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合集7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合集7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匍匐前進和投擲的方法(姿勢、動作),引導幼兒感受匍匐運動和投擲運動帶來的樂趣。2、通過電影片斷,鍛鍊幼兒控制自己的身體,學習迅速匍匐前進的能力,以及學習投擲的動作。3、培養幼兒大膽探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影片《董存瑞》片斷。

2、手榴彈若干(裝沙子的牛奶平)、紙質手榴彈若干3、小凳子平衡木若干4、日本鬼子頭像兩個5、音樂《我是一個兵》

活動過程:

1、解放軍操練:

①隊列練習

②聽音樂做準備活動。

2、請幼兒嘗試探索找方法:

①在前沿陣地上,如果不想讓敵人發現,應當怎樣前進?

②我們發現了敵人的碉堡,要用手榴彈去轟炸,應該怎樣才能把手榴彈扔的遠?

3、看電影片段,看看解放軍戰士董存瑞是怎樣做的。邊看邊向電影人物學習動作。先學習匍匐前進,再學習投擲。

4、分組練習匍匐動作和投擲動作。

5、有偵察兵來報道,前方發現日本鬼子,解放軍要迎戰,小戰士們比賽,看誰沒被敵人發現,又打中的敵人最多。

6、結束部分:開勝利慶功會。給勇敢、堅強的小戰士發小紅花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我是小小火炬手

更多有關“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的精彩內容,請關注20xx年專題——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我是小小火炬手

設計意圖

隨着近日電視中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節目的播出,幼兒產生了對奧運火炬傳遞的興趣,我隨機順應幼兒的這一興趣,並結合我園運動特色活動――輪滑,運用分小組輪流開展的形式,給幼兒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輪滑火炬傳遞運動,使幼兒在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主題運動中獲得身體和情感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小組的商議並在合作運動中產生對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興趣。

2.在火炬傳遞的情境中,練習輪滑蹲滑、開並步滑等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看火炬傳遞節目,收集火炬傳遞資料(行走路線、傳遞方法)。

2.輪滑鞋、保護物品每人一套。

3.“火炬”三個、山洞(用呼拉圈或牛奶盒搭成)、路障、音樂、城市標誌牌多個。

4.佈置奧運火炬傳遞線路。

●香港、――廣東――福建――浙江――上海――北京。(創設“海洋”情境,設置很多用牛奶盒製作的暗礁,設置開步和並步滑行的障礙物。)

●廣東――澳門――海南――雲南――四川――北京。(創設“熱帶叢林”情境,設置繞彎滑的障礙物。)

●西藏――新疆――山西――寧夏――內蒙古――北京。(創設“丘陵”情境,設置蹲滑的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5分鐘)

教師帶領幼兒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中,念兒歌做身體各部位熱身活動。

二、奧運火炬傳遞(15分鐘)

1.探索嘗試(5分鐘)

師:(講解)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活動已經來到了中國,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小小火炬手?今天我們要走三條火炬傳遞線路,你們八人組成一個小隊,每組選一個隊長來領取一支奧運火炬。火炬上的圖案代表你們所要進行的那條火炬傳遞線路。看清楚你們火炬上的圖案和城市,(火炬上的標誌:樹林、山洞、盆地)各組隊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到你所抽取的火炬傳遞路線上進行嘗試。

師:(分組第一次探索遊戲,5分鐘)小小火炬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的口號是:“傳遞火炬,迎接奧運!”幼兒分組探索各條火炬傳遞線路。

師:(分享交流)分別說一說各隊的火炬線路應怎樣通過。(教師根據幼兒探索現狀,可以示範某條路線,同時講解其動作要求。)

1. 分組第二次探索遊戲(5分鐘)

師:現在我們各隊交換火炬進行傳遞,去試一試你沒有走過的線路。看看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幼兒交換火炬再次嘗試,教師根據時間確定交換遊戲的次數。遊戲結束後,交流分享,共同探討各條線路最佳的通過方法。)

二、火炬接力比賽(5分鐘)

