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5篇)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毛毛蟲》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5篇)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利用塑料瓶蓋激發創造力。

經過本課教學懂得廢物利用。

  活動準備

白紙殼、水彩筆、雙面膠。

藍、紅色塑料瓶蓋。

  活動過程

1、最近老師在發愁一件事情,寶貝們能幫老師來解決一下嗎?

2、老師把你們每天帶的飲品瓶上的瓶蓋給留了下來,現在積攢好多了,該怎麼辦哪?

3、我們怎麼能把這些廢舊的瓶蓋利用起來那?用我們聰明的大腦想想吧!

4、老是想到一個辦法,我們可以把瓶蓋粘貼到一起,看看會組成什麼?

5、教師示範的製作,讓寶貝們猜猜像什麼,這樣寶貝們能注意力集中,還能調動積極性。

6、老師把瓶蓋粘在一起上上下下的,現在畫上眼睛和嘴,這麼長的身體,多畫成幾條腿。

7、寶貝們看像不像毛毛蟲,還缺兩個觸角,我們在給畫面上配上兩朵小紅花吧!

8、快看一幅畫就這麼完成了,好看不啊?寶貝們也動手做出自己的毛毛蟲吧!

9、寶貝們在下面製作的時候,教師巡迴指導,用語言引導一步步的做。

10、欣賞毛毛蟲,點評下誰的毛毛蟲粘的最好。

  活動延伸

讓寶貝們試着動手做一做,看看還能做出什麼。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對手印畫感興趣,嘗試用手印畫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2.體驗遊戲中印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同第一次教學)

三、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毛毛蟲的故事》,讓幼兒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提問:毛毛蟲開始是什麼樣的?最後變成了什麼?

2.教師結合故事印畫毛毛蟲的身體,引導幼兒觀察蝴蝶身體與翅膀的關係,啓發幼兒思考如何把毛毛蟲變成漂亮的蝴蝶。

3.請個別幼兒嘗試進行印畫蝴蝶。

師:看看誰的毛毛蟲能變出最漂亮的蝴蝶。

4.幼兒自由進行印畫。

1)提出要求:

A.毛毛蟲的身體要連接好,不斷開。

B.兩邊的翅膀要一樣大。

2)幼兒進行印畫,教師指導幼兒印畫毛毛蟲注意點和點的連接及蝴蝶翅膀的對稱,感受遊戲情境中印畫的快樂。

5.以音樂《蝴蝶飛》爲背景遊戲結束活動。

反思:

活動中表現蝴蝶翅膀的特徵這一環節,將教師的示範變爲讓幼兒自己思考用手的哪部分進行印畫,這樣更加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及寬鬆的環境中能較爲自由地進行表現,作品也相對較有自己的個性。多數幼兒能說出用手的其他部位來表現蝴蝶的翅膀,如拇指、手掌、掌側等,表現出來的蝴蝶的比例也較爲協調。操作後穿插的遊戲幼兒也能愉快積極地參與,體驗遊戲的快樂,經過調整後的形式幼兒易於接受。但仍有不足之處:

1.重點應更突出,要引導幼兒感受翅膀和身體比例的關係。

2.對幼兒的技能不要求達到預定的目的,可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表現。

3.幼兒雖能說出用手的各部分進行印畫,但表現出來的幼兒還是佔少數,個別能用掌側進行表現。多數還是用拇指印畫蝴蝶翅膀。還可通過延伸活動來讓幼兒繼續用自己的想法表現蝴蝶特徵,讓活動更加飽滿。

附故事:

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枚小小的蛋。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裏爬了出來。

它要去找一些東西來吃。它爬呀爬,看到樹上有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就啊嗚啊嗚地一口一口吃了下去。

吃完了蘋果,肚子還是好餓。毛毛蟲繼續爬呀爬,看到樹上有一個又大又黃的梨子,又啊嗚啊嗚地吃了下去。

吃完了梨子,肚子還是好餓。毛毛蟲又繼續爬呀爬,看到樹上有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就啊嗚啊嗚地吃了下去。

現在,毛毛蟲覺得舒服多了,不覺得肚子餓了。它不再是一隻小毛毛蟲了,是—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它造了一間小房子,叫做“繭”,把自己包在裏頭,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過了不久,毛毛蟲醒來了,它發現自己跟以前不—樣了,長出了一對漂亮的翅膀,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3

設計意圖

《好餓的毛毛蟲》是一本色彩鮮豔,動畫形象的圖畫書。它沒有太多的文字,而是以孩子感興趣的圖畫表現出來。根據星期幾的不同,會吃不同的水果,數量和星期幾有關係。書上還有小洞洞,而且可以看到蟲子從小洞洞裏爬出來,最後還變成了美麗的蝴蝶。這個有趣的故事將語言、科學、數學的知識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圖畫生動形象,非常符合小班幼兒天性好奇、愛觀察的特點。它符合小班幼兒欣賞的年齡特點,而從認知角度來看,它不僅表現了毛毛蟲從卵到幼蟲到繭到蝴蝶的整個蛻變過程,更重要的是故事當中隱含了5以內數量的感知與匹配。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愛玩,並樂於在玩中去學習各種知識,對故事欣賞非常感興趣。進餐中有些幼兒會有挑食和不愛吃飯的習慣,所以我設計了本次語言教學活動《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藉助這本繪本引導孩子熟悉星期、水果、色彩、食品名稱以及蝴蝶的成長曆程等,在故事的講述中也可告知小朋友們每一天都會有新的變化,每天都要好好吃飯,吃得多身體纔會長高高,變成漂亮帥氣的大哥哥大姐姐,喜歡吃的食物不能多吃,食物要營養搭配,不然就會像毛毛蟲一樣吃了太多的零食肚子不舒服了。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1、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認知目標:2、欣賞繪本故事,瞭解毛毛蟲的成長以及變成蝴蝶的演變過程

能力目標:3、鼓勵幼兒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繪本故事,瞭解進餐要合理適量。

活動難點: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的動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知道蝴蝶是毛毛蟲演變而來的,2、對食物的顏色名稱有一定的認知物質準備:《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導入

師: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呀,毛毛蟲扭呀扭呀扭呀,爬呀爬呀爬呀,咦,毛毛蟲不見了,毛毛蟲爬到哪裏了,小朋友們快仔細看一看毛毛蟲在哪裏啊?教師出示毛毛蟲,噢,找到了,原來啊,是毛毛蟲寶寶餓了,肚子都咕嚕咕嚕叫了,它要去找食物了,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這個故事,看看毛毛蟲都找了哪些好吃的食物吧。

