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六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已有籃球技巧經驗的基礎上,學習進退拍球和高低交替運球技巧。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交流進退拍球和交替運球的最佳方法。

3、幼兒能在運動中於面對困難,體驗玩球的快樂。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5、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五號籃球幼兒人手1只;入場準備:四縱隊。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變隊入場。

幼兒聽口令四隊變兩隊進入圓形熱身場地。

2、玩遊戲:找朋友。

3、聽音樂熱身(全美職業籃球季後音樂)和老師一起熱身。

4、分組取籃球站四隊,四隊變兩隊對面做左右手定點高低拍球。

二、探索新的玩球技巧。

1、探索進退拍球

師:我們都能原地用左右手做高低拍球。可是,我們在看籃球對抗賽的時候,怎麼沒有發現隊員們原地不動拍球呢?這是爲什麼?

小結:是的,原地不動的話球就容易被對方球員搶走。更投不到對方的籃筐裏去。所以,我們的籃球要靈活的動起來。

2、教師示範進退排球

師:大家有沒有仔細看我是怎麼拍球的?

小結:這叫進退拍球。你自己先試一試。然後,把你拍球的方法講給大家聽。

幼兒交流進退拍球的方法後,教師做技巧指導:

前進拍的時候,用力點放在球的背面,輕輕往前推,球就會隨着身體往前行。後退的時候,用力點放在球的正面,球就會隨着身體往後退。

3、幼兒在練習中熟悉並掌握高低進退運球技巧。

4、中場動靜調節:高擡腿繞球、地面繞八字

三、熟練運球技巧進行高低交替運球。

師:看,在我們的正前方有兩條線,分別是紅色和綠色和藍色。下面我們分二組運球,到第一道紅線時請你停下來做先低後高拍球各五下。到綠線時做進退拍球三次然後到對面站好。

(趕小豬到圓形場地)

師: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小遊戲,叫圓圈轉轉轉,我和你一起走,你一遍拍球走一邊看我,看到我停下蹲着吹哨,你就停下來做低拍,看到我停下站着吹哨你就停下來做高拍。我要轉身,你就往相反的方向走,聽我的哨聲繼續做動作,明白了嗎?

四、放鬆活動,結束。

幼兒坐在圓上和老師一起放鬆手臂,腳腕和全身。

【活動反思】

經過多次的試教和各位評課老師的指點,我從一節上不完的課到最後自己能輕鬆上完,並且在課堂中各種情況都能很好的處理,我感覺這是我參加此次精品課堂收穫最大的地方。

輕鬆上完這節課並不代表自己的上課水平達到了很高的階段,我深深的知道這點。而且每一節成功的課都是從很多節試教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這節課中,我還是有一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1、在學生合作探究部分還是沒有引導到位,所以感覺學生在這個環節有點亂,而且創出不同花樣的學生比較少,很多學生都只是在模仿我和那些創造出遊戲的人,這個地方是我沒有及時的對那些沒有創出遊戲的學生進行鼓勵,同時也忽略了現階段學生的模範性。

2、在課堂最後的遊戲部分,玩的不是很成功。見縫插針的這個遊戲是先將球拋起來並落地之後彈起的瞬間,學生從球下面鑽下去。但是有很多學生都是從球的旁邊過去,還有的是將球拋起後,再落地彈起時接住。

總之,參加這次活動的收穫很多,感觸也頗深,從各位老師的點評和課後反思中找到自己的缺點,逐一進行改正,對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輪胎遊戲練習單腳跳和爬行動作,發展平衡能力和協調性。

2、體會合作遊戲的快樂。

3、通過玩輪胎髮展幼兒的創造性及擴散性思維。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1、自行車輪胎每人一個。(有大小)

2、課前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

活動過程:

1、火車律動進場。

(1)幼兒用輪胎一個套一個,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2)自編輪胎操。

2、通過輪胎練習單腳跳躍。

(1)通過故事《龜兔賽跑》引起幼兒練習單腳跳的興趣。我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和烏龜賽跑誰得了第一?兔子很後悔在半上睡覺,決定和烏龜在比賽一次,它們都在爲比賽積極的準備着,我們也來學學兔子和烏龜的本領,也象它們來比試比試.

兔子是怎麼跳的?

