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糉子的特徵,體驗吃糉子的快樂。

2、知道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

活動準備:

每組桌子放上大小形狀味道各不一樣的糉子一盤,溼巾紙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師在桌子上的盤子裏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食品,猜猜看是什麼?——幼兒聞一聞是什麼味道的,猜猜會是什麼?——幼兒摸一摸,是什麼感覺?是什麼形狀的,再猜猜會是什麼?(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這一會兒像……有一會兒像……會是什麼呢?——哇,原來是是香香的糉子

2、嚐嚐說說——好香的糉子,你吃過嗎?什麼味的?你們還想不想吃?——幼兒吃糉子

A、每位幼兒拿一個小糉子,自己來剝,剝下的糉葉放在盤子裏。糉子外面衣服叫什麼,你知道嗎?

B、幼兒邊吃糉子邊隨機問:你的糉子是什麼形狀的?吃的是什麼味道的糉子?

C、吃完後提問與小結:——吃糉子的時候先把什麼解開。(繩子)然後剝開什麼?(糉葉)——你剛纔吃的糉子是什麼味道的,糉子外面是什麼?糉子裏面有什麼?——我們吃到了各種味道的糉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鹹鹹鮮鮮的肉糉,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糉,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糉、赤豆糉。

3、介紹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我們爲什麼要吃糉子?什麼日子纔會吃糉子呢?——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呢?——原來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糉子。——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會有什麼活動呢?(遷移活動:瞭解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寫王字掛香袋

4、拓展遊戲——QQ糉子店環境創設:QQ糉子店材料:QQ糉子、各種可以做餡的圖片玩法:幼兒剪下做餡的圖片,貼在QQ糉子上,送到糉子店,講講它的味道。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通過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體驗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3、感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

4、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準備:

1、flash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活動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瞭解端午節的名稱及時間。

1、出示糉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師: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你們吃過糉子嗎?什麼節日的時候我們會吃糉子呢?

教師小結: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1、觀看端午節的故事。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2、提問幫助理解。

師:剛纔故事裏說了什麼?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吃糉子呢。吃糉子,憶屈原。

(三)集體感知端午節吃糉子和划龍舟這兩種主要習俗。

1、從幼兒自身經驗來感知吃糉子的風俗。

從糉子的味道、形狀、糉葉等方面讓幼兒體驗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教師小結:看來糉子的味道不同,形狀和顏色也有很多種呢。

2、玩賽龍舟遊戲,體驗端午賽龍舟的快樂。

師:端午節除了吃糉子人們還要進行一項很熱鬧的活動。

幼兒玩賽龍舟遊戲,並分享遊戲的感受。

教師小結:看來呀賽龍舟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呢!

(四)自主探索,通過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瞭解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

1、提供實物、錄像等,幼兒分組探索端午節的常見習俗。

2、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這些活動不僅是爲了紀念屈原,還有着人們希望一家團聚,生活美滿的心願呢!

(五)結束活動,兒歌總結。

1、教師念兒歌總結。

2、去教室裏繼續尋找端午節的其他活動。

活動延伸:

美工區:用彩色紙折糉子,嘗試編蛋網兜。

生活區:繼續學習包糉子,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有趣的活動。

語言區:講講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傳統故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爲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糉子、看圖片、採艾草、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3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糉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爲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糉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糉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糉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裏見到的?

幼:見過。家裏,商店裏、、、、、、

師:現在,我們在家裏,店裏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裏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爲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爲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爲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爲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裏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糉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裏。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爲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糉子、雞蛋扔進河裏,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裏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師:因爲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爲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糉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糉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更多端午節相關教案推薦:

1.20xx最新小班端午節活動教案

2.20xx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端午節的由來

3.20xx年小學端午節班會教案

4.20xx端午節幼兒園小班教案:迎端午,憶屈原

5.20xx年端午節教案:屈原的故事

6.幼兒園端午節優秀教案範文20xx

7.幼兒園中班端午主題教案

8.幼兒園中班端午節教案範文

9.端午節的由來教案

10.端午的鴨蛋創新教案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4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爲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教室

