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動作建議:

第1-2小節:前奏,做睡覺的動作。

第3-10小節:做伸懶腰、揉眼睛、洗臉、兩手食指相對準備動作。

第11-12小節:兩手在胸前,兩食指隨節奏做對對碰動作(蟲蟲飛手指遊戲)。

第13-14小節:兩手食指伸出,隨樂做小蟲蟲拍動翅膀的動作,在最後一拍藏於背後。

第15-16小節同第11-12小節;第17-18小節同第13-14小節

第19-20小節:兩手在身體兩邊做翅膀飛動的動作。

第21-22小節:做兩手環抱拍拍自己的動作。

第23-24小節同第19-20小節;第25-26小節同第21-22小節最後,打雷下雨音效:做靜止做躲雨動作。

遊戲玩法建議:

此活動建議在單圈中進行,幼兒坐在面向圓心的椅子上。鑑於小班幼兒年齡小,已有經驗少。A段在故事情境小蟲蟲們起牀,做伸懶腰、揉眼睛、洗洗臉的準備動作後,與教師一起隨音樂節奏邊輕輕念“蟲蟲飛、蟲蟲飛,喝完露水往回飛”,邊玩“蟲蟲飛”的手指遊戲(兩手食指對對碰,說到“喝完露水往回飛”時,幼兒將手藏起來,老師象徵性的去抓)。B段幼兒兩手在身體兩邊做小蟲蟲翅膀隨樂節奏飛一飛,再自己開心的抱抱自己。C段打雷下雨幼兒靜止做躲雨動作。(A:從坐侄一B:散點鬥c:原地蹲下)。此活動設計在動作和位移方面,都以“動靜交替”爲原則。

環節上,幼兒從“坐”着隨樂做上肢動作,到“站”在位前做動作,到自由空間狀態下“散點”做動作。通過不斷豐富幼兒動作經驗和遊戲經驗,層層遞進,讓幼兒在一定故事情境中,學習律動,感受音樂的節拍,並在學習律動的過程中感受集體遊戲的快樂。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ABC結構,在三段音樂中做出不同的動作和反應。

2、通過教師的語言提示和互動,在音樂中感受從坐位一散點_原地蹲下的空間變換。

3、鍛鍊剋制能力一一知道在C段音樂中要保掎“躲雨”的造型不動。

【活動準備】

剪輯過的《蟲蟲飛》音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組織幼兒排隊或遊戲時都要求幼兒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發現小朋友對序數的概念比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這個發現,我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先進理念爲指導,讓孩子"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從而輕鬆地掌握序數的概念。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認識單向序數第一至第五,初步建立序數概念。知道序數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3、教育幼兒知道喝白開水有益身體健康。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5的數字卡片人手一份、五隻小羊的圖片、五種飲料的圖片、幼兒的操作材料板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

認識5以內的序數,能手口一致的從左到右點5以內的數。

活動難點:

能將5以內的序數正確排列。

活動過程:

一、出示羊村的小羊們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名字。

二、遊戲《排隊》

1、將小羊們排好隊,引導幼兒說說從左往右數每隻小羊的排列順序。出示數字卡片,教幼兒用數字表示序數,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意義。

2、學習說"***排在第*"或"排在第*的是***"的句子。

三、遊戲《好喝的飲料》

1、出示五瓶飲料,引導幼兒說說每種飲料的名稱,引導幼兒說說從左往右數每種飲料的排列次序,操作數字1-5的卡片表示序數。

2、引導幼兒說說每種飲料的顏色,說說"*顏色的飲料排在第*"3、嘗試把五種飲料的擺放位置調整後,再次鞏固對序數的認知。

四、幼兒操作遊戲活動《幫羊羊們擺飲料》

指導幼兒貼1-5的數字卡片表示飲料從左到右的排列順序,可以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飲料排列順序。

五、小結活動

1、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數字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它就叫序數。可以讀成"第1、第2、第3、第4、第5"。

