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天上有星》是一首兒歌,這首兒歌非常好聽,也非常有節奏,說快了就會繞口,所以它又叫“繞口令”。在該語言教育活動中,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鼓勵、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培養幼兒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念準“星、鷹、燈、釘”四個後鼻音,熟讀繞口令。

2、熟悉繞口令的節奏和韻律。

3、同伴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分四組,每組一套操作圖片。

2、黑色展板四塊(35釐米×60釐米),展板上分別貼有“圖+單字”的標示;花泥四塊,分別插着1、2、3、4的數字(作桌牌用);“笑臉花”獎品若干;投影儀,電腦;PPT課件(見圖)。

活動過程

一、玩圖片,說單字

1、看圖說字。

師:每人一張圖片,放在桌子上的籃子裏。選一張圖片,看一看,想一想,用一個字說出圖片上的東西

幼:檯燈。

師:“檯燈”是兩個字,是用“臺”好呢?還是用“燈”好呢?

衆幼:燈!

師:請拿“燈”的小朋友把圖片舉起來,讓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燈”。

幼:我的是螺絲釘。

師:螺絲釘用一個字怎麼說?

衆幼:釘。

師:同組人交換圖片,這一次你會拿到什麼?

幼:燈/星/鷹/釘。

師:請拿“燈”“釘”“鷹”“星”的人舉起圖片。

師:把自己拿到的圖片上的東西用一個字大聲說幾遍。

2、組內合作排序,組間競賽說字。

師:同組四個人給圖片排排隊,看哪一組排的方法多。

第四組:鷹,釘,星,燈。

師:把圖片換個位置再試試看。

師:有不一樣的說法嗎?

第一組:鷹,星,燈,釘。

第三組:星,鷹,燈,釘。

第二組:星,燈,釘,鷹。

師:各組根據自己排的順序把四個字連起來說說看。

衆幼:燈釘星鷹/星鷹燈釘/星燈釘鷹……

師:交換字的位置再說說看,看看哪個組說得對、說得快。各組先自由說,等會兒來比賽。

爲說得準、說得快、有合作意識的小組發放“笑臉花”。

二、聯繫生活說短句

1、分類排放圖片。

師:這塊展板上也有四幅圖片。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的圖片貼到這四塊小展板上來。想一想,看一看,你的圖片應該貝佔在哪裏?

師:糾錯。

2、聯繫生活說短句。

師:生活中哪裏有星?哪裏有鷹?哪裏有燈?哪裏又有釘呢?討論。

幼:天空上有星。

師:是的,天空上有星。

幼:家裏有燈。

幼:天上有鷹。

幼:牆上有釘。

幼:樹上有鷹。

師:是的,我也是這樣想的。

師:誰能一下子把它們都說出來?

幼:天上有星,樹上有鷹,家裏有燈,牆上有釘。

師:獎勵笑臉花。

師(出示PPTl):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你能看出來哪裏有星、哪裏有鷹、哪裏有燈、哪裏有釘呢?

(幼兒自由說。)

師:小組間比賽。組內成員可以一起說,也可以一個人說一句,還可以用其他不同的方式。每個人都必須說。

師:誰來說說看?

幼:天上有星,樹上有鷹,桌上有燈,家裏有釘。

幼:天上有星,樹上有鷹,桌上有燈,門上有釘。

(幼兒分別學說。)

師:小組的每個人各說一句,看看哪個組說得陝、說得準!先商量一下,誰先說第一句,誰說第二句……

(各組展示。)

三、看圖解,說兒歌

1、學兒歌后半部。

師(出示PPT2):請再來看大屏幕。這些圖片上用什麼來拔釘,用什麼來關燈,用什麼來趕鷹,用什麼來遮星的呢?

幼:用鉗來拔釘。

幼:手來關燈。

幼:用槍來趕鷹。

幼:雲來遮星。

師:誰能一下子把它們都說出來呢?

