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合7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合7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自主探索、討論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在活動中體會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

3、嘗試表現螞蟻王國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範畫一張(上面有用白色油畫棒畫的螞蟻),自制魔術棒一支(在水粉筆的另一頭貼上一顆星星)。

2、每組一張白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3、螞蟻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題激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就藏在這張白紙上,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現在楊老師就把它變出來好嗎?(變出小螞蟻)

2、哦!原來我們的新朋友是螞蟻,請小朋友看看螞蟻是什麼樣的?

二、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

1、師:請小朋友來說一說螞蟻是什麼樣子的?

2、螞蟻的身體有幾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兒的描述,同時給出科

學的名稱---頭、胸、腹三部分)

3、螞蟻的頭上長了什麼?(一對觸角、眼睛、嘴巴)

4、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裏?(請幼兒點數)

小結:原來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着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着六條腿。

5、師:小螞有不同的顏色,你們見過什麼顏色的螞蟻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瞭解螞蟻生活習性。

1、螞蟻的食性

師:原來螞蟻有不同的顏色,你們知道小螞蟻喜歡吃什麼嗎?(幼兒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觸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隻小螞蟻出去找吃的,它剛出去沒多遠就找到一塊大蛋糕,可是這塊蛋糕比螞蟻大,它怎麼也搬不動。它想請它是好朋友來幫忙,可是螞蟻又會說話,哪它會怎樣告訴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幫助呢?(用觸角)

3、螞蟻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螞蟻請來了朋友幫忙一起把這塊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裏走了,小螞蟻不知道回家的路怎麼走了,你們想想它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哦!螞蟻有特殊的本領,每次螞蟻離開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時候,它就會釋放一種氣體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螞蟻離開自己家多遠,都會跟着這個氣味找到自己的家。

4、螞蟻的家

(1)師:螞蟻聞着氣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們一起來看看螞蟻的家在哪裏?它是家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

(2)螞蟻是一個人住呢?還是很多人住?(羣居)螞蟻喜歡羣居,它們的家會有什麼樣的建築(育嬰室、國王的宮殿、儲藏室、休息室等等)

5、螞蟻的分工

螞蟻的家真大呀!那你們知道螞蟻的家裏都有誰嗎?它們分別是做什麼的!(分別引出母蟻、父蟻、工蟻、兵蟻)

母蟻(蟻后):螞蟻家族中體形最大的,蟻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蟻寶寶後它的翅膀就會脫落。

父蟻(雄蟻):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飛行。

工蟻:負責找尋食物,照顧蟻寶寶。

兵蟻:負責保護螞蟻家,防止敵人來侵入它們。

小結:原來螞蟻的家是一個大家庭,人們都喜歡叫它“螞蟻王國”。

四、螞蟻王國。

螞蟻王國裏真熱鬧呀!現在請小朋友們也來設計一個熱鬧的螞蟻王國好嗎?

1、交待繪畫步驟。

2、幼兒作畫。

活動反思:

《螞蟻》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描述了一羣小螞蟻勤勞快樂的生活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螞蟻可愛,勤勞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螞蟻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讀本的重點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發現並學習利用圖畫線索預測故事內容。難點是通過仔細觀察圖畫中螞蟻的動作並結合肢體演示、遊戲等手段學習和理解動詞拉、推、搬、擡、撐、搖的含義。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爲:喜歡閱讀這個故事,感受小螞蟻的快樂生活。仔細觀察畫面,嘗試用恰當詞彙描述小螞蟻的動作。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理解動詞拉、推、搬、擡、撐、搖的含義。

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首先做了課前經驗準備:對螞蟻的體態特徵、生活習性有初步的瞭解。然後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整個活動分爲三大部分,

(一)、導入活動:歌曲表演《螞蟻搬豆》引出小螞蟻。

(二)、圖畫閱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信息,預測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三)、總結分享。

在活動的設計上,基本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基本教學流程設計,結合教學設計示例和指導要點開展活動。在導入活動中,回憶討論了螞蟻的一些生活習性,爲下一步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引出讀本學習和閱讀,孩子們興趣很高,孩子對於小螞蟻還是很感興趣的。

在閱讀圖畫環節,學習第6、7頁時,在學習動詞時應讓孩子多模仿動作,從而更好地理解撐、搖這兩個動詞。後面兩頁對畫面信息觀察不到位,需要進一步的提示和引導。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一)安靜傾聽圍裙媽媽講故事,感知媽媽的聲音。

