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通用)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通用)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通用)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內容簡介

小男孩去找動物朋友小狗狗、小兔子、小牛一起玩。可讓小男孩奇怪和傷心的是——平日裏愛玩耍的動物朋友個個都拒絕了他的邀請,並且都說:“我現在有點兒忙!”……

(二)主題分析

這個故事讓幼兒知道排便是一件很重要、很自然的事情。同時,也讓幼兒瞭解一些常見動物不同的大便。

(三)情節分析

瞧,忍住小便、大便不去,而是先忙着找朋友玩,這正是3歲幼兒身上經常出現的狀況。可當故事情節隨着動物們紛紛拒絕小男孩的遊戲邀請時,一個大大的疑問出現了:動物們究竟在忙點兒哈?有什麼比玩還要重要的事情呢?不過更奇怪:的還在最後,就是當動物們終於又回到小男孩身邊一起快樂遊戲時,小男孩卻也因爲“忙"而突然離開大夥兒,從而將故事引向深入。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反覆出現的“和我一起玩好嗎”的句式生動體現了本書主角——小男孩愛玩耍的性格特徵。“爲什麼不跟我玩"、“動物們在忙點兒哈’’的疑問,則引發了小朋友的閱讀興趣。本書以小男孩爲線索,生動地介紹了多種動物的大便形態;而幼兒在欣賞有趣故事的同時,也瞭解到正確如廁的方法。

(五)圖畫分析

1、畫面的構圖和排列

圖畫書中塗鴉般的繪畫手法,使作品充滿了童趣和溫馨。閱讀時雖然須有一定的邏輯順序,但在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大便的圖片時,教師可採用一次翻閱相關幾張圖片

的方法,來展開講述。

圖畫中蘊藏的細節

在故事的.開始部分,可以讓幼兒說說:“朋友們不跟自己玩的時候心情如何?”繼而引導幼兒看看、講講第7張圖片中小男孩的表情。接着故事的第一個小高潮——圍繞“那動物們究竟在忙什麼”、“爲什麼不能和寶寶玩"的大膽想象、講述開始了。

第二個小高潮是在欣賞到故事的第1 2、1 4、1 6張圖片時引發的討論——在這裏,不僅可以讓幼兒猜猜、說說(大便) “這會是什麼",還可以在揭開謎底——動物大便時,讓幼兒觀察這些大便是什麼樣子,進而通過畫面上留下的部分動物身體,猜測“這會是誰的大便"

在故事的最後,圍繞“小男孩跑到哪裏去了"、“他會忙點兒哈”的討論,不但可以激發幼兒的大膽聯想、自由表述,同時也能幫助兒培養良好的如廁習慣。

(六)語言分析

故事以簡單的語句爲主,貫穿故事始終的一句對話就是:“和我一起玩吧",“不好意思,我現在有點忙"。這種不斷反覆的簡單句式,尤其適合小班的孩子,能讓幼兒不斷重複、記憶,同時充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意圖

忍住小便、大便不去,而是先忙着找朋友玩,這正是3歲幼兒身上經常出現的狀況。《我現在有點兒忙》的故事圍繞“動物們爲什麼不跟小男孩玩兒"、“他們究竟在忙點兒啥”、“有什麼比玩還要重要呢”等疑問展開探索……幼兒在閱讀故事、解答疑問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禮貌地邀請別人共同遊戲,同時通過“讓小男孩快樂起來”的環節,以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2、活動目標

認識狗、兔、牛,能準確地說出他們的名字,瞭解他們的主要特徵。

3、活動準備

轡《我現在有點忙》圖畫書

·教學課件(PPT)

4、活動過程

(1)跟我一起玩

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音樂遊戲《碰一碰》。(也可換一種遊戲)

(2)誰和我一起玩

①教師出示小男孩的圖片,展開閱讀活動。

一和朋友們一起玩真開心啊!瞧,一個小男孩也出來找朋友玩了。

②出示第2---3面:狗窩、狗碗、肉骨頭。

一猜猜這是誰的家?

一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一小男孩想和小狗玩,應該怎樣對他說呢? (幼兒生活經驗交流、表述,並模仿小狗與小男孩的對話。)

③出示第4~5面:

一小男孩繼續去找朋友玩,看看他來到了什麼地方?

一誰會住在花園裏呢?

一(引導幼兒觀察花園裏的長耳朵)猜猜這會是誰的長耳朵?