師:小組每人說一句,或四個人一起說。

第三組:老虎鉗來拔釘。

幼:鉗來拔釘。

幼:手來關燈。

幼:槍來趕鷹。

幼:雲來遮星。

(各組依次展示。)

2、學習整首兒歌。

師:看大屏幕。看誰能把上面的內容都說出來。哪裏有星?哪裏有鷹?哪裏有燈?哪裏有釘?什麼來拔釘?什麼來關燈?什麼來趕鷹?什麼來遮星?自己先練練,然後比一比誰說得快、說得好。

幼:天上有星,樹上有鷹,桌上有燈,門上有釘;鉗來拔釘,手來關燈,槍來趕鷹,雲來遮星。

師:我每說一句,請大家大聲地說這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比如,我說“天上有星”,你們就說“星”。

3、小結。

各組數—數得到了幾個“笑臉花”。

活動結束

冠軍組、亞軍組、季軍組誕生。

活動反思

要把改編後的《天上有星》完整地說清、說準、說快,對幼兒來說並不容易。正是這種挑戰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事實證明,具有開放性、挑戰性,且具有一定梯度的活動內容容易引起幼兒的關注,尤其是那些能夠引起認知衝突的活動內容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幼兒的學習潛能。教師即時爲按照要求說出排比句式的幼兒發放“笑臉花”獎品。有效地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整個過程環環相扣、自然流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感受規律的存在和美感;規律,運用規律。

2、掌握按顏色、數量的排序規律,並按規律推理。

3、發展幼兒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

二、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版一套;幼兒鑲嵌板每人一套;一套有規律的串珠,一套沒有規律的串珠;卡片3張;綠色、紅色珠子若干;活動課程實錄:幼兒隨音樂有序取牌入座。

三、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1、大家好,我是小熊,小朋友歡迎你們來我家,你們能告訴我剛纔是怎麼進教室的?(我們是聽音樂進教室的,我們是取牌進教室的)

2、幼兒入座後,互相觀察牌的顏色,感受規律。

(二)操作探索:

1、遊戲一:觀察串珠,初步感受規律的存在和美感。

(1)師:出示兩串串珠(一串是有規律的,一串是沒有規律的),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兩串串珠各有什麼特點?師:哪串珠子串的有規律?

(2)師:哪串是沒有規律的?

(3)師:哪串珠子串的漂亮?

(4)師:那就請小朋友也試着串出一串有規律的串珠吧!教師播放動感音樂,小朋友開始串珠子。音樂結束後,請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5)幼:我是按二個綠色二個紅色的規律串成的;我是按三個綠色一個紅色的規律串成的……(幼兒紛紛講述自己的作品)。

(6)師:大家的作品都很好。下面,就帶好自己的串珠,擺個姿勢小熊給你們照個相吧。

(7):設計本環節,就是讓幼兒感知有規律的串珠更美,並能從中找出簡單的規律。

2、遊戲(二): 迎新年。讓幼兒動手操作,體驗規律,並按規律推理。

(1)鋪地板。

①教師在演示版上佈置小熊的家,說,“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小熊開始裝修自己的房子。它想請小朋友來幫忙,小朋友願意幫助小熊嗎?”

幼:願意。

②師:小熊說,“鋪地板得按着它要求的規律來鋪。小熊小熊裝新房,地板鋪得真漂亮。黑白黑白有規律,鋪完地板又刷牆。”(老師拿出一張自制的黑白變化規律的地板圖片,請幼兒觀察。幼兒觀察地板顏色變化的規律後,按規律鑲嵌)

(2)刷牆。

師:小熊說,“小朋友真能幹,地板鋪好了,再幫我刷刷牆吧。”

“小熊家的牆壁是要刷彩條狀圖案的。小朋友仔細聽,牆壁彩條的顏色是怎麼排列的?”

“小熊小熊裝新房,又鋪地板又刷牆。紅藍黃、紅藍黃,按着規律來刷牆。”(老師拿製圖片,請幼兒觀察牆壁彩條,按着彩條規律在插板上鑲嵌)

(3)掛彩燈。

①師:小熊說,“小朋友,真能幹,地板鋪好,牆壁刷完,再來幫我掛彩燈吧。”

②小熊家的彩燈也是有規律的。看誰設計的最好,小熊就選誰的彩燈掛在門口。

③教師巡迴指導並、表揚"彩燈"設計有創意的小朋友。並請最有創意的小朋友在教師的演示版上"掛彩燈"。

④:設計本小節活動,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體驗規律,按規律推理,並能用鑲嵌在插板上把規律擺出來。

(4)遊戲:風水輪流轉,身體體驗:幼兒圍成一圈,按規律做動作。

①師:遊戲方法:小朋友一邊跟我說兒歌"請你先來拍拍手,請你再來拍拍肩,最後再來跺跺腳。一邊從壯壯小朋友開始,依次做這三個動作。輪完一圈爲止。如果哪個小朋友做錯了動作,就進圈裏給小朋友表演個小節目。好不好玩?

