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六篇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六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漫畫來源於生活,喜聞樂見,它以獨特的藝術形式感染着孩子們,它的誇張、幽默、大膽的想象、簡潔的圖文、出乎意料的結局,正符合孩子們欣賞的特點。孩子們喜歡看漫畫,尤其是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欣賞和理解能力,對故事情節和圖片十分感興趣,每一次都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幽默的地方還會開懷大笑。但是讓孩子瞭解漫畫特點有一定的難度,在活動中,教師不能空洞地將一些抽象的詞彙灌輸給孩子們,於是我通過漫畫與照片的比較、讓幼兒欣賞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兒熟悉的中外漫畫作品,再將精心設計的提問有機滲透在活動中,使幼兒自己從中體會出來。在欣賞活動中,我始終本着“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幼兒自由欣賞、自由討論、幼兒講述、教師小結的方式,並藉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簡單分類,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

1、體驗漫畫帶給人們的愉悅感。

2、初步瞭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簡單分類。

3、欣賞漫畫,讀懂畫面的內容。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簡單分類。

2、難點:欣賞漫畫,讀懂畫面的內容。

活動過程:

1、通過漫畫和照片的比較,使幼兒初步瞭解漫畫的基本特點:誇張變形、好玩有趣。

(1)老師模仿小品《不差錢》中的臺詞:“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耗——”,請幼兒猜猜這是誰說的話,從而引出小瀋陽。

(2)老師畫出小瀋陽的漫畫。漫畫中的小瀋陽和照片照片中的小瀋陽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照片和畫哪一幅更好玩兒、更有趣兒?

(3)教師小結:這種好玩兒、有趣兒的畫就是“漫畫”。漫畫最大的特點是把人物畫的誇張變形。

(4)欣賞人物漫畫。

(評析:通過幼兒熟悉、感興趣的人物——小瀋陽,輕鬆自然的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教師現場用筆畫出小瀋陽的漫畫,而且是先畫身體再畫頭,這樣始終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力、更有親切感、說服力,並能自然的過渡到漫畫的概念和基本特點上來,使幼兒容易理解。)

2、出示漫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請幼兒說出漫畫中誇張變形的地方。

(評析:通過直觀的漫畫課件,使幼兒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是把人物最有代表性的地方表現出來。比如:兒子的大頭、爸爸的小頭和爸爸戴的大眼鏡等,從而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3、欣賞、講述漫畫《三毛》,使幼兒知道漫畫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是畫出來的,可以用來說話。漫畫分爲單幅漫畫、多幅漫畫和連環漫畫。

(1)出示三毛的漫畫,請幼兒欣賞後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小結:漫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用來說話,它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是用筆畫出來的。

(2)比較單幅漫畫、多幅漫畫和連環漫畫。出示三毛的連環漫畫,請幼兒欣賞。

(評析:從單幅漫畫到多幅漫畫,再到連環漫畫的欣賞,使幼兒對漫畫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理解。將漫畫欣賞與語言講述有機地整合起來,既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又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且調動了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化解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4、欣賞、講述漫畫《父與子》,幫助幼兒理解漫畫是沒有國界的,被人們稱爲“世界語”。

(1)出示漫畫《父與子》,請幼兒欣賞、講述。

(2)出示《父與子》的德文註解,請幼兒閱讀。

(3)出示《父與子》的中文註解,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

(4)教師小結:剛纔那段文字是德國的文字,它其實就是解釋剛纔漫畫的內容,德國的文字我們看不懂,漫畫我們可是看得明明白白的,漫畫不光中國人能讀懂,日本人、美國人……全世界的人都讀得懂,漫畫是沒有國界的,被人們稱爲世界語。

(評析:教師選擇的德國漫畫《父與子》生動有趣、內容富有生活氣息、簡單幽默,容易讀懂,所以幼兒很有成就感。德語的出現使幼兒精神爲之一振,把活動再次推向。)