教師出示完整的兔子形象,並引導幼兒學說對話:“××跟我玩吧!”“不好意思,我現在有點兒忙。”

(面出示第6~7面:

一小男孩兒來到了農場裏。瞧!

引導幼兒聽辨這是什麼動物的叫聲)

一小男孩會對小牛說些什麼?

一猜猜小牛會怎麼回答他?

(3)誰都不和我一起玩

一小男孩找了幾個朋友一起玩?

他拉着誰的尾巴在說話?(教師播放動物的叫聲(引導幼兒按照先後順序給圖片排隊)

~他們都是怎麼回答小男孩的?

一小男孩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朋友和他一起玩,你猜,小男孩會說什麼?做什麼?

(4)你快樂我快樂

①出示第8~9面:

~看看小男孩兒怎麼啦?

~他哭得多傷心啊!你有什麼辦法讓他快樂起來嗎? (可設置小程序:男孩兒開心的笑臉以及笑聲,以此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述,嘗試各種讓小男孩兒快樂起來的方法。)

(5)活動延伸:爲什麼不和我一起玩

一動物們都說:有點兒忙。可是他們會忙着做些什麼事呢? (幼兒展開想象,自由表述。)

一下次我們再看《現在我有點兒忙》這本書,一起來找找動物們在忙什麼的祕密。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意圖

繼第一次活動之後,幼兒對於動物們究竟在忙什麼重要的事而不去玩,產生了巨大的疑問,因此第二次活動將由此而展開。而幼兒在閱讀故事、解答疑問的過程中,不僅能瞭解這些動物大便的形態,同時也懂得排便是一件很重要、很自然的事情。

2、活動目標

(1)瞭解狗、兔、牛大便的形狀。

(2)懂得排便的重要性,促進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3、活動準備

《我現在有點忙》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幼兒不正確大便的圖片若干張

4、活動過程

(1)我們有點兒忙

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激發幼兒回憶。

(2)不一樣的大便

一動物們究竟在忙什麼重要的事呢?我們一起去他們的家裏看一看。

出示小狗家、花園、農場的圖片:

一聽聽,傳出了什麼聲音。(播放聲音“嗯嗯”)

一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一聲音沒有了,我們走過去看看。(同時出示三張動物大便的圖片)地上是什麼東西?

一你能猜出這些都是誰拉的大便嗎?

小結:哦!原來剛纔動物朋友們都在忙着“嗯嗯”拉大便呢!

(3)我現在有點兒忙

一大便拉好了,動物們又和小男孩一起快樂地玩起遊戲啦!

出示第20~23面:

一咦,突然小男孩停下來不玩了,他轉身朝自己家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說:“不好意思,我現在有點兒忙。”

一奇怪,小男孩忙着跑到家裏去幹什麼呢? (幼兒想象、講述)

一聽,什麼聲音?小男孩在幹嗎?

(4)我們的大便

一猜猜小男孩的大便是怎樣的。

小結:不同動物的大便樣子是不一樣的,那我們小朋友的大便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的大便正常的時候是乾的,如果吃壞了肚子,大便就變成溼的了)

(5)我會大便

觀看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一爲什麼小男孩不多玩一會兒再去大便呢?

一爲什麼小男孩不能像動物們一樣在地上大便呢?

一老師這裏有幾張圖片,請你來看看這樣做,對嗎? (圖片內容:把嗯嗯拉在褲子上、邊看電視邊嗯嗯、好幾天拉一次嗯嗯等)

小結:大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了便意就應該馬上到衛生間去拉掉它!

(三)活動拓展

1.是誰的大便。讓幼兒觀察“兔子”、“小狗”、“金魚”等動物的大便,知道不同動物大便的形態。

2.遊戲“蝸牛拉大便”。讓幼兒瞭解蝸牛拉出來的大便與吃下去的食物有關,吃的食物是什麼顏色,拉出來的大便就是什麼顏色。因此,教師可爲幼兒製作一個蝸牛模型,給幼兒看各種食物卡片,想象一下,蝸牛要是吃了這個食物,會排出什麼顏色的大便。

(四)閱讀區的活動

請幼兒做“卡片連連看”的遊戲,請幼兒用扭扭繩將不同動物與相應的大便卡片纏繞在一起;同時鼓勵幼兒使用象聲詞“嗯嗯”模仿動物排便的過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課題生成:

餅乾是幼兒常見、喜吃的一種食品,它不僅種類繁多、豔,而且形狀各異,味道豐富。遵循"生活即課堂"的宗旨,熟悉的餅乾着手,嘗試將數學教育的新觀念轉化爲教育行爲。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動中做個嘗試,並在充分尊重幼兒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通動手操作,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變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2、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的。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圓形餅乾(大、中、小)每位幼兒三塊放人盤中。

2、投影儀、電視機。

3、課前請幼兒洗手並消毒桌面。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1)觀察餅乾,感知形狀與大小,發散幼兒思維。

教師,"盤子裏的餅乾你們喜歡嗎?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生活中,你還發現什麼東西是圓形狀的?"

