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精選)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4、鍛鍊幼兒快速跑的能力。

5、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

6、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猴4個,桃子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過程:

一、出示貼絨圖片小猴和桃子,

說:我們給小猴分桃子吃,1只小猴只能分1個桃子,小朋友看看,是小猴多,還是桃子多?待幼兒回答後,問幼兒:“你是怎麼知道的?”教師在貼絨板上示範:將猴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猴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後將桃子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說一聲:“給你一個桃子。”並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猴子和桃子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餘的拿出來。

二、幼兒操作。

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後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說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三、玩遊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着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隻貓迅速抓住一隻老鼠,然後說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活動;重新玩遊戲時老鼠比貓多一隻。

活動反思:

通過遊戲活動,幼兒掌握了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方法,並且鍛鍊了快速跑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前幾天,我班的AA爲小朋友帶來了一罐泡泡水,當他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時,孩子們頓時沸騰起來了:他們有的拍泡泡,有的吹泡泡,有的追泡泡……第二天,更多的小朋友帶來了泡泡水,他們和泡泡玩得很開心,“泡泡”成了孩子們談論的熱點。

我想:既然幼兒如此喜歡新奇、好玩、會變的泡泡,何不借泡泡開展一次主題活動呢?

探索問題的產生

孩子的泡泡水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繼續玩泡泡遊戲,孩子必須擁有更多的泡泡水。用什麼材料來制泡泡水呢?泡泡水如何製作?自制泡泡水便成了孩子們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趣味探索的主題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孩子們玩泡泡的興趣正濃,所以他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泡泡水的問題。泡泡水裏蘊涵着一些科學問題,圍繞自制泡泡水可以開展一次很好的科學探索活動。於是,我預設了下面的活動,想調動孩子充分運用已有的經驗積極嘗試,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展開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各種材料,大膽嘗試製作泡泡水,體驗探索的`樂趣。

2、願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洗手液、洗髮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帶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動過程:

1、交流材料,回憶經驗

從孩子們對吹泡泡特別感興趣入題,詢問小朋友還找到了哪些會變泡泡的東西,並請他們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帶來的材料。

2、分類介紹,豐富經驗

(1)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各自帶來的材料,說說他是怎麼知道這種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於小朋友帶的材料可能有重複,無需一一介紹,當介紹到某種較普遍的材料時(如沐浴露),可以問問還有誰也帶了這種材料,帶的是什麼牌子的,等等。

3、運用經驗,積極探索

(1)在探索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對材料作簡單介紹。

師:今天我們就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做泡泡好嗎?戚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杯子、蓋子上帶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籃裏也有各種不同的材料,你們也可以選擇。

(2)孩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問題

a、觀察孩子們使用材料的情況;

b、及時根據孩子們的探索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泡泡,並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探索結果;

d、發現幼兒不同的操作方法時,及時讓其他幼兒分享這些信息。

4、交流分享,體驗快樂

(1)當有的幼兒製作出泡泡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和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經驗。

(2)和孩子們一起玩吹泡泡的遊戲。

活動設計評析:

“泡泡從哪裏來”的主題源於教師對幼兒遊戲經驗的關注,並在許多幼兒對此感興趣的基礎上,及時轉換成一個預設活動。教師依據小班幼兒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慾望,但其認知活動明顯受情緒支配以及對事物之間的內在關係難以理解的年齡特點,將活動目標設計爲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以及與同伴和老師的初步交流。

活動設計分四個環節,四個環節的邏輯程序考慮到了小班幼兒學習的心智特點。從引發幼兒回憶各自不同的遊戲經驗出發,喚起幼兒大腦皮層原有“暫時聯繫”通道的覺醒,激發每個幼兒參與探索活動的積極性。第二環節的分類介紹是建築在幼兒零碎、泛化的對泡泡從哪裏來的感知經驗基礎上的概括與提升。但是對於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小班幼兒來說,僅限於此還遠遠不夠,所以,教學過程安排了嘗試操作的環節,爲幼兒提供嘗試――發現――體驗的機會,讓他們在失敗――修正――成功的過程中,滿足自主操作、試驗的需要,滿足表現的願望和相互認同的心理需要,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小班教案《晾襪子》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把能對的物體進行一一對應的匹配,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願意和同伴友好地共同操作材料,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晾襪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

2、能把能對的物體進行一一對應的匹配。

3、願意和同伴友好地共同操作材料。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重難點:

能把能對的物體進行一一對應的匹配。

體驗成對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

活動準備:

夾子每人一個,手套、襪子每人一雙,臉盆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引出問題。教師繫着圍裙扮演媽媽,端着一盆襪子對幼兒說:“媽媽今天洗了許多的襪子和手套,你願意來幫助媽媽晾襪子、晾手套嗎?”

