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大綱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下面一起來看看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1

多年來,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深有體會。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爲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大部分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一年級作爲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爲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等方面作了努力。

(一)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就經常與有經驗的老師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

(二)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爲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上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抓好讀書訓練。

我感到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爲“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爲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爲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三、課前認真備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

開學初在學校領導的要求下,我不斷加強學習,課前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努力鑽研教材,具備學生,又備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課藝術,向40分鐘要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2

在我一年多年的低段語文教學中,根據自己的感覺來說,要想上好一堂一年級語文,首先,老師要至多耐心,做一名愛生的老師,心中有愛,那麼在課堂上,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聲問寒問暖,都會體現出濃濃的愛意。心中有愛,纔會有更多的愛心去教育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其次,就要能吸引每位孩子的注意力。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持久,要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徵,採取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這樣,可啓發並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樂於學習,再者,老師的精神面貌同樣能影響和帶動整個班級孩子的情緒。因此,老師必須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還要有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在肯定中充滿自信。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藉助道具,渲染對話情境

小學生都非常喜歡童話故事。對於課本上的幾篇寓言,也是情有獨鍾。在這些課文的教學中,導入和學習時,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如果在朗讀時,仍能使學生保持一種十分興奮的`心情,無疑是十分有利於學習的。而分角色朗讀,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導《北風和小魚》的分角色朗讀時,爲學生準備了頭飾(北風、小魚),讓學生到講臺邊來表演。由於頭飾渲染了氣氛,學生們都格外的興趣盎然,爭先恐後來表演、朗讀。甚至有的學生將對話背了下來。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道具,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得開心、讀得開心、演得開心。

創設良好的情境,不僅使學生學習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學變得更爲有聲有色。在教學中,要適時、適量地爲學生創造各種情境,使他們能在一種輕鬆、活躍的氛圍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二、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做到:一是要提高學生課堂主體意識,淡化教師的“理性權威”意識,消除教師的“話語霸權”角色。二是要強化學生的自主建構意識,使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內在需求,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講方法、講規律,一課一得,得得相連。四是要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羣體,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受到關注,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講課要言之有物,切忌廢話連篇提高語言講解效果,首先要言之有物。在教學中,只要於運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講解,才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動作,只有言之有物,就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使學生對教師的講解產生積極的反應。對一些動作的講解只要抓住了本質與關鍵也同樣可以起到一語破惑的效果,關鍵要言之有物。比如教“立臥撐”的動作時,讓學生知道“兩直一快”是做好立臥撐的關鍵,在動作時要求做到“俯臥要挺直,站起要立直,動作要快速”就行。在講解 怎樣擲得遠、跳得遠時,只要講清“角度、力度、速度”三者之間的關係就行,切忌廢話連篇,影響講解效果,浪費教學時間。

三、講課要言之有序,切忌語無倫次

提高語言講解效果,要精心設計講解順序。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要做到心中有數,切勿東拉西扯,語無論次。體育教學的講解順序尤爲重要。體育教學的講解順序一般是下肢→ 軀幹→ 上肢→ 頭部,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講解順序,比如“立正”的動作要領,如果你腳下一句,頭上一句,語無倫次,東拉西扯,就會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對較難動作的講解更要抓住特點,更要力求合理的講解順序,層層深入, 逐一破惑,纔會使學生容易理解掌握。

四、講課要富有情趣、使師生產生共鳴

提高語言講解效果,要注意富有情趣,使學生產生共鳴,因此,巧妙地運用形象的比喻,合理地穿插一些風趣的語言等,都有利於增強語言講解的感染力,比如在講解跳遠的踏跳時,用“踏板狠、離板快、好象彈簧跳起來”有比喻句講解,就會使學生易於理解,茅 動開。否則,一味地從頭到尾都有是專業性很強的術語講解與強調,語言講解就顯得比較單調乏味,使學生產生厭惡心理。

五、講課速度要快慢得當

講解時,速度太快,學生往往只是盲目地聽教師灌輸,而毫無思考的餘地,不利於啓發學生,影響講解效果。速度太慢,則顯得平鋪直敘,無有節奏感,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講解時要根據不同情況,把握好講解的速度,如講解新動作時速度應放慢,講解複習內容,簡單練習要求時,可稍放快講解速度。對低年級學生講解動作時,切忌速度太快。教學中切不可因教學法時間因素,有意地放慢或放快語言講解的速度。

總之,一年級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需要我進一步去摸索、去探討,我們的擔子不輕,責任不小,因爲我們老師的工作是基礎,是基礎中的基礎,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