樹林美嗎?美在哪裏?(精神)

2、是啊,紅樹林不光有美的外表,頑強的生命力;還有美的心靈,高尚的精神,這才構成了真正的海上奇觀!

3、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像紅樹這樣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4、奉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希望咱們班的同學能有像紅樹那樣頑強的生命力,能有像紅樹那樣服務人羣、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作業

紅樹林爲我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請以小組爲單位,調查一下紅樹林的現狀,結合課文內容,完成一篇學習筆記。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3

學習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採訪心得、開展爭辯等活動,增強同學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促進同學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資料.練習修改自身的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俺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在這次“俺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穫吧?今天,俺們就來交流一下.

組內討論,人人蔘與

1.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麼收穫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2.同學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同學,可採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3.互聽互評,互相修正,一起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4.推薦代表參與全班交流.爲了使代表的發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方法,使發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讀書故事,再引導同學交流他人的讀書經歷.

2.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同學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開展爭辯.啓迪思維

1.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也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展開一次爭辯.

2.同學分成正、反兩方展開爭辯,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3.師總結: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俺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俺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俺們的世界,給俺們力量、勇氣和智慧.俺們有什麼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俺們養成喜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採訪心得、開展爭辯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俺們的樂趣.大家的發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爲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身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投影出示習作內容:

讀書故事;

採訪記錄;

記一次爭辯活動.

試寫初稿,反覆修改

1.同學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2.同學完成初稿後,自身認真進行修改.

3.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依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身的習作.

朗讀佳作,一起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同學進行賞析.

謄寫作文,製作小報

1.再次修改自身的習作,滿意後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收集到的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以“讀書樂”爲主題的手抄報.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是當代女作家張抗抗的遊記散文《海市》。記敘了作者穿越戈壁灘時的所見所感,字裏行間蘊含着作者從自然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積累詞語,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4、能通過朗讀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5、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感受大自然對我們心靈的感染、啓迪和震撼。

三、教學重難點:

1、能通過朗讀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2、通過學習感受大自然對我們心靈的感染、啓迪和震撼。

四、教學過程

1、同學們,知道屏幕中出現的畫面是什麼嗎?旋風、海市、彩虹和絲路花語,這是讓沙漠生動的景象,然而這些都是旅人們虛幻的希望。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隨着作家張抗抗來感受海市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和感染。

2、初讀課文,藉助字典解決本課的文字障礙。

3、再讀課文,爭取將字詞讀準確,語句讀通順,同時劃出不懂的詞語。

4、理解課文

5、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圍繞“海市”寫了哪些內容?

6、課文之後,有什麼疑問提出來。

7、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海市》。

8、找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9、文本有幾個自然段?

10、看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麼?

11、寫了戈壁灘上的旋風、海市、彩虹、絲路花語,爲什麼以“海市”爲題?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12、積累本篇課文的好詞佳句。將海市的神奇和遊人介紹給家人和朋友。

五、板書

旋風—單調金黃沒有綠樹

海市海市—虛幻。誘人。神密獲得人生感悟,努力才能成功

絲路花雨—頃刻無影無蹤

彩虹—絢麗的輝煌

六、佈置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2、積累本篇課文的好詞佳句。將海市的神奇和遊人介紹給家人和朋友。

七、自我提問

1、要寫好有關奇觀的想象類作文,你認爲需要注意些什麼?

總結想象作文的基本寫法和要求:

(1)確定寫作內容。

(2)想象不能憑空而來,要結合實際。

(3)要有自己情感的滲透。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藉助自己所收集的奇觀資料發揮想象構思情節,並簡單羅列習作提綱。

探險故事

大膽想象

情節曲折

情感滲透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5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作者穿越戈壁灘時所見、所聞、所感,對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風、海市、彩虹、絲路花雨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字裏行間蘊含着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教學目標:

體會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感受語言的美;增長有關海市蜃樓的知識以及成因,拓寬知識面。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教學構想:

這篇課文以學生的自學爲主,由於課文篇幅長,還有很多學生們沒有見過的詞,所以先解決課文中讀不通的地方,然後再交流文中的重點問題。通過重點問題,大體瞭解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大家都很感興趣的課文——《海市》,這篇文章對沙漠裏的風情作了描寫。

二、學習課文

1、簡介作者張抗抗。

2、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海市蜃樓的材料。

3、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沙漠的哪些景象?你對什麼最感興趣?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把課文讀通

5、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遠看沙漠是什麼樣子?(一馬平川、斷牆殘垣、觸目驚心)

(2)大漠的旋風是怎樣的?