四、活動時間:2015年6月

五、活動前準備: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2017年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2017年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端午文化”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嫦娥奔月》、《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着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爲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糉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糉子。(學生介紹糉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多媒體課件:糉子)

3、我國各地方的糉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糉子。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2017年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作文。)

2、你想對地震災區的小朋友說些什麼?(學生交流)

3、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5

設計意圖

端午節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看圖片、視頻、遊戲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一、瞭解划龍舟的人員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講規則,團結合作才能劃好龍舟。

三、體驗規則的重要性及規則遊戲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划龍舟這一運動。

難點:知道規則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一、划龍舟視頻。

二、圖片:龍舟、劃手、鼓手、掌舵人。

三、紙折的船、塑料門洞。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折的小船,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

2、“你們知道它在哪裏行駛嗎?”(幼兒回答:河上、海里、水裏等)

3、“你們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船呢?”(幼兒回答:冒煙的木頭、輪船、很長很長的船、兩層的船等等)

二、出示圖片認識龍舟。

1、教師出示龍舟圖片,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1)師:“老師今天給你們介紹一條船,你們知道它是什麼船嗎?”

(2)告訴幼兒圖片上船的名字叫龍舟。

2、引導幼兒認識龍舟。

(1)“仔細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長長的、前面有一個龍頭、後面還有一個尾、有船槳)

(2)“你知道它是用來看什麼的嗎?”(幼兒回答:划船的,比賽的)

(3)教師小結:每年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舉行划龍舟比賽。

三、觀看視頻,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及瞭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划龍舟比賽。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觀察並瞭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

(1)師:你們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兒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還有坐在後面的人等。)

(2)他們在幹什麼?(幼兒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圖片進一步認識龍舟上三種人的名稱、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別出示三張圖片,一一介紹龍舟上的三種人,分別叫:鼓手、劃手、掌舵人

(2)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龍舟上三種人是做什麼的。

教師小結:在龍舟上面,“鼓手”坐在龍頭前敲鼓給划船的人發號口令;“劃手”聽着鼓點拿着船槳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三種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兒一起談話,瞭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師:“如果有的劃手不按照鼓手的節奏來划船,會怎麼樣呢?”

“划船的時候鼓手敲鼓的節奏忽快忽慢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會怎麼樣呢?”

(5)教師小結:在龍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龍舟的時候他們需要團結合作各盡其責才能到達終點。

四.遊戲體驗

1、教師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規定做不同的動作。(第一組:拍手第二組:拍膝蓋第三組:跺腳)

2、教師講遊戲規則

規則:聽音樂看教師指揮,該哪組做動作或哪兩組做動作,其它組則休息,如有人犯規則音樂重新開始。

3、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體驗規則的重要性。

4、師幼討論:

(1)在剛纔的節奏遊戲中,我們重新開始了幾次,爲什麼會這樣呢?

(2)後來我們是怎樣成功的?

五、談話小結,將規則意識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龍舟的時候怎麼做才能又快又穩到達終點?

2、剛纔的節奏遊戲中,怎樣做才能完成遊戲?

3、小朋友在喝水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4、在玩滑滑梯的時候我們要講什麼規則呢?

活動反思

作爲一節社會課,重點放在讓幼兒通過了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的基礎上,知道划龍舟的人員的及其工作,從而體驗規則的重要性及規則遊戲帶來的樂趣。在教案的設計上,整個教學內容安排緊湊,條理清晰。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

2.學習包糉子的技能。

3.體驗包糉子的樂趣,感受端午節的濃厚民俗氛圍。

活動準備:

1.請幼兒事先調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完成調查表。

2.《端午節》課件。

3.糉葉、泡好的米、棗、細線或長方形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談,說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組織幼兒交流調查結果,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講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那天爲端午節。

(2)交流調查表: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課件,瞭解端午節時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節日體驗活動:包糉子。