(2)品嚐餅乾,比較大、中、小。

教師:"三塊餅乾比較一下,你發現有什麼不一樣的?"圖案、花紋、厚薄等。)"請你挑一塊你最喜歡的餅乾嘗一嘗,然後說說你吃的餅乾?"(從大、中、小來分。)"你吃的叫什麼餅乾,你是怎樣知道中餅乾的?"(讓幼中餅乾是相對大、小餅乾而言的。)

小結:"中餅乾比大餅乾小些,比小餅乾大些,安排們叫它中餅乾。"

2、在探索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

教師:"剛纔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餅乾,你們看,餅乾被口洧什麼變化?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餅乾被咬,掰了以後,像什麼呢?"……發揮幼兒想像探索大或中餅乾的變化。(像船、山峯、扇子……)教師:"餅乾被小朋友咬了以後,發生了許多變化,改變的形狀。"

3、請幼兒繼續吃餅乾,想像、交流。(先吃完餅乾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比較大、中、小"是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利用生活中常見物"餅乾"進行粗淺的數學活動。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歸於生活,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自然。活動過程難易結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恰當的設問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於幼兒掌握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讓小班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鬆愉快地學到了粗淺的科學道理,從而掌握了有關數學的奧祕。

專家點評:

皮亞傑認爲:"認知的發展不是由內部成熟或外部教學支配的,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通過他們自己的活動(外顯的物體操作和內隱的智力活動),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認知結構。"對幼兒來說,探索的過程要比探索的結果更爲重要。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在生活和遊戲中進行的有關數學的探索活動容易引起幼兒興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學的內容。

因此,隱含在生活和遊戲中的數學值得好好開發和利用。

反思與討論:

談談你對"生活化的數學"的認識,檢驗一下生活化的數學對幼兒是否有作用。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玩指南針的過程中,自行發現指南針是用來測定方向的儀器,是用磁鐵製成的,磁鐵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質,瞭解指南針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指導學生製作簡單的指南針,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及動手製作能力。

3、通過介紹指南針的歷史,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準備

1、指南針、磁鐵、棉線、鐵釘、薄泡沫塑料片、水、水槽、指南針的應用掛圖或投影片。

2、每組1只磁性實驗盒(內有指南針、各種磁鐵、頂針等)。

3、剪刀、吹塑紙片、鋼針、線、膠水、透明膠帶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註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介紹指南針的歷史。

2、研究指南針是用什麼做成的。

3、指導學生認識磁鐵能指示南北。

4、指導學生認識指南針的用途。

5、指導學生製作指南針。

談話: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雖然是個小小的東西,用處卻大得很。比如航海、航空、勘察、探險等,都離不開指南針。那麼指南針是用什麼製成的呢?它爲什麼又有這麼大的本領呢?今天,就讓我們做個小小科學家,去探索指南針的祕密。(板書課題)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並發現一種長條的石頭能指南北,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我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做司南。司南的“司”就是“指”的意思。

後來古人又在司南的基礎上製作了古代羅盤。這時的羅盤已很像現在使用的指南針了,它具有指方向的磁針和顯示方位的刻度盤。把羅盤裝在船上,可以爲人們航海指引方向。大約在800年前,我國發明的羅盤傳到了非洲、歐洲,世界各地纔有了指示方向的儀器。這是中國人民了不起的偉大貢獻。這大大促進了世界各國的交往和科學、文化、經濟的發展,我們爲祖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而倍感自豪。

(1)提問:指南針是用什麼做成的呢?

(1)學生觀察課本第36頁圖後實驗。

(3)彙報觀察、實驗的結果。

(4)師生小結:指南針能吸鐵,說明它是用磁鐵做成的。

(1)提問:指南針能指示南北,那麼磁鐵能不能指示南北呢?

