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傳統民間音樂是我國音樂文化的瑰寶,幼兒園非常缺乏傳統民間音樂的教材,老師也很少有這方面的音樂活動嘗試。在我院的音樂課題實踐中,我們選擇了“快樂音符兒童音樂潛能開發課程”大班《兒童遊戲》的節奏樂活動,讓孩子在歡快、熱烈、喜慶的節奏中充分感受傳統民間音樂的風格。《兒童遊戲》中的音樂《狗相咬》取材於山西鑼鼓樂的曲牌,音樂極具動感,一聽就令人有一種情不自禁想敲鑼打鼓的感覺。因爲這是一首節奏樂,在活動設計中,我們以節奏的感知與表現爲主。入場環節,選用了節奏練習音樂《FUNGA》,樂曲中涉及到的節奏型比較全面,可以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各種節奏,大膽表現,爲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對音樂的感受感知、表達表現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在活動設計中,採用了圖譜感受、歌詞感知、聲勢感知、樂器表現等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感知音樂節奏。

活動目標

1.音樂目標:初步瞭解與感受音樂中節奏的變化及一唱一和的表演形式。

2.情感目標:積極大膽地表現與表達,體會節奏樂合奏的快樂。

3.拓展目標:瞭解中國鑼鼓經音樂風格。

活動準備

音樂:《FUNGA》、《狗相咬》(音樂、歌唱、慢速);樂器:鼓、撞鐘、響筒、三角鐵;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1.導入與聆聽

(1)入場:聽《FUNGA》音樂,隨之做動作、拍節奏入場。感受樂曲中的不同節奏。

(2)聆聽《狗相咬》音樂。

指導語:剛纔我們聽的音樂是非洲的音樂,是國外的音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我們中國的民間音樂,請小朋友們聽一聽。

指導語:這首音樂是用些樂器演奏的?

告訴幼兒這首樂曲是我國山西的鑼鼓樂,是用鑼、鼓、釵演奏的。樂曲的名字是《狗相咬》,是描述一隻小狗與一隻大狗見面打招呼的情景。

(3)再次播放音樂,感受音樂不同的音色。

指導語:聽一聽哪個聲音是小狗的?哪個聲音是大狗的?爲什麼?(小狗聲音響亮;大狗聲音粗重)

(4)播放《狗相咬》歌唱音樂,再次感受音樂特點,感受一唱一和的演奏形式。

指導語:聽一聽兩隻狗是怎樣打招呼的?歌曲中是用哪些詞形容狗的叫聲的?

2.感受與感知

(1)圖譜感知:跟隨歌唱音樂,通過圖譜感受節奏。

①歌詞感知。

(通過歌唱音樂,讓幼兒感受到鑼鼓經中的歌詞,歌詞中的“臺”和“嗆”可以幫助幼兒理解一唱一和的表演形式。)

②理解空拍。指導語:在我們拍節奏時,每個音符都要拍一下,這個符號(休止符)是什麼意思?我們應怎樣表示?

③重點練習前兩小節有空拍的節奏。

(在圖譜設計上,將樂曲中的各種節奏按照樂曲順序在圖譜中完全呈現,這樣幼兒在感受音樂時會更加清晰。圖譜呈現方式上,將小狗與大狗的節奏位置劃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一唱一和的表演形式。)

(2)聲勢感知:用不同聲勢表示小狗和大狗,如用拍手錶示小狗、拍腿表示大狗。

3.表達表現——節奏樂表現

(1)節奏練習:幼兒每人拿一樂器,隨音樂敲打節奏。

(2)節奏樂表現。

①根據樂器,分成兩組。

指導語:我們的樂器要分成兩組,哪兩種樂器的聲音適合在一起?爲什麼?哪類樂器適合演小狗?哪類樂器適合演大狗?

②跟隨音樂,教師指示圖譜,幼兒用樂器表演一唱一和的表現形式。

(樂器表現是活動中較難的內容。在前期經驗方面,幼兒應能正確熟練地使用樂器,有良好的打擊樂常規。本次活動中,幼兒對樂曲節奏充分感受感知,掌握節奏特點,才能用樂器從容地表現音樂的節奏風格。)

4.結束部分

(1)延伸:告訴幼兒這首曲子還可以創編有趣的動作進行表演,在下次活動中進行,激發幼兒的創編興趣。

(2)在《FUNGA》的音樂聲中自由舞蹈,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能依據交通指示標記,看信號改變走跑方向。

2、初步建立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膠圈若干、交通指示標記(停車P拐彎)、繞杆4支

活動預設:

1、幼兒手握方向盤(膠圈)做開車狀,隨音樂進入操場。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

2、“小司機”練本領。

教師扮“警察”叔叔扮“小司機”。

3、幼兒在教師的囗令下走跑交替。出示相應的交通指示標誌,幼兒按指揮信號做模仿動作。

“綠燈”:小司機做開車快跑狀。

“紅燈”:小司機原地走跑狀。

“彎道”:小司機轉動方向盤做轉彎狀。

“停車場”:小司機模仿剎車動作。

教師出示不同交通標誌,幼兒做“小司機”遊戲。

4.遊戲:過隧道

讓幼兒自由兩人搭成“小隧道”,輪流當小司機穿過小隧道。

5.放鬆動作。帶領幼兒做擦車、洗車的動作。

觀察記錄:

1、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握着方向做鑽走跑的動作,一會停一會開,提議鑽過滑梯的山洞。2、在門囗的斜坡來回“開汽車”(提醒孩子注意控制上下坡的速度)。

3、我先向孩子認識所要懂的交通標記,他們很聰明,馬上領會其遊戲的要領,分成兩組進行遊戲。

有個別的孩子爲爭着排第一,碰撞到旗杆,於是與他們討論怎麼解決。前一組上的幼兒和後一組上的幼兒有不同的表現,先上的孩子要教師來解決,後上的孩子則提出解決的方法。

4、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在玩“過隧道”時,我馬上調整遊戲方案,和他們一起定下規則。他們在自己定的規則中愉快的遊戲,並瞭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

5、放鬆的環節幼兒則跟着教師做同樣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重點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狸的。

2.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儘量表現作品所蘊含的幽默感。

準備

故事磁帶、圖片。

 過程

1.完整欣賞故事。

――有一隻聰明的烏龜戰勝了狡猾的狐狸。今天,老師就講一講聰明的烏龜的故事。

――完整欣賞故事錄音一遍。

――故事裏有誰?烏龜對付狐狸的辦法聰明嗎?

2.幼兒看圖片分段討論。

――觀察第一、二、三幅圖,說說狐狸和烏龜發生了什麼事。

――觀察第四幅圖。狐狸想吃烏龜,烏龜怎麼辦?

――觀察第五幅圖,引導幼兒重點討論:烏龜怕摔、怕火,爲什麼還讓狐狸把它摔到天上,扔進火盆呢?(鼓勵幼兒兩兩結伴有表情地分角色對話)

――觀察第六幅圖,引導幼兒討論:烏龜喜歡水,爲什麼狐狸說要把它扔到水裏,它反而哭了呢?你認爲烏龜聽了狐狸的話心裏會怎麼想?它的心情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觀察第七、八幅圖,引導幼兒看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3.角色對白。

――教師既當敘述人,又當狐狸,與理解力、表現力都比較強的幼兒進行繪聲繪色的對白。

――在前一輪對白的示範下,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對白。重點引導幼兒注意講述時的語氣、語調和表情。幫助幼兒理解烏龜的聰明機智。

建議

1.活動前幼兒已對烏龜的身體特徵和生活習性有了一些瞭解,這樣幼兒就能理解烏龜的聰明與機智了。

2.爲了使討論的問題情境集中在烏龜如何機智地對付狐狸上,開頭的烏龜救青蛙這一部分可以一帶而過。

3.“角色對白”要將狐狸貌似狡猾,實乃愚蠢:烏龜表面可憐,實則機智的內涵表現出來。角色對白可集中在“狐狸實在餓,慌了”直到結尾這部分進行。

附:聰明的烏龜

一隻狐狸,肚子餓得咕咕叫,它東奔西跑地找東西吃,看見一隻青蛙正在捉害蟲,心裏想,先拿這隻青蛙當點心,填填肚子也好。

狐狸一步一步輕輕地跑過去,再跑上兩步就要捉到青蛙了,可是,青蛙正在捉害蟲,一點兒也不知道。

這事兒讓烏龜看見了,他急忙伸長脖子,一口咬住狐狸的尾巴。

“哎喲,哎喲,誰咬我的尾巴?”狐狸叫了起來。

烏龜回答了嗎?沒有。它張嘴說話,不是就放了狐狸嗎?烏龜不說話,一個勁兒地咬住狐狸的尾巴不放。

青蛙聽見背後狐狸在叫,就連蹦帶跳地跑到池塘邊,“撲通”一聲跳到水裏去了。

狐狸沒吃到青蛙,氣壞了,回過頭來一看:“啊,原來是一隻烏龜,我沒吃到青蛙,就吃烏龜也行。”

烏龜可聰明瞭,把頭一縮,縮到硬殼裏去了。狐狸沒咬着它的頭,就去咬它的腿,烏龜又把四條腿一縮,縮到硬殼裏去。狐狸沒咬着他的腿,一看,還有條小尾巴呢,就去咬它的小尾巴,烏龜再把小尾巴一縮,也縮到小硬殼裏去了。

狐狸實在餓慌了,就去咬烏龜的`硬殼殼,“格崩,格崩”,咬得牙齒都發酸了,還是咬不動。

狐狸說:“烏龜,烏龜,我要把你扔到天上去,‘啪嗒’一下摔死你。”

烏龜說:“謝謝你,謝謝你,你扔吧,我正想到天上去玩玩呢!”

