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初步把握常見動物五官特徵的明顯區別。

2、有興趣地大膽表現熟悉的動物形象。

3、懂得請別人幫忙時,要有禮貌。學說句式:“請------好嗎?”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1、貓、虎、豬、大象和幼兒蒐集的動物圖像。

2、繪畫紙、彩色水筆。

3、記號筆人手一支。

4、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氣球系在椅背上。

5、幼兒已經聽過小貓和小老虎乘氣球的故事。

活動重難點:

表現出動物五官特徵的明顯區別。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出示動物圖象,比較明顯不同(邊比較、邊示範)

1.比較貓和虎的不同:

關鍵提問:山上住着一隻小花貓和一隻小老虎,他倆有什麼不同呢?

小結:貓的耳朵尖,虎的耳朵圓,貓的額頭上沒有王字,老虎有王字等。

一天,他倆在山坡上玩,看見天上飄來一隻大氣球,都想讓大氣球帶他們到天上去玩一玩,老虎就對大氣球說:“喂!帶我上天!”大氣球聽了連忙搖搖頭說“不行!不行!”小花貓也對大氣球說:“大氣球,請你帶我上天去玩一玩好嗎?”大氣球聽了連忙點點頭說:“歡迎!歡迎!”小老虎覺得很納悶

關鍵提問:爲什麼大氣球喜歡小花貓不喜歡我呢?(

小結:因爲小花貓有禮貌,請求別人的時候會說“請”“好嗎”

小老虎也學着小花貓請求大氣球,大氣球高興地帶着他倆飛上了天空。

2.比較豬和熊的不同:

關鍵提問:草地上住着小豬和小熊,他倆又有什麼不同呢?

小結:小豬是尖尖小耳朵,小熊是半圓的耳朵,小豬有圓圓的短鼻子,小熊有鼻子嘴巴外一圈。

二、出示氣球,引導創作。

引導語:今天我們就讓小動物們也乘上氣球吧!

操作要求:

1、一張紙上畫兩個動物。

2、動物的明顯特徵需要變現出來。

指導要點:

1、動物的明顯特徵是否表現出來。

2、動物的形象是否畫得大。

三、交流、體驗

1.說說氣球上有誰?對大氣球怎樣請求的?

2.拿着繪畫紙,模擬在空中飛行,你問我答氣球飛到了哪裏,看見了什麼,說說新橋新面貌。

附故事《乘氣球》

在森林裏的一座山上住着一隻小花貓和一隻小老虎。一天,小花貓和小老虎在山坡上玩,看見天上飄來一隻大氣球,它們都想讓大氣球帶着到天上去玩。小老虎就對大氣球說:“喂!帶我上天!”大氣球聽了連忙搖搖頭說:“不行!不行!”小花貓對大氣球說:“大氣球,請你帶我到天上去玩一玩好嗎?”大氣球聽了連忙點點頭說:“歡迎!歡迎!”小老虎覺得很納悶:爲什麼大氣球不願意帶我上去呢?小老虎學着小花貓的樣子說:“大氣球,請你帶我到天上去玩一玩好嗎?”大氣球一聽,連忙點點頭說:“來吧!來吧!”

大氣球帶着小花貓和小老虎越過了高山,來到了草地上。看到了誰啊?(小豬和小象)它們也想乘坐大氣球到天上去玩。可是,大氣球上已經有兩位朋友,乘上再多的朋友,氣球就飄不起來了,這可怎麼辦呢?我們一起幫它們想想辦法(輪換着乘氣球、多找些氣球來,等等)

小老虎看到了小豬和小象也想乘坐氣球,就從氣球上下來說:“我們讓你們先玩吧!”小豬和小象說:“謝謝你們!”於是,它們高高興興的乘上了氣球,最後它們成爲了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快樂!