二、基本部分

1、演示規則,出示晾衣架。師:“晾襪子和手套時,同一雙襪子或手套要夾在一起。怎樣才能找到同一雙的兩隻襪子呢?”教師取出一隻襪子,請幼兒從盆裏找出另外一隻襪子。教師:“他找的對嗎?你怎麼知道這兩隻襪子是一雙呢?”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襪子相同的圖案,大小,花紋。

2、教師:“找到同一雙的兩隻襪子後,就把他們合併在一起,夾在一個夾子上。就像這樣,捏住夾子夾住兩隻。教師示範夾一雙襪子。”

3、介紹基本組和平行組活動,教師指着幾盆襪子和手套:“那邊盆裏還有許多襪子、手套要晾,我們來玩晾襪子、晾手套的遊戲,請小朋友幫忙,把它們一雙一雙的晾起來,好嗎?”

4、 結伴操作。教師一個一個地請幼兒去和另一個同伴牽手,一同走到夾襪子和夾手套的場地,兩兩合作開始操作。

5、觀察指導,教師巡視,瞭解幼兒是否理解“配對夾襪子或手套”的規則,強調“同一雙要夾在一個夾子上”。協調有可能出現的幼兒獨佔襪子盆或手套盆的情況。觀察幼兒的操作策略,分析發展水平,適時進行個別指導。

6、提示常規。師:“請夾完所有襪子或手套的小朋友在檢查一下,每雙襪子或手套有沒有夾錯。”

提示換組:“晾好襪子的兩個小朋友可以一起把襪子收下來,放回盆裏,然後兩人在一起去晾手套,晾好手套的兩個小朋友,取下手套以後也可以一起來晾晾襪子。”

三、交流評價

1、整理。師:“襪子手套晾乾了,請大家把襪子手套收下來放回盆裏吧。”師生共同整理。

2、交流。集中幼兒。教師:“今天你晾的襪子還是手套?”“你是怎麼找到成雙的一雙襪子或手套的?”

3、評價。師:“今天媽媽很高興,大家都愛勞動。哪些小朋友按要求完成了襪子或手套的配對任務?”“哪些小朋友在活動時,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友好地共同一盆襪子或手套的?”教師補充講評在活動巡視中發現的操作策略和行爲表現。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晾襪子》的主要目標是將成對物體一一對應,對應是教學過程能力關係和排序的'重要內容,是將來學習對應比較和點數的基礎。活動開始前讓幼兒準備了襪子和手套,有了這些東西做教具,小朋友變得更有興趣了。請幼兒進入情境後,幫助老師一起晾襪子,向幼兒提出晾襪子的要求,幼兒能一下找出兩個相同的襪子或手套,並能發現它們上面有一樣的“美羊羊”(圖案),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們還能說出因爲它們顏色、條紋、大小是一樣的,所以“它們是一雙”。在幼兒自己操作時,幼兒們都能準確找出一雙相同的襪子或手套,並能把它們合併在一起後進行交換操作。在最後的評價環節中,幼兒也能積極的配合老師,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活動結束,幼兒很開心。

小百科:古代的襪子稱之爲“足衣”或“足袋”,通過數千年的演變,才發展到現代形式的襪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1、誘導目標:

激起嬰幼兒的好奇心,吸引他們往玩耍往試探,使大大年夜行徑以及風雅行徑都獲患上鍛鍊。

2、環境與質料:

粗細、是非不一的軟性水管;質地、大大年夜小不同的球多少好多;在管子口貼上小螞蟻;“小螞蟻的家”違靜圖一幅。

3、入程誘導:

