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追尋李白友情篇教案設計

五年級語文追尋李白友情篇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 教學目標]

五年級語文追尋李白友情篇教案設計

1、知識與技能目標:

A、學會詩中六個生字,積累詞語。

B、 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古詩,理解詩意。

C、體會李白詩歌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吟誦、品讀詩歌,培養語感,並體會詩人浪漫主義的詩風。 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想象思維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真摯的情誼,進而對李白重情重義、豪爽灑脫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樹立積極向上的正確友情觀 。

[ 教學重點 ]

學會詩中的生字,積累詞語,能結合資料理解詩歌意思。

[ 教學難點 ]

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吟誦、品讀詩歌,培養語感,並體會詩人浪漫主義的詩風。進而對李白重情重義、豪爽灑脫的形象有更深刻的認識。

[ 課前準備]

①蒐集有關李白的材料。

②熟讀詩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主題。

追尋着一代詩仙李白的足跡,我們感受到了他開朗高遠的個性,在一日可還的千里江陵,在手可摘星辰的危樓之上,我們體會到了他浪漫主義的詩風。李白一生遊歷、廣交朋友,他有情有意,坦誠率直.你們知道他有哪些抒發與朋友間深情厚誼的詩歌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些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李白的詩歌世界,去感受李白與朋友之間濃濃的真情。

二、初讀三首古詩,掃清字詞障礙。

要求:讀準字音,正確流利。

1、 自讀古詩。

2、指名朗讀。

誰來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讀給大家聽?(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詩歌)。誰也喜歡這首詩,也來試着讀一讀。(師生相機糾錯)

三、藉助資料、註釋,瞭解詩意,初建畫面。

1、明確要求,自學古詩。

藉助我們查找的資料和課後註釋,試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歌大概的意思。

2、小組討論。

指名說詩歌大意。

3、全班交流。

《送友人》

青山橫臥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環繞着東城。在此我們一道握手言別, 你象蓬草飄泊萬里遠征。遊子心思恰似天上浮雲, 夕陽餘暉可比難捨友情。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 馬兒也爲惜別聲聲嘶鳴……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啦,子規鳥兒不住地在啼,聽說你遭貶了,被貶到龍標去,一路上要經過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讓我把爲你而憂愁的心託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沙丘城下寄杜甫》

究竟是爲了什麼原因,使我來到了這個地方?使我嚐盡了孤獨乏味的閒居生活。自從你離開之後,每天每晚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城邊的老樹,以及蕭瑟的風吹葉動之聲。一個人獨自喝著薄酒,怎能盡情歡醉?一個人獨自聆聽齊歌,又如何能安慰寂寞的心情?我對你的思念之情正如這一川浩蕩的汶水,緊緊追隨著你一同南去。

四、體會意境,追尋李白。

李白惜別友人,情牽友人,思寄友人,他把真摯的情感藉助“浮雲、落日、明月、古樹”等景物盡情抒發,從他的這些作品中,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李白呢?

預設點:

《送友人》

生:我從《送友人》中讀到一個重情重意的李白。

師:李白將對朋友的深厚感情蘊涵在了哪些詩句當中呢?

生:1)“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青山白水都是眼前所見的景色。山依着城,水戀着城,水畢竟要東流去,而青山卻依然留駐。(此處表面在寫景,卻依然景中有情。)

2)“孤蓬萬里徵”一句中, “孤”字更強調了分離之後的孤獨。(這裏既寫出了詩人對友人的留戀,又表現出了詩人的滿懷豪情。)

3)“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詩人又巧妙地用“浮雲”、“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雲,隨風飄浮,象徵着友人行蹤不定,任意東西;遠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離開大地,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從這裏看到一個被離情愁腸縈繞着的李白。)

4)“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揮手”,是寫了分離時的動作,那麼內心的感覺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兩匹馬彷彿懂得主人心情,也不願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這裏寫出了李白不堪忍受分離,但卻並不悲傷的內心感受。)

5)詩人寫送別友人,卻在詩中進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寫,你認爲這些景物描寫在這首詩當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能不能帶着你的體會在深情的朗讀一下?

6)小結:李白的詩歌善於運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我們再從他其餘的兩首詩中來品味一下。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題目“聞”“遙”的意思是什麼?從題目中體會到了什麼?(結合背景資料進行理解。讓我們讀到了一個情牽友人的李白。)

2)你從哪裏感受到了王昌齡被貶之地的荒涼偏遠?

“聞道龍標過五溪”僅僅是說王昌齡左遷龍標要經過五條溪嗎?體會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着悲痛之語,而盡是悲痛之意。)

3)此時的李白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哪個字最能體現?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自古以來,以明月寄託愁思的詩歌很多,而在李白的詩中更是隨處可見。李白愛月,此處李白“寄愁心與明月”又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託之於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李白對朋友情感的真摯躍然眼前。)

4)請讓大家帶着你的體會再來朗讀一下這首詩吧!

5)小結:“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但“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友誼,卻演繹了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他們是唐代兩個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兩個偉大的文學家,洛陽相會使他們產生了親如兄弟般的友誼,二人互相寄贈的詩篇,至今仍廣爲流傳。

《沙丘城下寄杜甫》

1)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體會李白與杜甫之間的友誼。

2)從詩歌中哪些地方你能讀到李白對杜甫深切的思念之情呢?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詩人的自問有幾分難言的惱恨和自責,而友人離去後“我”不“高臥”又能如何呢?這正把詩人那種友愛的歡快生活消失之後的複雜和苦悶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3)“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眼前的沙丘城對於詩人來說,象是別無所見,別無所聞,只有城邊的老樹,在秋風中日夜發出瑟瑟之聲。而對於“斗酒詩百篇”的李白來說,“魯酒、齊歌“都不能讓他消愁,無法讓他忘憂。

(寫出了一個因思念友人而愁思難解的李白。)

4)“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我的思君之情猶如這一川浩蕩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緊隨着你悠悠南行。讓我們想到了如同在送別孟浩然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般的意境,友情如水綿延不絕。

5)李白和杜甫被稱爲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他們之間的友誼是讓人十分感動的。杜甫在很多詩裏面都表達了對李白詩才的欽佩與尊重。出示《春日憶李白》

6)拓展:你們還蒐集到了李白哪些寄託與友人之間情感的詩歌?

五、從李白這幾首寄友人的詩中,這讓你領略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仙李白?

六、小結。

李白一生遊歷,好入名山,廣交朋友。雖胸懷抱負,卻歷經坎坷,

但仍不失大鵬之志,生活的滄桑只是更豐富了他的人生感悟,豐富了他詩歌的內容。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追尋詩仙李白的足跡。請大家做好預習。

附:相關資料

1、李白與王昌齡

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說他“不護細行,貶龍標尉”,可見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着相似之處。龍標即今湖南省芷江縣。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展示了兩位朋友患難中的真情和世俗中的高潔。

2、李白與杜甫的友誼

李白和杜甫是我國曆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時期。坎坷的生涯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陽。那年三月,李白離開朝廷,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相見。爾後同往開封、商丘遊歷,次年他們又同遊山東,賦詩作歌、親同手足。 李、杜互相寫的贈寄詩充滿了真誠的情誼。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中說:“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他還寫下了《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等詩,盼望着“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時常掛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擔心他被貶逐以後的安全:“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這些詩句對李白遭誣受害表示了極大的同情。

3、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羣。

清新庾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 重與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