二、教師展示PPT進行繪本故事的分享。

1、出示封面,教師向幼兒介紹繪本的作者以及出版社。

2、出示圖二、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圖片上都有什麼啊,,(樹葉、月亮、白白的東西)師: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樹葉上,這會是什麼蛋呢,小朋友你們來猜猜這會是什麼蛋呢,(雞蛋、鴨蛋、鳥蛋)老師也不知道這是什麼蛋,讓我們一起跟隨故事的發展去探索一下這個答案吧。

3、出示圖三、師:小朋友們,這幅圖裏面你們看到了什麼呢,(太陽,毛毛蟲)那我們剛纔看到的蛋你們覺得是誰的蛋呢?對了,就是毛毛蟲的蛋,現在毛毛蟲從蛋裏出來,要去找好吃的食物了。

教師講述故事:師: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嘭“的一聲,一條又瘦又餓的毛毛蟲從蛋裏爬出來。

4、師:毛毛蟲餓了,他要去找一些東西吃,你們看,毛毛蟲找到了什麼啊,(一個大蘋果)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可是它還是覺得很餓。小朋友你們說該怎麼辦呢?

(再去找一些吃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他都吃了什麼食物,(教師分別將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蟲吃了什麼食物向幼兒講述,講到週六的時候讓幼兒去猜一猜,毛毛蟲會吃些什麼食物,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

5、星期六的時候,毛毛蟲吃了很多的東西,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看看毛毛蟲都吃了什麼呀,讓幼兒看圖片講述所看到的食物。

師:毛毛蟲一下子吃了這麼多,會怎麼樣呢,(毛毛蟲會肚子痛)它爲什麼會肚子痛呢,(因爲吃了太多的東西)

師:因爲毛毛蟲吃了很多很多的食物,那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像毛毛蟲一樣呢,喜歡吃的食物一下子吃很多很多可以嗎?(不能)

6、你們看,因爲昨天毛毛蟲吃了很多很多的東西,肚子不舒服,所以呀,他想讓小朋友告訴他它應該吃些什麼食物,看看誰是一個熱心的小朋友幫助毛毛蟲。想一想毛毛蟲平時最愛吃什麼了啊,(樹葉)對了,今天是星期天,毛毛蟲啊,吃的是又嫩又綠的葉子,覺得舒服多了。小朋友,爲什麼毛毛蟲吃了葉子覺得舒服多了呢,(因爲葉子對毛毛蟲來說是最好的食物,毛毛蟲應該多吃葉子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平時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雞蛋等有營養的食物才能快快地長大)。

7、師:毛毛蟲呀,自從肚子痛的那天起,再也不亂吃東西了,看現在的毛毛蟲師怎麼樣的呀?師:恩,小小的毛毛蟲長大了,現在的毛毛蟲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它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它呀爲自己造了一座叫“蛹”的小房子,讓自己躲到裏面去。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爲什麼要躲在這裏嗎?(因爲它長大了,要變成小蝴蝶了),毛毛蟲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小蝴蝶了。

活動總結

故事已經講完了,現在,我就要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是如何變成漂亮的小蝴蝶的。(吃了很多的食物)對了,毛毛蟲每天都會吃很多食物,慢慢的就長大變成小蝴蝶了,但是呢,要根據自己吃飽的情況定如果自己小肚肚吃飽了,就不能再吃了,不然會不舒服的。小朋友們如果想變成大哥哥大姐姐應該怎麼做啊,每天要好好吃飯,不挑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垃圾食品。最後毛毛蟲長大了變成了什麼啊,(蝴蝶)那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前面模仿一下毛毛蟲和小蝴蝶。(請幼兒上臺自願展示毛毛蟲或者小蝴蝶的形態)。

活動延伸:在班級裏做食物金字塔向幼兒介紹哪些食物是應該多吃的,哪些食物應該是少吃的。同時也可將故事裏的食物弄成半成品放在美工區讓幼兒在區域時間進行操作。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4

活動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是五彩斑斕、五顏六色的。在多彩的世界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幼兒對色彩的敏感度,促進幼兒對色彩的審美能力的發展。本次活動是針對小班設計的, 旨在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在認識這三原色的基礎上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引發幼兒產生顏色對於不同事、物關係的聯想,發展幼兒的想象及表達能力,展開幼兒視覺與感覺的色彩之旅,讓幼兒成爲彩色世界的探索者。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手工撕紙、粘貼毛毛蟲,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在製作、模仿毛毛蟲的活動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2、能力與知識目標:引導幼兒用撕紙、拼貼的方法表現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徵,通過撕紙、拼貼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引導幼兒通過運用紅黃藍三色紙,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

3、技能目標:引導幼兒學習沿線撕紙的技能和拼貼的技能。

4、創造力培養目標: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毛毛蟲的外形特徵有所瞭解。

2、物質準備:有關毛毛蟲的錄像資料、圖片、玩具。畫有圓 形的方形紅、黃、藍三色紙若干,空盤子每組三個、膠水、棉棒、勾線筆。教材專用作業紙每人一張,範例撕紙毛毛蟲、錄音機、磁帶。

3、環境準備:可以爬行的地面,花園展板。

活動過程:

一、趣味導入

1、播放錄像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神祕的小客人,想知道是誰嗎(播放錄像出示毛毛蟲)

提問:剛纔看到的小客人是誰?(毛毛蟲)你看到什麼樣的毛毛 蟲了?

2、請幼兒尋找、觀察毛毛蟲,發現毛毛蟲之間不同的外形特徵。

3、指導語:現在毛毛蟲小客人就在我們身邊,看哪個小朋友的眼睛亮,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隻毛毛蟲。(請幼兒尋找藏在周圍的毛毛蟲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找到了什麼樣的毛毛蟲,並看一看和其他小朋友的毛毛蟲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毛毛蟲有的身體是一個顏色,有的身體是彩色的,有胖的、瘦的……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小結。

二、學習範例,嘗試撕紙

1、出示玩具毛毛蟲,引-t-S幼兒觀察手工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徵。

指導語:老師也找到一隻大大的彩色毛毛蟲,出示玩具毛毛蟲,

提問:

(1)毛毛蟲的頭上長着什麼?(眼睛、嘴巴、觸角)

(2)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彩色的,一節一節的,)

(3)身體兩側還長着什麼?(許多小腳)

2、出示範例手工撕紙毛毛蟲,引導幼兒觀察。 .