(二)體驗聽媽媽講故事的樂趣,進一步感受生活中媽媽對寶寶的關愛。

二、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感知圍裙媽媽講故事的聲音。

(二)難點:體驗和享受聽媽媽講故事的甜蜜與媽媽對寶寶的愛。

三、活動準備

(一)2~3件成人圍裙(有大口袋);相關故事繪本。

(二)事先邀請3~4位講故事的媽媽。

四、活動過程

(一)圍裙媽媽講故事

1.認識前來講故事的媽媽。

教師:這是誰的媽媽,她們都穿着圍裙,圍裙上都有個大大的什麼?

教師:猜猜圍裙媽媽的.大口袋裏裝着什麼。

教師: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圍裙媽媽講故事嘍,讓我們安靜聽。

2.聽圍裙媽媽(圍裙裏放着繪本)講故事。

教師:圍裙媽媽講了什麼故事?你們喜歡嗎?

教師:你們喜歡圍裙媽媽講故事的聲音嗎?

教師:你的媽媽給你講故事嗎?媽媽的聲音是怎樣的?

教師:下面再請一位圍裙媽媽給我們講故事,這回圍裙媽媽會講什麼故事呢?

教師:仔細聽聽這位媽媽的聲音又是怎樣的。

(二)和圍裙媽媽一起講故事。

1.選擇和自己喜歡的圍裙媽媽一起講故事。

教師:你想和哪個圍裙媽媽一起再來講一講這個故事?

教師:和圍裙媽媽在一起講故事、聽故事,感覺怎樣?

教師:平時在家裏,你媽媽什麼時候會和你一起講故事?

教師:你喜歡媽媽的聲音嗎?

(三)謝謝圍裙媽媽。

1.幼兒親手製作一張愛心卡送給圍裙媽媽。

教師:你想和圍裙媽媽說句什麼話?

教師:你想怎樣謝謝圍裙媽媽?(鼓勵幼兒用愛心卡和裝飾物給圍裙媽媽做禮物,並送給圍裙媽媽。)

教師:平時在家裏,媽媽給我們講完故事以後,我們可以怎麼做?

五、活動延伸

(一)將繪本投放到閱讀區,供幼兒說一說,看一看。

(二)可邀請班級其他幼兒的媽媽爲幼兒錄製故事錄音,在閱讀區或午睡前播放。

(三)活動結束後,鼓勵幼兒回家安靜地傾聽媽媽講故事,也可以和媽媽一起講故事,用心感知媽媽的聲音還可以把媽媽講故事的聲音錄下來與同伴分享本活動可以結合“三八”婦女節活動繼續開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繪本《小夜熊》描述了一場小男孩臨睡前和媽媽的談話:一天晚上,一隻小夜熊哭着來到小男孩家,原來它的媽媽不見了。於是,小男孩陪着小夜熊去尋找它的媽媽。他們找遍了媽媽常給小夜熊買蜂蜜的店、小夜熊常常玩耍的公園和家裏的每個角落,都找不到媽媽。小夜熊忍不住大哭起來,周圍陷入了一片黑暗。在小夜熊最難受的時刻,小男孩抓住了一顆流星,而流星正好被夜熊媽媽的釣魚竿勾住了,於是他們就這樣神奇地出現在了夜熊媽媽身邊。原來,夜熊媽媽是去給小夜熊釣魚了。這些魚要給小夜熊當早飯,還要換錢給它買自行車呢!故事的最後,小夜熊和小男孩一起躺在牀上,聽着夜熊媽媽溫柔的話語進入了夢鄉……