一、 嬰幼兒自己選擇珠子,放進以爲契合的管子口,察瞅珠子從那裏滾出來。

二、 熟諳後,可向導嬰幼兒比一比一樣的珠子從哪一個管子滾出來的速度快。

三、 掉落出來的珠子自己撿起,再從新投放。

4、倡導:

一、 爲了對峙嬰幼兒馬糊這一步履的癖好,述職報告教師可將管子的曲折屈身度、延伸的標的目的'從新組合。新的組合,新的門路更能激起嬰幼兒的好奇心以及試探願看。

二、 可貼上一幅“小螞蟻躲糧食”的違靜圖,讓嬰幼兒在玩的入程中相識螞蟻的生計景象。

可讓嬰幼兒逐步感知珠子的大大年夜小與管子粗細的干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和泥,讓幼兒關注泥巴的變化。

2.會初步用團和捏的方法玩泥。

3. 培養孩子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4. 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 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泥製品若干(如元宵、小兔、毛毛蟲、小花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泥製品,引起幼兒的興趣,並讓幼兒討論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

2.引導幼兒嘗試和泥,感受泥土和泥巴的特徵。

(1)請幼兒穿上圍兜,每人裝上一小盆幹泥土,用手摸一摸,壓一壓,感知泥土的特徵是:鬆鬆的,軟軟的。

(2)引導幼兒說一說泥巴是怎樣和成的,並初步嘗試一下。

(3)請幼兒觀察並用手觸摸一下,

感受泥巴的特徵是:溼溼的,粘粘的。

3. 以玩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參與:“今天我們來玩個超級變變變的遊戲,看一看,瞧一瞧,我變了什麼?(變成個元宵)又變成了什麼?(變成個毛毛蟲),然後給幼兒示範用團和捏的方法玩泥,先把泥巴團成球形,再捏成各式各樣的東西,教師要注意講清要領和注意事項。

4. 每人一塊泥巴,請幼兒用團和捏的方法玩泥,玩的時候要注意和同伴相互學習,並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泥。

5. 幼兒相互欣賞並交流自己的作品,指出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

活動延伸:

1.把做好的泥製品放好曬乾,並給曬乾的泥製品上色,投放到展區供幼兒欣賞。

2.在手工區投放溼泥,顏料,模具等,鼓勵幼兒繼續創造性地玩泥。 我的創新:

小結及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欣賞泥工作品,讓小班幼兒初步瞭解泥工藝術,並練習泥工的基本技能:團和捏,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創造力。在活動開始時,先讓幼兒掌握了怎樣去和泥,由於小班孩子初次接觸泥工活動,我又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以引起他們的強烈興趣,並在團團捏捏的過程中體驗到玩泥的快樂。雖然孩子們的作品還較粗糙,但很可愛,有的還較有創意,雖然他們玩的手指黑黑的,但都很開心,而我陪着孩子們玩泥巴,也像回到了兒時快樂的感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認識春筍的外形特徵以及與竹子的關係。

2. 知道剝筍的方法,體驗剝筍的樂趣。

3.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材料準備:

每人1~2只筍

活動設計:

一、談話引體,激發興趣

1、師:你們認識它嗎?(出示筍)

師:對了,那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小結:每年的二三月份長出來的筍我們就叫春筍。春筍也有很多種,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雷筍和毛筍兩種。

二、認識筍的外形特徵

1、觀察雷筍與毛筍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師手裏的筍(同時出示雷筍與毛筍)你覺得這兩支筍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幼:(一個長長的,一個短短的;那個筍胖胖的)

2、通過觸摸感受筍

師:你們已經發現筍的長短大小不一樣了,現在請你來摸一摸他們的衣服有什麼不一樣。幼:(這個胖胖的筍有毛;是小刺……)

師:那另外一支有沒有?(沒有)

小結:對了,這一支細細長長的筍就叫雷筍,旁邊這支短短胖胖的筍就是毛筍,毛筍的筍殼上有毛。但是它們有個一樣的地方就是下面大,上面是尖尖的。

三、介紹剝筍的方法

1、觀察筍殼

師:我們看見的筍外面穿了一層一層的.衣服,這些衣服就叫筍殼,它們一層一層的把筍裹起來。

2、示範剝筍

師:在剝的時候我們要從最下面開始剝起,要一層層的剝上去。在剝得時候要小心,把每層筍殼都要剝得乾淨。

3、觀察筍的身體

現在已經把筍殼剝完了,你們看筍的身體是什麼顏色的?(綠色的,白白的)

在筍的身體上有一節一節的東西,叫筍節。

4、知道筍與竹子的關係

師:你們知道筍長大了會變成什麼嗎?