(1)組織幼兒一起開展包糉子活動,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糉葉要把米和棗包緊, 然後用繩子捆紮結實。

(2)也可以組織幼兒用長方形紙折糉子,折成六棱形並進行裝飾。

4.節日分享:將包好的糉子與父母一起分享, 也可以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進行分享活動。

附故事:《端午節來歷》

有一個楚國人叫屈原,楚懷王見他聰明能幹,很看中他,便封他爲三閭大夫。

屈原當上三閭大夫後,和他一起做官的人嫉妒他,就在楚懷王的面前說他的壞話。楚懷王便慢慢的討厭他了。後來楚懷王死了,他的兒子聽了壞蛋的話,就把屈原趕出楚國的京城。

不久楚國和秦國打仗,秦國把楚國的京城強佔了。屈原看到楚國的老百姓受苦受難, 自己又沒法出力,心裏很痛苦,寫了很多詩,然後就跳進汨羅江裏自殺了。

屈原跳江後,楚國的老百姓怕魚蝦咬壞屈原的遺體,就用竹筒裝上米丟進江裏去餵魚蝦,又划着小船沿江尋找他的遺體。

從那以後,每逢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投江自殺的日子,許多地方都要吃糉子、賽龍舟,人們以這種方式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3.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糉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爲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糉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糉子,龍舟(船),香袋、、、、、、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糉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裏見到的?

幼:見過。家裏,商店裏、、、、、、師:現在,我們在家裏,店裏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裏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爲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爲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爲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爲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裏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糉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裏。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爲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糉子、雞蛋扔進河裏,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裏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爲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爲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糉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糉子、、、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課程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糉子、龍舟、香袋等,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然後活動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爲主展開從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動中看來,孩子對於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爲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鱔、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動還是比較投入的。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同樣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爲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到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例,學生通過對“忠誠愛國,很有才幹”,“在他的輔佐下……也得到改善”等語句的感悟,從而也使學生受到愛國的情感教育。達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8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糉子,引出話題。接着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最後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於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並學習。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9

教材分析

在一系列端午節主題活動中,幼兒對端午節習俗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對龍舟競渡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本節活動爲幼兒創造親身實踐的機會,幫助幼兒瞭解龍舟競渡的不同傳說,進一步瞭解各地不同的競渡方式,在共同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團結協作的力量,激發幼兒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龍舟的不同傳說,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傳統體育活動。

2.能用多種方式蒐集關於龍舟競渡的信息、資料,積極與同伴交流龍舟競渡的傳說。

3.積極參與遊戲,在遊戲中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賽龍舟的傳說故事,以及各地龍舟競賽中方式,完成調查表。

2.紙箱龍舟4個,鼓,紙棍。

3.邀請家長志願者4-5名。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交流《龍舟競渡調查表》,自主瞭解龍舟競渡的由來及比賽方式。

(1)請幼兒講述龍舟競渡的不同由來,知道龍舟競渡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

小結: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因諫不成反遭放逐。悲憤中,屈原投汨羅江自盡。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播放教學課件,進一步瞭解各地龍舟競渡的不同。

討論: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麼活動?龍舟競渡需要幾人參加?都幹什麼?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小結: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劃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羣衆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

龍舟競渡根據龍舟大小確定人數,有17人、23人等多人組成。有舵手、鼓手、劃手,需要多人齊心協力完成。

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隻野鴨浮游在水面上,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3)播放視頻,引導幼兒瞭解龍舟競渡的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於1980年5月16日作出決定,將龍舟競渡列爲正式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龍舟賽在我國南方地區開展的比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龍舟節”。現在的龍舟競渡,已經走向國際。

2.組織幼兒玩“賽龍舟”遊戲,感受同心協力獲得成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1)家長志願者和幼兒分組比賽,老師當裁判,聽口令後幾組同時把龍舟划向終點,先到者爲勝。