②幼:好玩!遊戲開始……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今天來小熊家玩得開心嗎?接下來和小熊一起到外面去找找還有什麼東西也是很有規律的排列在一起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美。

2、培養幼兒想象的豐富性,大膽用語言描述雲彩的變化。

3、鼓勵引發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仿編散文詩。

4、能分析散文詩,培養想象力。

5、理解散文詩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重點難點

1、感受散文詩的美。

2 、發展幼兒言語表達能力,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雲彩和風》,錄音碟散文詩《雲彩和風兒》

2 、幼兒繪畫《好玩的雲彩》、膠水、棉花。

3、雲彩、太陽、胖娃娃、獅子、小白船等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天上的雲

1、組織幼兒在室外自由觀察雲的變化。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天上有什麼好玩的?

師:現在我們去外面看看?

2、啓發幼兒交流討論

師:那你們看到的雲會動嗎?是誰讓雲彩變了呢?(讓幼兒知道天空中有風,風一吹白雲就會移動)

二、幫助幼兒欣賞理解散文《雲彩和風兒》

1、出示教學掛圖,欣賞第一遍散文詩。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我們來聽聽雲彩都變成了什麼?

師:風兒讓誰變了樣?風兒是怎樣讓雲彩變樣的?(大家一起學做吹的動作)

2、再次分段欣賞詩歌,幫助幼兒欣賞 散文詩的美,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詩歌的內容。

師:風兒吹呀吹,雲彩變成了什麼呀?(小白船)它是怎樣往前行駛的呢?誰來學學小白船漂在海里的動作?(豎起桅杆、揚起風帆)

師:雲彩除了變成小白船,還變成了什麼呀?(獅子)(幼兒模仿獅子躬起身子、張開大嘴的樣子。)

三、再次完整欣賞散文詩第三遍,加深對散文詩的理解,仿編詩歌 。

1、師:詩歌的雲彩可以變小白船、大獅子、胖娃娃,那小朋友剛剛觀察的雲又可以變成什麼呢?開動小腦筋趕緊來想一想,我們一起把它編到詩歌裏吧。

2、在幼兒仿編詩歌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邊朗誦、一邊用肢體語言來分組表演:男孩子來當雲彩,女孩子來當風兒進行表演。(第二次角色互換)

四、做一做:好玩的雲彩

1、幼兒操作幼兒繪畫《好玩的雲彩》,幼兒將棉花撕成薄片,粘到淺藍色紙的白雲處,製作藍天的.雲。

2、幼兒說說自己做的雲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教學反思

因爲此次活動的選材直接來源於孩子的生活經驗,是孩子熟悉的、親身 經歷的,適合於幼兒的講述活動,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得非常積極和投入,幼兒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語言活動中示範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師的示範講述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講述興趣.但我還是忽略了教學目標中“學說散文中有童趣的詩句”這一目標,從而使整個活動的重難點進行的很模糊。整個活動進行下來,也進行的非常倉促,在以後的日常教育活動中,我會吸取這次活動的經驗,仔細研究每一次教育活動,把活動過程設計得更加合理,讓每一次活動都進行得更加精彩。

小百科: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早期閱讀與識字《小金魚》。

二、教學目標

(一)語言角度

1、學習並理解字詞:金魚、美麗。

2、理解記憶兒歌。

3、幼兒能積極思考,發散思維,會用普通話朗讀兒歌。

4、認識、瞭解金魚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環境。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準備實物:小金魚。

2、教學中的字詞卡:金魚、美麗。

3、教學掛圖、教學CD。

四、教學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並做課前律動

(二)導入兒歌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小金魚,引起幼兒興趣,並導入兒歌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一位朋友,他想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呀?(想);教師作神祕狀慢慢地出示"小金魚",吸引幼兒興趣。