我們今天增加點難度用輪胎來練習單腳跳

(2)讓幼兒自由探索用輪胎單腳跳的方法,請做得好的幼兒示範。

(3)教師小結。

(4)練習行進單腳跳。

3、練習模仿烏龜肩胯輪胎手腳着地爬並探索手腳協調快速爬的方法。

(1) 幼兒嘗試、討論,總結出背龜殼的方法。

(2) 請做的好的幼兒示範動作,幼兒互相學一學。

(3) 教師小結。

4、遊戲“龜兔賽跑”

(1) 根據意願選擇遊戲角色。

(2) 講解遊戲規則。

(3) 遊戲兩次交換角色,鼓勵表揚在遊戲中堅持到底的幼兒。

5、好玩的輪胎遊戲。

其實輪胎還有好多種玩法,我們一起來玩玩看.

活動反思:

幼兒是在與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因此,教師要提供適宜的材料,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和發現、創造的慾望。

活動中運用輪胎開展活動,活動練習能循序漸進地展開,藉助幼兒園寬闊的活動場地,我創設了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幼兒充分探究、想像,使孩子們創造出了多種玩法,如:小兔跳、過河拆橋、曲線障礙跑、鑽山洞等,輪胎花樣玩法的整個過程促進了幼兒走、跑、跳、爬、鑽、滾等基本動作的發展,輪胎作爲一種運動器材,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此基礎上,我開展了小組競賽的形式,遊戲中,幼兒情緒高漲,把活動推向了**。在整個活動中,我讓所有幼兒都能情緒愉快,團結協作地完成遊戲,並通過遊戲促進幼兒的自主性、創造力的發揮。如果我能針對不同能力的幼兒,採用不同的鼓勵引導方式,能提供每人一個輪胎,效果將更好。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手腳靈活能力。

學會按照規則完成遊戲。

活動準備:沙包溜溜球若干。

遊戲玩法:幼兒分成若干組,可以兩個一組,或者三個,四個一組都可以。

玩法1,將沙包,溜溜球一端的線繞在一隻手上,用手揮起沙包旋轉兩腳進行交叉條跳躍。

玩法2,將溜溜球一端的線繞在手上將沙包向上拋同時球落下時用手接住。

玩法3,幼兒有3———5人組成一隊,兩端各站一個幼兒,中間站三個幼兒,兩邊的幼兒用溜溜球向站中間的幼兒投擲被投中的幼兒出局,中間的幼兒應躲閃來回跑,不被打中的幼兒可繼續遊戲。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綱要》指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布袋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事物,且大班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次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瞭解布袋的不同玩法及遊戲規則

2.能夠與同伴合作,動作協調地進行遊戲

3.體驗布袋遊戲帶來的樂趣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5.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瞭解布袋的不同玩法及遊戲規則.

2、難點:.能夠與同伴合作,動作協調地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熱身操,布袋,墊子,皮球,創設遊戲環境

活動過程

環節一,熱身部分。

我站在隊伍面前帶領幼兒一起做熱身操:小朋友們,請像老師一樣,踢踢我們的小腿,拉拉我們的小胳膊,原地向上跳一跳。

環節二,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開展遊戲。

第一步,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神奇的布袋,你們知道布袋可以怎樣玩嗎?我請小朋友上來示範玩法。幼兒進行示範。

教師:哦,原來布袋的玩法有這麼多。我給你們設計了一個布袋大闖關遊戲,遊戲的名字叫"神奇的布袋",老師接下來告訴你們玩法,遊戲分爲四關,第一關:毛毛蟲爬爬爬。

第二關:袋鼠跳跳跳。

第三關:齊心協力運皮球。

第四關:布袋過河。

我將你們分爲兩組一樣多的人數,比一比哪一組更先完成。到終點時,要拿到彩旗再回到起點。

第二步,教師講解示範遊戲玩法。

第一關,毛毛蟲爬爬爬。雙腿伸進布袋裏,將布袋口的繩子系在身上,防止爬的時候布袋掉下來。

第二關,袋鼠跳跳跳。我們站起來,像袋鼠一樣跳第三關,齊心協力運皮球。兩名幼兒背靠背夾着皮球,不可以用手託着皮球,皮球掉了要撿回去,從掉落的地方開始。

第四關,布袋過河。創設一個小河的情境,幼兒將布袋脫下放入河中當作踮腳石,兩兩合作,邊向前行進邊運動布袋。到終點時收回布袋。

第三步,開展遊戲活動。在開展遊戲活動的時候,教師提醒幼兒:爲了防止踩到鞋帶,在我們鑽進布袋時先把鞋帶繫系好。教師在旁邊指導幼兒遊戲並時刻注意幼兒安全。

環節三,整理運動。教師讓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相互間捏捏肩,錘錘背。並對遊戲開展情況進行總結。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把開展體育活動的樂趣向爸爸媽媽分享,並且請爸爸媽媽一起思考布袋還有什麼其他的玩法呢。