指導語:在一座麗的大花園裏還藏着一隻漂亮的毛毛蟲,請眼睛亮的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提問:

(1)這隻毛毛蟲是用什麼,圖形做成的?(圓形)

(2)毛毛蟲身上有什麼顏色?(紅、黃、藍)

(3)毛毛蟲的眼睛、嘴巴、觸角和身上的小腳是怎麼做上去的(畫上去的) ’

3、教師講解示範毛毛蟲製作方法。

指導語:我們一起給這隻毛毛蟲做一個朋友吧!(教師示範,操作步驟:先撕圓,然後把圓一個一個靠在一起粘在樹葉上,然後畫上眼睛、嘴巴、觸角和小腳。教師重點介紹撕圓的方法。)

4、幼兒撕紙、粘貼毛毛蟲,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語:下面請小朋友也來動手做一隻可愛又漂亮的毛毛蟲吧。

出示電子版《幼兒美術新天地》教材中的範例,觀察不同形態的毛毛蟲,引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要求:撕圓的時候儘量沿線撕,粘貼時,圓與圓緊緊挨在一起,撕剩的廢紙放進空盤子裏。 ‘

三、欣賞作品、互評、遊戲

1、請幼兒將作品放置於展板上,大家共同欣賞。

2、講評:幼兒互評,教師講評,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3、遊戲:毛毛蟲爬爬爬

四、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爲幼兒提供各種材料的紙張,讓幼兒練習撕紙,並在此基礎上再造想象。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認識了紅、黃、藍三原色,並通過撕紙、粘貼三色毛毛蟲的操作活動加深了對三原色的認識。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由觀察認識毛毛蟲,到動手製作毛毛蟲,最後到模仿毛毛蟲,先靜後動,教師將知識自然的.滲透到整個活動當中,使幼兒能夠快樂的學習。而且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過程趣味性很高,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幼兒的興趣很高,都能在快樂的情緒中積極主動的完成每個環節的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這次活動當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因爲小班幼兒年齡小,小肌肉發育不完善,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細小動作的完成比較困難,所以部分幼兒很難較好的完成撕紙任務,也就不能按要求去完成作品。

專家點評:

小班幼兒喜歡塗塗畫畫,撕撕貼貼。但是,在開展正式活動時,他們往往信心不足,熱情不高,爲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先讓幼兒製作一些生活中熟悉又感興趣的事物,如天上的飛機,河裏的小魚,花花草草等。手工課《三色毛毛蟲》就選用了幼兒比較喜歡的毛毛蟲這一形象,幼兒一看到毛毛蟲,立刻來了情緒,因爲他們熟悉喜歡,覺得好玩,所以積極性高漲。因此,本節活動的選材很好。其次,整節活動的環節很清晰,層次分明,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語言的組織、引導簡潔準確,示範講解清楚明白,而且教態親切,適合小班幼兒,使幼兒在快樂的情緒氛圍中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從而完成教學目標。美術活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最後的講評活動,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應做到重其情而不重其技,重其趣而不重其法,不能只從技能水平上評論好壞,要從想象是否奇妙,構思是否新穎,內容是否童真稚趣,畫面是否豐滿來評價,並對幼兒的大膽想象.xs-以肯定。從而才能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故事,讓幼兒瞭解毛毛蟲的生長及變成蝴蝶的演變過程。

2、學習10以內數的點數。

3、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的動作。

活動準備:

繪本故事書;卵、各階段毛毛蟲、蛹和蝴蝶圖片各一張;音樂;頭飾(毛毛蟲和蝴蝶)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去郊遊》。通過此活動調動幼兒開展活動的興趣。

2、集體欣賞故事《好餓的毛毛蟲》,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幅圖畫所表達的意思,並提出相應的問題:

(1)樹葉上躺着什麼?(重點突出有一個卵)

(2)毛毛蟲是怎樣從卵裏出來的,它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啵”這個像聲字,並知道毛毛蟲的樣子是又小又餓)

(3)毛毛蟲都吃了哪些食物,它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隨着不同數量食物的出現進行10以內數的點數)

(4)星期六,毛毛蟲吃完食物後怎麼了?星期天,毛毛蟲吃完樹葉後又怎麼了?(對比前後毛毛蟲的表情,讓幼兒學會比較)

(5)毛毛蟲吃飽後又是什麼樣子的?它的房子叫什麼名字?(重點讓幼兒認識“繭”)

(6)從繭裏出來的是什麼動物?(適當制懸念,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

3、完整地欣賞繪本故事。

4、利用圖片演示毛毛蟲演變爲蝴蝶的自然生長規律。(圖片的擺放教師應有意識地擺成一個圓形,代表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

5、伴隨音樂,幼兒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毛毛蟲在不同階段的形態和動作,加深對故事的印象。

6、結束活動,幼兒做蝴蝶飛的動作,離場。

活動反思:

這本繪本通過簡單易懂的圖畫向幼兒講述了毛毛蟲演變成蝴蝶的自然生長規律。在閱讀的過程中,作者還溶合了其它適合不同年齡階段低幼學習的知識要點,如星期的概念和順序、10以內數的點數、蝴蝶的生長和告訴幼兒吃東西要適量等等。

在設計這堂閱讀活動時,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10以內數的點數和蝴蝶的生長這兩個知識點進行。活動分爲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與幼兒一起欣賞故事繪本,在欣賞的過程中鞏固幼兒對5以內數的點數能力和學習10以內數的點數;第二部分是通過圖片讓幼兒理解毛毛蟲演變爲蝴蝶這一自然生長現象。在擺放圖片時,我有意把圖片擺成一個圓形,這樣更有利於幼兒發現毛毛蟲的演變過程是:卵—毛毛蟲—蛹—蝴蝶—卵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爲斷循環的過程。第三部分爲模仿,讓幼兒在模仿過程中體驗活動的快樂,加深對故事的認識。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6

設計意圖:

在日常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毛毛蟲”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種各樣的反應。然而,絕大多數幼兒並不知道毛毛蟲最終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於是我們根據活動主題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語言活動《毛毛蟲的故事》就是活動之一。我們試圖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小班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同時學習正確地使用量詞,使幼兒在一邊遊戲一邊講述的過程中,充分理解故事,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學說量詞:個、支、片;學說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個紅蘋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黃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綠樹葉。

