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太陽生病的原因,懂的關心別人。

2、知道吃冰激凌、汽水等冷飲不能過量。

3、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掛圖《太陽生病了》,自制背景圖一張、兩個太陽圖片(傷心地、高興地),電話機、實物:冰激凌。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出示冰激凌:小朋友這是什麼?(冰激凌)你喜歡吃嗎?你是怎樣吃冰激凌的?(孩子們回答的很有趣:每天只吃一個)如果吃多了會怎麼樣?那到底是誰多吃了冰激凌呢?(有的孩子想到了班裏的幾個經常吃冰糕的孩子。)

基本部分:

一、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掛圖一(太陽公公很熱):小朋友你看太陽公公怎麼了?(很熱)你能幫幫他嗎?請幼兒想一些讓太陽變涼快的辦法。(喝冷飲、吃雪糕、吃冰激凌等)

2、瞭解太陽生病的原因。

出示掛圖二:太陽公公聽了小朋友給它想的辦法,就吃了很多的冰激凌,小朋友們猜它怎麼了?請幼兒根據畫面結合經驗進一步推理和表達。(知道吃得太多生病了)請幼兒學一學太陽公公生病難受的的樣子,還要打針吃藥,這是小朋友都不願意做的事情。

太陽公公生病了,你應該怎樣做?(教育幼兒關心病人)

3、推測太陽公公好了以後會怎樣。

出示掛圖四:太陽公公的病好了嗎?太陽公公好了以後,還那樣吃冰激凌嗎?爲什麼?

4、教師邊操作教具邊完整講述故事。

二、知道自己不要多喝冷飲、多吃冰激凌。

小朋友們都喜歡吃冰激凌,吃的時候應該怎樣做才能不生病呢?

教師小結:夏天天氣很熱,我們吃冰激凌、冰糕降溫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吃的太多,吃得太多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病,所以小朋友不要多吃涼的東西

三、鼓勵幼兒給太陽公公打電話,知道關心別人。

1、太陽公公生病了,你想對它說些什麼呢?

2、做遊戲:給太陽公公打電話。

出示“電話機”,引導幼兒給太陽公公打電話,教師指導告訴太陽公公以後天氣熱了怎樣做。(引導幼兒說一些怎樣降溫的一些辦法)

結束部分:太陽公公的病好了,咱們出去一起和太陽做遊戲吧!(帶幼兒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可提供一次性杯子和掛曆紙,引導幼兒自制“冰激凌”。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可以看出,孩子們對各種冷飲、冰糕、冰激凌很是喜歡,也知道多吃對自己身體的壞處,在提問時孩子們都爲自己辯解沒有多吃這些冷飲,但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現在的孩子太任性,有時候家長也是沒辦法,在活動課上我針對幾名典型的幼兒(經常吃冰糕的幼兒)展開了提問,收到了好的效果。過後我們還要時常提醒孩子們,做好他們的工作,使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結合小班主題活動“我有六個寶”,我園開展了有關眼睛的一系列活動,目的是幫助幼兒形成敏銳的觀察能力和主動發現事物特徵的能力,該活動便是其中之一。我將教學活動分爲四部分,順着“同伴→自己→外國人→動物”的線索來認識眼睛,使幼兒感知眼睛外形特徵的多樣性,體驗活動的趣味性。

目標:

1.初步瞭解眼睛的外形特徵和簡單功能。

2.在看看、說說、猜猜的過程中感受眼睛外形特徵的多樣性。

3.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

準備:

1.“猜猜他是誰”PPT(包括教師的眼部特寫、辨識度較高的幾位幼兒的眼部特寫)。

2.幼兒熟悉的幾種動物的眼部特寫PPT。

3.小鏡子人手一面(活動前置於幼兒椅子下面)。

4.將幼兒帶來的玩具事先藏在活動室中。

過程:

