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鍛鍊幼兒十指協調性、靈活性,發展幼兒思維能力,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讓幼兒瞭解曲線,畫曲線,初步形成色的概念。

活動準備:皺紋紙,各色粉筆,白紙,獎勵品。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問早問好互動小遊戲2、引入“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想不想看?”老師表演魔術,變出由皺紋紙做成的各色彩條在手中揮動。

二、基本部分1、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們看,老師手裏拿的象什麼?”讓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適當加以提示。2、老師變換揮動方向,上下、左右、前後,讓幼兒回答象什麼,如水草、波浪、絲巾、繩子等等,每說一個可讓幼兒複述。3、老師根據幼兒說的在紙上畫,一邊畫,一邊教幼兒念水草、波浪……4、讓幼兒舉起手來,和老師一起畫,強調手的動作,要進行曲線運動。可多做幾遍。5、將幼兒分成幾塊,拿好粉筆,到白紙處畫。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幼兒作畫時,家長可參與進來,最後可分給幼兒彩條玩耍。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幼兒認識圖形是從最基本的平面圖形中的圓形開始的。小班的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已經積累了對圓形的初步認知經驗,圓形的物體是他們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但由於年齡特點,他們的這種認知帶有隨意性、表面性和不完整性。本活動意在讓幼兒通過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系列感知操作,初步建立圖形與物體之間的認知聯繫,形成對圓形更準確的知覺,促進其空間概念的形成。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藉助“圓形寶寶”這一生動可愛的動畫形象,引導幼兒開展多種遊戲化的探究活動,同時自然融入對圓形大小、顏色的區分及數量的認知,促使幼兒在自身現有水平上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圓形的特徵,能按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並拼擺出簡單的物象。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圓形的特徵,能按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

難點――用大小不同的圓形組合、拼擺出簡單的物象。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套圓形卡片(大小、顏色不同,共5張)。

2.課件“有趣的圓形寶寶”(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圓形寶寶自我介紹,第二部分是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圓形物品)。

3.故事《小兔找太陽》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圓形寶寶來做客”引出課題,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

操作多媒體課件,圓形寶寶出場。圓形寶寶:“小朋友你們好,你們看看我是誰?對,我是圓形寶寶。你們喜歡我嗎?小朋友,我還有好多小夥伴呢,你們能幫我找一找嗎?”

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周圍生活中帶有圓形的物體。幼兒講述時,教師引導幼兒找出活動室裏哪些物品是圓形的,自己身上的衣物哪些東西是圓形的。

二、展開

1.看一看,說一說,拿一拿。

(1)看一看,說一說,區分圓形的大小、顏色。

圓形寶寶:“小朋友,我還有許多小夥伴呢,今天,我把它們也請來了,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好嗎?”

教師:“圓形寶寶給大家帶來的小夥伴,藏在桌子上的紙袋裏,現在小朋友把它們請出來吧。”在玩的時候,引導幼兒發現這些圓形寶寶有些什麼不同。

(2)遊戲“快快拿”。

教師:“我們來做個‘快快拿’的遊戲,請小朋友按照老師的要求拿出卡片。”

教師分別請幼兒拿出紅色的大圓、黃色的小圓、紅色的小圓、藍色的圓、最大的圓、最小的圓等。幼兒拿出後請其點數並說出圓形的總數。

2.欣賞課件“有趣的圓形寶寶”,進一步豐富幼兒對圓形的認知。

圓形寶寶:“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告訴你們個祕密,我還會變魔術呢,下面就來看我表演吧!”畫面上的圓形變成生活中的各種物品。觀看完後引導幼兒討論:圓形寶寶變成了什麼,想想圓形寶寶還能變成什麼。

3.遊戲“拼拼擺擺”,引導幼兒用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進行組合、拼擺,並說出自己變出的物品叫什麼。

三、結束

請幼兒欣賞故事《小兔種太陽》,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圓形特徵及色彩的認知。

圓形寶寶:“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請大家欣賞。”

提問:小兔爲什麼把氣球、紅蘿蔔和燈籠當成了太陽?

活動延伸

製作“有趣的圓形寶寶”粘貼畫。引導幼兒把拼擺好的畫面做成粘貼畫,並進行添畫。

附:故事

小兔找太陽

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聽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便要去找太陽。

他來到屋子裏,指着兩盞紅紅的、圓圓的燈籠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媽媽說:“不,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外呢!”

小兔子來到菜園裏,看見三個紅紅的、圓圓的蘿蔔問:“媽媽,這是太陽嗎?”媽媽說:“不,這是三個紅蘿蔔,太陽在天上呢!”