3、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樂於參加文學活動,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蘋果一個、香蕉二支、樹葉三片(佈置成蘋果園、香蕉園、小樹林的場景),紗巾一條。

2、幼兒已看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

3、錄音機、音樂磁帶。

4、自制故事圖書。

活動過程:

一、律動“毛毛蟲熱身操”,激發興趣。

師:“毛毛蟲們,跟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嗎?”,“讓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跳個舞吧”。(師、幼隨音樂一起做“毛毛蟲熱身操”。)

二、遊戲“毛毛蟲的故事”,幫助理解。

師:“毛毛蟲的肚子餓了,讓我們一起去找吃的東西吧。”(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情境進行遊戲,邊活動邊講述,提示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個、支、片)。

1、第一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蘋果園裏,每條毛毛蟲吃一個蘋果。(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蘋果園”,將一個蘋果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一個紅蘋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香蕉園裏,每條毛毛蟲吃兩支香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香蕉園”,將二支香蕉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二支黃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小樹林裏,每條毛毛吃三片小樹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小樹林”,將三片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三片綠樹葉,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結合遊戲經驗,大膽講述故事。

1、師:“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嗎?能告訴大家這三天你吃了些什麼嗎?”(引導幼兒自由地進行交流。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講述。)

2、(出示自制的圖書)師:“姐姐編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蟲的故事》,寶寶們想不想聽呀?”(引導幼兒邊看圖書畫面邊完整地聽故事,在故事的結尾部分之前插進提問: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會怎麼樣呢?將來會變成什麼呀?)

3、師、幼一起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蟲變蝴蝶,增添情趣。

1、師:“毛毛蟲們,你們累嗎?讓我們休息吧!”(幼兒自己將絲巾披在身上變成蛹,然後聽音樂慢慢變成蝴蝶飛起來。)

2、師:“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做遊戲吧!”(師生聽音樂做蝴蝶飛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日常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毛毛蟲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種各樣的反應。然而,絕大多數幼兒並不知道毛毛蟲最終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我們試圖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小班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同時讓幼兒會比較連貫地學說短句,使幼兒在一邊遊戲一邊講述的過程中,充分理解故事,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小班孩子年齡小,具體形象更能充分激發孩子的興趣,爲了讓孩子能夠融入到整節課堂當中,我精心準備了教具:爲每位幼兒準備了毛毛蟲頭飾,佈置場景(三棵果樹),果樹上的果子要能夠方便摘取並能粘在自己的肚子上,還能確保不會容易掉落等等。

在做好教具後,開始找適合活動所需的音樂。在三段適合不同場景的音樂,如:爬行時活潑、有趣的音樂,睡覺時舒緩的音樂,講故事時舒緩的音樂,還把奧爾夫音樂《毛毛蟲和蝴蝶》融入貫穿到遊戲當中,使幼兒能根據聽到不同的音樂做相應的動作。在找音樂時,首先考慮節奏是否適合,還要聽旋律是否適合每一個活動過程。一節活動的效果怎麼樣,配樂和活動準備都很重要。根據故事,我還製作了幻燈片,邊講故事,還能邊給孩子看,符合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我覺得這節活動的課前準備比較充分了。

活動開始以毛毛蟲媽媽帶着寶寶出去遊玩的時候進入小樹林裏,發現了紅蘋果、黃梨子、綠樹葉開始了活動。開始部分,寶寶都能跟着老師的思路,寶寶的興趣一直很濃厚,當我說我們吃飽了的時候,突然有位孩子說,那我們就睡覺吧,對於孩子突然的發言,我覺得有點意外(這可能和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關係),而我在課中也沒能接過孩子的話。活動中總是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教師要考慮得更廣泛,不僅要備教案更要備孩子,關注到孩子的言行並能及時地引導。活動過程中我儘量啓發、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我吃了一個xxx”,大部分孩子都能用完整的話說出來,有個別孩子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完整的話。

後面蝴蝶姐姐出來時,小朋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了,活動進入一個小高潮。在後面聽故事時,因爲有多媒體的介入,加上故事講述,有的蟲寶寶還能看圖跟着講!故事結束後提問:“猜猜我變成什麼啦?”蟲寶寶都知道是蝴蝶了。通過後面的提問情況,反映出寶寶對故事內容已經理解,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整節活動我覺得和寶寶都比較融洽,玩得很開心,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但是,同時也出現、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沒有接應孩子的提問,忽略了孩子,在今後的教學上,我要儘量避免,爭取做到最好!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的基礎上能搓出大小相似的圓。

2.通過老師的指導能做圓的粘接。

3.能快樂的享受創造的樂趣,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努力地思考,勇敢克服困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做出圓的粘結,做成毛毛蟲並進行裝飾。

難點:在製作過程中探索創新。

活動準備

1.毛毛蟲泥塑成品 2.橡皮泥 3.小標誌

活動過程:

  一、欣賞談話導入:

1. 小朋友你們見過毛毛蟲嗎?教師展示做好的毛毛蟲作品,告訴幼兒毛毛蟲就是蝴蝶的前身,並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外型特徵。

2. 小朋友你們看毛毛蟲的身體想什麼啊?(一節一節的,像小湯圓似的)

3. 老師示範製作小湯圓,取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心搓成小圓球,然後繼續搓出很多個。

  二、發展活動:毛毛蟲的製作過程

1.先搓出6-7個小湯圓,即毛毛蟲的身體前置作業。

2.觀察毛毛蟲的身體是相連接的,將剛剛搓成的湯圓粘接成長條狀,也就是毛毛蟲的身體部份。

3.把剛剛完成的半成品,加上眼睛和裝飾,完成毛毛蟲身體特徵形態。

4.毛毛蟲做好了,小朋友想不想讓它動起來,引導幼兒瞭解毛毛蟲不是一種靜態的生物,做出毛毛蟲的動態模式。

5.裝飾毛毛蟲,可以給毛毛蟲身體下加上一片葉子,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

綜合活動:

各式各樣的毛毛蟲

1. 小朋友走下座位觀察其它小朋友的作品,把自己認爲做漂亮的作品投出自己的一枚標誌。

2. 總結展示作品,鼓勵孩子們,表揚做的好的有創意的孩子。

3. 收拾整理桌面。

教學反思

1. 孩子們對製作毛毛蟲泥塑很有興趣,這也是孩子們常見的小昆蟲,孩子們操作起來也很容易。

2. 剛開始孩子們捏小湯圓似的小圓球捏的不太圓,經過老師的指導後大部分孩子能捏出小圓球了。

3. 裝飾毛毛蟲的環節孩子們大多加上了一片葉子,也有點孩子加上了小樹枝,很漂亮。

4. 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我讓他們和其他小朋友合作這樣效果較好,也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能力。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並掌握音樂中的節奏,能夠快樂的歌唱。2.用肢體表現歌曲,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 在活動情境中體驗音樂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節奏圖譜、毛毛蟲、蘋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毛毛蟲來了

1.出示ppt1

今天來了位朋友和大家做遊戲,是誰呢?(毛毛蟲)

2.那我們來聽一聽它在做什麼?(播放毛毛蟲啃蘋果音效,傾聽後猜測)

3.毛毛蟲有可能吃什麼呢?(幼兒猜想)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到底吃了什麼?