2、飲料雖然很好喝,但也不能喝的過多,過多的糖分會容易發胖,而且還含有色素,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好,要多喝白開水,它是既解渴又健康的飲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模仿能力強,經常會模仿一些常見的動物,比如模仿蟲在地上爬,模仿小鳥在飛,小魚遊等等;抓住孩子矮模仿的年齡特徵,把它編成兒歌來進一步瞭解動物的一些常識,並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生動的情境導入,課件的利用來增強語言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讓孩子能夠直觀的感受畫面內容,從而更能淺顯易懂地掌握兒歌的內容。

二、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2、嘗試訪編兒歌,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準備:(課件、mp3音樂)

2、知識經驗準備:事先豐富對動物特徵的認識。

四、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吸引幼兒,帶領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動作。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到外面去運動了,我們也一塊去運動運動吧!

2、音樂停止,帶領幼兒就地而坐。

師:活動了這麼久,累了吧,我們坐下來休息休息吧!

師:來!都坐到吳老師身邊來!

3、提問:剛剛我們運動的時候都做了哪些動作啊?

4、:原來我們剛纔都做了爬、遊、飛的動作。

(分析:這一環節是創設一個貼近幼兒生活的情境,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引導幼兒做爬、遊、飛等動作來初步感知兒歌的內容,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寬鬆的環境下學習動物的基本動興趣很高,爲下面的學習兒歌做好鋪墊。)

(二)學習兒歌。

師:老師把剛纔小朋友說的和做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塊兒來聽聽吧!

1、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提問:你聽到兒歌裏面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運動的呢?

:原來兒歌裏面有小蟲、魚、還有小鳥,它們是爬、遊、飛的。

2、分段學習兒歌內容。(用動作表現動詞:爬、遊、飛)

:那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說的那樣呢?我們一起再來看看吧!

第一段:圖片上有誰?它是怎麼運動的?我們用動作來表現好嗎?

誰會爬?蟲兒怎樣爬?

師:那我們完整地來說一遍吧!

:誰會爬?蟲會爬。蟲兒怎樣爬?許多腳兒向前爬。

第二段:這幅圖上面有誰呢?它是怎麼運動的?我們也用動作來表現好嗎?

誰會遊?魚兒怎樣遊?

:誰會遊,魚會遊。魚兒怎樣遊?搖搖尾巴點點頭。

第三段:圖片上有誰?誰會飛?它是怎麼運動的?我們也用動作來表現好嗎?

鳥兒是怎樣飛的?

:誰會飛?鳥會飛。鳥兒怎樣飛?張開翅膀滿天飛。

3、完整朗誦兒歌,進行劃指練習。

師:小朋友真不錯說的都很好,那請我們的小手來幫幫忙把兒歌內容記得更牢固些吧!

(分析:在這個環節中,藉助課件讓幼兒來學習兒歌內容,課件中的動畫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小班孩子年齡小,生動有趣的課件畫面能夠讓那個幼兒更快的記住兒歌內容,同時讓全體幼兒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前三句用拍手、後一句用動作表現內容來學習新兒歌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三)遊戲:拍手問答《誰會爬?》

:真不錯,那吳老師現在要考考小朋友了?是不是把兒歌的內容都記下了。誰會爬?……

幼兒找同伴拍手進行問答歌。

(分析:設計一個遊戲的環節來進一步鞏固幼兒的掌握情況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抓住這一特點,既能夠達到鞏固的效果又能夠讓孩子之間進行相互交流。)

(四)仿編兒歌:猜一猜

師:運動一整天了,小動物們也累了,要回家休息了。哦!原來小蟲的家是在這裏的呀,小蟲會爬,那我們再來猜猜看還有哪些會爬的小動物也是住在這裏的,我們把它請出來,也編到兒歌裏好嗎?