師:(講解比賽方法)三組火炬傳遞手站在起點,聽到信號開始進行傳遞比賽,第一位火炬手將火炬傳遞給第二位火炬手跟滑,以此類推,第一個到達北京的隊伍,將手中火炬插在“北京烽火臺”上。(教師根據時間確定遊戲比賽次數。)

四、小結講評、放鬆整理(5分鐘)

1.引導各組幼兒交流火炬傳遞的感受;教師作講評。

2.幼兒脫鞋、脫護套。

3.師幼共同收拾、整理器材,取輪滑鞋、護套離場。

點評

本活動把輪滑運動最基本的分並滑、蹲滑、曲線滑的動作和分組合作性運動、競爭性運動等體現大班幼兒年齡特徵的運動發展目標自然融合於奧運火炬傳遞主題的運動活動中。(華東師大 冷小剛)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太空尋寶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太空尋寶

目標:

1.練習從高處往下跳。

2.培養靈敏的反應能力。

準備:

將高30―50釐米的平衡木排成―排作“太空飛船”,用舊襪子包住乒乓球自制“流星寶貝”若干。帶着“流星寶貝”跑回“飛船”上站好。

玩法:

教師扮“太空怪獸”,蹲在“流星寶貝”後面。幼兒扮“宇航員”,站在“飛船”上唸完兒歌“宇宙飛船真有趣,帶我飛到太空中”,即從“飛船”上跳下,並向“流星寶貝”的方向行走。當看到 “太空怪獸”站起來時,“宇航員”就擺出一個姿勢原地不動,以免被“怪獸”發現。當看到“太空怪獸”蹲下時,“宇航員”便繼續向前走,直至找到“流星寶貝”。當“太空怪獸”說“天黑了”並起身去追“宇航員”時,“宇航員”要趕緊帶着“流星寶貝”跑回“飛船”上站好。遊戲可重複進行。此遊戲適合大班幼兒。

規則:

1.“宇航員”如果被“太空怪獸”發現在動,將被抓回“地球”,停止遊戲一次。

2.天黑時被“太空怪獸”抓住的“宇航員”將送回“地球”,停止遊戲一次。

3.“太空怪獸”追到“飛船”處就不能再抓“宇航員”,須返回“流星寶貝”處。

提示:相關內容請點擊幼教圖庫,更多內容在素材寶庫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小猴智救白龍馬

設計思路

一是強調安全意識。體育遊戲具有競技和趣味的屬性,幼兒參與慾望強烈,在遊戲過程中容易“忘乎所以”,教師應保證環境設置、道具使用的安全性。二是體現趣味性。以幼兒最喜愛模仿的人物“孫悟空”爲主線創編的帶有故事情節的體育遊戲,情趣盎然,其樂無窮。三是強調體智結合。幼兒根據小猴救白龍馬的示意圖,積極開動腦筋,自主完成遊戲環境的佈置,既能鍛鍊身體,又能開發智力。四是注重合作精神。有意識地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遊戲,可使幼兒在獲得成功感的同時,體會到團結合作的重要,從而形成互助觀念。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嘗試手腳着地向前爬以及正、側面鑽的'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柔韌性,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及創造性。

活動準備

體操墊3塊、小桌子5張(拼搭成魔幻區的山洞)、“金箍棒”25根、幼兒自制的猴子面具25個、《西遊記》的音樂磁帶1盤、玩具白龍馬1只、塑料圈3個。

活動過程

1環境佈置

教師介紹小猴救白龍馬遊戲內容;白龍馬被妖怪抓起來藏在一個祕密的地方,孫悟空偵察到白龍馬被妖怪關在宮殿裏,前去救它。去宮殿要經過的地方,老師已經畫出來了(展示示意圖)。

幼兒分組討論,根據示意圖把場景佈置出來。

2小猴練功

活動伊始,教師扮演猴王,幼兒扮演小猴。音樂響起,猴王從自己身上拔起一根毫毛,放在嘴邊一吹,緊接着大喊一聲:“孩兒們,起牀了!”小猴齊聲說:“是。”猴王和小猴將手放在自己的額頭旁,做觀察的動作。師幼根據音樂磁帶,一起模仿孫悟空的動作,練習基本功。爲了能順利地救出白龍馬,悟空先要求瞭解地形。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反覆在場地上練習手腳着地向前爬行以及正、側鑽的動作等。在練習過程中,教師不斷鼓勵幼兒克服困難。