一、“猜猜他是誰”,萌發觀察眼睛的興趣

1.教師逐個放映幾位幼兒眼部特寫的畫面,引導幼兒猜測。

師:這裏有一些亮眼睛小朋友的照片,請你猜猜他是誰。

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追問,幫助幼兒梳理知識經驗。)

2.展示教師眼睛部分的畫面,請幼兒猜測是班上哪位教師的眼睛,提高觀察活動的趣味性。

師(小結):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看眼睛就能區分出每一個人。

二、觀察眼睛,初步瞭解眼睛的外形特徵和簡單功能

1.幼兒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

師:你的眼睛是什麼樣的?請你拿出小鏡子來看一看,然後說一說。(幼兒先自由交流,再個別講述。)

2.幼兒結合PPT再次集體感知眼睛的外形特徵。

師:眼睛上面有睫毛,它能幫助我們擋住灰塵。裏面有眼球,眼球上有黑色的眼珠,眼珠會轉動,它能讓我們看到各個方向的東西。眼睛上面有眼皮,眼皮會一睜一閉。

3.在幼兒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教師用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幫助幼兒小結眼睛的外形特徵。

4.幼兒看外國人眼部照片的PPT,感知眼睛外形特徵的多樣性。

師:我們的眼睛有黑色的眼珠,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眼珠?(逐幅播放PPT,引導幼兒感受、交流。)

三、擴展話題,瞭解動物的眼睛

師:除了人有眼睛,誰也有眼睛呢?

師:(出示小動物眼睛部分的PPT)請你猜一猜,它是誰?

師(小結):眼睛是各種各樣的。人有眼睛,動物也有眼睛。動物的眼睛也是多種多樣的。

四、感受眼睛的作用

1.教師用手掌遮擋自己的眼睛,引發幼兒思考。

師:眼睛有什麼用呢?如果沒有眼睛會怎麼樣?

2.請幼兒尋找自己從家裏帶來的藏在活動室的玩具,並說一說玩具藏在什麼地方。

3.幼兒找找、說說:我用眼睛看見了什麼?

延伸活動:

1.開展戶外遊戲“捉迷藏”。

2.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各種人和動物的眼睛。

反思:

一、對活動價值的思考

1.通過該活動,幼兒對眼睛的外形特徵和功能有了初步的瞭解,知道眼睛對人的重要性,並萌發了愛護眼睛的願望。同時,該活動也爲幼兒進一步學習用眼睛觀察周圍事物作了準備。

2.通過眼睛來認識、區分同伴的外貌特徵,增進了幼兒的相互關注,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3.活動中欣賞豐富的圖片不僅拓展了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瞭解到眼睛外形特徵的多樣性,還激發了幼兒觀察、發現、探索事物的興趣。

二、對活動策略的思考

教師在組織小班科學活動時,除了內容本身要具有趣味性和適宜性外,教學策略也很重要。

1.以幼兒“樂學”爲前提,注重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讓幼兒感受眼睛外形特徵的多樣性,欣賞自然界中動物的各種各樣的眼睛,使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幼兒願學、樂學。

2.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爲主,注意的穩定性較差,教師提供給幼兒的圖片直觀(如同伴的眼睛、外國人的眼睛、動物的眼睛)又突出重點(都是眼部特寫),這不僅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更能使幼兒專注於眼睛的觀察,提高學習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和學習兒歌,感受兒歌一問一答的樂趣。

2、通過學習兒歌,熟悉各種動物的習性。

3、學習兒歌能簡單表演,能想象更多會飛、遊、跑的動物,簡單創編兒歌。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在於如何讓幼兒通過已有生活經驗去理解兒歌的內容,同時還能運用簡單的語言去表達。

而學習仿編詩歌,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即爲本節課的難點。

活動準備

1、畫有鳥飛、魚遊、馬跑的圖片一張。2、會飛、遊、跑的動物頭飾,大字卡:飛、遊、跑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並理解兒歌的內容。

1、師:今天,有很多動物朋友要來我們班做客,它們是誰呢?師邊說邊出示小鳥圖片提問:小鳥有什麼本領?(會飛)小鳥是用什麼飛的呀?(翅膀)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鳥飛。師邊學邊說,小鳥怎樣飛?