小結:筍呀是竹子媽媽的孩子,筍長大了以後也會變成竹子,毛筍長大了以後就會變成毛竹。

四、幼兒剝筍

1、每人發一隻筍,幼兒開始剝筍。

教師提醒:剝過筍後不能用手去揉眼睛或者擦到身上。剝完及時去洗手。

2、幼兒剝筍,教師指導

3、幼兒剝筍成功,教師拍照記錄孩子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反思:

筍是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東西,孩子們也經常能在家中或在幼兒園裏吃到筍,但是帶着筍殼的筍孩子們未必都見到過,更沒有機會剝筍。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較深刻的認識到筍的外形特徵,並且還認識了雷筍與毛筍兩種,知道它們之間的差異。而通過孩子自己動手剝筍,即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豐富了他們生活經驗,知道剝筍殼要從底層剝起。孩子不僅體驗到了剝筍的樂趣,同時還獲得了成就感!

小百科:筍是竹子初從土裏長出的嫩芽,味鮮美,可以做菜。竹爲質化植物,食用部分爲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感知常見的水果和蔬菜的基礎上,學習給水果或蔬菜添畫五官和四肢。

2、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蔬菜拼貼在操作材料的中間。

3、喜歡對水果、蔬菜進行裝飾。學習給水果或蔬菜添畫五官和四肢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蔬菜拼貼。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多種水果和蔬菜材料,水果圖片,水果娃娃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果娃娃,引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辦一個化妝舞會,看一看誰來參加化裝舞會了?

(出示水果娃娃):誰來了?這個水果娃娃是什麼樣子的?

二、我給水果娃娃照張相師:小朋友,你喜歡水果娃娃嗎?我們來給可愛的水果娃娃照張相吧。

出示水果娃娃圖片,示範在水果身上用黑色記號筆添畫五官和四肢。

三、打開書感知各種水果和蔬菜娃娃。

師:今天的'化妝舞會上還來了許多娃娃,它們是誰呢?畫面上有哪些水果娃娃?還有哪些蔬菜娃娃?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你喜歡哪個娃娃?你想給哪個娃娃照相?

四、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知道操作材料的用途。

請小朋友看一看,桌子上有些什麼?它們有什麼用?

怎樣給水果和蔬菜娃娃照相呢?

五、交代要求,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先貼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蔬菜,再在其身上添畫五官和四肢。

六、舉辦《果蔬化妝舞會》,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水果或蔬菜娃娃。

七、音樂活動《大鼓和小鈴》

師:《水果化妝舞會》開始啦,讓我們敲起大鼓和小鈴,和蔬菜、水果一起開心地跳舞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兒童的節日,學習觀看錶演應遵守的禮儀。

2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行爲。

核心要素: 兒童節 六月一 小朋友 同歡喜

演節目 我參與 看演出 守規矩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排練“六一“兒童節節目。

2幼兒背誦三字兒歌(核心要素)。

3告訴幼兒表演節目和觀看節目應遵守的禮儀。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要過自己的`節日了,讓我們一起慶祝慶祝吧。”

2組織幼兒來到小禮堂,參觀慶祝“六一兒童節”聯歡會,並表演節目。

(二)關鍵步驟:

1幼兒走進禮堂時,要做到互相不推也不擠。

2表演節目的幼兒,表演後要鞠躬,觀衆節目的幼兒要鼓掌。

(三)遊戲後與幼兒團討:

1“在人多的情況下,小朋友參加遊園活動時,應該注意什麼?”

2“小演員上臺表演要注意什麼?”(表演後要鞠躬)

3“作爲觀衆,看完表演要做什麼?”(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