2、讓幼兒觀察小金魚,導入掛圖

師:小朋友們看到了什麼?(小金魚),它生活在哪裏?(水裏),我們看了水裏的小金魚,那麼我們現在來看一看圖中的小金魚是什麼樣子的?他們一樣嗎?教師出示掛圖。

3、教師讓幼兒觀察圖中的小金魚,他們也一樣美麗

導出兒歌語句:小金魚,真美麗。

4、師:那你們說說金魚長什麼樣子呢?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導出兒歌語句:圓圓眼睛,大肚皮。

5、師:小朋友們真棒!那麼金魚生活在哪裏?小金魚也很喜歡跳舞,它們跳舞時怎麼做的呢?

導入兒歌語句:搖搖頭,擺擺尾,一串水泡吐出嘴。

6、我們來給這首兒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導入兒歌題目:《小金魚》,帶領幼兒朗讀。

(三)帶領幼兒理論,記憶兒歌

1、教師帶領幼兒聽CD兩遍,幼兒輕輕跟讀。

2、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3、教師邊做動作邊帶領幼兒朗讀。

4、教師帶領幼兒拍手朗讀。

5、教師與幼兒一起朗讀兒歌。

(四)識字遊戲,引出字寶寶

1、遊戲一:字寶寶捉迷藏

師:今天,在這首非常好聽的兒歌裏,有些字寶寶要來和小朋友們做朋友,我們一起把它請出來,教師教幼兒念:字寶寶,字寶寶,快出來,然後教師拿出字卡做敲門狀:叮咚,我來了,我是XX字詞卡,將卡面對幼兒,教師教讀。

2、遊戲二:摸摸字寶寶

教師把字詞卡拿在手裏,走到幼兒面前,讓幼兒逐一摸,並用普通話把所摸字卡的詞語讀出來,讀對的幼兒字寶寶親親他,以鞏固幼兒對字詞的認識。

3、遊戲三:給字詞卡照相

教師把今天所學的字詞卡貼在黑板上,讓幼兒用手勢作出照相機狀,爲字寶寶照相,進一步讓幼兒認識字寶寶。

4、遊戲四:把字寶寶送回家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小金魚》這首兒歌,也認識了詞語寶寶,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金魚寶寶,一起來跳舞吧!

玩法:教師把"金魚"、"美麗"兩個字詞寶寶貼在黑板上,讓幼兒隨着音樂在教室裏學魚游泳狀,一邊遊一邊找到地上的字詞卡片,並把自己手裏的卡片貼到黑板上相同的字卡下面(把字寶寶送回家)。

(五)教師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真棒!我們學習了兒歌《小金魚》,認識了字詞寶寶:金魚、美麗,並且知道了小金魚它的樣子,知道了小金魚的家在水裏,回家念給爸爸、媽媽聽,好嗎?現在,和老師一起到外面接着玩遊戲吧!

(六)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出現了一個細節的問題——座位的安排。本來應該是兩個半圓狀的座位形式,但後面又臨時改成了一個大圓,這樣就導致幼兒比較分散,注意力也比較不容易集中。再加上這次是我們班的孩子第一次面對這麼多客人老師,所以在第二個環節的重點講解中,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兩旁的孩子他們老愛往後看。這讓作爲新老師的我,心理那個急呀,但是後面的臨場發揮——讓孩子起來發"魚"這個音,這個活動讓他們有了興趣,所以後面的過程就比較順利。整堂課有驚無險。這也讓我反思到,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小小的座位安排也會影響到一節課的發揮。會後在園長和老教師的一起反思下,存在着這些不足:比如:

1、多鼓勵孩子,多肯定孩子。正面的力量更能帶動孩子。雖然我在活動中有表揚,但是都是集體的,個別表揚會比較少。

2、多關注孩子。教師的眼睛要放在孩子的身上,抓住他們感興趣的。新教師容易跟着教案走,一般都是教師在講課,孩子在底下聽。在這節活動中,我太注意整節課的流暢性,而在讓孩子回答問題時會比較少。