小兔子擡起頭,看見天上飄着紅紅的、圓圓的大氣球,問:“媽媽,這是太陽嗎?”媽媽說:“不,這是紅氣球……”

“真急人,太陽到底在哪兒呀?”

媽媽說:“瞧,太陽只有一個,還會發光呢!”小兔子順着媽媽手指的方向,仰起了頭,大聲叫:“媽媽,我找到了,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創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語言創造、思維創造等,在幼兒階段更多的是動作和體態的創造。因此,我們教師要及時發現孩子們在日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動作,然後根據孩子的需求來設計滿足他們興趣的活動。本班的幼兒活潑好動,在動作方面發展協調,尤其對新的活動材料經常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想觸摸、想玩。同時,在他們的活動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幼兒直線奔跑時,動作靈活、協調,然而每當他們拐彎時,就經常性發生兩名幼兒相撞的現象,拐彎的動作也不是很平衡、協調。爲了解

決這一問題,我們已爲幼兒設計了許多四散追逐跑的機會,“好玩的雪碧瓶”就是這一系列的活動之一。“雪碧瓶”是安全的材料,能廢物利用也是幼兒園教育所提倡的。

  活動名稱:

好玩的雪碧瓶

  活動目標:

1.遊戲“騎自行車”將幼兒的情緒導入到活動中,複習聽信號走和跑的能力。

2.幼兒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潛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3.通過“給小動物找食物”的遊戲,練習繞着跑的技能。

  活動準備:

空的雪碧瓶20只,音樂磁帶,獎章20枚。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做“騎自行車”的遊戲,複習交通規則的知識,練習聽信號走。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騎上自行車到遊樂場去玩好嗎?(好)馬路上車很多,我們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慢慢走。在騎車的時候,可不能撞車呀,記住了嗎?那我們就騎上自行車出發吧。

2.幼兒和教師一起玩“

騎自行車”的遊戲,複習聽信號走和跑的能力。

二、激發情緒

1.隨着音樂做瓶子的律動。

師:遊樂場到了。你們聽遊樂場裏傳來了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做運動,好嗎?

2.放音樂,幼兒持瓶隨着音樂跟着老師或自己隨意創編各種動作。

三、引導探索

1.幼兒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

師:跳得可真累呀,小朋友們可以坐在瓶子上休息一下。剛纔,我們拿着雪碧瓶騎自行車、跳舞,好不好玩那我們再想一下其他的玩法,一起玩起來吧。

2.幼兒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活動中提醒幼兒可以和小夥伴一起合作遊戲。

3.重點練習繞過瓶子,“S”型跑的技能。

⑴.師:剛纔,老師發現了一個很好的玩法,我們一起來試一下。(練習繞瓶原地轉圈)。

⑵.師:請小朋友們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該怎麼繞。(幼兒討論並嘗試)。

4.遊戲“給小動物找食物”

⑴.師:現在,老師要給你們佈置一個任務。小動物的糧食都不夠了,對面有許多食物,請小朋友們繞過障礙去幫小動物取一份食物好嗎?注意障礙很危險,小朋友分成四條路一個跟着一個小心的跑,誰完成任務我就給他發一枚獎章。(幼兒遊戲)

⑵.師:小朋友們都拿到食物了嗎?那我們給小動物們送去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們努力爲孩子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組織和幫助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且通過活動中的“給小動物運糧”的遊戲,我們也很好的解決了孩子們在奔跑拐彎時不協調的問題,讓他們學會了在面對面跑的過程中側身相讓的能力。

活動讓孩子們健康身心、活潑個性,給他們帶來了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布條、舊磁帶、毛線等各種廢舊材料,在浴帽上造型。

2.體驗利用廢物進行手工製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重難點

重點:能均勻、密集地將磁帶,毛線、紙條等貼在浴帽上做成假髮。

難點:發散思維,設計出不同的假髮髮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製作興趣

在這個過程中,我運用故事情節導入,充分調動幼兒的製作興趣。

2.欣賞自制假髮,瞭解製作材料和基本方法

我出示了兩個假髮,分別是用綵帶和磁帶另種材料做的。其中彩帶是幼兒平時接觸過的材料,磁帶是他們平時沒接觸過的材料。我試圖激發幼兒運用多種材料製作的慾望。同時,兩個假髮在髮型上也有所區別,一個是長卷發,一個是短捲髮,引導幼兒創造出不同的髮型。