1、出示一房。

師:猜對了老師把它請出來,然後也把它編成好聽的兒歌。

2、引導幼兒觀察二、三房(以同法引導幼兒進行訪編)。

(分析:在仿編的過程中藉助課件來進一步激發幼兒仿編的興趣,通過教師的示範來帶動幼兒的初步仿編。)

五、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練習擡高小腳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

2、能積極愉快地參加遊戲,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輪胎若干、自制跨欄若干(皮筋)

2、羊羊胸飾(與幼兒人數相等)村長頭飾,自制水龍頭若干。

自制小花4朵,分紅黃藍綠各色,自制水壺人手一把。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教師扮演村長、幼兒扮演小羊,

在音樂中帶幼兒邊念兒歌,邊做熱身運動。

二、嘗試跨越:

1、引起興趣:“春天到了,青青草原的花園裏開了許多漂亮的小花,我們一起去參觀吧!”

2、跨越輪胎:

“路上,我們要經過一條坑窪的小路,可要小心了。幼兒示範走輪胎,教師提醒幼兒擡高腳踩在輪胎裏。幼兒自願分3組跨過輪胎路。

3、嘗試跨越重低到高的皮筋:

“花園馬上就到了,可還有幾條高低不一樣的欄杆攔着我們,我們怎麼過去呢?

(1)、個別幼兒示範,提醒小腳擡高,別碰到皮筋。

(2)、集體練習。

三、遊戲“羊羊澆花”:

1、欣賞小花,說說小花顏色,和小花打招呼。

小花說:我好久沒喝水了,口很渴。怎麼辦?澆水

2、幼兒跨過欄杆,取小水壺。跨回來後給小花喝水。

3、水壺的水用完了不夠,我們再去裝些水,再次跨越去水龍頭下接水返回給小花澆水,引導幼兒說說:“請小×花喝水…”

4、村長:“謝謝大家給小花澆水,把花園變得很漂亮,天色暗下來了,要回家了,和小花再見吧!”

託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在遊戲中通常需要教師創設一定的情景來加以引導,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因此,我設計的這次活動,主要是通過情景貫穿遊戲,讓幼兒扮演小羊澆花的情景過程中,練習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和反應能力,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也起到了激發幼兒愛護花草的美好情感。

活動延伸

在《保護青青草原》的戲劇主題中,幼兒都知道羊羊們很愛自己的家(青青草原),所以活動內容很吸引幼兒,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致極高參與性強,在設置的小路;欄杆上孩子們會學習擡高小腳做跨越動作,但能力差異大;在花園澆花和接水環節幼兒較自由,收的環節教師還需考慮合適的方式方法,同時應多關注能力弱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月亮媽媽"表情的不同變化,體驗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會出現月亮,月亮會有不同的變化。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播放"搖籃曲",教師帶領孩子們哄寶寶睡覺)

1、提問: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從哪裏看出來是晚上?

2、教師總結:因爲天好黑好黑,屋子裏開着亮亮的燈,我們唱着歌兒哄寶寶睡覺,告訴我們晚上到了。

二、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內容

(一)教師帶領幼兒共同閱讀繪本

1、"月亮媽媽"露出了笑臉咦,屋頂上亮起來了,是誰來了?(跟月亮媽媽打招呼)

2、"月亮媽媽"露出了難過的表情

(1)看看月亮媽媽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她爲什麼不開心了?

(出示"烏雲"圖片)

(2)誰來了?烏雲遮住了月亮媽媽的臉,你們想對它說什麼?

(教師帶領幼兒說出繪本中的語言對話)不行,不行,烏雲,你別過來,別過來,月亮會哭的!

對不起,對不起,剛纔我和月亮說了一句話,現在我要走了,再見!

(3)烏雲說它不是存心要遮住月亮媽媽的笑臉,它是要跟月亮媽媽說一句悄悄話,現在它走了,我們原諒它好嗎?

3、"月亮媽媽"眯着彎彎的眼睛,露出了快樂的笑臉重點提問:月亮媽媽露出了怎麼樣的表情?

教師總結:烏雲走了,月亮媽媽又露出了笑臉,不過這一次因爲有了你們的幫忙,

所以月亮媽媽比剛纔笑得更甜、更開心了,謝謝你們!