5、講解漫畫和動畫片之間的關係。請幼兒欣賞漫畫。

(評析:動畫片中的漫畫幼兒十分喜歡,情緒高漲,在一片歡呼聲中,本次活動走進尾聲。)

6、請幼兒回教室自己創作漫畫。

活動反思:

幼兒的學習是非常情緒化的,與興趣有極大的關係。教師所選的內容自始至終都圍繞幼兒熟悉、喜歡的漫畫、人物進行,幼兒活動興趣濃厚。具體體現在:幼兒注意力專注,情緒愉快,積極參與,思維活躍,教師和幼兒都輕鬆自如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小百科: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積木、顏料以及勾線筆等材料工具探索小雞的各種動態。

2、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顏料(黃色加點橘黃)、積木兩塊(一大一小)、勾線筆、抹布、範畫(小雞的各種動態)、磁鐵若干、“小雞、小雞在哪裏”音樂磁帶

操作紙每人兩張(供前後兩次操作)、顏料、積木、勾線筆、抹布、展板。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激發探索慾望。

*師:“我們上次用積木在顏料盤裏親了親,在紙上變出了什麼來了呀?”引導回憶出以前印過的如:泡泡、皮球等。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一個新本領,用積木去親親顏料在紙上變出小雞來。那小雞長着什麼樣子啊?”啓發幼兒說說。

*師小結:小雞長着圓圓的頭、圓圓的身體,頭上有眼睛、尖尖的嘴巴,身上長着黃黃的毛,身體下面還有兩隻小腳。

*師:“你們來看,今天老師幫寶寶準備了哪些材料來變小雞呢!”教師一一出示材料:顏料、積木、勾線筆,一塊小抹布,請幼兒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

2、交代要求,明確操作規範。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來試一試,變出小雞來,手髒了用抹布擦一擦。小朋友兩個人一張桌子

3、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

教師全面觀察,選取成功作品,展示出來。

4、幼兒示範,教師講解。

師:“這個寶寶真能幹,你的小雞是怎麼變出來的?請你上來變一變。”*引導幼兒觀察,鼓勵個別幼兒用自己探索的方法,示範小雞的作畫過程,教師及時用語言提示幫助幼兒介紹作畫的方法。

*師小結:“噢!原來小雞是這麼變出來的!用小圓印小雞的頭,用大圓印小雞的身體。頭是長在身體上的,兩個圓是緊緊地靠在一起的。再用勾線筆畫小雞的眼睛、嘴巴、小腳。”

*師:這隻小雞在幹什麼呢?

*師:小雞還會幹什麼呢?

5、出示範例,引導欣賞。

師:“嘰嘰嘰,這裏又來了一羣小雞,看!它們在幹什麼?”請幼兒回答他看到的小雞在幹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提醒幼兒看小雞走路、吃蟲時的頭和嘴巴是什麼樣子的。說完後,帶領幼兒來學小雞走路、吃蟲、說悄悄話等動作。

6、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

*師:“寶寶也來變許多小雞,變在走路、變在吃蟲的小雞……好嗎?” *師巡迴指導、觀察。

7、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師:“你喜歡哪一幅作品?最喜歡哪一隻小雞?哪裏可愛?”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並引導幼兒交流內心的感受,幫助幼兒肯定自己、欣賞同伴……

*師:“我們一起來和小雞做個遊戲吧!”(師幼一起在“小雞、小雞在哪裏”音樂下,邊唱邊做各種動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想添畫成小魚,並變現其主要特徵。

2、能夠發揮想象,創造性的進行圖形添畫活動,發展創造力。

3、願意參與圖形添畫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

2、畫有不同圖形的作業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鞏固幾何圖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我們一起來看看,提問:畫面中都有什麼?