3、在講解詩歌時比較少,在講解完後,沒有讓幼兒在朗讀一遍,沒有做到了鞏固和讓幼兒理解。所有導致後面幼兒在朗誦兒歌時不能很好地朗誦出來。所以在教學目標——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初步記住兒歌的內容沒有很好的落實到。

整個活動有不足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比如:

1、課前準備充分,教具豐富,在教態上比較自然。

2、新教師的表情比較誇張,能很好地吸引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欣賞各種各樣的房車,簡單瞭解它們的特點。

2、 能夠和同伴一起製作房子車。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蒐集各種房車的圖片。

2、鞋盒、小積木、小碎布、彩紙、玩具小人、橡皮泥、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與幼兒談話:你見過什麼樣的房子?有沒有見過會跑的房子,導入課題。

2、房車圖片展,出示各種各樣的房車圖片,請幼兒欣賞並說一說它們與我們住的房子有什麼區別,它們的獨特之處。

3、請幼兒觀察範例,說一說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4、請幼兒兩兩結合,共同製作一輛房車。

(1) 教師出示自制的房車請幼兒欣賞,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2) 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互相交流:用這些材料怎樣怎樣製作房車?製作撐什麼樣的房車?啓發幼兒用鞋盒做車身,用碎布做窗簾,用積木和橡皮泥做車內的傢俱等,鼓勵幼兒用繪畫、摺紙等多種形式裝扮房車。

(3) 請幼兒兩兩自由結合,並選擇材料進行製作,教師指導幫助。

5、將幼兒的作品佈置成房車展,請幼兒互相參觀,評選最漂亮的房車和最舒適的房車。

5、讓幼兒自己說一說自己設計、製作的房車都用了什麼材料,有什麼樣的特殊功能,怎樣使用。

6、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3第28頁,瞭解戶外旅行的多種居住方式。

活動延伸:

1、可以請幼兒爲房車安裝輪子和繩線,將玩具小人放在房車裏,讓房車動起來。

2、讓幼兒說一說自己長大之後,想創作一輛什麼樣的房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操作等活動,讓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服裝,並能大膽講述各種服裝的特徵及用途。

2、認識幾種有特殊功能的服裝,並鼓勵幼兒發揮想象,發明其他有一定功能的服裝。

3、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5、使幼兒掌握一些服裝的基本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幾種特殊功能的服裝。

活動準備

各種服裝實物、圖片,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引導幼兒自由參觀,交流自己的感受,對各種服裝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師:“小朋友,聽說這裏辦了一個服裝展覽會,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

二、結合圖片,討論各種服裝的特徵、用途。

1、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了哪些服裝?那麼這些服裝都有些什麼特徵呢,請看黑板:婚紗、迷彩、運動、警察、醫生、工人

幼兒表達自己意見。

2、師:“我們討論了這些服裝各自的特徵,現在我們想想,所有的服裝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用途是什麼?(衣服不僅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還可以給人們美的享受)

三、認識幾種特殊的服裝:太空、潛水.,討論發明有特殊功能的服裝。

師:各種服裝都有自己不同的用途,老師這裏還有幾件有特殊功能的服裝,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在黑板上貼圖片。

幼兒說。

師科學家們真偉大,發明了這麼神奇的服裝,小朋友,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會發明出哪些有神奇功能的服裝呢?(討論、講講)

四、初淺瞭解“中國服裝發展史”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的都是我們現在的人穿的衣服,那古代人穿什麼?你們知道嗎?

貼圖片。幼兒闡述。

五、幼兒時裝表演。

六、幼兒比賽穿衣服。

七、

師:“這節課要好好學習喔!去設計更多更多的服裝

小百科:服裝,指的是衣服鞋包玩具飾品等的總稱,多指衣服。服裝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就已出現,古代人把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護身。人類最初的衣服是用獸皮製成的,包裹身體的最早“織物”用麻類纖維和草制等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本教案是結合大班"我要上小學"主題選取的一個關於"堅毅和勇敢"的繪本教材。可以說,幼兒成長的道路不是一番風順的,往往需要憑藉自己的努力去克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難,逐步體會到成長的自豪。然而,也有些孩子在獲得一些小成績後會表現出驕傲自大的心理。所以我選取繪本故事中小豬的"勇敢"和"驕傲"作爲活動的切入點。先從引發幼兒觀察、聯想畫面中小豬是如何變成石頭小豬又爲何變回原來的樣子;逐步推進到以投票方式,讓幼兒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勇敢"和"驕傲";最後遷移故事,讓幼兒聯繫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難,想出勇敢克服的辦法。整個教學融知識性和情感性相互滲透,又激發幼兒的自主性。最終,孩子們也會有深刻的領悟:不久的將來,當他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應該如何去勇敢的克服,即使成功了也不能驕傲的道理。