活動反思:

孩子們也喜歡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充滿童趣的故事,整節活動以氣球貫穿,從激發興趣出發,通過幾個環節激發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給予幼兒自信、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使幼兒情緒飽滿,主動積極。在具體操作環節,孩子們在聽故事時很投入、認真,也能踊躍的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足之處:

沒做到科學語言嚴謹,忽視了示範講解,有些環節也處理不好,在活動中,部分幼兒還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比較固執、任性,有時喜歡爭搶氣球,社會性發展還很弱,缺少與同齡人分享的經驗。

通過這節活動,使自己認識到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多看、多學、多想、多動一動腦筋,積極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希望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使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鍛鍊。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月餅是中秋節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對於製作過程比較生疏。爲了增加幼兒對月餅的瞭解程度,我設計了這堂課,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做月餅,掌握一些食品製作技能,從而發揮了想象力,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傳統習俗,體驗中秋節歡樂的氣氛。

2、瞭解月餅的製作過程,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橡皮泥,幾個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中秋節這一主題

教師猜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讓幼兒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關於月餅的興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麼節日?(中秋節)爲什麼這個節日要吃月餅呢?(月餅圓圓的,象徵着家家團圓的意思。)

2、中秋節快到了,今天,我們就來上一次美術手工課,學做好吃的月餅。

二、出示月餅範例,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形狀花紋等

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幼兒先觀察製作月餅的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調動幼兒製作月餅的積極性。

師:大家看老師製作的這幾個“月餅”,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的顏色、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月餅是用橡皮泥做的,圓圓的,上面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另外一個月餅是正方形的,周圍用米、豆、花瓣、樹葉等製作的花紋。

下面我們也學着做一做,看誰能製作出漂亮的月餅。

三、組織幼兒製作月餅

教師給幼兒發放橡皮泥及其廢舊報紙,帶領幼兒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製作過程指導

(1)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再將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使勁壓一壓,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圍邊緣劃出一條條小花邊。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發揮想象、創新的能力,嘗試製作多種花紋、形狀各異、美麗好看的月餅。

四、月餅展評

將幼兒製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製作好的進行表揚,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結合季節特徵設計製作不同風格的服飾,享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2.能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自己的特色,大膽嘗試創作出與衆不同的作品。

活動準備:

2.能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自己的特色,大膽嘗試創作出與衆不同的作品。

活動過程:

1.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師:在上次的談話活動中,有的小朋友認爲冬天因爲天氣變冷了就不能穿上美麗的服裝,你們都同意她的說法嗎?(幼兒討論)

師:那我今天還請來了一位大班的小客人,你們瞧,她來了。(大班小客人和小朋友打招呼)“你們好!你們喜歡我穿的衣服嗎?它既暖和又好看,讓我在冬天也能穿得很漂亮!我很感謝設計這件衣服的設計師!”

2.引導幼兒觀看秋冬季服裝圖片的投影,激發幼兒創作激情。

3.幼兒製作服飾。

教師提供模特臉部、手和鞋子的紙模以及彩色紙及製作工具,幼兒進行創作。

4.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自評。

將幼兒作品通過投影儀進行展示,傾聽幼兒對自己設計的介紹,提出恰當意見。

(針對幼兒喜歡成人或同伴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加以關注和肯定的心理特點,我讓小朋友相互介紹作品,也促進了老師和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活動延伸:

將主題牆佈置成“20xx~20xx《GOOD BABY》秋冬季時裝發佈”的主題,將幼兒設計的服裝作品、設計理念、設計師照片(幼兒)張貼在主題牆上。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手指點畫成串的葡萄,嘗試用點畫的形式表現葡萄的特徵。

2.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乾淨,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感受色彩對比。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範畫、實物葡萄一串、圖片等。

2.紫色顏料,溼毛巾,以組爲單位準備

3.白紙、記號筆、綠色蠟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彎彎樹,彎彎藤,藤上掛串水晶鈴”

二、引導幼兒觀察葡萄,瞭解葡萄圓與圓之間既有空隙又有相互聯繫,上大下小的關係。

“看,今天老師帶了什麼水果來?”出示實物葡萄

1 . 仔細看看,葡萄是什麼樣的?(紫色的,圓圓的)

2.再看看,一串葡萄是怎麼長的?(上面多慢慢少最下面最少。)

三、出示範畫,激發幼兒作畫的願望

1 . “這幅畫是用什麼畫的?猜猜用什麼方法畫的?”先示範用手指蘸顏料點畫的步驟(右手的食指,在指腹的位置蘸上顏料,注意蘸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蘸好了手指在顏料盒上面停一停,不滴水了就可以開始畫)

2 . “今天我們也用手指來畫葡萄,而且是一串葡萄。”提問:怎樣畫,畫出來的葡萄纔是一串一串的呢?(上面畫的多一點,下面慢慢的少一點)看看一串葡萄的樣子像什麼圖形?(三角形)