(2)討論遊戲中遇到問題,分享遊戲經驗。

提問:你們在遊戲中遇到了什麼問題?(腳沒有走齊,太擠,用力不均勻)怎樣才能將龍舟劃得又快又穩?(喊口令,聽口令一起用力)

(3)再次玩遊戲,體驗成功的歡樂。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0

活動名稱:快樂端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嚐嚐,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糉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爲什麼要掛艾蒿呢?(因爲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糉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糉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3)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糉子

(1)觀察糉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糉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裏拿的糉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糉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糉葉。

師:糉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糉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糉葉。

(3)幼兒品嚐。

師:你們吃過糉子嗎?你吃過哪些糉子?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糉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糉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糉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共同品嚐端午食品。活動名稱:快樂端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嚐嚐,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糉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爲什麼要掛艾蒿呢?(因爲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糉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糉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3)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糉子

(1)觀察糉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糉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裏拿的糉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糉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糉葉。

師:糉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糉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糉葉。

(3)幼兒品嚐。

師:你們吃過糉子嗎?你吃過哪些糉子?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糉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糉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糉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共同品嚐端午食品。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1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有感受音樂的能力,做動作時能隨着節奏的快慢改變動作的速度,隨音樂做動作的經驗更爲豐富。《包糉子》是一首山東民歌,在民間廣泛傳唱。端午節包糉子又是小朋友熟悉的一種習俗,並且已有包糉子的經驗,本次活動,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在欣賞、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創編包糉子、煮糉子的各種動作,在樂曲中有節奏的舞蹈,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糉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並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3.喜歡參加舞蹈活動,體驗舞蹈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煮糉子視頻。

2.幼兒觀察過包糉子,瞭解包糉子的過程。

活動建議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你想幹什麼?

(2)隨着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糉子的過程。

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糉子的哪些過程,引導幼兒隨音樂試着做一做。

2.遷移包糉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

(1)引導幼兒回憶並創編包糉子時清洗糉葉的過程。

提問:包糉子時要先做什麼?都要做哪些事情?

如幼兒說到洗糉葉,教師將追問:你是怎樣洗糉葉的?你能做給大家看看嗎?教師在幼兒模仿動作的過程中隨機說兒歌引導幼兒根據節奏做動作。鼓勵幼兒隨音樂表現做洗糉葉的過程。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隨音樂創編包糉子的過程。

啓發幼兒自主創編不同動作,表現包糉子時裝米、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

(3)結合煮糉子視頻,引導幼兒創造性地表現煮糉子的情景。

提問:糉子包好了,現在可以吃了嗎?怎樣煮糉子的?糉子在鍋裏能不能動?爲什麼?

引導幼兒創編出糉子下鍋、加水、煮熟、慶祝等動作,隨音樂表演。

提問:包糉子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用什麼動作表現洗葉?用什麼動作表現裝米?

3.隨音樂完整的進行舞蹈,感受舞蹈歡快、熱鬧的情緒。

(1)幼兒與教師共同舞蹈,對舞蹈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2)啓發幼兒做動作時表現出歡樂、熱鬧的勞動場面。

(3)分組互相表演。

延伸活動

將音樂放在表演區,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舞蹈動作。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2

教材分析

《五月五,是端午》是一首優美動聽、節奏歡快的歌曲,歌曲富有童趣,通俗易懂,描述了端午節的風俗民情,非常適合端午節慶祝活動開展。本次活動通過傾聽、感受、哼唱等環節,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歌曲傳遞出的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思念和崇敬之情,鼓勵幼兒採用輪唱、齊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增加演唱的趣味性,引導語兒感受同伴間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唱準附點音符和延長音,感受歌曲歡快、優美的特點。

2.採用輪唱、齊唱的方式,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感受同伴間合作演唱的樂趣,激發對屈原的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及習俗

2.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播放教學課件,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圖片是有什麼?這是哪個節日的習俗?

  2.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1)欣賞一遍歌曲,感受音樂優美、歡快的特點。這首歌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歌曲有幾段?

(2)結合教學課件,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裏都唱了什麼?誰能用歌曲裏的語言說一說?