活動反思

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簡單的跳躍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會感到枯燥,怎樣來進一步鍛鍊他們的下肢力量呢?在活動的環節設計了一些障礙物,從而提高跳布袋的難度,從而很好地發展了他們的跳躍能力;提高孩子參與鍛鍊的積極性。器材的組合也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全面發展。在整節活動中,目標明確,在環節設計中,遊戲的重點不夠突出,語言的組織不夠乾脆、利落,沒有進行環節小結,教師的語速過快,教師應該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遊戲活動中,以巧妙的言語對幼兒進行遊戲行爲的啓發,使幼兒實現他們的遊戲願望。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平衡控制能力,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2、體驗遊戲的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地上畫有格子圖,積木

活動過程:

一、一起運動

1、開始部分"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出去活動活動吧!"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2、動動手,踢踢腿,跳一跳,跳過來玩一玩。

二、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1、誒,這是什麼?像房子一樣的,有許多的格子,每個格子裏還有數字呢。可定很好玩,,你們想玩嗎?那我先來試一試你們看老師是怎麼玩這個格子游戲的。按數字的順序一個一個跳,跳的時候不能踩到線。你們會嗎?那先請你們來玩一玩,玩好了之後來告訴老師你們是怎麼玩這個遊戲的?

2、你們剛纔是怎麼玩的?今天老師也要教你們一個本領就是單腳連續向前跳的辦法來玩這個遊戲。跳的時候用一隻腳來跳,另外一隻腳不能踩到地上去,那樣就算犯規了。

3、請幼兒示範。師幼一起來跳一次。

三、比賽

1、小朋友真厲害,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看看哪隊最先把積木運回,自己這組的籃子裏,哪隊就算勝利了,得到冠軍的那組小朋友每個人獎勵一個紅蘋果,但是在跳的時候,積木不能掉到地上去,要是掉到地上就算犯規,那一組就不能得到冠軍。

2、我們現在開始比賽。

四、放鬆運動

給你們的好朋友捶捶背,捏捏腿,放鬆放鬆。我們也玩累了,一起去喝口水休息。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踩高蹺是歡慶春節、元宵節的一種民間習俗。

2.嘗試踩高蹺,發展平衡能力。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副高蹺。

2.歡快喜慶的音樂,幼兒學習資源⑥第28~29頁。

3.踩高蹺錄像或掛圖,有條件的活動前觀看社區高蹺表演。

活動過程

1.瞭解踩高蹺是歡慶春節和元宵節的一種民間習俗。

(1)引導幼兒討論,說說自己對踩高蹺這一元宵節習俗的認識。(可以觀看踩高蹺錄像、掛圖或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⑥。)

(2)出示高蹺,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幼兒嘗試踩高蹺。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活動全身,重點活動腳腕、膝關節和手腕。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對於膽小的幼兒可以讓其兩人結對,一人踩高蹺,另一人扶着他幫助其保持平衡慢慢嘗試。

(3)幼兒自由交流踩高蹺的感受。

3.教師示範並講解踩高蹺的正確方法及注意事項(安全)。

踩高蹺時將高蹺在腳掌處,先站穩保持身體的平衡,然後再嘗試走動,在走動的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要碰到別人,如果身體失去平衡,要及時用膝蓋或胳膊撐地。

4.幼兒再次自由練習。

5.遊戲“踩高蹺”。

6.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整理活動。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⑥第28~29頁,進一步加強對踩高蹺的認識。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幼兒各方面能力都獲得了有效的發展,勇敢、果斷的個性品質也得到了發展,幼兒興趣高,充分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分析我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要求方面,對幼兒積極鼓勵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較好。如是讓幼兒自由選擇難易不同的走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鼓勵幼兒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緒、表情、語言和眼神作爲“武器”;情緒上,我是積極而興奮的,讓孩子受到感染而激發興趣;表情上,我是輕鬆自如的,給孩子創設一個較爲輕鬆的心理環境;在語言方面,我說“別害怕”、“不要緊張”、“沒有危險的”之類的話,等於在強調危險,說得越多,幼兒就是緊張,動作就放不開,反而容易出危險。在眼神方面當有的孩子站在高蹺上猶豫不決時,我用堅決的目光看着他的眼睛,通過這扇“扇戶”給他注入鼓勵和力量。整個過程,我用自己的表現感染孩子、鼓勵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我讓孩子們在草坪上玩高人高蹺,確保了孩子的真正安全,以便於孩子們玩得更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