這是一個溫馨而奇妙的故事,非常適合低幼兒童欣賞、閱讀。因爲,依戀母親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對於初入幼兒園的小班孩子來說,他們正在經歷着與父母等親人的分離焦慮,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本能地想要尋找媽媽或者其他親人。因此,他們在閱讀這個故事時能與小夜熊感同身受,與小夜熊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爲了藉助繪本故事引起孩子內心的共鳴,引導孩子抒發對母親的依戀之情,理解暫時分離的必要。並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使心靈獲得成長。教學目的主要通過三個環節來達成。第一環節,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之對小夜熊產生好奇和關注,爲後面的閱讀環節做好鋪墊。第二環節,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這也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這個環節通過師幼共讀繪本,特別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夜熊的動作、表情,激發幼兒的內心情感,將自己帶入“小夜熊”的角色中,並隨着故事的發展完成對情緒的宣泄和轉化,理解父母是愛自己的,從而減輕分離焦慮感。第三環節是情境演繹,教師、幼兒分別扮演小夜熊,大家用語言和動作來安慰思念媽媽的小夜熊。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通過安慰他人和接受安慰,紓解了自己的情緒,增進了師幼、幼幼之間的情感,從而消除了分離焦慮。

目標:

1.閱讀繪本,感受、體驗故事的情感,抒發自己對媽媽的依戀之情。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分別是短暫的,即使分開了,父母還是很愛自己。

3.能夠調整自己的情緒,排解自己的分離焦慮。

準備:

1.繪本《小夜熊》的PPT課件。

2.黑色玩偶小熊一隻。

過程:

一、認識小夜熊,引出故事

1.認識小夜熊。

師(出示圖片1):你們看,這是誰?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熊?

師:對,它全身都是黑色的,只有脖子下面有一個白色的像月亮一樣的圖案,所以大家都叫它小夜熊。

2.逐一出示圖片2~4,重點觀察圖片3,瞭解小夜熊出現的原因。

師:小夜熊來到了誰的家裏?它爲什麼來小男孩家呢?

師:你們仔細看看這張圖片,小夜熊怎麼了?小男孩在幹什麼?

師:原來小夜熊一覺睡醒找不到媽媽了,它是來找媽媽的。因爲媽媽不見了,所以它特別傷心,連小男孩給它小汽車玩具也不要。於是,小男孩決定和小夜熊一起去找夜熊媽媽。

二、閱讀繪本,感受、體驗並表達內心情感

1.師幼共讀繪本圖片5~13,感受找夜熊媽媽的過程,引發共情。

(1)觀察圖片5、6。

師:小夜熊和小男孩來到了哪裏?他們找到夜熊媽媽了嗎?

師:媽媽不在給小夜熊買蜂蜜的商店裏,也不在他們經常一起玩的公園裏,媽媽到底在哪裏呢?

師:媽媽會不會已經回家等小夜熊了呢?他們決定回家去看看。

(2)觀察圖片7~8。

師:在家裏,小夜熊是怎麼找媽媽的?

師:它急急地衝到牀邊.連桌子底下和廁所裏都找過了。媽媽找到了嗎?

師:小夜熊和小男孩找過蜂蜜店,找過小公園,還找過家裏的每一個角落,但哪兒都找不到媽媽。

(3)觀察圖片9~11。

師:這時小夜熊怎麼了?周圍發生了什麼事情?

師:怎麼會這樣?你覺得小夜熊的心裏有什麼感覺?

師:找不到媽媽,小夜熊太難過了,它哭得傷心極了,周圍的一切都被它的眼淚染黑了,變成了黑漆漆的夜晚。

2.感受、理解夜熊媽媽對小夜熊的愛。

(1)觀察圖片12~15。

師:這時,天上突然出現了一顆什麼?

師:對,這是一顆流星。小男孩和小夜熊看見了,一把抓住了流星。流星帶着小男孩和小夜熊飛了起來。那麼,他們會飛向哪裏呢?

師:咦?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遇到了誰?

師:哇,原來他們看到了夜熊媽媽。小夜熊和小男孩看到了夜熊媽媽心裏怎麼樣?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師:對,他們撲進了夜熊媽媽的懷裏。找到了媽媽,他們太高興了!

師:看見他們擁抱在一起,你有什麼感覺?

(2)觀察圖片16~18。

師:夜熊媽媽正在幹什麼?

師:小夜熊那麼愛媽媽,一點兒都不想和媽媽分開,媽媽爲什麼還要去釣魚呀?

師:原來爲了讓小夜熊有魚吃,爲了掙錢給小夜熊買自行車,媽媽纔出去釣魚的。媽媽雖然暫時和小夜熊分開了,可她還是一直愛着小夜熊的。

3.聯繫經驗進行討論,引發情感共鳴。

師:你們的爸爸和媽媽不在這裏。他們幹什麼去了?

