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6篇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鞏固團圓的技能,培養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2、幼兒探索學習小棒的正確使用方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橡皮泥若干、小棒若干根。

2、畫有大獅子的蛋糕盤三個(12寸的)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課件(畫面出現傷心的獅子,沒有毛髮)

1、師:小朋友,這是誰呀?

大獅子最近生病了,頭髮都掉光了,心裏很難過,森林裏的小動物知道了,都想幫助大獅子,聰明的小刺蝟也來幫助大獅子。(畫面出現小刺蝟揹着水果)

2、師:小刺蝟會用什麼方法幫助大獅子呢?大家一起來猜猜看。

(幼兒互相討論)

個別幼兒回答

3、師:小刺蝟到底用什麼方法幫助大獅子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小刺蝟吧!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小刺蝟,你用什麼方法幫助大獅子的?

課件(畫面出現小刺蝟在說話,邊說邊出現一些水果在空中旋轉)

課件(小刺蝟:我用水果給大獅子變了一個新發型。)

4、師:啊,水果也可以變髮型呀,你們看見過嗎?這麼奇怪,小朋友想不想看看?

課件(畫面出現小刺蝟在變魔術:一二三、變變變,隨後出現畫有大獅子的蛋糕盤的四周插着一串串冰糖葫蘆)

師:大獅子的新發型漂亮嗎?你們喜歡嗎?

二、感知“頭髮”的特徵。

1、大獅子的新發型是怎麼樣的?

(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兩方面表述)

2、小結:小刺蝟真聰明,把紅色的圓圓的水果串接了起來,象一串串的冰糖葫蘆,這麼帥氣的頭髮,你們喜歡嗎?想不想也學學小刺蝟變髮型呢?

三、幼兒學習做髮型

1、師:我們怎麼來做大獅子的頭髮呢?

請你想一想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個別幼兒回答)

2、老師示範,幼兒空手練習。

邊示範邊交待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A、師:取出一團什麼顏色的橡皮泥?搓呀搓,搓呀搓,變成一個什麼?

(幼兒徒手練習,老師教學兩次)

B、探索小棒的使用方法:

怎樣拿小棒最安全?

怎麼把我們搓好的糖葫蘆串接起來呢?

3、提示幼兒在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要點:

A、將小泥塊儘量搓圓;

B、做好的每一顆糖葫蘆要用小棒從中心穿透,最後一顆糖葫蘆要將小棒藏起來;

C、 穿糖葫蘆時,不要將小棒穿得太滿,下面要留一段做把手。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現在,請小朋友來做大獅子的頭髮吧!做的時候要對着圓的中心來穿糖葫蘆,還要注意使用小棒的安全。

2、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放背景音樂)

五、作品展示,打扮大獅子。

請幼兒把幼兒做好的糖葫蘆插在一樣顏色的蛋糕盤周圍

六、與大獅子游戲

《拉着手兒轉個圈》

七、結束活動

帶領幼兒與大獅子和小刺蝟說再見。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年齡小,手的協調性、靈活性相對較差。活動中,我先教孩子怎樣把紙撕下來,爲了便於幼兒記憶及掌握,我使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撕紙的正確方法:用手捏住紙的長的一邊,左右手的拇指、食指捏住紙頭,撕,拉,再撕,再拉……,在活動中鼓勵幼兒邊說邊撕,也出現了個別幼兒不敢動手的現象,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終於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幼兒逐漸掌握了撕紙的方法。在貼獅子的頭髮時,通過我的示範引導幼兒注意貼的要點,我形象地告訴孩子要貼在獅子的頭上,不能貼到臉上,否則小獅子就被頭髮遮住走路都看不見了。這樣的比喻讓孩子們在貼頭髮的時候記得了要領,都能做到圍繞臉貼在頭上。最後評價環節,將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來了,孩子們看着自己的作品,別提多高興了,我看到了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撕紙使幼兒動腦動手,有利於幼兒身心發展,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用真情去塑造幼兒,使他們成爲心靈手巧,聰明能幹的寶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春天到了,很多植物都發芽了。

2、用語言和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看到小芽的特點。

二、教學準備:

選擇初春時小草、樹木剛發芽時的戶外或本園內的場景。

三、教學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冬天時樹木的樣子。

教師:小朋友們,冬天時,你們看到外面的'樹木是什麼樣子的呀?

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教師小結:冬天時,有好多的樹木葉子都掉光了,樹上光禿禿的。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表達對春天的認識。

教師:有哪個聰明的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了?(春天)

春天到了,天氣怎麼樣啊?本來光禿禿的樹枝上會有什麼變化呢?我們一塊去找一找,好嗎?