2、師:嗯,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嗎,這些圖形寶寶可神奇了,他們還會變魔術呢。

二、欣賞範例,瞭解添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師: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麼?(出示範畫圖形變出來的東西)(變成了小魚)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這些圖形添上了什麼變成了小魚?(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

老師小結:剛纔小朋友都觀察的很仔細,知道這些都是添畫了一些東西變出來的,老師也想來變魔術,你們一起來幫助我好嗎?老師示範。

三:幼兒添畫創作。

1、幼兒添畫老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圖形進行添畫,充分發揮想象,添畫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2、教師出示添畫有花紋裝飾的魚,帶領幼兒觀察。

3、幼兒添畫裝飾不同形狀的魚。

四、作品評價

1、師:你把什麼形狀的小魚用什麼花紋裝飾的,誰願意來說一說。

2、表揚添畫有創意的幼兒。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想不想讓小魚變得更漂亮呢?那我們一起拿着畫回去給小魚塗上美麗的顏色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將不規則的色塊,想象成不同的動物。

2.感受創作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兩人一張、抹布人手一塊、棉籤、各色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色塊

1.出示抹布、顏料

——小朋友們看看王老師這裏有什麼?

——今天我要和抹布顏料玩個遊戲,你們想知道怎麼玩嗎?

2.介紹玩法

——首先將顏料倒在紙上,然後拎着抹布的一個角,讓抹布拖着顏料走一走。可以怎麼拖呢?(來回拖、前後拖、轉個圈圈拖)

——還可以拖到紙的外面去哦。想不想試試看呢,那等一會要戴上手套,用過的材料要放回筐子裏哦!

  二、幼兒操作

——幼兒在拖色時,老師來回巡視指導,看看誰拖出了規則的圖形,要及時引導他改變。

  三、添畫動物眼睛

1.勾畫輪廓

——剛纔小朋友們玩的都很開心,你們在玩的時候我就在看我的這個作品,唉這個地方有點像一個小動物啊,它想出來和我們一起玩遊戲,來我們用線條把它勾出來,看看它像什麼動物。

——要用黑顏色來勾線,我在勾線的時候小朋友們就想一想像什麼動物!

——沿着色塊的邊邊來勾線。(小線條像火車一樣每個小車廂都要連好哦!小火車可以開出去,還可以開進來。)

——想一想像什麼動物呢?(它的鼻子在哪裏、嘴巴在哪裏、翅膀在哪裏、頭在哪裏等等。)

——這張紙可以這樣看,還可以怎麼看啊(轉一轉)

——剛纔小朋友想到了很多動物,有猛獸,有小鳥。根據色塊和幼兒的想象來變動物,請幼兒上來添加眼睛。

——哇你可真棒啊,你畫出了一個xx的眼睛,你是一個畫畫高手呢!

2.作畫要求

——請你用黑色顏色塊的邊邊勾出輪廓線,看看像什麼動物。

——如果看不出來怎麼辦呢!可以轉一轉紙的方向,還可以問問旁邊的小朋友,小夥伴之間互相商量一下。

——記住哦,今天我們要變出不同形狀的眼睛,還可以在它身上添加一些花紋,好嗎?

  四、欣賞作品

——讓幼兒將作品平鋪在地上,幼兒共同欣賞。先讓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那個作品。

——老師在點評,我喜歡這幅作品它的眼睛畫得很不一樣,有的小朋友畫的動物的嘴巴很好看。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嘗試將不規則的色塊,想象成不同的動物。同時讓幼兒感受創作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兩次活動下來我自己最大的感觸是,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敢想、敢說、敢做,參與性極高。相反作爲老師我會忽略細節,忽略幼兒的發現。像第一次活動時有小朋友說色塊像一個螃蟹,我卻讓孩子將色塊當成一個小兔子來添加眼睛。第二次孩子發現長頸鹿的眼睛是方形的,我立刻糾正其實它是細長的橢圓形。前者孩子的想象多麼的與衆不同,可是我卻沒能及時抓住這個點,讓幼兒去添加去想象,作爲老師我對米羅的精髓還是沒能時刻記於心中,再是不敢放手讓孩子創作。後者孩子的觀察的細微,我怕孩子脫離我的目標,及時的“糾正”了孩子,而忽略了從孩子的角度看他就是一個方形的眼睛。

總結這兩次的活動就像王園長說的那樣我心裏對活動的目的性太強了,總是很“適時”的打斷孩子想說的,總想讓孩子往我設定的目標去想去做。其實我們組織活動的本身就該是以孩子爲中心的,孩子纔是活動的主人,就像綱要中說的老師應該是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而我往往是讓孩子來走我設定“成人路線”。通過這兩次的活動我也發現,脫離我的想要的,孩子發現的是更細微,更具創意的,展現的作品也是很震撼的!

