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五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五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挪威舞曲》是一首十分優美、形象鮮明的樂曲。全曲ABA三段式結構明顯,變化清晰,A段輕快活潑,B段緊張急促適合大班幼兒欣賞。在這個活動中,我以情景和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賦予音樂小動物在森林中玩樂遇到險情的音樂形象,讓幼兒進行有主題的音樂想象與表現幫助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表現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和樂趣.

活動目標:

1、 體驗音樂欣賞活動及參與音樂表演的樂趣。

2、 結合音樂形象,嘗試用語言、打擊樂器和動作表達表現, 在遊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 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三段式結構和音樂性質。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課件、動物圖片、音樂符號卡片、打擊樂器(圓舞板、沙球)手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PPT1)在《森林狂想曲》(能聽出大自然動物的聲音)的伴奏下,激發幼兒到“森林”遊玩的興趣,引導幼兒做動物模仿動作走進活動室,(課件上呈現出森林背景圖)。

二、基本部分

1、引出主題激發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

孩子們, 昨天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遇到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就藏在一首叫《挪威舞

曲》的音樂裏,我們一起聽聽音樂猜猜看

2、(PPT2)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教師自然地做拍肩和在音樂速度發生變化的時候一直保持做傾聽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對樂曲初步的理解,教師進行啓發引導。

提問:(1)、你感覺發生了什麼事情?(老虎、獅子……來了)

你聽到了什麼樣的音樂讓你覺得是……來了。(主要從速度方面引導)

小動物們的心情怎麼樣?(緊張、害怕)它們會做什麼?(逃跑、藏起來)

(2)、老虎(假設)沒來的時候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玩、做遊戲、跳舞)

小動物們玩的時候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慢、輕鬆、快樂、愉快)

小結:結合音樂性質,肯定孩子們的猜測。小結出小動物們玩樂中遇到險情的音樂故事情境。

3、幼兒完整欣賞音樂。(依然放PPT2中的音樂)

(這一遍重點是引導幼兒在聽完第一遍音樂的基礎上,對音樂再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初步進入音樂故事情境並梳理故事發展的前後順序,爲下一步的分段做鋪墊。老師會啓發幼兒用與音樂故事情境相符的動作進行表現,但肢體表現在這一環節中不是我設計的教學重點,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點是讓幼兒再次感受輕鬆快樂、與緊張着急的音樂情緒。)

提問:音樂的一開始小動物們在幹什麼?(玩)心情怎樣(輕鬆快樂)

後來呢?(假設大老虎來了)心情怎樣(緊張着急)

再後來呢?(老虎走了小動物們又玩了)心情怎樣(輕鬆快樂)

那你覺得這首曲子分了幾個樂段。(有的孩子能說出有三段,但多數孩子不會很明白,老師在這兒並不告訴孩子們答案)

4、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用符號把音樂畫出來,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重點引導幼兒感知ABA三段式的音樂結構,感受音樂性質。(PPT3)

老師這兒有兩種符號,請你選出代表輕鬆玩樂音樂的符號( )和代表緊張躲藏音樂的符號( )

(1)、邊放音樂邊在課件上呈現圖譜。

(2)、教師指導:當聽到、看到輕鬆玩樂音樂 時請小朋友們拍打自己的身體部位表示歡迎,每當聽到、看到一句緊張着急的 的音樂時,小朋友們就要向它揮手一次。(設計意圖是在感受節拍與樂句的同時爲下一步配打擊樂器做鋪墊)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

3.在創編活動中體驗歌唱帶來的喜悅。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卡片背面貼磁條),其中兩個,兩種顏色的小雨點各兩個,~(彩虹)兩個。

2.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1.(出示圖片~)教師邊指圖片範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讓我們聽一聽彩虹是怎麼唱歌的。

師:彩虹是怎樣唱歌的呀?(幼兒隨樂演唱)

2.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並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後半部分。

師:(出示圖片小雨點)這是小雨點,它會跳舞,還有幾個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圖片小雨點)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

3.教師帶領幼兒隨樂演唱歌曲後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

二、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的含義,並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我這裏還有許多小圖片,你們發現了什麼?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範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那小問號究竟唱了什麼?請仔細聽!