師:哦,他們離開你們去上班了。那你們會不會像小夜熊那樣着急呢?爲什麼?

師:原來,爸爸媽媽暫時和我們分開,是去上班了。爸爸媽媽只有上班才能賺錢,才能給寶寶們買好吃的東西、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還有好多好多寶寶喜歡的東西。就像小夜熊的媽媽一樣,爸爸媽媽即使和寶寶分開了,但還是一直想着寶寶、愛着寶寶的。

三、情境演繹,疏導情感

1.出示“小夜熊”玩偶,創設情境。

師:今天小夜熊來到了我們班裏。它說它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在幼兒園裏看不到媽媽覺得好擔心、好難過,它擔心媽媽還喜不喜歡它,擔心還見不見得到媽媽。你們誰能幫幫它,讓它不要難過呀?

2.提升經驗。

師:謝謝小朋友們的關心和幫助!小夜熊知道它上幼兒園後媽媽還是會一直喜歡他,會來接他的,現在一點兒也不傷心難過了!它決定留在我們班裏。如果有小朋友想自己的爸爸媽媽了,可以抱抱小夜熊,小夜熊也願意給你們一個愛的抱抱呢。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學習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演唱歌曲。

2、能在遊戲情境中體驗歌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理解歌詞。

師:今天老師和你們做個遊戲,我來問,你們告訴我是什麼車,好嗎?丁零零、丁零零,這是什麼車呀?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車輛圖片。

師:寶寶也要學一學這些車的聲音,然後告訴我這是什麼車,說兩遍好嗎?

丁零零、丁零零,這是什麼車呀?丁零零、丁零零,這是自行車,自行車。

笛笛笛、笛笛笛,這是什麼車呀?笛笛笛、笛笛笛,這是小汽車,小汽車。

嗚嗚嗚、嗚嗚嗚,這是什麼車呀?嗚嗚嗚、嗚嗚嗚,這是小火車,小火車。

二、學唱歌曲,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演唱。

1、師:有一首好聽的歌也唱了這些車,聽一聽吧。教師範唱

2、師:你聽到歌曲裏唱了什麼車?再來聽聽看這些車是怎麼唱歌的?再次演唱

3、師:他們是怎麼唱歌的?根據歌詞出示圖譜。

4、幼兒完整學唱歌曲。第一遍請幼兒跟着老師唱;第二遍根據幼兒演唱情況提具體要求。

5、學習一問一答的形式演唱歌曲。

(1)師:現在老師用唱歌的形式來問你們,寶寶們聽聽都是些什麼車?你們仔細聽好問題,然後也用唱歌的形式告訴我是什麼車,老師問問題的時候,你們要唱嗎?我們來試一試。

(2)老師唱問句,引導幼兒唱答句。利用圖片提醒幼兒不漏句。

三、邊唱邊表演,體驗歌唱的快樂。

1、師:這些車子,寶寶們會不會開啊?你會開哪輛車?

2、幼兒說說做做。

師:怎麼開?做看一看。個別幼兒動作表演。

3、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他的樣子。集體學習。

4、師:我們一起邊開車邊唱歌吧!集體邊唱邊表演。

5、嘗試一問一答邊唱邊進行歌表演。

6、嘗試交換進行演唱。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主題活動《學本領》開展了一段時間後,孩子們漸漸地對各種小動物產生了興趣,他們學着小動物的叫聲,做着有關於小雞的遊戲……這幾天他們又對飼養角的小烏龜產生了好奇,每天都要去看看他們,伸手摸摸他們,於是在體育鍛煉時,我提議帶小烏龜一起到戶外做遊戲,這下孩子們可高興了,孩子們圍着小烏龜觀察着、討論着,:“老師,小烏龜是不是很膽小,我伸手去摸它,它就把頭縮到殼裏了。”“老師,小烏龜的殼這麼重,摔跤了怎麼爬起來?”“老師,小烏龜吃什麼長大的?”一個個小問題在孩子們的小腦袋裏產生。於是,有關於小烏龜的一系列活動開展起來。

活動目標:

通過孩子自己親身體驗,感受爲別人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背景圖、插入圖片:小蚱蜢、小老鼠、小刺蝟、小白兔、烏龜爺爺

活動設計:

一、引發想象:

1、師帶領幼兒以小動物的身份在草地上游戲。(聽音樂

做小動物的動作)

2、(錄音機發出聲音:誰來幫幫我啊!)