(2)學生實驗。(用各種不同形狀的磁鐵,通過幾次反覆實驗後,才能得出結論。如果用懸掛法,懸掛的線要短些,等磁鐵停穩後再觀察;如果用支撐法,磁鐵放在支架上要能靈活旋轉,停穩後觀察;如果用水浮法,可以在水槽裏放一塊泡沫塑料,把磁鐵放在泡沫塑料上,等磁鐵不再旋轉時,再觀察磁鐵指示的方向)

(3)學生彙報實驗結果。

(4)師生小結:實驗說明,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磁鐵都有指示南北的.性質。磁鐵有兩個磁極,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極,用“N”表示。

(1)討論:指南針的用途很多,你知道它能應用在哪些地方?

(2)學生觀察課本第38頁的插圖並討論o —

(3)師生小結:指南針的用途很廣,在地質勘探、野外考察、軍事部署、指揮作戰、登山測向、航空航海導航、城鄉規劃設計等許多方面都需要指南針指示方向。

談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指南針的構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它的歷史、用途等。讓我們運用這些知識,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既簡單又靈巧的指南針。

(1)講解制作方法:①所需材料見課本第38頁左下圖。②把鋼針磁化。爲了使鋼針有較強的磁性,要用磁鐵沿着同一方向摩擦鋼針,摩擦20—30次。③使磁針能靈活轉動,可以用水浮法制成

簡易的指南針。(也可以用懸吊法或頂針法)④在水槽邊緣上均勻地沿順時針方向貼上四張寫有“東”、“南”、“西”、“北”的字片,字朝外。再轉動水槽(刻度盤)靜止後觀察磁針,看磁針的哪端指南、哪端指北,至此,一個水浮式指南針就做好了。使用時,等磁針停止轉動後,輕輕轉動刻度盤,使正南方向的刻度與磁針南極相對,就可辨認出其他方向了。

(2)學生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小結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辦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遵守遊戲規則,教幼兒學會看簡單的標記,能按箭頭方向前進。

2、發展幼兒雙腳跳、跨步跳的動作能力。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場地佈置好“小水窪”、音樂磁帶《我愛運動》。

2、用藍即時貼剪好小腳印。

3、用紅即時貼剪頭的形狀,粘貼出前進的方向。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聽《我愛運動》的音樂讓幼兒做韻律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利用故事導入活動:炎熱的夏天到了,天空傳來轟隆隆的打雷聲,不一會就下起了大雨,大雨過後,地上出現了很多的小水窪。小水窪邀請我們一起做遊戲呢。

2、教幼兒知道什麼是小水窪後,教師問:“在下雨天,你們看到小水窪都會怎麼做?”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門前一片雨水窪》:雨停了,天晴了,門前多了片雨水窪,雙腳跳,單腳跨,過了水窪就到你的家。

4、教師提出的問題:下過雨,地上都是一個個小水窪,怎樣才能既不弄溼鞋子,又能馬上到達朋友的家呢?

5、引導幼兒觀看“小水窪”,討論“兩個腳印”和“一個腳印”的不同含義以及箭頭表示的.方向。(小朋友想一想,我們雙腳跳的時候,是兩腳着地的,單腳跳的時候是一隻腳着地的。)

6、遊戲開始:

7、教師先示範一次,邊念兒歌邊跳水窪,幼兒排好隊,一個一個越過小水窪。

8、活動反覆進行數次,幼兒可邊念邊跳。

9、播放音樂放鬆活動。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都順利安全的跨過了雨水窪,乾乾淨淨的到達朋友家。我們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教給好朋友,和朋友一塊做遊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1、活動來源

在《娃娃家》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喜歡在娃娃家裏,模仿大人燒菜,模仿大人的樣子哄寶寶睡覺,樂此不疲,不過動作較單一,而且也不知道大人爲什麼要這麼做,只是覺得好玩。

搖籃曲對於孩子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兒時模糊的記憶中會隱隱浮現媽媽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的情景,這情景中滲透着家人對寶寶的愛,也蘊含着搖籃曲的曲風特點,我認爲這對於小班初期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

因此結合主題的核心經驗和搖籃曲的音樂要素,我預設了本次活動。

2、教材分析

《別吵,小寶寶睡了》是《娃娃家》子主題《搖籃曲》下的一首歌曲,此曲旋律輕柔、緩慢,讓人一聽就有入睡的感覺,而且旋律重複簡單,十分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另外歌曲的語詞十分親切,字字句句都滲透着家人對寶寶甜蜜濃郁的愛。

3、重難點剖析

欣賞活動,對於小班剛入園一個多月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爲了讓孩子能感受到歌曲的輕柔,我採用了遊戲激趣法,引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並藉助情景性的話語,讓孩子一點一點的感知歌曲輕柔的特性。