(二)情感遷移重點提問:

你想對月亮媽媽說什麼?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她。

三、音樂延伸

播放"搖籃曲",教師扮作月亮媽媽哄孩子們睡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聽辨音源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2、感受不同的音樂類型。

3、使幼兒積極參與遊戲,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教學重點:

使幼兒在遊戲中提高聽辨音樂方向的能力。

教學難點:

按照遊戲情結和音樂變化,調整音樂行爲。

教學準備:

1、音樂盒兩個、磁帶

2、花仙子頭飾兩個(請大班幼兒班演化仙子),各種小動物頭飾每人一個

3、佈置森林和家的環境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進行一次特別的春遊,我們要去的地方叫神祕森林,裏面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這些地方要閉着眼睛才能找到。所以呀,我們請了花仙子來幫我們帶路,只要跟着她們的音樂就能去神祕森林玩了。”

2、認識花仙子出現兩位花仙子,現在我們閉上眼睛來聽一聽她們神奇的音樂吧。花仙子和小朋友們一起跳舞

3、遊戲

(1)現在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跟着花仙子的音樂去第一個目的地——快樂谷吧。幼兒們跟着花仙子到達快樂谷,“小朋友們快樂谷到了,大家睜開眼睛吧。”再一起跳舞。

(2)休息一下後,請第二個花仙子帶我們去下一個目的地——蝴蝶谷“小朋友們,快把眼睛睜開吧,蝴蝶谷到了,多漂亮呀。”,“小心不要嚇跑了小蝴蝶哦。”

(3)“現在我們要分成兩隊了,想去小鳥家的請跟着第一個花仙子,想去小兔家的請跟着第二個花仙子。

(4)“時間過得真快呀,我們今天去了這麼多地方,現在天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請跟着自己的花仙子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小班音樂:貓捉老鼠幾點了

活動目標:

1、對民間童謠有興趣,喜歡用童謠做遊戲。

2、傾聽指令,並根據指令作出反應,提高思維的邏輯性和敏捷性。

活動準備:小老鼠卡片、小背心、帽子和書包、花環、頒獎音樂、老貓頭飾、圖片3張。

活動過程:

一、學習童謠教師可通過出示圖片,引出兒歌。

二、遊戲一“貓捉老鼠幾點了”

玩法:幼兒扮老鼠,老師扮貓,一問一答念兒歌,最後老師說出銜走花花洋傘的老鼠是怎樣的,符合條件的老鼠要趕快逃到旁邊,否則要被貓抓走。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是否逃得對,沒有逃的是否有遺漏。

規則:能聽清指令,正確逃跑的老鼠爲贏。沒有逃或逃錯的老鼠爲輸,要被老貓抓走。

三、遊戲二“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幼兒裝扮自己,將自己變成穿着不同的老鼠”

玩法: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卡片上老鼠的樣子,用背心、書包和帽子等裝飾物來裝扮自己,並記住自己的號碼,能用完整語言表述自己是一隻怎樣的老鼠。玩法同前,幼兒扮老鼠,老師扮貓,一問一答念兒歌,老師說出銜走花花洋傘的老鼠是怎樣的。遊戲不斷進行,教師提出的條件不斷變化,並增加難度。如戴帽子穿背心、穿背心不背書包……規則:裝扮完請兩位好朋友幫助檢查自己的打扮是否與圖片吻合;聽清條件逃跑正確的老鼠爲贏,沒有逃或逃錯的老鼠爲輸。

四、遊戲三“根據老鼠號碼進行遊戲”

玩法:幼兒知道自己圖片上的號碼,教師要不斷變化要求,並增加難度。如號碼比6小、比2大比8小、號碼是比6大的雙數、不穿背心號碼比8小……規則: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否則也算遊戲失敗,接受暫停一次遊戲的懲罰。

遊戲結束教師可根據幼兒的遊戲狀況爲勝利者頒獎,評選本次遊戲中的“機靈鼠”。

兒歌:貓捉老鼠幾點了?

貓捉老鼠幾點了?

雨下了嗎?

它長什麼樣子呀?

兩點了。貓捉老鼠幾點了?四點了。

六點了。天亮了嗎?亮了。

下了。我的花花洋傘呢?被只老鼠偷走了。它是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