  3.指導幼兒分段學唱歌曲,理解歌詞表達的情緒。

(1)引導幼兒學唱歌曲第 1 段,感受阿媽、阿爸慶祝端午節爲家人忙碌的快樂景象。

(2)引導幼兒學唱歌曲第 2 段,感受阿哥、阿姐參加端午節民俗活動的熱鬧景象,以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思念、崇敬之情。

(3)鼓勵幼兒嘗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提醒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和延長音。

  4.引導幼兒採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之情。

(1)組織幼兒採用輪唱、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討論:人們爲什們要紀念屈大夫?激發幼兒對屈原的崇敬之情, 並鼓勵幼兒向屈大夫一樣熱愛祖國,從小學好本領,長大爲祖國做貢獻。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瞭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糉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

幼:端午節······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糉子···吃糉子···做香包·······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麼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糉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糉子賽龍舟是爲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糉子嗎?糉子長什麼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糉子清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糉子都是什麼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糉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2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糉子都是什麼餡兒的,是甜的?鹹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夥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糉子,還品嚐了各種口味的糉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麼,然後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糉子賽龍舟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糉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範: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誇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

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

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瞭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糉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視頻

1 、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糉子、吃糉子、做香包、做五彩繩

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麼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爲什麼端

午節要包糉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

我們端午節包糉子賽龍舟是爲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糉子嗎?糉子長什麼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糉子 清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糉子都是什

麼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糉子,請小朋友觀察)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 、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

糉子都是什麼餡兒的,是甜的?鹹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夥 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運用句型“不僅·····還”

1 、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糉子,還品嚐了各 種口味的糉子,對嗎?

2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麼,然後請小朋

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

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糉子、賽龍舟、做香包、做五彩繩

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糉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

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 “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範:

比如說,

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 媽媽誇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

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評析

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 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 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 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瞭解端午節包糉子的幾種特有包法、名稱。

2、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包糉子的方法,能用纏繞、捆綁的方式包糉子。

3、幼兒能互相幫助,體驗合作包糉子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重點:瞭解糉子的來歷和特點,學習包糉子。

本次活動的難點:能將糉子包好並捆緊。

二、活動準備

1、有溼度的碎泥

2、糉葉若干、橡皮筋

3、範例、課件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情境導入,引入今天主題,激發幼兒學習包糉子的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糉子嗎?吃過哪些形狀的糉子?

(2)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幼兒瞭解不同形狀的糉子。

我們吃過的糉子一般就是三角糉、還有四角糉以及團盤糉等。

2、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學習包糉子的方法。

(1)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糉子,看看糉子的外形和特點。

(2)教師拿出示範作品,小朋友請你們看,在糉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們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麼做成的嗎?

(3)以前,有一種糉葉叫蘆葦葉,它也可以用來包糉子。

(4)你們知道糉子葉裏面是什麼嗎?它是什麼做成的呢?

(5)平時,我們糉子裏面包的是糯米,還可以加各種餡。你吃過什麼餡兒的糉子呢?

3、教師出示課件,演示包糉子的過程,引導幼兒對包糉子的活動感興趣。

(1)你們包過糉子嗎?今天我們就要用泥巴來學習包糉子。

(2)教師講解介紹製作方法,教師邊示範。重點講解將糉葉捲成三角狀,以及用橡皮筋將糉子裹緊的方法。

a取一片寬大的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狀。用手在圓錐筒中旋轉一下,讓錐筒更加細長。

b在錐筒中填入糯米。將沒有米的那端,將糉葉的兩側分別向內折。

c之後順勢將糉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口爲止,多餘的糉葉反覆折收在口上。

d用線繩將糉子捆綁結實即可。

4、幼兒分組包糉子,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互相幫助,對於能力弱的幼兒及時進行指導。

四、活動總結

活動前,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製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表,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累經驗。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資料,互相交流、分享有關端午節的經驗。結束後,教師與幼兒共同將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類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