3智救白龍馬

猴王交待遊戲規則:

① 戴好孫悟空面具,否則白龍馬不認識你們;

②一路上要注意安全,跟好猴王,否則被妖怪發現了會有生命危險;

③要堅持不懈、勇敢地完成任務,不怕困難。

幼兒戴上到孫悟空面具出發,一路上手腳着地爬過“魔幻區”,然後到高坡(幼兒園的花壇)處往下跳,再從幼兒用金箍棒搭建的天然山洞輕快地鑽過去,最後側身鑽過祕密通道(塑料圈),到達關白龍馬的宮殿(多功能滑梯)。

這時,小猴們興奮地滑下滑梯,尋找白龍馬的下落。但妖怪把白龍馬轉移了。正當孩子們四處尋找時,遠處傳來《西遊記》的音樂聲。猴王牽着白龍馬走來,小猴們興奮極了,圍着白龍馬邊唱邊舞。

4.活動結束

幼兒以小組爲單位,分工收拾活動材料。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放學路上

設計意圖

幼兒上小學後,逐步要面臨自己獨立上學和回家,需要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控能力,需要有安全保護和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和行爲。設計此活動旨在通過幼兒喜愛的體育競賽遊戲,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控能力。

活動目標

1、 瞭解放學路上的安全常識,培養遵守社會生活規則的意識。

2、 遵守遊戲規則,動作靈活,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 開始部分。

(1) 活動身體各部位,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需要自行安排。

(2) 練習模仿競走動作。

2、 遊戲:放學路上。

(1) 介紹遊戲名稱,場地,交待玩法和規則。

玩法:

①分四隊,排頭背書包站在起跑線上。

②腳尖腳跟走過直線。

③在簍中摸一張圖片,看完後還原,自己判斷能否過馬路,能過就走過斑馬線,不能過就大聲數八下再過斑馬線。

④過天橋(平衡木)。

⑤繞過終點返回,將書包交給第二人背好,依次遊戲。

規則:

①違反玩法中的要求者退至起點,重新遊戲。

②排尾最先回到起點爲勝。

(2) 進行遊戲。一般玩2-3次,可根據天氣、幼兒身體狀況適當調整次數。

(3) 小結遊戲情況,獎勵勝者,鼓勵後者。

3、 自由活動:幼兒自選各種器械進行遊戲。

4、 放鬆動作:根據需要自行安排。

延伸提示

在體育活動區提供遊戲器材,供幼兒自由選擇,自由遊戲。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滾動

設計意圖:

有一次,陽臺上晾着幾條綵綢橫幅,孩子們興奮地在橫幅下鑽來鑽去,有的則在垂掛到地面的橫幅上打滾。見此情景,我便設想利用這一材,料來引導幼兒探索滾動動作。爲了充分挖掘這一材料的多種用途,我在綵綢邊緣縫上鈕釦,使之可根據需要連接。

在設計中,我注重各領域教育內容的互相滲透。如在競賽中採用記分的方式,既營造了比賽的氛圍,又滲透了數學內容。在準備材料及遊戲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如紅綢的連接(部分幼兒鋪綢子,部分幼兒扣鈕釦)、“舞龍”等環節,使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有利於培養幼兒與人合作的能力。

目標:

1.在綵綢上探索各種滾動的動作,初步掌握橫躺滾動作,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

2.培養合作精神,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準備:

1.廢舊橫幅5條,紅、黃、藍、綠各隊標誌若干。

2.錄音機、音樂磁帶。

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幼兒聽音樂小跑步入場集合。

2.帶領幼兒繞綵綢蛇形跑和繞場跑。

3.幼兒成散點式隊形在教師的帶領下做熱身操,模仿游泳、舉重、投籃、自由體操等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組在綵綢有圓點標誌一端排隊,嘗試做各種不同的滾動動作。

2.剛纔你們做了各種滾動的動作,有的團身滾,有的橫躺着滾,請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滾得又直又快?