對於活動中的第二個目標,我則通過孩子說在前,教師演在後的活動方式,分段式地讓孩子模仿大人哄寶寶睡覺的動作,並將情感目標貫穿活動的始終,使技能和情感兩者目標達到較好的結合。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輕柔。

2、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家人對寶寶的愛。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

熟悉娃娃、音樂遊戲《朋友碰一碰》

2、材料準備:

PPT,娃娃(人手一個),小牀若干、沙發若干

【活動重點】初步感受歌曲的輕柔。

【活動難點】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媽媽愛娃娃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碰一碰》

(激趣,併爲後面環節的切入做鋪墊)

過渡語:今天來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呢?(小娃娃)你們喜歡她嗎?我們和小娃娃一起來玩碰一碰的遊戲吧!(播放碰一碰音樂,遊戲開始)

二、欣賞歌曲

(欣賞歌曲,感知歌曲的輕柔)

1、情景感知

過渡語:娃娃有點累了,想睡覺了,可是怎麼睡也睡不着?

重點提問:

有什麼辦法能讓娃娃安靜地睡覺呢?想一想,我們睡不着的時候,媽媽是怎麼哄我們睡覺?

小結:娃娃睡不着覺,我們可以拍拍他,給他講故事,給他聽好聽的音樂哄她睡覺,我們的媽媽也是這樣哄我們睡覺的,瞧,媽媽對我們多好呀,會用這麼多辦法哄我們睡覺,真是個好媽媽!

2、欣賞歌曲

過渡語:今天媽媽帶來了一首歌,想讓娃娃聽着歌睡覺,但是我不知道,娃娃聽了這首歌,會安靜地睡覺嗎?這樣吧,孩子們,你們先幫媽媽聽一聽。

重點提問:

娃娃聽了這首歌會安靜地睡覺呢?

提升:這首歌曲輕輕柔柔的、慢悠悠地,寶寶聽着聽着就想睡覺了。

3、再次欣賞歌曲

過渡語:我們給娃娃聽聽,看看是不是聽了這首歌,娃娃就想睡覺了。

(再次播放歌曲,老師抱着娃娃邊看娃娃邊聽歌曲)

三、哄娃娃睡覺

(模仿大人哄小寶寶睡覺的動作,體驗媽媽愛娃娃的情感)

過渡語:娃娃在媽媽的懷裏聽了輕輕柔柔、慢悠悠的歌曲,馬上就安靜下來了,真好!

重點提問:

1、娃娃在媽媽的懷裏,媽媽是怎麼抱娃娃睡覺的?

提升:抱的動作

小結:媽媽用這樣的動作抱着我們,可真舒服呀!

2、媽媽抱着娃娃,怎麼哄娃娃睡覺呢?(教師將孩子們的回答進行示範,也可以讓個別幼兒來嘗試哄寶寶睡覺。)

3、這首歌曲裏面也有好辦法,我們聽聽看看歌曲裏媽媽抱着寶寶是怎麼哄她睡覺的?

小結:歌曲裏的`媽媽抱着寶寶,笑咪咪地看着寶寶唱着柔柔的歌,輕輕地搖着寶寶,搖呀搖,搖呀搖,寶寶甜蜜的睡着了。

4、跟着音樂模仿老師哄寶寶睡覺。(一到兩遍)

四、送娃娃回家

結束語:噓,小娃娃們都睡着了,讓我們輕輕把娃娃放在牀上吧!回家嘍!

課後反思:

這是一個音樂欣賞活動。音樂旋律優美、詞語親切。由遊戲引入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每位幼兒都人手一個小娃娃,把小娃娃當成自己的小寶寶,請孩子們聽着音樂哄自己的小寶寶睡覺。剛開始孩子們什麼姿勢都有,有幾個孩子還拿着娃娃甩來甩去。我通過引導幼兒想想自己的媽媽抱着自己睡覺的樣子,讓幼兒模仿,很快幼兒就展現出媽媽對自己孩子濃濃愛意的情景。在音樂聲中幼兒能夠和着音樂拍、搖着娃娃。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達到活動目標。

結束時,請孩子們把自己的小娃娃放在自己的小牀上睡覺。有的孩子給了小娃娃一個枕頭;還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小被子給小娃娃蓋好。這一切小動作都是孩子們對小娃娃關心的表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長大的快樂

2.能夠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活動重點感受長大的'快樂活動難點學說兒歌活動準備動物小虎

一、出示小虎吸引寶寶的興趣

1.你是怎樣過新年的?