3.欣賞髮型圖片,探索討論各款假髮的製作方法

我提供的圖片是具有鮮明特點的幾種髮型,重點在於幫助幼兒分析各種髮型不同的方向性,以及引導幼兒討論不同的髮型可以用什麼材料去表現。

4.幼兒製作假髮,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操作的過程比較漫長。但是整個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期間也有一些幼兒遇到了困難。比如,浴帽是軟的,所以不好掌握方向性;還有有些幼兒選擇了磁帶,用雙面膠不太好粘,需要老師和同伴的幫助等等。

5.假髮秀

最後我選擇了一段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集體跳舞秀假髮,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也充分讓幼兒體驗製作帶來的成就感。

不足

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1.材料的交代方面不夠細緻,以至於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該用什麼替代品;

2.浴帽太軟了,幼兒不能準確把握方向性,如果能找東西支撐一下會好一些。

教學反思:

爲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爲幼兒的創作活動做好鋪墊,我充分利用周邊資源,選擇了四位不同髮型的老師(長的、短的、直的、卷的)讓幼兒觀察,幫助幼兒對髮型的理解;還利用大班幼兒的模特表演,讓幼兒瞭解假髮,感受到假髮的美,從而喜歡假髮,激發了幼兒創作的慾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葉子外形的聯想。

2、感受制作、佩帶桂冠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詩歌操作材料、寬條紙、葉子

各種顏料、膠水、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通過上次活動的學習,幼兒已經對葉子的形狀等特點有所瞭解。

2、請幼兒回憶所見過的葉子都有哪些形狀,想一想,葉子長長可以當什麼?葉子圓圓可以當什麼?

3、幼兒一邊回憶,教師一邊出示字卡,請幼兒認讀字卡。

4、教師將操作材料發放給幼兒,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操作材料上。

5、教師將幼兒的想法整理、記錄下來,張貼在黑板上。

6、請幼兒一起讀一讀集體創作的.《葉子詩》。

7、告訴幼兒他們作的詩很棒,將會得到一頂用葉子製作的桂冠,請幼兒自己動手製作一頂桂冠送給自己。

8、教師講解桂冠的製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9、佩戴桂冠,和幼兒一起跳起舞蹈《會跳舞的葉子》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根據花瓣的形狀或組合後的形狀大膽想象,添畫成想象中的物體。體驗借形想象創作的樂趣。準備: 將各色卡紙剪成大小不同的花瓣若干。鉛畫紙、水彩筆、雙面膠。

  活動過程:

愛變魔術的花瓣兒

——花瓣兒飄到小溪裏,變成了花瓣兒魚,多可愛呀。

——出示剪好的花瓣兒:這些是愛變魔術的花瓣兒,想一想,它會變成什麼呢?

花瓣兒變變變

——出示一片花瓣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花瓣變成了什麼?

——如果用幾片花瓣兒在一起,又會變成什麼?(啓發幼兒變換不同方位進行想象)

——幼兒用花瓣兒拼擺出各種物體。(啓發幼兒變換不同方位進行想象)

花瓣兒變魔術

——這些花瓣兒真有趣,能變出許多的東西。請你們將花瓣兒貼在紙的合適位置,然後用筆添畫,讓它更像某樣東西,可以用一片花瓣兒變,也可以用幾片花瓣兒一起變,比比誰變出的東西最神奇、最多、最像。

——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創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展示作品,引導幼兒欣賞想象合理、獨特新穎的作品。

  課後反思:

中班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個活動能夠引發幼兒美妙的遐想,每個幼兒的想象力都不一樣,讓幼兒先通過說出自己的想象,再把自己的想象通過拼畫、添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激發幼兒的創作樂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興趣濃厚,每個幼兒都積極的參與,樂於把自己的想象跟同伴分享。但是在操作的環節,有些幼兒不能很好的把想象用拼畫、添畫形式表現出來,想得出來,做不出來,可能是在引導的時候不夠形象、明確。不過整個活動幼兒都開心、快樂,對自己的創作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整個活動我抓住理解歌詞、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及體驗歌曲情緒變化這三方面進行欣賞。所以在目標的安排上我也遵循了以上三點進行制定:

(1)欣賞歌曲《娃娃》,體驗抒情優美的三拍子旋律。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大膽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3)激勵幼兒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做一個快樂的娃娃。

二、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及難點都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去體驗歌曲的情緒變化。

針對此重難點,我採取的策略是在活動室中營造歌曲中的氛圍讓幼兒加以體驗。霧來了,天色暗了,我事先給整個活動室掛上窗簾,關上燈,營造一種天色暗了感覺,讓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體驗“娃娃”在森林裏迷路了的害怕、恐慌心情;霧散了,天色亮了時,請配班老師開燈,讓幼兒體驗“娃娃”看到天亮了,感受有希望了的快樂心情。