3.引導幼兒帶着問題探索又直又快的滾動方式。

4.請個別幼兒展示探索結果。

5.教師邀請一名幼兒一起示範,引導幼兒比較哪種方法滾得更快,從而發現基本的動作要領:手腳伸直,和身體保持一條直線,這個動作叫“橫躺滾”。

6.幼兒自主練習。

7.幼兒成四路縱隊,按順序在綵綢上做橫躺滾動作,根據全組幼兒完成動作的累計時間,在記分牌上記錄成績:第一名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如圖一)。競賽共進行兩次,引導幼兒計算兩次競賽的總成績,最後向勝利隊頒發紅旗。

8.遊戲:舞龍。全體幼兒合作將綵綢連接成長條,玩“舞龍”遊戲,方法是將綵綢舉過頭頂,小碎步蛇形走或螺旋形走(如圖二),然後請部分幼兒舉綵綢,其他幼兒繞着同伴蛇行前進。

三、結束部分

在抒情、柔美的音樂聲中,幼兒一手拿綵綢,一手做划船動作(如圖三),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炸碉堡》遊戲,練習跑、跳、鑽和投擲,重點練習肩上揮臂投沙包。

2、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培養幼兒機智、勇敢的品質。

活動準備:

沙包若干,磁帶,錄音機,橡皮筋,圈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出活動內容,讓幼兒扮解放軍,老師扮指揮員。

今天我們來學做勇敢的解放軍戰士,你們知道勇敢的解放軍是怎麼樣的?解放軍戰士要學許多本領,我們先來活動活動。

2 、在音樂《學做解放軍》的伴奏下做徒手操。

頭部、轉體、下蹲、肩部、體側、跳躍、投擲

二、基本部分:

1 、學習投擲:今天我們解放軍要學一種新本領,投手榴彈,誰會請來試一試。

(請一名幼兒先示範)2 、老師示範投"手榴彈":側對投擲方向,兩腿前後站立,眼看前方,蹬腿,轉體,對準敵人碉堡從肩上揮臂投出,臂向頭後伸稍屈肘,肘要高於肩,手要高於頭,用力揮臂。

3 、組織幼兒在原地空手揮臂投擲兩次。老師注意糾正投擲動作。

4 、幼兒分男女二組練習投擲。表揚動作正確的幼兒,指出錯誤的動作,強調必須從肩上投出。

5 、幼兒再練習。

三、遊戲:

炸碉堡1 、交待遊戲任務:戰士們,我們學會了投"手榴彈",現在上級交給我們一項任務,要求我們去炸燬敵人的一個碉堡。你們怕不怕?炸掉這一個碉堡要跨過壕溝,鑽過山洞,爬過封鎖線,再拿手榴彈投向敵人碉堡。任務很艱鉅,你們能不能完成任務?

2 、1-2名幼兒示範。

3 、幼兒遊戲:請兩排幼兒分別站在起跑線後,教師發出信號:出發。每排第一個幼兒立即跑出,跨過壕溝(橡皮筋),鑽過直徑60釐米的"山洞",爬過"封鎖線"(墊子),拿起1個"手榴彈"(小沙包),向敵人"碉堡"投去,再從兩側直接跑回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然後站到隊尾。

遊戲進行兩次。

四、結束部分:

教師簡單小結後,與全體幼兒一起四散在場地周圍唱《學做解放軍》,作放鬆運動,結束回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發展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

2、幼兒願意參加玩球的活動,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3、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球寶寶做早操——熱身運動。

(1)教師提問:一星期有幾天?我們一起來做星期球操吧。

(2)幼兒每人拿一個球,隨教師的口令做球操,包括頭部、上肢、下蹲、踢腿、跳躍等動作。

2、設計球的玩法。

(1)教師提出任務:每個星期有五天上幼兒園,每天讓幼兒創編出不同的玩球方法,並知道怎麼玩。

(2)教師每天要關注幼兒創編的情況,對於想不出玩法的幼兒,可以進行啓發,如想一想,身體的哪個部位還可以玩球?還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3)啓發幼兒左右兩手中的球可以交替着拍。