3、師:“哎呀,是誰需要我們的幫助呀?”(和幼兒一起找找,並出示大烏龜)

4、師:“哦!原來是烏龜爺爺摔跤了,它四腳朝天爬不起來,這可怎麼辦?(引導幼兒想辦法)

二、理解故事:

1、師:“看看是誰來幫助烏龜爺爺了?”

(分別出示小蚱蜢、小老鼠、小刺蝟、小白兔)

2、師引導幼兒說說小動物是怎樣幫助烏龜爺爺的。

(激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用語言、動作表示)

三、內化遷移:

1、我們看看最後烏龜爺爺是怎樣爬起來的?

(在小動物的幫助下自己翻過身來的。)

2、教育幼兒以後要象烏龜爺爺一樣,摔跤了自己爬起來。

活動建議:在主題活動前,教師可以把小烏龜投放在飼養角里,引導幼兒一起觀察,並 設計一些讓小烏龜爬、游泳、四腳朝天的情景讓幼兒觀察,老師則在一旁傾聽他們的心聲。在運動中,讓幼兒親身體驗做小烏龜的各種動作。

活動反思:起初,幼兒對小烏龜並不十分熟悉,他們的觀察也是無意識的,通過老師的引領後,他們就會有一系列的問題產生。如:小烏龜是吃什麼長大的這一問題,孩子們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的:有的說吃蘿蔔、有的說吃青菜、有的說吃米飯等等。通過幼兒親身餵養後他們找到了答案。這樣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任何活動都是建立在孩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初步嘗試說唱結合的演唱方式。

2、 體驗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動準備:

1、《親親熱熱在一起》的歌曲mp3、電腦。

2、簡易道具房子。

3、手偶:爸爸、媽媽、寶寶。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出示手偶,談話活動——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出示道具房子,操作手偶,引出活動。

導語: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新朋友,喏——(教師一次出示手偶、介紹新朋友),這是爸爸,我們和爸爸打個招呼吧。

二、 基本部分

1、手偶故事表演《親親熱熱在一起》——瞭解歌詞。

創設情境:寶寶要給大家講故事啦:聽,有一天,寶寶和爸爸在家裏,寶寶總是看着大門,寶寶特別想有一個人來開門,你猜猜是誰呀?(引導幼兒發散思維想象。)哦,總想媽媽來看門,聽,叮咚叮咚,媽媽回來了。

第二天,寶寶和媽媽在家裏,寶寶又看着大門,他想着誰來開門呢?(啓發幼兒推理思維)豐富歌詞叮咚叮咚——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目標:

1、在非式活動積累經驗的基礎上,能根據模式排序,並能根據大小、顏色、名稱表述排序的方法。

2、通過活動初步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準備:卡車若干、蘋果、生梨等水果若干、各種蔬菜、食品等、貨架若干。

  過程:

  (一)創設情景

1 、小兔開了一家超市,貨架上擺滿了各種物品,可是超市裏沒有水果怎麼辦呢?(幼兒議論)請小朋友幫忙去運水果。

2、運水果時要仔細的看一看卡車上的水果寶寶是怎麼排隊的?

  (二)嘗試操作

每位幼兒自選一輛汽車裝運水果。

老師進行個別指導。

  (三)歸納小結

1、請幼兒把汽車開到停車場。

2、幼兒和老師一起驗證

(1)看一看紅汽車上的水果是怎麼排隊的?

小結:一個蘋果一個生梨……是一個隔一個排的。

(2)看一看綠汽車上的水果是怎麼排隊的?

小結:二個蘋果二個生梨……是二個隔二個排的。

(3)比較

紅汽車上的水果排隊與綠汽車上的水果排隊有什麼不一樣?

  (四)遊戲(找錯)

小兔給物品排隊,一不小心,有的地方忘了、漏了,請小朋友把漏的地方找出來、說一說,然後補上去。

1、幼兒在貨架上找錯,找到了說一說,再補上去。

2、請幼兒找個朋友講一講這些物品是怎麼排隊的?

3、請個別幼兒說說找到哪裏錯了?這些物品是怎麼排隊的?

  (五)遷移

出示ABC模式,讓幼兒看看,這些水果是怎麼排隊的?請幼兒下次在角落活動時再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