(3)海市是什麼樣子?它是怎樣形成的?

(4)彩虹是怎樣的?你喜歡嗎?

(5)課文最後講“我多想築一條引水的渠啊,然後,在路邊種上一排排樹苗。那是一種看得見、摸得着的綠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作者對於綠色、生命的讚美。)

(6)討論:課文描寫了戈壁灘上的旋風、海市蜃樓、彩虹、絲路花雨,爲什麼以“海市”爲題?

三、總結

欣賞了大漠風情,我想大家對於沙漠有了更深的認識。海市蜃樓雖然很美,但那畢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應該追求一些實際的、真實存在的美的東西。

板書設計:

海市

旋風

沙漠海市蜃樓

彩虹

絲路花雨

作業設計:

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預習語文天地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6

生活是一本書,是一本有着豐厚知識的書。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太過關注書本學習而忽視了對生活的觀照。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學問需要我們細緻地體會。凡是,善於閱讀生活這本書的人肯定是一位智慧滿懷的人。本組課文就是爲了吸引學生成爲一個具有生活智慧的人。

本組課文由《釣魚的啓示》《落花生》兩篇精讀課文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珍珠鳥》兩篇略讀課文組成。這四篇課文圍繞本單元的學習主題“生活中的啓示”,分別告訴我們:道德判斷也許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做人不能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確是一本永遠讀不夠,也讀不完的書,雖然書上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就看我們善不善於去讀它。

這四篇課文,雖情節性強,語言質樸簡潔,但含義深刻,學生不一定能真正讀懂,這正是本單元課文教學的重點所在。好在每篇課文,特別是兩篇精讀課文,都有直接點明文章主旨的重點句,我們可以憑藉這些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不僅讀懂課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從生活這本特殊的書中有所發現,得到啓示──這也是本單元重點要培養的語文能力和需要落實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除課文之外,本組教材還在“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中安排了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讀寫結合學習內容。“口語交際?習作”要求從日常生活中選取一件讓自己獲得啓發的事(或憑藉課文提供的漫畫故事),以及給自己留下印象特別深的名言警句,聯繫具體事例,寫清事情的經過和從中受到的啓示;“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既幫助學生回顧和整理了本組課文的重點語句,又補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義的名言佳句,爲學生積累感悟進一步打開了思路,豐富了材料。

  教材文本解讀

《釣魚的啓示》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記敘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由於離捕撈鱸魚開放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鱸魚放回湖裏,當時“我”對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喪”,但最後“我”還是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湖裏。34年後,“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築工程師,功成名就的我,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的道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使“我”獲得的是終身受益的啓示──那是一份無法用金錢換取的人生財富。

課文回憶了十一歲時發生的一件事,事情按發展過程記敘的:從去釣魚寫到釣到一條罕見的大魚,從不肯放魚寫到依依不捨把魚放回湖裏,最後寫34年後的感悟。課文最後一部分一些句子的含義比較深刻,這些句子內涵豐富,承載着思想和人文內容,學生受年齡、經歷的侷限,領會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它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課文在敘事過程中插入了不少細節描寫以及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這是本文在表達上的一個特點。抓住課文這一特點,體會文中細節,解讀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變化,能促進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把握,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文章教育人的作用。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爲略讀課文。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讓人終身受益的文章。文章從“我”回憶小時候,有一次隨父親登上高高的塔頂,看蛛網般通往城市廣場的街道,父親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給了我一把開啓心扉的鑰匙切入;隨後記敘了“我”人生道路上兩次身陷困境,面臨挑戰的時候,就是父親從小的教誨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條路試試”的靈感和勇氣,最後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實,讓人從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着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頑強的意志可以幫助人克服許多困難,當再一次衝破艱難險阻,經歷了苦難後,通往廣場的路就會又多了一條。

精讀課文《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爲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爲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並用行動實踐了這一心願,成爲優秀的作家。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爲過收穫節做了準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品格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學生把二、三兩段合併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達上頗具匠心:詳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時言辭樸實無華。儘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圖一幅,畫的是在一個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後院茅亭裏過花生節的情景。桌上擺滿了花生做的各種食品,難得回來的父親正在和顏悅色地對孩子們說着什麼。從畫面上看,作者“我”還很小,只有七八歲,可父親關於花生的一番評議,卻深深印在了他們姐弟們的心裏。由此,再次印證了一個人從小受到嚴格的,積極的教育的重要。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由表及裏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文章詳略的合理安排,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