3 . 示範、講解:先從上面開始點畫,食指按一下變一粒葡萄,注意一粒葡萄和一粒葡萄之間要相互聯繫但又不能靠的太緊了,一個一個排下去;接着從第二排開始再畫葡萄,從上面兩粒葡萄的中間開始畫,一個一個往下,每一排都是這樣都從上面一排兩粒葡萄的中間畫,最下面最少,這樣就成一串葡萄了。

4.引導幼兒集體書空練習。再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下面的幼兒檢查評價。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從第二排開始畫在上面兩粒葡萄的中間,這樣才能慢慢的減少,到最後點畫最少。

2.你可以畫幾串,畫好以後別忘了給葡萄畫上葉子。

3 . 最後用綠色蠟筆畫上葉子,就更像一串葡萄了。

五、展示幼兒的作品

幼兒相互欣賞作品,邊等顏料乾透,請部分幼兒交流作畫的感受

活動延伸:

“葡萄成熟了”,把幼兒的作品佈置在牆面上,豐富主題環境。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前,先和幼兒嘗試了用蠟筆畫一串葡萄,重點了解掌握“倒三角形”的特點,尤其是一顆顆葡萄的排列和距離。許多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了這一特點,這也爲後來顏料點畫奠定了基礎。大部分幼兒能夠大致瞭解葡萄的造型特點,比較獨立地進行繪畫,效果也比之前要好。最後,引導幼兒給葡萄添畫上了葉子,使得畫面更加生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美術教育,不單純是繪畫技能的訓練,而是旨在育人;它不單純是爲培養藝術家,更重要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代創造型的新人。

它是從兒童的心理特徵出發,通過繪畫、設計、工藝製作等各種各樣有趣的造型活動,培養兒童對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美術活動除了可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外,還可以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動手能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幼兒一旦形成了這種能力。就可以促進其他方面的學習,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幼兒正處於人生求知慾望最強的啓蒙階段,剪紙教學能緊緊抓住幼兒好奇的心理特點讓幼兒在剪紙中發展創造想象和思維差異的創造遊戲。

因此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爲:

(1)學習蝴蝶和花的折、剪方法,嘗試剪出不同形狀的花瓣和蝴蝶翅膀上簡單的對稱圖案。

(2)體驗剪紙活動的樂趣,提升幼兒對春天美的感受。

新《綱要》中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讓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活動內容

一、欣賞作品,喚起回憶。

1、前幾天我們小朋友一起畫了《蝴蝶和花》,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引導幼兒觀察花瓣形狀、花朵大小、蝴蝶對稱美及畫面的佈局。

案例分析:通過繪畫爲幼兒接下來的剪紙作一鋪墊。

二、示範操作,學習剪紙。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本領,用彩紙、剪刀和貼的方法來創作美麗的蝴蝶和花。(出示範例)

1、折剪——花。

①出示步驟圖(一)——正方形紙對角折3次,在最寬的地方用任意線條剪下來,再剪尖角處,提醒幼兒注意操作材料的放置。

②出示步驟圖(二)——引導嘗試不同剪法,剪出不一樣的花。

2、折剪——蝴蝶。

①出示步驟圖(一)——教師講解示範:一張紙對摺,以折線爲中心畫出蝴蝶的身體、翅膀和觸角(提醒注意,沿着折線的一邊畫身體,翅膀儘量畫的大),並示範翅膀對稱圖案的剪法。

②出示步驟圖(二)——引導不同剪法,剪出翅膀對稱圖案不同的蝴蝶。

3、貼花、蝴蝶——引導注意位置的擺放;顏色的搭配;大小的協調等。

案例分析:在傳統剪紙教學中,普遍採用集體示範講解法,教師教一步,幼兒剪一步。幼兒在被動中學習,獲得的只是剪紙的技能,而不是學習的方法。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有意識的採用圖示法,意在突破灌輸式的學習方式,引導幼兒按圖示自主學習。圖示法對大班幼兒有一定難度,他雖然直觀、具體,但幼兒需要理解各步驟之間的邏輯關係,並需要手腦協調的動作。

三、小組合作,嘗試操作。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幼兒分組、合作完成小花園的創作。