(教師範唱歌曲前四句。)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

三、嘗試用繪畫的方式創編前四句歌詞,同時在繪畫活動中傾聽教師完整範唱。

1.教師提出要求,幼兒作畫。

師:小雨點可能會在哪裏跳舞呢?請你用水彩筆在紙上畫出你的想法。

2.幼兒交流繪畫作品,教師選擇合適的四幅答案貼在"?"處。

四、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貼圖片的地方你們唱,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問話後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四幅繪畫作品,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活動反思:

課堂氣氛活躍,課件使用合理,幼兒參與感強。但是活動節奏把握不夠,時間有點長。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肢體動作、道具來感應樂曲曲式,感應顫音的特點。

2、鼓勵幼兒創編各種洗澡動作,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CD碟2、道具:鈴鼓、沙球、圓舞板、水袖、呼拉圈(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進入活動室。

音樂《小白兔與大野狼》跟音樂做遊戲進入場地坐定(用軟墊,席地而坐)二、故事引入,出示圖片,講述故事師:咦!這是誰呀?(出示小花貓)有一天,小花貓很不高興,媽媽問它爲什麼?原來啊,小貓身上癢癢非常難受,於是媽媽帶小貓來到河馬醫生的診所,河馬醫生拿出了他的祕密武器把小貓身上的跳蚤全都殺光光了,河馬醫生還送給小花貓一瓶神奇的沐浴乳,他還告訴小花貓每天都要用它來洗澡,這樣跳蚤纔不會在它身上安家,現在愛洗澡的小花貓變得越來越漂亮了,而且也變得愛清潔講衛生啦!身上啊香香的!連蝴蝶和蜜蜂都圍着小貓親親呢!

提問:聽了完小貓的故事以後我想請小朋友今天來當一回小貓,老師來當貓媽媽,你們願意嗎?

提問:(幼兒討論回答)

1、小貓是怎麼洗澡的?他都洗了哪些地方?

2、小貓洗澡都用了哪些工具呢?

3、小貓是怎樣把身上的跳蚤洗掉的呢? (強調抖動這個動作)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學學小貓洗澡吧!

二、熱身操:

音樂第一遍A段:幼兒跟隨音樂自由模仿小貓洗澡的動作B段:抖水甩落跳蚤四、洗澡時間孩子們,我現在變成了你們的貓媽媽,我要來檢查一下你們有沒有把自己洗乾淨噢!媽媽發現有幾隻小貓身上還有幾隻洗澡跳蚤沒洗掉噢!媽媽覺得你們應該用上洗澡工具才能把身上洗乾淨。今天啊媽媽把你們洗澡要用的工具全都帶來了,我一樣一樣把它們變出來噢!

依次討論樂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1、現在媽媽要把第一件工具變出來了,你們看這件工具在洗澡的時候是做什麼用的?(出示鈴鼓幼兒討論回答)2、音樂第二遍A段洗澡:拍的感應(水袖合着節奏在身體各部位擦洗)B段抖水:顫音感應現在媽媽要把第二件工具變出來了噢!,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水袖)它在洗澡時又能起什麼作用呢?(幼兒討論回答)音樂第三遍A段舀水:拍的感應(鈴鼓當臉盆舀水,不同方位)B段灑水:顫音感應(鈴鼓舉高搖晃灑水)現在媽媽要把第三件工具變出來了,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沙球、圓舞板)咦!這第三件工具可是有兩個噢!它們在我們洗澡時分別有什麼用呢?(幼兒討論回答)音樂第四遍A段剪指甲:拍的感應(圓舞板合着節奏敲動)B段灑香水:顫音感應(沙球作爲香水瓶合着音樂在全身上下噴灑)現在媽媽要過來親親我的小貓們!(作親吻狀走一圈感覺小貓們身上的香味)誇獎小貓!

今天啊媽媽還要獎勵我的寶寶們到溫泉浴場去泡溫泉,在溫泉浴場裏啊有好多的溫泉,它們都有不同的效用,我們可以一個一個感受,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音樂第五遍泡溫泉A段時幼兒隨老師沿着呼拉圈走動。師:(哈我現在找到一個牛奶溫泉啦!)B段顫音幼兒跟隨老師自由選擇溫泉跳入作洗澡狀A段時幼兒跳出溫泉隨老師沿着呼拉圈再次走動。師:(孩子們我們現在換個溫泉吧!)B段幼兒自由選擇再次跳入溫泉(哈我現在又找到一個紅酒溫泉!)A段跳出溫泉教師提醒幼兒要回家了!(我們回家啦)六、結束:今天我的寶貝們都洗得香香得啦!現在媽媽帶你們到戶外去讓蝴蝶、蜜蜂們也來親親你們好嗎?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更加了解了音樂教育活動,提高了自身音樂教育技能素養,瞭解到了自身教學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多努力,把今天的收穫實踐開來,使音樂活動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快樂發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樂曲雄壯有力的風格,理解樂曲表達的巡邏兵神氣的形象。

2、能大膽地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三種不同的節奏。

3、學習看圖譜演奏樂曲,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樂趣。

4、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音樂播放器、演奏圖譜PPT、樂器(三角鐵、響板、鈸)、樂器圖卡等

活動過程:

(一)以扮演巡邏兵角色律動進場

引導幼兒說說學巡邏兵踏步的感受,初步理解樂曲表達的巡邏兵神氣的形象。

(二)出示圖譜,引導幼兒邊觀察圖譜邊欣賞音樂

1、在這張圖譜裏,你發現了什麼?(士兵的顏色、大小等不同)

2、反覆記號代表了什麼意思?(知道記號內的圖譜要重複演奏一次)

3、圖譜畫圈的地方表示什麼?(表示停止演奏,手要收住)

4、圖譜的第一行和最後一行畫的是什麼?(引導幼兒練習準備動作)

(三)聽音樂看圖譜用多種方式練習節奏

1、幼兒聽音樂自主選擇用拍手等身體動作感受樂曲的節奏。

2、提示幼兒想想軍鼓部分的音樂可以做什麼動作。

3、聽音樂用拍打椅子的方式表現巡邏兵整齊的腳步聲。

(四)持樂器爲樂曲伴奏

1、出示小樂器圖片,讓幼兒觀察並說說怎樣爲樂曲伴奏

(1)引導幼兒發現樂曲①用三角鐵演奏,樂曲②用三角鐵和響板一起演奏,樂曲③用三種樂器一起演奏。

(2)提醒幼兒三角鐵要連續演奏三段音樂,響板演奏第二段和第三段,鈸只要演奏最後一段。

2、幼兒持樂器跟隨音樂演奏樂曲

3、幼兒交換樂器,完整聽音樂看指揮演奏樂曲

教師小結幼兒演奏情況

(五)聽音樂再次扮演神氣的巡邏兵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由課題組李紅老師執教的這節《巡邏兵進行曲》,在聽音樂再次扮演神氣的巡邏兵結束活動,從本課的教學內容來看,知識性較強,對於二期課改對音樂教學提出的淡化知識點的要求來看,好像是相背的,但是淡化知識點不等於不要,要把握好知識性與審美體驗之間的度,我們認爲關鍵在於怎樣來教,舊的教學模式是以知識傳授爲主的、單向傳輸的過程,但新的理念認爲,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學習方法的掌握,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我教研組對本課時作以下教學預設。

課的開始部分安排了學生聽進行曲進教室,爲欣賞作鋪墊。基礎部分請學生看譜視唱,並複習已經學過的反覆記號,爲下一步新授反覆記號教學作了熱身。D.C的意思是從頭反覆,D.S的意思是從*$*記號處反覆至fine結束,可以結合原來學過的反覆跳躍記號使用。針對D.C與D.S的教學,教師在講解了兩種反覆記號的不同後,通過多媒體課件,用幼兒喜愛的動畫人物來代表音樂語彙,請幼兒來說一說演唱順序,隨後在練聲曲中請幼兒加以運用,把複雜的樂句變得簡短。這樣層層遞進,把枯燥的樂理知識解說的生動有趣,幼兒也能很快將複雜的D.C與D.S區別清楚並加以運用。

在主教材《巡邏兵進行曲》第一主題的聽賞過程中穿插了管樂器認識與音色的聽賞。教師用猜謎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並在猜的過程中展示實物,幼兒爲了看到平時只有在電視或書本上看到的樂器而學習氣氛高漲,在不斷的成功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在第二主題的聽賞中,教師設計了要求:"說說這首進行曲在描繪怎樣一個場景。可以請幼兒邊聽邊模仿一下。"讓幼兒有目的地聽,這是培養幼兒良好聆聽習慣地有效方法,通過聽來感受樂曲節奏、樂器音色、曲調所包含的感情等等,並經由教師介紹來了解樂曲的創作知識。在第二主題的聽賞中穿插了打擊樂器的認識,並模仿打擊小軍鼓的節奏,不僅調節了課堂氣氛,還爲下一步的完整聽賞作鋪墊。完整復聽樂曲時,由於樂曲較長,爲了避免枯燥,老師不僅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還組織學生開展了模仿樂手演奏、模仿巡邏兵巡邏、模仿敲擊小軍鼓等活動,這種活動方式,突破了以"課堂、書本、教師"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而代之以一種"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模式更適合幼兒的需求。

從《音樂課程標準》的解讀中,3~6歲的兒童,仍然以形象思維活動爲主,從音樂教學的角度看,由於他們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感受體驗與探索創造的能力增強,其音樂學習領域有必要拓寬,接觸的音樂曲目需要更加豐富,音樂體裁、音樂表演形式、音樂常識也需要增加內容。在本課時的結束部分,安排了欣賞最著名的進行曲《拉德斯基進行曲》,帶領幼兒體驗維也納金色殿堂的偉大,體驗與樂隊指揮互動的興奮,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對學習音樂的興趣,與本課時的進行曲主題相呼應。

強調學習者對音樂實踐活動的參與,也就是說,對音樂的學習應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進行。縱觀本節課,從反覆記號的學習,到近距離接觸管樂器,再到全體參與互動,所有的.教學設計都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學習,這是一次有益的實踐。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音樂圖譜學唱歌曲,並表現出連貫、停頓和跳躍的唱法。

2、幼兒能嘗試多種形式的輪唱。

3、體驗歌曲中詼諧、愉快的情緒。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

2、圖譜若干,輪唱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發興趣

二、練聲

1、師:“這些小動物可喜歡唱歌啦,讓我們先來聽聽小貓的歌聲吧!”