(1)新年到,放鞭炮,敲鑼打鼓真熱鬧。

(2)穿新衣、戴新帽。

2.長大一歲了,你會做哪些事情了?

二、出示小兔,引出兒歌情境

1.出示小兔,設計散佈情境。

2.提出問題,幼兒自由發言:布娃娃伸手要你餵飯,你會怎麼做呢?

3.你會怎樣對小兔說?(哎呀呀,不喂不喂,咱們長大一歲了,你呀,知道不知道。)三、學習兒歌1.教師示範朗誦,以自己的表情、語氣吸引幼兒的興趣。

2.請幼兒隨教師共同朗誦兒歌。

3.進行個別指導:以小兔於幼兒對話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朗誦。

四、兒歌表演:做小演員進行分組朗誦五、活動結束:鼓勵幼兒將兒歌說給家長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知故事中角色情緒的變化,增強對角色的理解。

2.知道遇到事情要動腦筋想辦法,相互幫助。

3.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掛圖15號,《小朋友的書 親親小動物》,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看,今天李老師請誰來我們班做客了?(小烏龜)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烏龜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有趣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你喜歡誰?

三、教師依次出示掛圖講述故事,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掛圖一:圖片上有誰?狐狸想幹什麼?狐狸想幹壞事被誰看到了?

2.出示掛圖二:烏龜怎麼做的?青蛙怎麼樣了?烏龜緊緊咬住狐狸的尾巴,狐狸說了什麼?烏龜回答了嗎?爲什麼?

3.出示掛圖三:

狐狸去咬烏龜的頭,烏龜的頭怎麼樣了?

狐狸去咬烏龜的腳,烏龜怎麼做的?

狐狸去咬烏龜的尾巴,烏龜怎麼做的?

最後狐狸怎麼樣了?

四、教師再次完整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一隻怎樣的烏龜?爲什麼說它是一隻聰明的烏龜。

五、幼兒使用《小朋友的書 親親小動物》第11—12頁“聰明的烏龜”複述內容

活動反思與建議:

在本節課中教師素質良好,語言表達清晰,操作示範熟練,基本功紮實,幼兒積極參與,體現面向全體幼兒。而幼兒在這樣輕鬆,和諧,開放的學習活動中,樂於嘗試,學習到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蛋,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隊。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黃.蛋殼.會愛護蛋寶寶。

活動準備

1.圖片:雞、鴨、鵝、鵪鶉。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3.四隻透明玻璃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導入

1.師:“雞媽媽要來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給大家帶了什麼禮物?”發揮幼兒想象力,鼓勵幼兒說出不一樣的答案!

2.師:“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對了嗎?”教師讓幼兒伸手到籃子裏摸摸,然後再讓幼兒說是什麼。

(二)基本部分

師:“雞媽媽不僅帶了自己生的蛋,爲了讓小朋友們獲得更加豐富的營養,看看她還帶了什麼?”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寶寶:鴨蛋、鵝蛋、鵪鶉蛋。(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師:“請大家猜一猜,這些都是什麼蛋寶寶,瞧一瞧,你見過他們嗎?”

2.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的.大小。

幼兒比比.看看.掂掂.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顏色.份量來比較蛋.

教師小結:“有的蛋寶寶大(鵝蛋最大)有的蛋寶寶小(鵪鶉蛋最小),有的顏色偏紅(如雞蛋),有的蛋是淺綠色(如鴨蛋)。”

3.幼兒將蛋寶寶排隊。提醒幼兒在拿蛋過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師:“最大的蛋寶寶要排在前面,後面依次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排隊。”

4.猜猜它們是誰的蛋。

師:“這些蛋寶寶的媽媽是誰呢?”出示圖片:雞、鴨、鵝、鵪鶉,請小朋友把蛋寶寶送到自己媽媽的身邊。出示圖片:雞、鴨、鵝、鵪鶉,請幼兒將圖片與實物一一對應。

(三)結束部分

師:“這些蛋有大有小,顏色也不一樣,但是在蛋殼裏面它們一樣嗎?”

引導幼兒產生想要打開看看蛋的裏面的想法。

1.教師將蛋逐一打開在玻璃碗中,請幼兒仔細觀察蛋殼、蛋清、蛋黃。

2.讓幼兒知道蛋有外殼,蛋殼很薄、容易碎,蛋殼裏面有蛋清、蛋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