2、教師巡迴指導,適時幫助有需要的幼兒,提醒操作過程中材料的放置。

四、欣賞評價,體驗成功。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參與評價,說說你喜歡的花園,爲什麼?(引導幼兒從蝴蝶和花的'花瓣、花紋、佈局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分析:興趣是貫穿整個活動的主線,是幼兒探索的原動力,教師的支持主要體現在如何保持幼兒持續、積極的探索興趣。活動中教師選取一個興趣點,從操作材料的吸引(彩色蠟光紙)——活動趣味的吸引(剪出來的蝴蝶和花都飛到小花園裏)整個活動環環激趣,步步設疑,教師的引導還體現在關注幼兒的心理感受和一定的情感支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一、幼兒現狀分析

繪畫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也是一種愛好,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有的不那麼喜歡動手畫,有的孩子畫的總是那些,繪畫水平高低不等,這就更需要我們教師作積極正確的指導,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並給幼兒以繪畫的自信,寓繪畫於遊戲中,重視對幼兒作品的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培養幼兒的繪畫的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表現力及審美能力。

二、培養目標

1、培養幼兒從生活出發觀察生活、熱愛生活,並會描述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或事物。注重幼兒藝術思維能力的培養。老師引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願望。

2、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遊戲中發揮孩子們的想象與潛能,並能用線條、顏色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用繪畫表現出來。

3、熟練掌握油畫棒、水彩筆、剪刀、膠水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注重幼兒自身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去思維去發現。

4、在瞭解本班幼兒發展情況下,注重幼兒的經驗積累,開展多種活動方式、方法,加強幼兒與老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學習。增強幼兒之間的友誼與合作能力,發展交往能力。

5、注重幼兒美術興趣的培養。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培養幼兒參與興趣。

 三、具體措施

1、重視美術活動內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選擇性,開展以主題活動爲主的美術活動。

2、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設計繪畫內容,並及時調整計劃。

3、設計好每次的繪畫內容,並提前做好相應的教具和範畫。

4、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的素質,做好幼兒的榜樣。

5、利用空餘時間觀摩其他美術班的活動,學習新經驗,汲取她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

6、不僅讓幼兒學到繪畫上的技能,更要加強幼兒作畫習慣和養成。

各周安排:

第一週螃蟹

螃蟹有八條腿,每條腿由七個關節組成,這些關節只能向下彎曲。螃蟹的左右是對稱的,眼睛的造型鼓勵孩子誇張一點,可以讓畫面更有情趣。殼上很空,可以用線條做一些裝飾,讓畫面飽滿起來,背景可以採用藍色的大海和黃色的沙灘,鼓勵幼兒在背景中添畫貝殼、海螺、小魚等等。

第二週熱氣球

“ 發揮想象力,爲你的熱氣球添上漂亮的圖案。”用圓形勾出打氣球的輪廓,並作簡單的裝飾,添畫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讓它們坐上美麗的熱氣球,在空中看風景吧。

第三週母雞

觀察母雞輪廓呈三角形,勾畫外輪廓線,在中間部位畫翅膀,加幾個大雞蛋,在畫雞窩裏的草,可在背景處添畫太陽、小鳥、白雲、草地等。

第四周兜風去

先找準位置勾畫出洗車的輪廓,加上小燕子和氣球,再用概括的手法用線條將樓房表現出來。

第五週苗族小姑娘

瞭解我國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用簡單的線條粗略地勾畫小女孩的輪廓,深入刻畫服裝和飾品,用點、線、面做裝飾,仔細描繪頭飾,使之與服裝有呼應感。

第六週新疆女孩

瞭解我國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用簡單的線條粗略地勾畫小女孩的輪廓,深入刻畫服裝和飾品,用點、線、面做裝飾,仔細描繪頭飾,使之與服裝有呼應感。

第七週荷塘

先勾畫出荷葉與青蛙的大體形態,添加荷花、蓮蓬,進一步描畫荷塘,注意佈局的疏密關係,爲了讓氣氛再活躍一些,可鼓勵幼兒添畫蝌蚪和蜻蜓、金魚等。

第八週太空旅行

構思好要表現的主人公,定好位置,粗略地畫出輪廓,加上一個小天使,可鼓勵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畫小天使,畫上雲朵和彩虹,讓畫面更加生動。

第九周小貓釣魚

畫一隻坐着的小貓,給他加上釣魚竿,注意他的結構,再用簡單的線條勾畫河岸,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添加背景。