《珍珠鳥》本文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出了小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課文前半部分寫了兩件事, 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對小生靈真誠的、無微不至的愛。第一件事,是爲剛來家的小鳥,安排了一個安全的住處。雖然朋友把珍珠鳥送來時,它們已經有了一個“舒適又溫暖的巢”,但作者仍然精心爲它們重新佈置了一個幽靜的居室,使小鳥能在溫馨和諧中開始新的生活。第二件事,是珍珠鳥做爸爸媽媽了,作者決不去驚動它們,每天精心爲小鳥一家添食加水,讓讓鳥媽媽和小鳥們無憂無慮地生活。

課文後半部分,生動地記敘了小珍珠鳥與作者之間逐漸挨近,直至熟睡在他的肩頭,對作者真誠信賴的變化過程。在這一部分的敘述過程中,文章三次出現了“小傢伙”這個詞,讓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對雛鳥的喜愛之情:第一次:出現在寫小鳥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膽子越來越大時;第二次:是在寫小珍珠鳥跑到稿紙上,圍着作者的筆尖蹦來蹦去的發出“嚓嚓”的響聲的時候,作者說他“不動聲色地寫,默默地享受着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最後一次出現在小鳥在作者的肩頭睡覺時,作者驚喜地發現“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着了”,而且“睡得好熟”。小鳥把他的肩頭當成最安全的地方,這種人鳥之間的真情,深深感動了作者,於是,作者於筆尖流瀉下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我們從中感悟到:無論是人與鳥,還是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信賴,是創造美好境界的基礎。

本文語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與文章的意境融爲一體,應引導學生好好朗讀,細細品味。體會作者對鳥的真誠、細膩的愛,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從害怕到親近、到信賴的變化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學情分析

1.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學會了朗讀、默讀,初步學習了聯繫上下文或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夠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了一定量的語言積累。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不斷豐富而提高,抽象思維能力也逐步發展。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閱讀的樂趣。

2.學生已經有了十來年的人生閱歷,他們對生活也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看法。要讓他們全盤接受作者對生活的思考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爲,作者的思考肯定是在他所在的時代與境遇下的,比如《落花生》一文,許地山提出了一種樸素爲人的觀念,但是,學生卻認爲現代社會人各有各的活法。所以,作者的思考只能是一個引子,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引導學生對他眼下的生活進行思考。

3.同時,因爲這四篇課文的意蘊比較深刻,要注意體會文章中重點句子的含義,所以,學生閱讀起來可能會感覺到一定的困難,特別文章所講述的一些道理因爲有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因素的存在,所以顯得更加難以理解,所以,學生如果想完全理解這幾篇課文內在的道理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教師應該側重引導學生聯繫課文和生活來理解。

  教學目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抄寫、聽寫詞語,積累詞語。

3.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

6.能夠講清楚給自己帶來啓示的一件事情。

7.根據漫畫編故事,讓讀故事的人自己去體會漫畫的含義。

  整體構思及設計

這四篇文章分別從道德實踐、成功方略、爲人處事、人與自然這四個不同的方面介紹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與思考。只有將課文納入一個完整的體系才能使每一篇課文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會使每篇課文組合成一個集中的影響力模塊。本組整體教學的步驟如下:

  一、以話題爲引,將文本教學納入話題的討論的情境中。

通過這組課文的教學,我認爲本組課文主要帶給孩子的是一種“今天,我們該怎樣生活”這樣一種理念。因此,我覺得,本單元的教學可以以這樣一個話題串起來。在學習之初,可以引導學生一起討論這個話題。先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發現生活的方面是很多的,他們所談到的僅能是一個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出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最好是和課文內涵暗合起來,當然,也要超過課文所概括的幾個方面),接着,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話語來引導:同學們,我們究竟如何讓我們的道德在社會現實的種種考驗中立於不敗之地呢?讓我們來看一個精彩的故事,讓我們看看文章中的“我”和父親有沒有經受住這樣的考驗。將課文的學習置於這樣的大環境中,學生是很感興趣的。

  二、以閱讀爲窗,幫學生搭建眺望生活的平臺。

其實,本組每篇課文爲學生眺望生活搭建了一個平臺。從《釣魚的啓示》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道德實踐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實踐成功的魅力,其實,這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遇到的話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告訴我們“條條大道通羅馬”,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成功的路其實也就是走自己的路。《落花生》講究的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學生可以從中享受到許地山那淳樸爲人的思想。《珍珠鳥》給我們講述了鳥與人和諧相處的故事,學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和諧,與人,與社會,與自然。