邊學師邊引導幼兒學說:拍拍翅膀飛呀飛。

2、看,誰來了?出示圖小魚圖片。提問:小魚有什麼本領?(幼兒回答)我們來學學小魚遊吧。邊學師邊引導幼兒學說:搖尾巴點點頭3、接着,誰會來呢?小朋友猜猜看。(師做馬跑的動作給幼兒提示)師出示小馬的圖片提問:馬有什麼本領呀?(會跑)馬兒怎樣跑?引導幼兒學說四腳離地身不搖。

  二、根據對圖片的理解,學念兒歌

1、師:現在,我們看着圖一起來念一遍(引導幼兒完整地念兒歌一遍)

2、師:剛纔小朋友念得真好聽,那這首兒歌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誰知道?(幼兒發表自己的見解)師小結:一個問一個回答,這樣的兒歌就是問答歌。

3、和幼兒用問答的形式念兒歌,提高幼兒念兒歌的興趣。

  三、遷移已有經驗仿編兒歌。

師:請小朋友想想,還有什麼東西會飛,是怎麼飛的?(師引導幼兒創編兒歌)照此方法創編遊和跑的動物。

附 兒歌:誰會

誰會飛?鳥會飛。

鳥兒鳥兒怎樣飛?

拍拍翅膀飛呀飛。

誰會遊?魚會遊。

魚兒魚兒怎樣遊?

搖搖尾巴點點頭。

誰會跑?馬會跑。

馬兒馬兒怎樣跑?

四腳離地身不搖。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的幼兒們能夠了解到更多動物的特性,好像小鳥是會飛的,小魚是會遊的,小馬是會跑的等等。同時通過學習兒歌去啓發了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按照本節課的實際情況來看,我設定的引入環節還是比較扣題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能很快的激發起幼兒的注意力。同時在後面的創編兒歌環節,幼兒所表達出來的實際效果也是很不錯的。不過在中間的學習念兒歌環節,我就覺得有很多不足了。其實針對小班段的幼兒,我們不要強行的讓他們去記憶,而是要讓幼兒通過理解去記憶。在學習語言課程的時候我們要通過開放性的方式去引導幼兒自己想象,而不是用完全敘述的方式來幫助幼兒記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音樂可以給人快樂,可以讓人忘記煩惱,還可以帶走寂寞。總之,音樂雖然不是萬能,但和金錢一樣,沒有它萬萬不能。

除此之外,音樂還能造就天才。科學研究表明,音樂的波動能以生物電的形式影響人的記憶神經元,刺激大腦的神經迴路,像架設橋樑一樣,它可以使大腦的神經元上的突觸數增加、軸突變粗,從而使大腦內的信息交換加快、思維能力增強,即記憶力增強、思考反應能力變快。

幼兒園小班音樂遊戲《咚咚啪》

目標:感受音樂的節奏,能在唱到"咚咚啪"時做出相應的動作。

內容:音樂遊戲------咚咚啪重點:喜歡做不同的"咚咚啪"難點:樂意跟上音樂一起做形式:集體準備:音樂過程:

一、禮物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史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禮物,猜猜是什麼?想不想知道是什麼?來,一起喊:一、二、三………2、哦!原來是面大鼓。"嗨!小三班的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大鼓,你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那你們知道我是怎麼玩嗎?來,誰來試一下?