三、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多次感受過三拍子旋律的歌曲,會聽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歌曲並能自己打節拍。

2、物質準備:整個活動室掛上窗簾;韓版《大長今》主題曲、中文版歌曲《娃娃》及《娃娃》的Flash動畫;背景音樂《娃娃》的鋼琴曲。

四、教學過程

(一)聽韓版《大長今》主題曲進活動室,激發幼兒回憶原有經驗。

韓劇《大長今》在各電視臺熱播後,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其主題曲,電腦、手機鈴聲到處都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意無意感受到了曲子的旋律。我班的電子琴示範曲中也有這首曲子的旋律,平時我們還把它作爲整理玩具的信號曲,孩子們也能哼唱一二,所以我讓孩子們在進入活動室時傾聽這首曲子,激發其回憶已有的經驗。

(二)聽配樂故事《娃娃》,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歌曲內容。

(三)欣賞《娃娃》的Flash動畫,進一步引導幼兒通過畫面來理解歌詞。

在這兩個環節中,我讓幼兒通過語言、畫面去理解歌詞,讓幼兒通過聽覺、視覺等不同感官去理解和欣賞,爲下面欣賞曲子的拍子的情緒作好鋪墊。

(四)再次欣賞歌曲,幼兒用哼唱及身體動作,感受三拍子旋律的特點。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進行感知三拍子的抒情旋律。三拍子的曲子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有過感受並掌握了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所以在此環節中幼兒感受起來比較輕鬆。有的幼兒在傾聽曲子的過程中還不由自主地拿起手嘗試畫出曲子到底是二拍子、三拍子還是四拍子的旋律,有的幼兒還說出自己在欣賞曲子的時候有想睡覺的感覺,這證明幼兒已經感受到了曲子抒情的特點。最後通過討論,大家一起在哼唱和身體動作的伴奏形式中輕鬆地感受到了曲子的三拍子特點。

(五)欣賞教師演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緒,鼓勵幼兒用不同表情、情緒、動作進行表現。

這個環節對於幼兒及教師來說都是一個重難點,教師該如何引導幼兒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幼兒又如何能更深層地去體驗?這都是較難把握的。此環節我採取的是製造歌曲中的氛圍讓幼兒去感受,整個環節幼兒情緒較高,但體驗得不夠深入。

(六)教育幼兒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

此環節是針對第三個目標而設計,希望孩子通過欣賞這首歌曲後懂得不怕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做個快樂的娃娃,幼兒基本都能體會,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堅持就是勝利”、“活者就是快樂的”等等精彩的語句,讓老師大吃一驚。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體會一分鐘的長短,瞭解時間與生活的關係。

3、能圍繞一分鐘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見過鍾能區分時針分針秒針。

2、物質準備:鍾、漢字(長、短)、拼圖玩具

活動過程:

一、發現一分鐘

1、討論:每個時鐘的鐘面上都有什麼呢?時鐘有什麼用?

2、小結: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讓我們遵守時間。

二、感受一分鐘

1、討論:那麼一分鐘我們能夠幹些什麼?一分鐘到底是長還是短?

2、幼兒第一次判斷: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3、遊戲《木頭人》:請幼兒擺一個難度較高的姿勢,堅持一分鐘。

4、幼兒第二次判斷: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5、遊戲《拼圖》:請幼兒在一分鐘內完成拼圖,自己評價完成情況。

6、幼兒第三次判斷:請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7、再次討論:一分鐘到底是長還是短呢?

8、小結:一分鐘是不會變的,不論我們做什麼事情,一分鐘還是一分鐘,我們要專注於一分鐘能夠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鐘

1、幼兒觀看ppt:一分鐘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鐘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鐘可以寫45個字、一分鐘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鐘可以讀120個字,一分鐘可以做50個俯臥撐、一分鐘可生產78倆汽車,一分鐘可跑300米,一分鐘可以數300張人民幣,鉛筆廠一分鐘可以製造1600支鉛筆,飛機一分鐘可以飛行18千米。一分鐘全世界誕生259個嬰兒)

2、幼兒交流:一分鐘可以做什麼?