二、圖譜練習 感知音樂節奏

1.學習節奏型一

1)出示ppt2,播放音效,幼兒初步感知

我們來聽聽毛毛蟲是怎麼啃蘋果的?它是怎麼啃蘋果的?(請幼兒模仿)

2)出示ppt3節奏圖譜1,幼兒再次感知

它是 這樣啃的,我們看着圖譜一起來試試。○ ○ ○○○

2.學習節奏型二

1)播放音效2

可是調皮的毛毛蟲呢,覺得還不過癮,請聽它又是怎麼啃的?(請幼兒模仿、教師正確示範)

2)出示節奏圖譜2 ○○○○ ○

幼兒再次模仿節奏

3.學習歌曲

毛毛蟲喜歡咔哧 咔哧的啃蘋果,那它喜歡什麼樣的蘋果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歌曲)

1)出示ppt4

毛毛蟲啃了什麼樣的蘋果?(紅蘋果、綠蘋果,大蘋果、小蘋果)

2)播放歌曲視頻

毛毛蟲啃了小小的、大大的、紅紅的、綠綠的蘋果,肚子覺得飽飽的。那它是怎麼啃的呢?我們再聽一聽。

小蘋果是“一小口” 大蘋果是“一大口”

紅蘋果是“一大口 一小口” 綠蘋果是“一小口 一大口”

3)播放歌曲 複習節奏型

那我們這邊有三個節奏,啃小蘋果是哪個節奏,啃大蘋果是哪個節奏,啃紅蘋果和綠蘋果又是哪個節奏?

幼兒互動,將節奏放回原位。小蘋果是哪個節奏

4)分段練習

小小的蘋果小小咬一口,所以我們唱的時候聲音要輕輕的(模唱)

(教師注意提示幼兒小蘋果小聲唱,大蘋果大聲唱,紅、綠蘋果中聲唱)

5)整體練習

一遍:毛毛蟲想和我們小朋友從小蘋果啃到大蘋果,你們願不願意啊!(提示音調)

兩遍:毛毛蟲啃蘋果時很開心,那你們啃蘋果的時候開不開心啊?那我們唱的時候用我們啃蘋果時開心快樂的聲音來唱,臉上笑眯眯,我們再來一次。

三遍:這個圖譜和毛毛蟲一樣的調皮,它怎麼樣了?(藏起來)只有小朋友唱對了它纔會出現。

三、遊戲

毛毛蟲還想和小朋友做遊戲,你們想變蘋果嗎?老師先來變一個,你們數123。那毛毛蟲咔哧一口的話,我會有什麼變化呢?

1)個別幼兒嘗試扮演蘋果

2)全體幼兒一起嘗試

3)遊戲,分角色扮演蘋果表演

毛毛蟲啃到什麼蘋果,什麼蘋果就開始變。

每個蘋果核都很特別,毛毛蟲說:“這裏的蘋果不僅味道很好,連蘋果核都非常的漂亮,它跟我們的小朋友說謝謝,你們也跟他說不客氣,你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

四、結束活動

毛毛蟲吃了這麼多蘋果,開始休息了。它睡了美美的一覺。醒來,呀!變成什麼啦?毛毛蟲變蝴蝶嘍!(一起學蝴蝶飛,出活動室)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蔬菜印毛毛蟲,用棉籤畫毛毛蟲的眼睛、嘴、腿。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印畫的樂趣。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顏料、胡蘿蔔、白紙、棉籤等。

 【活動觀察】

區域活動開始了,湯志航拿着胡蘿蔔蘸上了紅色顏料,很快就在畫紙上印出了毛毛蟲的身體,之後用棉籤蘸上黑色顏料添畫了眼睛、嘴巴和腳,下手完成的速度很快,基本沒有什麼思考,畫完之後還很高興地展示給老師看,說:“老師,我的毛毛蟲畫好了”。教師引導他多畫幾隻毛毛蟲,馬上又專注開始動手了。

饒思靜印的毛毛蟲身體是五顏六色的,但是是分開了,並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把身體連接在一起。添畫毛毛蟲的腳也是畫了兩邊,不像別的小朋友畫的只有一邊有腳。她更專注於印毛毛蟲的身體,對添畫並沒有很高的興趣,所以到最後面結束的時候才添了一點毛毛蟲眼睛和嘴巴。

賴梓蒙畫的毛毛蟲跟其他小朋友是有點不一樣的,因爲她的紙張是豎放的,所以她的毛毛蟲身體有直的,也有彎曲的,形式比較多樣,在繪畫的過程中很專注,偶爾還會關注下同伴的繪畫進行簡短的交流。

 【活動分析】

這次美工區域活動是蔬菜印畫,蔬菜印畫非常適合小班幼兒操作,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通過蓋印各種形狀的蔬菜,使幼兒體會印畫帶來的樂趣。從這三位幼兒的表現中飯,不難看出,他們對蔬菜印畫的材料十分感興趣。在活動中志航和梓萌有良好的繪畫習慣,能保持安靜和專注,這次小班幼兒來說是很難得的。

 【調整與推進】

1、在材料投放上,教師要深入反思。材料投放要充分考慮孩子的人數和種類,要彰顯適宜性、多樣性、層次性、可選擇性。從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孩子愛探索的天性得以充分發揮。