二、反覆練習"咚咚啪"1、我也想試一下,你們看我是怎麼敲的

2、誰看到我是怎麼敲的?咱們一起試一下。

3、剛纔,咱們做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啪,現在做一個"很小很小"的"啪"。 你們想想,怎麼樣做就是"很小很小"的啪呀?(再小小的,咚咚啪)4玩累了沒有、咱們一起休息一下吧!好了,伸個"大懶腰"吧!好舒服呀!咱們做一個"大懶腰"的咚咚啪,好不好?(大懶腰,咚咚啪)

4、剛纔做了一個"大懶腰"的咚咚啪,走路時的"咚咚啪"怎麼做?(走來走去、咚咚啪)

5、你們看我在幹什麼?(師做轉個大圈,咚咚啪)5、你們看我在幹什麼?跑得時候怎麼做呢?(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 《強調跑的`時候不要擠》

三、欣賞VCD,讓幼兒完整充分地感受旋律,同時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老師這也有些小朋友會做"咚咚啪"想不想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四、跟上音樂動起來

他們做的好不好?咱們和他們比一比吧!你們準備好了嗎?那咱們開始吧!

五、通過互動來鞏固動作

1、剛纔,小三班的小朋友做的真棒,現在,老師要請幾個小朋友來做一下,然後每個小朋友再請一個客人老師和你一起做。

2、咱們請所有的客人老師一起做,好嗎?(客人老師,咱們一起做,好嗎?)延伸:

幼兒創編其它的"咚咚啪"附:歌詞大懶腰,咚咚啪,大懶腰,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再小小地咚咚啪;走來走去、咚咚啪,走來走去,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一起前進咚咚啪;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我們轉個大圈咚咚啪。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曲線和圓形。

2.能大膽在進行繪畫。

3.激發幼兒對小蝌蚪的熱愛之情。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⒈認識曲線和圓形。

⒉能利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繪畫。

活動過程

一、熱階段

教師:小朋友,老師請你們來猜一猜:是什麼東西頭是圓圓的,黑黑的尾巴彎彎曲曲的,還跟着它們的媽媽,在水裏游來游去呢?(小蝌蚪)

教師:噢,原來是小蝌蚪,我們學有一首兒歌,也叫《小蝌蚪》,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好嗎?

二、圖形刺激

⒈教師出示示範畫,讓幼兒觀察小蝌蚪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⒉教師示範圓形和曲線的畫法。

教師:小朋友,我們畫圓形小蝌蚪的頭時,要把它畫得圓圓的,最後兩頭線接在一起的,像個大餅一樣。

在畫曲線(小蝌蚪的尾巴)時,像畫波浪一樣,彎彎曲曲的。

三、創造表現

⒈幼兒作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⒉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畫成小蝌蚪。

⒊在繪畫過程中對於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並對畫得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肯定。

四、作品欣賞

⒈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什麼。

⒉將幼兒作品佈置在美工區域裏,供幼兒欣賞。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繪畫活動《小蝌蚪》,我發現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是不錯的,他們能通過我的示範講解,認識了曲線和圓形,並學會了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繪畫,從而表現出對小蝌蚪的熱愛。由於我的示範講解到位,孩子們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傳授的知識。而在孩子們的創造表現中,孩子們更是大膽地作畫。他們能根據老師的引導,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們在畫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實現了大膽進行繪畫的活動目標。在繪畫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們出現的問題,並且能及時地給予糾正。總的來說,整個繪畫活動下來,孩子們的表現還是挺令我滿意的。不過,在活動中,我還存在着一些不到之處,就是在活動中,我給幼兒說的機會有點少,沒能讓孩子們很好地去說,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這是我比較欠缺的。如果給我從新上過這個活動的話,我會給孩子們創設一個自由表達的一個環節,讓他們把自己想說的,想象到的都表達出來,我覺得那樣會更好一些。

小百科: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爲也深深影響着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一: “垃圾的產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建築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麼?在哪裏見過這些現象?

2、看圖瞭解並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築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裏來的?

活動二:“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

(1)垃圾堆上佈滿蚊蠅等害蟲;

(2)在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

(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

(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裏。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佈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麼,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瞭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裏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麼害處?應該怎樣做?

活動三:“垃圾的“家”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劇:“公園裏”。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劇並討論:公園裏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麼辦?垃圾的“家”在哪裏?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桶到室外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