3、小結:每一個一分鐘我們都不要浪費,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活動延伸:

1、制定一分鐘記錄表投放在數學區供幼兒記錄;

2、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和反思: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時間的行爲,如何改正。

小百科:分鐘,表示時間長度的詞語,一分鐘等於60秒鐘。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們小一班的孩子正圍繞着“我的朋友在哪裏”的主題開展着一系列的活動(包括: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找朋友、猜一猜、摸一摸,送禮物等)。小班孩子由於受年齡和生活經驗的限制,他們的活動往往都是以自我爲中心,而想不到其他人,在開展了這個主題以來,孩子們開始試着找朋友,和朋友一起遊戲,但我們發現,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和開朗、活潑、善交往的孩子一起玩,而對於那些比較內向、膽小、又不善交往的孩子則常常很孤立,要麼一個人坐着,要麼獨自玩耍,很少有同伴去注意他們,更沒有人去關心他們。所以,我預設了這次主題活動:關心關心他們。

主題目標:

1.能夠發現別人明顯高興與不高興的表情,會用簡單的語言和動作去關心和幫助別人,體驗關心別人的快樂。

2.繼續體驗與朋友共同遊戲的快樂,知道朋友越多越好。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4.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遊戲的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情感體驗:

1.最近,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一直在講講好朋友,找找好朋友,那你們跟好朋友在一起開心,還是一個人孤孤單單開心?爲什麼?

2.那你們開心的時候會做什麼動作呢?(請幼兒來做做)我們一起來做做開心的樣子。

3.你們看,我上一次把你們和好朋友玩的開心的樣子都拍下來了。

(二)觀察照片,幼兒討論:

1.找找哪一個是你,爲什麼這麼開心?

2.這裏還有幾張照片,看看是誰?他們開心嗎?(不開心)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猜猜他們爲什麼不開心?

3.請不開心的小朋友講講爲什麼不開心。

4.怎麼讓不開心的小朋友開心?你會對他們說些什麼話?你會和他做什麼?

5.現在你可以去關心他們,讓他們高興?誰想去和ⅹⅹ玩?關心ⅹⅹ的小朋友有嗎?

(三)幼兒分散活動:

引導幼兒去關心同伴。

(四)講評延伸:

1.介紹你是怎麼關心小朋友的?講了什麼話,怎麼做的?

2.問不開心的小朋友現在開心嗎?你以後可以自己去找找好朋友,好嗎?

3.引導幼兒要經常關心這些小朋友。

活動反思:

1、新課程倡導活動化教學。活動是落實課程標準的主要載體,也是主體性生成和發展的源泉。

《品德與生活》課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具有積極的、健康的人格。人格的發展的大量相關研究表明:只有在積極的活動中才能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在《他們需要關愛》教學中,以“換位體驗”這一活動形式,使學生切身體驗殘疾人的痛苦,瞭解他們在生活中的許多不便;“身殘志堅故事會”通過學生調查、蒐集、交流身邊殘疾人“身爲殘疾卻不向命運低頭”的事蹟,使學生的心靈爲之一震,對殘疾人產生尊敬之情;“知識小競賽”讓學生了解了一些資料後一定會欣喜地發現社會對於殘疾人點點滴滴的關心,培養了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而且使學生獲得知識,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渴望盡微薄之力爲殘疾人獻愛心;而“愛心行動”,鼓勵學生爲身邊的、社會上的殘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上述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殘疾人生活中的困難與痛苦,社會給予殘疾人許多關懷,幫助殘疾人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能尊重殘疾人,燃起對殘疾人的同情與關愛之情。《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內容強調的是體驗和感悟,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爲設計基礎,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活動來組織教學,在活動中學生人人蔘與、自主實踐、自我體驗,並獲得感悟與快樂。

2、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只有通過生活的體驗來實現。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和基本的價值觀,只有通過他們自身的探究、體驗才能最終養成與形成。魯潔、王逢賢教授在《德育新論》中指出:“人對道德價值的學習以情感——體驗型爲重要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教學中通過“換位體驗”,做做“盲人、缺少手臂的人是怎樣拿東西的”,通過這種嘗試,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殘疾人的生活不便;以身邊夥伴的故事,觸動孩子的心絃,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讓學生欣賞圖片、觀看千手觀音的錄象、播放《愛的奉獻》、《愛在人心》等音樂,把學生帶入教材相應的情境之中,由入心、動情到啓真、悟理,經歷真實的內心體驗,並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引發道德感想,內化道德認識,指導道德行爲,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過程中成爲和諧的整體。通過組織“爲身邊的、社會上的殘疾人獻愛心”等活動,爲學生開闢體驗的渠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體驗中感悟,在體驗、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小百科:關心【guān xīn】,解釋:(1) 留意,注意(2) 關懷,掛念。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視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