教學目標:

1.圍繞畫面展開想象,懂得遇到困難要勇敢去克服,成功了也不驕傲。

2.能用清楚地語言表達、交流自己的想法。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教學重點:

想象故事情節,懂得遇到困難要勇敢克服,但不要驕傲。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分享交流克服的辦法。

教學準備:

1.故事完整PPT;

2.音樂;

3.大路背景圖:上面有若干"石頭"(石頭背面貼有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圖片,正面畫上不等數量的地雷);

4.石頭小豬的標籤;

5.乒乓球,標有笑臉和哭臉地投票箱各一個;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形象,引出故事

(畫面:石頭小豬)提問:它是誰?它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小豬有什麼不一樣?

二、觀察畫面、想象情節

(一)勇敢的石頭小豬1.(畫面:小豬在路上散步)提問:小豬往前走將遇到什麼?

(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有"困難"二字的路牌)

提問:小豬遇到了什麼事?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去做?

(引導幼兒說出注意避讓、快跑、堅持、用力氣等各種克服的辦法)小結:面對困難不退縮,努力去戰勝困難這就是勇敢。小豬真勇敢!

(二)驕傲的石頭小豬

1.(組圖:被小石頭、大石頭砸-被龍捲風吹-被雷劈)

提問:小豬變成了石頭小豬後又遇到了什麼事?遇到那麼多危險,爲什麼小豬一點沒事?現在它心裏可能會怎麼想?

2.(組圖:哈哈大笑-踢到小石頭-滾下山坡-摔回原樣)

提問:小豬爲什麼變成了原來的樣子?

小結:以爲自己的本領很大就看不起小困難,這就是驕傲。小豬太驕傲了!

3.完整聽賞故事(音樂)

三、投票評選,凸現主題

1.自主投票(出示投票箱和乒乓球)要求:幼兒每人拿球投一次,喜歡小豬的投進笑臉的箱子,不喜歡的投進哭臉的箱子。

2.幼兒說說自己的理由小結:大家喜歡的是小豬的勇敢,不喜歡它的驕傲。所以我們要學習勇敢時候的小豬,後面變驕傲的小豬可要不得。

四、遷移故事,滲透情感

1.(路和石頭背景:後面貼有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難圖片,正面用地雷數量表示困難大小)師:再過不久,你們就要上小學了,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就像小豬遇到的石頭一樣。請你們用自己地辦法去克服它。

2.幼兒自己或合作選擇石頭(困難),和朋友商量克服困難的辦法。

3.分享交流自己的辦法。(獎勵石頭小豬標籤)專家點評:(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黃瓊老師)優點:

活動中,教師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在其引導和啓發下,該班孩子能充分展開想象,敢於表達,敢於質疑,孩子語言發展水平高,語言質量好。教師能很好地尊重和傾聽孩子的反饋,能及時鼓勵孩子自身的想法。在孩子觀察畫面的過程中,也能做到及時突出重點,啓發孩子思考。整個活動,教師節奏上把握比較好。環節設計如"投票"帶有趣味性,體現出設計的巧妙與時代感。最後環節能突出孩子的意識,整個活動都能較好體現出孩子的自主。

改進:

1.互動後的歸納、梳理和概括能力需要加強。面對孩子出現的不同觀點,也要明確給出自己的理由,提高孩子判斷的能力。

2.最後解決困難的環節,可以聯繫幼小銜接來說,突出大班的意識,用小學的要求跟孩子互動,提升大班幼兒的能力。

3.在繪本的選取上還需加以改進,這樣可以避免勇敢和莽撞觀念上地衝突。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爲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爲,這節課還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