狐狸說“烏龜,烏龜,我要把你扔到火盆裏去,‘呼啦’一下燒死你。”

烏龜說:“謝謝你,謝謝你,你扔吧,我身上發冷,正想找個火盆來烤烤火呢!”

狐狸說:“烏龜,烏龜,我要把你扔到池塘裏去,‘撲通’一下淹死你。”

烏龜聽到狐狸這麼一說,“哇”地一聲哭了:“狐狸,狐狸,你行行好,千萬別把我扔到池塘裏去,我最怕水,掉在水裏就沒命了!”

狐狸纔不理它呢,抓起它的硬殼殼,走到池塘旁邊,“撲通”一聲,把烏龜扔到水裏去了。

烏龜下了水,就伸出四條腿來,劃呀,劃呀,一直劃到青蛙身邊。兩個好朋友,一邊笑,一邊說:“狐狸,狐狸,你還想吃我們嗎?說呀,說呀!”

狐狸氣昏了,身子一縱,向青蛙和烏龜撲去,“撲通”一聲,掉到池塘裏去了。青蛙和烏龜看見水面上冒了一陣子氣泡,再沒看見狐狸露出水面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合作尋找去企鵝館的路線,並能正確運用方位詞清楚地介紹自己的路線圖。

2·體驗解讀導遊圖的樂趣,進一步感受導遊圖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動物園的導遊圖、介紹企鵝的錄像、若干紙和筆等。

  活動過程

  一、明確任務——在導遊圖上尋找去企鵝館的路線

1.談談對導遊圖的認識

師:最近爸爸媽媽帶你們出去玩了嗎?(出示動物園導遊圖)你們認識這個嗎?這是什麼地方?這張動物園的導遊圖有什麼用?

幼:導遊圖可以幫我們找到想要去的地方。導遊圖可以幫助遊客儘快熟悉陌生的地方,不讓遊客迷路。

2.認識導遊圖上的標誌

師:你們能看懂這張導遊圖嗎?圖上有哪些標誌?

幼:有衛生間、餐廳、電話亭的標誌,還有一些紅色和綠色的標誌。

師:紅色和綠色標誌代表什麼?

幼:代表進口和出口。

師:你們怎麼知道的?

幼:看箭頭的方向。

師:原來動物園的導遊圖上不僅有許多動物館的標誌,還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公共設施的標誌。

3.根據方位猜動物

師:現在我們用導遊圖來玩個遊戲,老師說出某個動物的位置,你們來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它在老虎的左邊,餐廳的右邊,斑馬的下邊。

幼:是長頸鹿。(引導幼兒運用方位詞正確表述動物的位置)

師:有了動物園的導遊圖,我們就能輕鬆找到想要看的動物的位置。

4.確定任務

師:猜猜看今天我們一起去看什麼動物?它在導遊圖的左上方。

幼:企鵝。

師:聽說今天企鵝館會播放一段介紹企鵝的錄像,你們想去看嗎?可是從動物園大門口到企鵝館,有好幾條路線,我們走哪一條呢?今天就請你們幫幫忙,分小組設計路線圖。

  二、小組合作——探索不同的路線圖

1.明確要求

師:現在分成三組,一起設計去企鵝館參觀的路線圖,每一條路線至少要經過6個動物點,在導遊圖上用紅線標識出來,等會兒請你們說說各自尋找的路線。

2.分組操作

分組討論、設計各自的路線圖。

  三、集體交流——討論各個小組的路線圖

師:(將各個小組設計的路線圖貼到黑板上,請幼兒相互觀察、自由交流)請你們介紹一下各自的路線圖,要說清楚你們從哪裏進去,先朝什麼方向走,接着朝哪裏走,路上會途經哪些地方。(重點提醒幼兒用正確的方位詞清晰介紹路線)

師:原來去企鵝館可以有不同的走法,但無論選擇哪條路線,最後都能到達相同的目的地——企鵝館。

  四、觀看錄像

播放介紹企鵝的錄像。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能清楚地把握住“方位詞”這個知識點,同時考慮到大班幼兒在空間方位感上的發展水平,即他們能正確地說出方位詞,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卻不會正確運用方位詞,常常只能用手指來指點方位。活動中,我們嘗試讓幼兒通過合作的形式設計路線圖,並運用方位詞進行介紹,這樣的教學形式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也有助於推進幼兒空間方位感的進一步發展。

在整個活動中,我們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展開活動過程。第一環節是對路線圖方位的感知和理解;第二環節是對沿路景物的認識;第三環節是對選擇合適路線圖的價值判斷;第四環節是在比較中尋找合適的路線;第五環節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各自設計路線圖的理由。活動在層層遞進中挑戰着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如方位詞的正確運用以及觀察、合作和傾聽的能力等。

在小組交流路線圖時,應該抓住其中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拓展,而不只是進行泛泛而談的交流。如有的小組爲什麼要選擇經過餐廳的路線?爲什麼有的路線經過的動物點多,有的卻較少?這些相關經驗的交流分享,對幼兒的實際生活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