第十週大象的花園

先思考大象所具有的特徵,然後勾畫大象的輪廓,在遠處畫大象的房子,還有草地,給草地加一些花和草,山坡可加上小點,讓畫面飽滿一些。

第十一週 花房子

用直線勾畫房子的外輪廓,知道幼兒線條輕鬆一些,按照自己的喜好,對房子進行裝飾,如果想畫出夜晚的感覺,還可以加上星星和月亮。

第十二週 美人魚

勾畫想象中的小美人魚。可展開想象,添加貝殼、珊瑚、岩石及其它海底生物,可用小面積的黑色點綴一下畫面。

第十三週 小鹿

抓住小鹿挺胸擡頭的動態,用簡單的幾何圖形概括,對小鹿的身體進行裝飾,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花紋,主要是在背上。用點表現山坡的立體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來設計……,這節課的內容所選的是日常生活中幼兒所熟悉的家庭用具,通過這個熟悉的事物,讓幼兒來表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來充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及思維能力。創造是孩子的天性,我們要有足夠的空間讓幼兒進行創造,通過讓幼兒設計自己心中的家庭用具,使幼兒的想象得以拓展。通過動手創作的過程中去發掘孩子無窮的想象潛力。

  活動目標:

1、 在對自己的家進行觀察後,能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

2、 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設計自己心中的家庭用具。

  活動準備:

1、 課前對自己家進行觀察。

2、 積木若干;繪畫材料。

3、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課件出示,直導課題。

前幾天,我們說起了家,都說自己家裏的東西好,那請你們來講講看,你們家的什麼東西好,好在什麼地方?(鼓勵幼兒發表見解)

二、啓發討論。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家”,你們來看看,這個家怎麼樣?(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爲這個家設計家庭用具)

三、幼兒創作。

我們是小設計師嘍!

這兒有很多的材料,小設計師們可以用它們來製作自己喜歡的家庭用具。選好你們需要的材料開始動手幹吧!

(教師觀察瞭解幼兒的想法及做法,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並提示部分幼兒相互合作)

四、交流分享。

你創作設計的是什麼,它有什麼功能?

(先請個別幼兒展示交流,再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分享。)

五、欣賞各式家庭用具。

他們爲什麼要這樣設計,你覺得它有什麼功能?

六、延伸活動:

討論它們的功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背景:小班幼兒的繪畫技能尚處於塗鴉階段,在日常學習活動中我發現許多幼兒喜歡畫圓,而太陽是圓形的又是幼兒最熟悉的事物。因此,我決定讓幼兒畫太陽,從幼兒的興趣入手,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

  實錄一: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太陽嗎?

枋武小朋友馬上站起來回答:“太陽紅紅的像燈籠在天上。”說着用手指了一下天空。

鈺娜小朋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看到的太陽圓圓的、紅紅的像個紅氣球。”

正揚小朋友也站起來說道:“太陽就是煙花。”

師:“爲什麼說太陽是煙花?”

正揚小朋友歪着頭想了想說:“我媽媽說太陽紅紅的、圓圓的還會發光,我看到煙花就是這樣。”其他……

反思:不少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觀察也十分仔細,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談話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太陽的認識都不是很全面,甚至有的幼兒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需要讓幼兒通過圖片、錄像等手段來增強,使幼兒能全面地、正確地認識太陽。

 實錄二:

師:太陽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老師用攝像機把太陽拍下來,小朋友注意看,看看太陽是什麼樣的,是不是跟你們想的一樣呢?(播放動畫引導幼兒認真觀看)。

師:你們看到的太陽是什麼樣的?

幼兒:太陽是圓圓的、紅紅的會發光的。

師:嗯真棒!冬天的時候,老師帶你們到外面曬太陽,你們想想太陽照在身上感覺是什麼樣的?

幼: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

師:真棒!我請一個小朋友完整地說說太陽長什麼樣。

看看誰坐得最漂亮!煬揚小朋友,你來說說。

煬揚:太陽是圓圓的、紅紅的,會發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看到幼兒能較完整地表達出太陽的基本特徵,我以爲這一下幼兒應該能正確地畫出太陽吧。

於是我繼續往下提問。

師:你們喜歡太陽公公嗎?

幼:喜歡。

師:那你們想不想幫太陽公公打扮得更漂亮點呢?

幼:想。

師示範、講解畫法並提出要求後幼兒開始作畫,觀察時,我發現許多幼兒在紙上畫了好幾個小圓圈,詢問時幼兒說是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