3、教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裏尋找、觀察小芽。

(1)教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裏邊走邊觀察周圍樹枝上的變化,幫助幼兒尋找樹上的“芽”,尋找小草的“芽”……。

(2)教師帶領幼兒到班級的自然角里去找找,有沒有什麼新發現?(我們種的種子發芽啦)

(3)請幼兒自由尋找並交流看到的小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教師:你在哪裏找到小芽的?小芽是什麼樣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做出小芽的樣子來?(引導幼兒用體態動作來表現看到的小芽。)

4、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小草、小樹、種子都發芽了,花兒也開得漂漂亮亮的。真美啊!

教學反思

劉楊

春天到了,天氣變暖了,這兩天一直是晴好的天氣,鳥語花香,這麼好的環境、天氣,不上這節課真浪費啊!班級裏的自然角早已經佈置好了,小朋友們從家裏帶過來的各種植物種子都已經開始冒出小小的芽來,更爲我上這節科學課提供了最好的實物參照。在觀察自然角的時候,小朋友們圍在邊上,用好奇、希冀又帶點驚喜的眼光看着從鬆翻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的小嫩芽,滿心歡喜。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春天”這個詞,已經隨着小芽而進入到孩子們的腦海中了。說得再多,也遠不如眼見爲實來得貼切。所以我想:對於這羣天真的孩子,用事實來說明問題更比用故事、圖片之類來得直觀、強烈得多。課程與實際相聯繫、相結合,往往能獲得更出色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電腦活動:認識電腦

教學內容:認識電腦——第1課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認識電腦的幾種類型

2、認識電腦由哪幾部分組成

教學重點與難點:

電腦的分類和組成

教學準備:

電腦實物、掛圖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同學們,你們看見過電腦嗎?家裏有電腦嗎?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輪流發言)

導入課題:認識電腦

  二、新授

1、電腦分類

教師展示實物、掛圖

師述: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各種電腦,一般說來,常見的電腦有: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大型電腦、掌上電腦等等。現在在老師的這張掛圖上,請你們來看一下,它們分別屬於哪種?

學生髮言

師問:除了上面的,同學們還看到過哪些呢?

生交流

2、電腦組成部分

師述:上面我們看到了電腦可以分成很多種類。其實在我們平時最常見到的是臺式電腦,也就是許多同學家中所使用的。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一臺臺式電腦;

教師展示實物、掛圖

引導學生觀察臺式電腦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啓發學生通過觀察,想想它的每一部分和我們人的一些部分能否對應起來?

學生相互討論

師歸納:實例講解

臺式電腦包括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器、音箱、打印機等幾部分。

學生分別認識各部分並瞭解其名稱

  三、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看實物和掛圖,瞭解了電腦的分類和組成部分,老師請同學們回去想一想,電腦的各個部分都有些什麼作用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小司機”主題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去馬路邊觀察來來往往的車輛,一起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在區域活動中體驗做一名小司機的快樂。在孩子們積累了有關汽車的知識經驗後,我設計了集體活動“怪車軲轆轆”,旨在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賞、歌唱、遊戲,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和音樂來表達、表現。

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說說、唱唱變出的《怪汽車》。

2.知道汽車的主要特徵,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Flash動畫“怪汽車”,畫板,蠟筆。

2.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圖片,塑封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紅色、黃色、黑色的圓形輪胎圖片若干,雙面膠。

3.歌曲《汽車開來了》、《汽車軲轆轆》。

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幼邊唱着歌曲《汽車開來了》,邊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2.你開着什麼車到森林裏來玩?(我開着摩托車、汽車、助動車,等等。)

3.美麗的森林到了,我們把車停好坐下來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車》

(一)播放Flash動畫《森林新發現》

1.今天森林裏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看!它們在森林裏發現了什麼?(它們發現了西瓜、草莓和蘋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着“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狐狸警察爲什麼叫他們停下來呢?(因爲馬路上不能隨便滾東西。)

3.哎呀,那可怎麼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4.幼兒自由討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辦法,肯定幼兒的合理想象。

5.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動畫《西瓜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你們怎麼知道這是一輛西瓜車?(因爲有輪子、方向盤、門。)

2.一輛西瓜車變出來了。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車在馬路上開很奇怪。咦,這是什麼怪汽車呀?我們一起來告訴狐狸警察這是一輛什麼怪汽車吧。

3.師幼共同編唱歌曲《汽車軲轆轆》。

(三)播放Flash動畫《蘋果車》《草莓車》

1.小老鼠、小螞蟻會怎麼運蘋果和草莓呢?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對汽車主要特徵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給蘋果、草莓裝上輪子、方向盤、窗戶、門,就能變成車了。)