經歷這次的磨課我對米羅教材的精髓又加深理解,通過這次活動希望能提醒其他老師在組織類似活動時一定要多給孩子機會,因爲孩子們的創意比起成人是有無限潛力的。各位老師對我提出的寶貴意見我會吸收在日常教學中多加註意。慢慢磨練自己,真正的做到不論什麼活動都是以孩子爲中心的!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準備:

白卡紙(連卷)、顏料(稀釋過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紙、音樂

二、活動目標:

激發孩子充分的想象,讓孩子識別基本色彩並搭配。

三、活動過程:

(1)夏天,天氣特別炎熱,雨婆婆也被太陽公公烤乾了,大地叔叔都乾枯了,就連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裏的小魚們到處在找水喝,可每到一處就被魚兒們“咕咚咕咚”喝個精光。這可怎麼辦呢?

帶領幼兒作找水狀一起遊,並且把自己當做小魚。

(2)想到方法來拯救我們的小河姐姐了嗎?

出示蘭色顏料並提問:河水是什麼顏色的?想象以下乾枯的小河是什麼顏色的?那下面就請大家幫助河姐姐把藍色的河水覆蓋滿整條小河吧

(3)請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個藍色顏料杯子,把顏料倒在白紙上,並且用手把它抹勻,把白色都覆蓋掉。

(4)小河姐姐真高興,因爲她又恢復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傷心起來,因爲她雖然恢復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們都不見了,下面我們就要幫她把朋友們找回來。

請小朋友去已經覆蓋滿河水的小河裏摸魚,把紙拉起來,然後和媽媽一起去選一條尺寸大小都合適的魚,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要塗在有紋路的那面),再把塗好顏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

這個環節一定要父母一同參加。

(5)請父母幫助幼兒用手指點上小魚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體情況定。

四、欣賞自己的作品《魚趣》並且點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夏天的水果

活動目標:1、學習運用多種顏色表現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過觀察、練習,瞭解並學習畫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水果。

3、知道要換顏色是,將自己的畫筆洗乾淨再使用,保持顏色的乾淨。 活動準備:1、各種夏天水果圖片一張。

2、幼兒人手一支鴨嘴筆,一張繪畫用紙。

3、每組紅、黃、綠色的顏料各兩盤。

活動過程:1、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種多樣。

教師: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嗎?教師一一出示這些水果的圖片,問:"這水果是什麼樣子的呢?像什麼東西呢?是什麼顏色的呢?"幼兒一一說出這些水果的形狀特點及與什麼樣的物體相似,並根據圖片說說水果的顏色特點。

2、幼兒嘗試練習手指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我們用自己的手指做筆,畫畫夏天的水果吧。啓發幼兒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練習畫不同的水果。

3、幼兒使用鴨嘴筆,練習繪畫:夏天的水果。

教師出示鴨嘴筆,幼兒指認名稱。幼兒嘗試使用鴨嘴筆在桌子上練習繪畫。

4、觀察桌子上顏料的色彩,嘗試自己說說作畫的過程。

幼兒觀察桌子上顏料的擺放,引導幼兒用水粉顏料畫水果。

提醒幼兒注意:如果要換顏色,要把自己的筆放在水裏洗一洗,纔可以再次使用。(讓幼兒可以說說這樣洗筆的好處。)

5、繪畫活動。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指導。

6、評價。

幼兒根據顏色的乾淨程度和水果形狀的相似性進行相互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