2、除了胡蘿蔔,還可以提供其他圓形的蔬菜,比如黃瓜、蓮藕等,這樣幼兒對材料的選擇更多,創造出來的作品效果形式也更多樣。

3、在活動導入的時候可以採用圖片的形式,多欣賞,引導幼兒觀察。觀察不同動態的毛毛蟲,可以有直行的、彎曲的等等。通過直觀的方法讓幼兒更加清楚的理解並表現毛毛蟲。

4、在繪畫的過程中孩子們大部分完成的速度都很快,說明難度太低了。教師可適當增加操作難度,可以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添畫,如添畫草地和太陽等。也可給幼兒創設一個情景,讓幼兒根據情景進行創作,這樣幼兒會更有興趣,同時也發展了其想象力。

5、教師要關注到不同幼兒的學習特點,因人而異,加強個別指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還是很適合小班孩子的,活動效果也很好。活動注重的是孩子對用蔬菜印畫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參與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在活動中,我積極引導偶發事件中蘊含的教育價值,抓住教育鍥機,如示範印畫時,顏料流下來了,老師立即強調不能把畫好的畫豎起來,因爲顏料沒幹。這次活動注重的是幼兒對用蔬菜印畫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參與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活動中有四五個幼兒參與活動不太積極,我覺得主要是因爲教師對孩子的能力估計不足,細節考慮得不周全。比如孩子對於如何對畫面進行佈局還不清楚,在印花時習慣於將圖案排成一排,畫面單調了自然會影響他們活動的積極性,這時,我應該適當提醒他們,找空的地方印,儘量不要讓圖案排得那麼整齊,這也是我在講解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感知並嘗試分辨長和短

重點難點:

感知並嘗試分辨長和短

活動準備:

遊戲本《毛毛蟲長大了》,根據提示剪開兩條毛毛蟲的卡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先將毛毛蟲卡片藏在身後,用神祕的口吻激發寶寶遊戲的興趣,出示兩張毛毛蟲卡片,鼓勵寶寶說一說它是什麼。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個小客人,要和寶寶們一起玩遊戲。

二、示範將兩條毛毛蟲卡片的一端對齊、重疊,請寶寶看一看、說一說哪個長哪個短;將其中一條有折線的毛毛蟲卡片按折線摺疊,然後重疊放在一起,請寶寶再看一看、說一說哪個長哪個短。

三、將毛毛蟲卡片分發給寶寶,鼓勵寶寶將兩張卡片重疊比一比,然後將其中一張有折線的卡片沿着折線摺疊後再比一比。

1.可鼓勵寶寶先隨意地玩一玩毛毛蟲卡片,再提示寶寶將兩張卡片的一端對齊、重疊比一比。

2.可鼓勵寶寶與同伴說一說哪個長哪個短。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1

設計意圖

幼兒對《好餓的毛毛蟲》繪本十分感興趣 ,毛毛蟲吃各種各樣的水果是孩子們交往中談論的話題。在日常的活動中,幼兒喜歡自己動手操作,爲了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利用《好餓的毛毛蟲》繪本中的情景,支持幼兒對現象大膽猜想和主動探究,更好地促進數學能力的發展,我們生成了此次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6 以內按數取物並說出總數。

2.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

3.願意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點數水果圖片,並取出相應圓形卡片說出總量。

活動難點:初步能夠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

活動準備

教師:PPT

幼兒:遊戲圖、水果卡片、彩色圓形卡片、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

(1)教師講述“毛毛蟲”的故事,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一條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它四處尋找着可以吃的東西。

第一天,它啃了1個蘋果,可是它還覺得餓。第二天,它啃了2個梨子,可是它還覺得餓。

第三天,它啃了3個橙子,可是它還覺得餓。第四天,它啃了4個桃子,可是它還覺得餓。

第五天,它啃了5個香蕉,可是它還覺得餓。第六天,它啃了6個草莓,它終於吃飽了。

2、根據 PPT 的內容進行數量點數

(1)教師出示 PPT 水果頁,引導幼兒觀察水果卡片,說出每一個盤子裏水果的數量。

指導語:這裏有毛毛蟲愛吃的水果,請你看看都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各有幾個? 經驗提升:通過點數知道果盤裏水果的數量不相同。

(2)教師演示 PPT 取水果盤(如3個橙子),點數並說出總數後,再取出相應數量的彩色圓形,放在毛毛蟲頭的後面。

(3)請幼兒參與。取水果盤(如4個桃子),點數並說出總數後,再取出相應數量的彩色圓形,放在毛毛蟲頭的後面。

指導語:你覺得毛毛蟲想吃什麼水果?請你選一種水果,數數水果有幾個,你就點出幾張彩色圓形放在毛毛蟲身上,表示它吃了這麼多的水果。

請另一名幼兒選擇一張水果卡片(如5根香蕉),點數並說出總數後,再取出相應數量的彩色圓形大卡片,放在另一張大遊戲圖毛毛蟲頭的後面。

經驗提升:能夠按照水果的數量,取出相應的點數。

3、根據圖片的內容進行數量比較

(1)教師引導幼兒比較兩張遊戲圖上毛毛蟲的圓形卡片的數量,用合適的語言表達比較結果及比較的方法。

指導語:我們來比比這兩條毛毛蟲誰吃的多?誰吃的少?你是怎麼比的?

(2)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請幼兒與同伴進行比較,分別判斷自己和對方的毛毛蟲身上的圓形卡片數量,比一比誰的多,誰的少還是一樣多。

指導語:你請喂毛毛蟲吃水果。數數你的毛毛蟲吃了幾個水果?你旁邊小朋友的毛毛蟲吃了幾個水果?誰的毛毛蟲吃的多?誰的吃的少?是不是一樣多?

(3)幼兒分享操作結果。

指導語:你的毛毛蟲吃了一共幾個果子,旁邊小朋友一共吃了幾個果子?誰吃的多?誰吃的少?