播放小貓的聲音並出示節奏譜,然後請幼兒看着節奏譜模仿小貓的歌聲,可邊做動作邊唱。

2、用同樣的方法練習小狗、小羊和母雞的練聲曲。

三、學習歌曲

1、請幼兒分男女坐兩邊。

教師清唱歌曲。

提問:歌曲的名稱是什麼?

你剛纔聽到歌曲裏面唱了些什麼?

2、引導幼兒觀看圖譜,熟悉歌詞內容。

⑴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分句出示並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第一部分,熟悉歌詞內容。

⑵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出圖譜上的物體大小所表示的音樂時值、節奏。

⑶要求幼兒演唱時能表現出連貫和停頓。

3、重點學習副歌部分。

⑴出示課件中圖譜的第二部分,用拍手、拍肩膀、跺腳等多種形式表現節奏。

⑵學習歌詞“巴哥拉巴奧”,幼兒瞭解這句歌詞沒有意義,只表示村莊裏的人開心地跳舞的樣子。用模仿老人、叔叔阿姨、小朋友跳舞唱歌來由慢到快地演唱。

4、完整地演唱歌曲。

⑴齊唱。

⑵在圖譜前出示男女的標記,提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幼兒根據圖譜分男女聲輪唱。

請幼兒來分配男女聲的演唱方式。

⑶引導幼兒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演唱,提問:小朋友和老師來輪唱可以用什麼標記表示?

四、創編歌詞

師:“農莊裏除了有小狗、鴨子,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呢,我們把它們也編到歌詞裏去吧!”

幼兒創編歌詞並齊唱;集中到場地前面邊唱邊做動作。

五、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是一首一段體結構的西班牙兒歌,歌詞有四段。最後八小節襯詞句的出現,使歌曲格外歡快、緊湊,尤其是歌曲演唱中既有間奏的呼應,又穿插着動物的模擬叫聲,更增添了兒童們演唱的興致,使歌曲從頭至尾洋溢着熱烈的氣氛,充分表現了西班牙兒童的熱情與好客。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點在於充分調動學生的各類感官,使學生在動態中用飽滿的情緒表達歌曲所塑造的形象,能身心愉悅地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及掌握歌曲中弱起節奏及前八後十六(xxx)節奏。對四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在感知、想象、實踐以及創新等各方面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能力,他們渴望自主探究、樂於合作實踐、並且敢於凸現自我個性。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之情,不斷形成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非常注重學生感受、體驗、創造的過程,以“啓發質疑”爲學習手段,以學生“探究實踐”爲教學宗旨,注重音樂性貫穿於其中,環節設計絲絲入扣、循序漸進,用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音樂天地中漫遊,動用學生的一切感官最終實現音樂的核心目標。 根據這首歌的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 首先,我讓學生聽錄音後模仿動物的叫聲,在這一環節,我與學生互動一唱一答,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跟錄音模仿動物叫聲時,提醒學生在襯詞句時拍手,爲下一步學習做準備。然後,教唱結尾襯詞句,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先帶領學生按節奏讀,然後跟琴演唱,學生很輕鬆便學會了。 接着,學唱歌曲第一段。第一步,跟琴逐句學唱,請學生注意兩處聽的唱法,一處休止後接唱,一處直接接唱。第二步,從結束句倒着一句一句接唱,這種方法更有利於學生正確演唱歌曲。第三步,完整演唱第一段,在學生正確演唱後,進行第四步,認識換氣記號,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動作比較誇張,要求學生要做到自然。在學生準確演唱第一段後,二、三、四段學習很輕鬆,第二段讓學生跟琴一遍後便能直接演唱,第三、四段能直接跟琴演唱。教師只是在演唱時提醒學生注意看歌詞和換氣記號。 最後,讓學生跟教師隨錄音演唱並表演,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學習的很輕鬆,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學習任務。在課結束時用簡短的語言,教育學生關愛小動物,今後在唱歌時遇到喚氣記號時,要注意換氣,並且要做到自然。一堂課上下來,我和學生的臉上一直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聽課教師也認爲這是一節有效的課堂,解決重難點方法巧妙,學生快樂無比,師生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