3、放鬆活動,教師點評活動的情況。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好玩的球》,幼兒們都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在開始部分幼兒們做運動的過程中,幼在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時,幼兒們積極性非常高。但各別幼兒由於性格內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選擇材料,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需要加強練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面向全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全面發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綱要》指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布袋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事物,且大班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次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瞭解布袋的不同玩法及遊戲規則

2.能夠與同伴合作,動作協調地進行遊戲

3.體驗布袋遊戲帶來的樂趣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5.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瞭解布袋的不同玩法及遊戲規則.

2、難點:.能夠與同伴合作,動作協調地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熱身操,布袋,墊子,皮球,創設遊戲環境

活動過程

環節一,熱身部分。

我站在隊伍面前帶領幼兒一起做熱身操:小朋友們,請像老師一樣,踢踢我們的小腿,拉拉我們的小胳膊,原地向上跳一跳。

環節二,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開展遊戲。

第一步,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神奇的布袋,你們知道布袋可以怎樣玩嗎?我請小朋友上來示範玩法。幼兒進行示範。

教師:哦,原來布袋的玩法有這麼多。我給你們設計了一個布袋大闖關遊戲,遊戲的名字叫"神奇的布袋",老師接下來告訴你們玩法,遊戲分爲四關,第一關:毛毛蟲爬爬爬。

第二關:袋鼠跳跳跳。

第三關:齊心協力運皮球。

第四關:布袋過河。

我將你們分爲兩組一樣多的人數,比一比哪一組更先完成。到終點時,要拿到彩旗再回到起點。

第二步,教師講解示範遊戲玩法。

第一關,毛毛蟲爬爬爬。雙腿伸進布袋裏,將布袋口的繩子系在身上,防止爬的時候布袋掉下來。

第二關,袋鼠跳跳跳。我們站起來,像袋鼠一樣跳第三關,齊心協力運皮球。兩名幼兒背靠背夾着皮球,不可以用手託着皮球,皮球掉了要撿回去,從掉落的地方開始。

第四關,布袋過河。創設一個小河的情境,幼兒將布袋脫下放入河中當作踮腳石,兩兩合作,邊向前行進邊運動布袋。到終點時收回布袋。

第三步,開展遊戲活動。在開展遊戲活動的時候,教師提醒幼兒:爲了防止踩到鞋帶,在我們鑽進布袋時先把鞋帶繫系好。教師在旁邊指導幼兒遊戲並時刻注意幼兒安全。

環節三,整理運動。教師讓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相互間捏捏肩,錘錘背。並對遊戲開展情況進行總結。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把開展體育活動的樂趣向爸爸媽媽分享,並且請爸爸媽媽一起思考布袋還有什麼其他的玩法呢。

活動反思

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簡單的跳躍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會感到枯燥,怎樣來進一步鍛鍊他們的下肢力量呢?在活動的環節設計了一些障礙物,從而提高跳布袋的難度,從而很好地發展了他們的跳躍能力;提高孩子參與鍛鍊的積極性。器材的組合也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全面發展。在整節活動中,目標明確,在環節設計中,遊戲的重點不夠突出,語言的組織不夠乾脆、利落,沒有進行環節小結,教師的語速過快,教師應該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遊戲活動中,以巧妙的言語對幼兒進行遊戲行爲的啓發,使幼兒實現他們的遊戲願望。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遊戲目標】

1、明確遊戲規則,順暢協調地參與玩杯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2、通過翻杯、搭杯遊戲,提高幼兒手、眼動作的協調及身體靈活性。

【遊戲準備】

塑料杯若干、韻律操音樂《快樂小豬》、遊戲背景音樂等。

【遊戲過程】

一、快樂律動活動身體。

1、師:孩子們,瞧,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杯子寶寶)我們一起和杯子寶寶們跳個舞吧!