經驗提升:初步能夠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

活動總結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用幼兒喜歡的《毛毛蟲》繪本故事導入有一定的情境,能夠激發幼兒興趣,幼兒非常願意主動參與積極主動回答問題。通過毛毛蟲吃得水果數量,使幼兒練習6以內的點數,幼兒基本能夠6以內按數取物說出總數。在幼兒操作材料過程中,教師提示幼兒一邊按數取物一邊說一說表達。但是本次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比較物體數量時,是由我先引導幼兒一起進行數量的比較的方法,幼兒雖然能夠能夠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完成活動目標。但是可以先請幼兒操作材料,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兩組物體數量比較的方法,請幼兒分享數量比較的好方法。再次請幼兒操作材料,鞏固數量比較方法,使幼兒初步懂得多、少或一樣多。在幼兒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獲得自信心,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即時貼底板上用鈕釦組合黏貼成不同姿態的毛毛蟲。

2、通過觀察玩具毛毛蟲的變化和教師所繪的毛毛蟲造型,嘗試用鈕釦按一顆緊挨着一顆的方法連接拼貼毛毛蟲。

3、知道將不用的鈕釦按顏色放回相應的盒中。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各色鮮豔的可反覆使用的即時貼底板(可用廢舊紙盒的內底板貼上即時貼做成)人手一塊。

2、足夠數量的各色大鈕釦。

3、絨布玩具毛毛蟲。

【活動過程】

一、調動對毛毛蟲的已有經驗

出示絨布玩具毛毛蟲。誰來了?這隻毛毛蟲是怎麼樣的?你們用手來比比看。(引導幼兒注意到這是一條長長的毛毛蟲。

分析:讓小班幼兒用動作比劃"長",利於加深幼兒對毛毛蟲"身體長"的印象,爲後面創作時表現長長的毛毛蟲作準備。

這條毛毛蟲可調皮了。它不停地把身體變來變去。(教師將毛毛蟲扭成交叉狀。)你們看,它的身體變成什麼樣了?你們來學學看。(教師用線條畫出毛毛蟲的交叉造型。

它又變成什麼樣了?(教師將毛毛蟲的身體變成拱形。)這次,誰來學一學它的樣子?(教師用線條畫出拱形毛毛蟲。

毛毛蟲的頭也會變。(教師將毛毛蟲的頭扭向後方。)你能發現毛毛蟲現在想做什麼嗎?(引導幼兒發現:頭向後的毛毛蟲就好像在向後看。

如果我想讓毛毛蟲向地下鑽,頭應該怎麼變呢分析:改變頭的方向就可以改變毛毛蟲的造型,幼兒如果能幼兒作品:毛毛蟲體會到這一關鍵點,便可以在後面黏貼時表現不同姿態的毛毛蟲。同時,教師的提問可以提示幼兒根據頭的方向想象毛毛蟲所處的環境,如毛毛蟲在向上吃樹葉、在向下鑽地洞、在草地上玩等,這樣幼兒在後面黏貼時就能自發地添畫毛毛蟲的背景,使畫面更豐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確黏貼的任務和要求

今天老師請你們黏貼出一條長長的毛毛蟲,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調皮的毛毛蟲。用什麼來做呢。教師逐一4"r紹鈕釦和即時貝佔底板。

誰會將鈕釦黏貼在底板上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在即時貼上黏貼鈕釦的方法。

教師講解並演示黏貼的方法:先將鈕釦直接放在你想黏貼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貼時,要一顆鈕釦緊挨着一顆鈕釦。這樣才能黏貼成長長的毛毛蟲。

請全體幼兒用動作模仿並說出黏貼的方法。尤其強調要一顆緊挨着一顆。不用的鈕釦按照顏色放回對應的盒子裏。

分析:此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明確黏貼的方法,降低操作難度,使他們更有信心地、快樂地投入黏貼活動。

三、在教師指導下黏貼毛毛蟲

教師提醒幼兒將鈕釦一顆緊挨着一顆黏貼,鼓勵幼兒擺出不同姿態的毛毛蟲。可用情境性語言引導:"你的毛毛蟲正在幹什麼呀?毛毛蟲的頭在轉向哪裏呀是在向前爬行呢還是在向後喊朋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發現幼兒對畫毛毛蟲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比較敏感。通過活動可以看出,幼兒的動手能力較好,做出來的作品很美麗。通過這個活動,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對粘貼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也初步具備了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他們的作品非常的美麗。

不足之處

範例稍微小了一點,另外由於教師非常緊張,使得教師的最後的活動評價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後要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多動點腦筋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2、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遊戲活動,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活動磁帶、地毯

2、場景蘋果樹(蘋果貼圖)、香蕉樹(香蕉貼圖)、小樹(樹葉貼圖)

3、毛毛蟲的頭飾每人一個、蝴蝶頭飾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師:今天天氣真好,寶寶們快和媽媽一塊出去玩兒吧。幼兒頭帶“毛毛蟲”頭飾,隨音樂模仿毛毛蟲爬行的樣子進場。

  二、幼兒遊戲。

  1、觀察小樹林

寶寶們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呀?樹上有些什麼?(蘋果、梨子、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呢?

師小結:原來小樹林裏有紅蘋果,有黃梨子,還有綠樹葉呢!

  2、遊戲“毛毛蟲的故事”

  (1)教師示範

玩了一會兒,媽媽的肚子有些餓了,我要去找一個好吃的東西填填肚子,寶寶們在這裏休息一下吧!(爬去樹前,‘我喜歡吃紅蘋果’邊說邊從樹上摘下一隻紅蘋果,做啊唔啊唔狀吃完,‘我吃了一個紅蘋果’,並將食物貼在自己的肚子上)

寶寶們,剛剛媽媽吃了什麼呀?(引導幼兒用完整話說‘我吃了一個紅蘋果’)

  (2)幼兒嘗試

寶寶們,你們肚子餓嗎?(餓)你想吃什麼東西呀?(請個別幼兒說說)請你也去找一樣你喜歡吃的東西填填肚子吧!吃完了馬上到媽媽身邊來哦!

(幼兒自由選擇一樣自己想吃的東西,做啊唔啊唔狀吃完,並將摘下的食物貼在自己的肚子上)

哪個寶寶願意告訴媽媽,你吃了什麼呀?(引導幼兒用完整話說‘我吃了**)

(蝴蝶姐姐上)看,誰來了?(蝴蝶姐姐)蝴蝶姐姐漂亮嗎?(漂亮)我們一起問問蝴蝶姐姐,她爲什麼長得那麼漂亮吧!