2.鼓勵個別幼兒編編、唱唱“蘋果車”和“草莓車”。

三、變怪汽車

1.小兔、小老鼠、小螞蟻開着怪汽車高高興興地回家嘍。森林裏的其他小動物也想變出怪汽車開回家,我們現在就來幫助它們,好嗎?(幼兒自由想象、講述想變的各種怪汽車,如奶糖車、太陽車等。)

2.教師示範變怪汽車。

①畫怪汽車。②圖片拼裝怪汽車。如教師選擇一張鞋子圖片做車身,然後問幼兒給這輛汽車裝幾個輪子,隱含數數的內容。

3.師幼共同唱唱、玩玩變出的怪汽車。

四、幼兒拼裝怪汽車

教師提供各種車身圖片和輪子圖片,讓幼兒自由拼裝。

延伸活動:音樂遊戲“怪汽車開來了”。(教師變化節奏彈奏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並進行歌表演。)

反思:

一、活動形式凸顯遊戲性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首先通過有趣的多媒體動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他們帶入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其次,我通過開放性的提問,如“請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有什麼運房子的好辦法”,讓幼兒大膽想象,並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過程滲透音樂性

活動在歡快的音樂旋律中開始,而歌曲《汽車軲轆轆》則作爲載體,在活動中反覆出現,以此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編唱,調動多種感官表現各種各樣的怪汽車。

三、表達方式體現多元性

小班幼兒由於表達方式比較貧乏,更需要教師的暗示和啓發,以鼓勵、引導幼兒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在活動中教師提供多種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通過繪畫、歌唱、語言等方式表現不同的怪汽車,激發幼兒的表達慾望,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升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附:怪汽車

今天森林裏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它們在森林裏發現了西瓜、蘋果和草莓。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着“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哎呀,那可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小兔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裝上輪子,把西瓜變成了西瓜車。小老鼠把蘋果變成了蘋果車,小螞蟻把草莓變成了草莓車。它們開着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紙的正反面,學習在紙的反面均勻地抹膠水,在果樹上粘貼各種水果。

2、根據畫紙和同伴的粘貼位置,初步嘗試將水果圖片貼在合理的位置上。

3、體驗粘貼活動的樂趣,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活動準備:

果樹,各種水果、膠水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蘋果》,感知秋天的水果。

師:小朋友,秋天到了,果樹林結滿了紅蘋果,讓我們一起來摘蘋果吧。

師:果樹林除了蘋果還有什麼呢?它們是什麼顏色的?讓我們去摘一摘。

二、觀察大樹,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這是什麼?樹上有什麼?

秋天到了,大樹媽媽的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呢?啓發引導幼兒讓大樹媽媽的身上結出許多的水果寶寶。

三、學習粘貼的方法。

示範:在蘋果沒有顏色的一面均勻抹上膠水,輕輕貼在大樹綠色的樹冠上壓一壓,蘋果貼好了,要找空的地方貼,不要和別的水果擠在一起。

四、展示作品,分享豐收的喜悅。

師:小朋友,你們看果樹上的果實成熟了,果樹媽媽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引導幼兒進一步體驗粘貼活動的快樂和幫助他人的幸福感。

聽音樂摘果子游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一、情況分析

隨着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爲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啓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瞭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並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爲他們長大以後成爲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紮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

隨着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咱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爲自己的行動,並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於是咱們在植樹節這天,爲美化、淨化環境,組織幼兒給樹木澆水,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二、活動目標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

2、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懂得保護植物就是保護環境的意識。

3、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耐心、愛心,體驗同伴間相互勞動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

2、大水桶一個(裝滿水),幼兒人手一個水壺。

四、活動過程

1、談話: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麼節嗎?(植樹節)教師用簡單明瞭的話語向幼兒介紹植樹節的由來。

(2)你知道樹木有什麼作用嗎?(幼兒互相討論)

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風沙的危害"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讓幼兒知道咱們居住的環境污染特別嚴重,對咱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危害。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教師小結:樹木可以淨化空氣、美化環境,調節氣溫、防風遮雨;另外,樹木還可以製成各種傢俱,給咱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所以咱們一定要保護樹木,保護咱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2、教師與幼兒一起爲小樹澆水

(1)教師提出要求:

①按順序給路邊的小樹澆水並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朵。

②水壺裏的水不要裝太多,以免水灑出來弄溼衣服、鞋子。

③取水時不要擁擠,要按照順序排好隊。

④給樹木澆水只要澆滿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師示範給小樹澆水。

(3)幼兒動手給小樹澆水,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

3、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並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