因此,學習本組課文就像在某個地方參觀。只不過,這是生活的參觀,是精神的遊歷。每篇課文就像一個展廳,有自己的主題,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教師將學生帶入每個展廳,引導學生在這個場景裏駐足、談論,最後栽着沉甸的收穫轉入下一個展廳。想必,學生肯定會沉醉在着如旅遊般的語文學習之中的。

因爲每篇課文都蘊涵着一個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這些深刻的道理用書上的原話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記住。

  三、走出書本爲旨歸,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

生活是需要我們體驗的,學生所學到的這樣一些生活的道理不一定能夠用到他們的生活中去,所以,教師還應該讓學生迴歸生活,到生活中去學習,去發現生活、熱愛生活。課文中時刻注意書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如《釣魚的啓示》一文課後作業第三題:“課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如‘道德知識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請把這樣的句子找出來,並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理解。”編者在這裏強調了生活實際。又如《落花生》一課的小練筆:“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了什麼?試看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編者在這裏強調的也是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什麼。本組的口語交際也是要求學生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選一件事情講講事情的經過,講講事情給自己帶來的啓發。本組的習作雖然是漫畫的形式,但是,漫畫的內容卻是日常生活小事,可見,教材的編寫始終在圍繞着生活這樣一個主題。

下面,我將《釣魚的啓示》一文的兩課時完整的教學設計呈現在此,以求更好地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實施整體教學的理念。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上堂課我們一起討論了“今天,我們該怎樣生活”這樣一個話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詹姆斯?蘭費蒂斯講述的故事,故事原來的題目叫做《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通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生字生詞,朗讀情況。

2.重點理解“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1、 通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意。

  三、揭題質疑,梳理課文。

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教師歸納:“啓示”是什麼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麼啓示?爲什麼釣魚會使我從中受到啓示?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提出的問題閱讀課文,解決疑問。

教師組織學生彙報交流自己讀課文後的理解。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情景導入,細讀感悟

1.在我十一歲那年的一個夜晚,和往常一樣我和父親來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而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啓示.這是爲什麼呢? 自由讀第3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a.“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

來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我等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

真誘人的大鱸魚:“啊,好大的魚!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b.分別指導朗讀相關句子,體會鱸魚的來之不易和誘人之處.

c.齊讀第3自然段.

2.多誘惑人的魚呀! 我和父親是多麼興奮、得意呀! 可父親卻讓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裏去.請默讀第4自然段,同桌說一說,這是爲什麼?

3.讀5~8自然段,思考:11歲的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放回湖裏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親”和“我”,請你們討論討論“這條如此誘惑人的‘魚’該不該放”?各自說出自己的理由.聯繫上下文,與周圍的同學合作、討論。

小組彙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找到描寫我心情的詞語,一起來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撈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在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到湖中.

對比讀第3.9段,對比感受我釣到魚時的喜悅以及放魚時的不捨心情。

4.轉眼問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沮喪的我,已經成爲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對父親當年的舉動有了新的理解。

a.出示:“我再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b.默讀感悟:這裏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結合父親告誡我的話談感受:放不放鱸魚只是個簡單的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做起來卻很難!

c.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二、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正因爲如此,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啓示.我相信,這個故事也一定給大家帶來了啓示.讀了父親告誡“我’’的話,你是怎麼想的?請同學們結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對“我”或父親說一句話,還可以寫一句話,送給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誦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

  教學資源

只有善於向生活學習的人才會有所收穫。因此,教師要在本組課文教學的過程中漸漸把生活的美麗與豐饒展現給學生,引發學生的好奇,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生活的意趣。所以,本組課文只是給學生採擷了生活的幾片葉子讓學生欣賞,這些還不足以概括生活的林林總總。所以,教師應該努力開發關於本組的教學資源。現建議如下:

  一、編撰生活美文的輔助讀本。

教師可以發動學生每人找一篇描寫生活感悟的美文,然後經過篩選,選出二十篇左右的生活美文,把這些生活美文編撰成一冊子讓學生閱讀、收藏。

當然,當學生在進行本組口語交際後,教師也可以把學生的生活小感悟也編撰在生活美文裏面,讓學生一起分享。

  二、開展傳遞格言小揹簍活動。

教師可以在黑板報上開設一個格言小揹簍,每天由一個同學介紹一條自己收穫的生活小格言,由這位同學帶領大家一起理解、背誦。這就是傳遞格言小揹簍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肯定能夠收穫很多生活的道理。最後,教師可以把大家曾經記誦的格言打印發給大家留做紀念。

上面兩點是我就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開發關於本組教材教學資源的建議,其實,我們能夠實踐得還很多。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