蝴蝶姐姐,你爲什麼長得那麼漂亮呀?(蝴蝶姐姐:因爲我吃了好多的東西,越長越大,越變越漂亮了。)

  (3)蝴蝶姐姐講述故事

蝴蝶姐姐還要爲我們講個好聽的故事呢。

蝴蝶姐姐講述:毛毛蟲們,你們知道嗎?我原來和你們一樣,也是一條毛毛蟲。看,這是小時侯的我,(指着封面上的毛毛蟲)和你們長的一樣吧!媽媽對我說,‘要吃很多東西長大才能變漂亮’。於是呀,(邊翻書邊講述)我來到蘋果樹下,我吃了一個紅蘋果,我來到梨樹下,我吃了一個黃梨子,我來到長滿綠樹葉的小樹下,我吃了一片綠樹葉,後來呀,我睡了一個長長的覺,醒來後就變成現在的我了。(蝴蝶下)

哦,原來呀,蝴蝶姐姐小時侯也是誰呀?(毛毛蟲)你們想不想也變成漂亮的花蝴蝶呀?我們剛纔吃了好多好東西,現在美美地睡上一覺,醒來以後我們也就能變成美麗的蝴蝶了,對嗎?

  (4)蛻變

吃完了東西,摸摸肚子看,哦,真飽,我們睡一覺吧!(播放背景音樂)引導幼兒作出各種不同的睡姿。教師在幼毛毛蟲睡覺的時候,將蝴蝶的頭飾別在幼兒頭上,等音樂結束幼兒醒來,發現自己變成蝴蝶了,感受蛻變的快樂。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4

活動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看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着採蜜,他們對蝴蝶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蝴蝶是從哪裏來?它怎麼會飛?它的衣服怎麼這麼漂亮等等?爲幫助幼兒能更好的瞭解蝴蝶,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使他們對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瞭解。

活動目的: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說短語:我吃了……

動準備:

圖片教具:毛毛蟲一條,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教師頭戴毛毛蟲頭飾,告訴幼兒,老師今天變成了毛毛蟲媽媽,做毛毛蟲可好玩了,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一起來跟着媽媽爬一爬。

2、分段講述故事,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毛毛蟲爬啊爬,爬地很累了,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了,我們聽聽毛毛蟲吃了什麼?分段欣賞故事,邊講故事邊放多媒體。

毛毛蟲的肚子餓了,吃了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重點指出吃的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複習顏色,數數,學習量詞:個,根,棵,塊,片。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個?是什麼顏色的?

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根?是什麼顏色的?

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顆?是什麼顏色的?

第四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塊?是什麼顏色的?

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片?是什麼顏色的?

根據幼兒回答重點學習量詞。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係。(放多媒體)毛毛蟲吃了那麼多的東西,吃飽後它會做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毛毛蟲吃飽了,肚子怎樣了?(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做了個什麼動作(結個蛹把自己包起來好好地睡一覺)老師做動作,幼兒模仿。醒來後它發現了什麼?(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就變成了什麼?(美麗的蝴蝶)小結:毛毛蟲吃飽後長大了,結了蛹,睡一覺後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4、情景遊戲,複習故事內容。

1)毛毛蟲跟着媽媽一起出發。

2)第一天我吃了什麼?引導幼兒學說“我吃了…”,然後邊爬邊找相應的實物卡片,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第二天——第五天遊戲相同。

3)毛毛蟲吃飽了,做了什麼動作?跟着老師一起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結蛹然後變蝴蝶的過程。

5、活動結束:

我們都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來,我們一起飛一飛,天氣真好,我們到草地上去飛一飛吧。”帶領小朋友去場地上做“蝴蝶飛”的遊戲。

活動反思:

相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思維特點是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看到美麗的蝴蝶,想到的也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比較直觀的外表現象。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扮演毛毛蟲,在具體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是吃了東西、睡了一覺才變成美麗的蝴蝶。活動中,運用遊戲法讓幼兒對毛毛蟲五天吃的東西有了一個量的認識,在爬爬玩玩中學說短語,既符合幼兒好奇的天性,提高了口語能力,又達到活動的目標。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按點卡匹配相應的圖片和實物。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胸前有袋袋的黃、綠色肚兜,供幼兒繫上扮毛毛蟲。

與故事內容相對應的食物小圖片若干,1~5點卡、5格分類盒、教學課件、歡快的音樂伴奏帶、紗巾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趣師:今天天氣真好,毛毛蟲們快到草地上來玩吧!

(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模仿毛毛蟲快樂地在"草地"上爬行、嬉戲,教師不時地用頭輕輕觸碰幼兒的頭或用臉輕輕地貼近幼兒的臉,並大聲地招呼:"你好!""你真可愛!"……在教師的感染下,幼兒也快樂地相互碰碰頭、貼貼臉,整個氣氛輕鬆、快樂而友好。)

  二、逐段欣賞故事,模仿遊戲,感知5以內的數量。

1.欣賞第一段故事,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數數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

師:毛毛蟲第一天找到什麼食物?有幾個啊?

2、教師帶領幼兒模仿遊戲,感知5以內的數量。

師:寶寶們肚子有點餓了吧?我們也去找蘋果吃。

你找到了什麼?數數有幾個?

師:趕快把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兒"啊嗚啊嗚",將圖片放進胸前的兜兜裏。)師生在草地上邊爬邊尋找食物(教師向場地撒小圖片)。根據幼兒在場地上聚集的情況,可不斷變換着方向向空處撒小圖片,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3、出示相應的點卡。

師:你剛剛吃了什麼,有幾個?

一個蘋果,可以用一個圓點來表示。

4、依次類推,欣賞並模仿第二、三、四、五段故事。

5、師:毛毛蟲吃飽了,它找到了一片樹葉,趴在上面睡着了。我們悄悄的來做遊戲吧。

  三、點卡找朋友――匹配

1.教師出示點卡,示範匹配相應數量的食物。

師:圓點寶寶們想和這些好吃的食物做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吧。

2.操作活動。幼兒每人取一份分類盒,將兜兜中的小圖片,按數量匹配到分類盒中相應點子下面的空格里。

3.集體和老師一起驗證。

  四、毛毛蟲變蝴蝶――感受快樂、

1.師:毛毛蟲醒來的時候,長出了一對翅膀,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啦!

2.音樂聲中,師生一起揮舞着學蝴蝶飛出活動室。

附故事:毛毛蟲一條綠色的毛毛蟲,爬呀爬呀,它的肚子餓了,想找一些東西吃。

第一天,它看見了一個紅蘋果,"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二天,它發現兩隻黃香蕉,"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三天,它找到三片綠樹葉,"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四天,它又發現了四塊巧克力,"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五天,它找到五顆紫葡萄,又"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毛毛蟲的肚子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快樂地趴在葉子上說:"我要結一個繭,把自己包起來,好好睡一覺。"過了幾天,毛毛蟲醒來了。它的腳不見了,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它說:"我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