2、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杯子律動,活動身體各個部位。

二、玩杯遊戲體驗快樂。

(一)翻杯遊戲。

1、教師介紹遊戲規則:幼兒人手6個杯子,杯口向下爲“關”,杯口向上爲“開”。當聽到教師口令“開”,幼兒以最快速度將6個杯子杯口向上擺放,並舉手示意;當聽到教師口令“關”,幼兒以最快速度將6個杯子杯口向下擺放,並舉手示意。

2、引導幼兒探索怎樣翻才能以最快速度獲勝(雙手翻),再次進行遊戲。

3、教師交待任務:遊戲分男隊、女隊進行比賽,音樂開始,男生們要快速把所有杯口向下翻,女生們則快速把所有杯口向上翻,音樂停止,遊戲就結束,杯口哪面剩得多,哪隊就獲勝。

4、播放音樂,進行集體翻杯遊戲。

5、教師小結遊戲情況,肯定幼兒的表現。

(二)搭杯遊戲。

1、師:孩子們真棒,我們趕快搭一座獎盃獎勵自己吧!

2、引導幼兒集體搭一座大獎盃。

三、放鬆運動整理器械。

教師小結遊戲情況,引導幼兒整理杯子迴游戲室休息。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課的內容 學習早操新操(紙板操)

場地器材

中心操場、紙板34塊、錄音機

教學目標

1、學習新操,熟練掌握操節組合和隊形變化。

2、培養幼兒參與早操活動的興趣,和培養小朋友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

教學順序

1、整體——分組——整體

2、開始——基本——結束

重點難點

隊形隊列練習,動作整齊,規範;口令統一,有序。

課的 部分 時間 教學內容 組織

教學活動

運動負荷

教師

學生

次數

時間

一、 準備 部分:

5min

1、隊列隊形練習:

六路縱隊—三路縱隊—六路縱隊—兩路縱隊—同心圓—兩路縱隊—螺旋走—六路縱隊

2、體能:

慢跑—跨跳—自然走

集體手勢動作標準、大方;口令清晰有勁。

聽從老師口令和手勢的指揮,做到快迅到位。

1、4min 1min

深圳市第七幼兒園體育課教案

班級: 大一班 第( 1 )周課

教師:林志峯 配教:王星

全班( 32 )人 男生( 16 )人 女生( 16 )人

課的 部分 時間 教學內容 組織 形式

教學活動 運動負荷 教師 學生 次數 時間 二、 基本部分

15min

1、 小朋友聽着老師的口令跟着教師隨音樂進行隊型隊列練習,

2、 教師分解每個隊型隊列的動作,將幼兒分成兩組,兩位教師分別進行輔導練習。

3、 幼兒和教師一起隨音樂進行隊型隊列練習

4、教師。

集體 分組 集體

講解簡練清楚;手勢動作標準、大方;口令清晰有勁。

聽從老師口令和手勢的指揮,做到動作標準,快迅到位。

5min

1、遊戲:找朋友

2、放鬆活動:隨音樂自然走回場地。

各種生理指標預計

運動生理曲線

180 165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心率 0

時間 5 10 15 20 25

平均 心率 115 次/分

練習 密度 80% 強度 指數 50%

課後

幼兒練習強度與密度與預想的差不多,基本上是達到了教學目的的。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在參加體育活動,並能在活動中多種跳繩的模仿動作。

2、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 自主遊戲,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集隊、隊列

2、提出要求,觀察學生分組遊戲。

學生活動:

1、看老師手勢,聽老師口令快速集隊,並從集隊中體驗"快、靜、齊"的集隊要求。

2、聽口令進行行進練習,比一比小排頭帶得好還是大排頭帶得好。

3、兩人一組剪刀、石頭、布遊戲,輸的小朋友要帶領贏的小朋友做一個動作。

4、學生自己進行柔韌練習(自叫節拍,自想動作)

組織:五路縱隊、自由分散

二、 快樂玩繩,體驗跳繩的不同樂趣

教師活動:

1、快樂小繩變變變練習。

2、簡單的繩操調節身心,並把上肢充分活動。

3、組織學生練習跳短繩(並腳跳)和調節練習:畫樹葉、畫蘑菇

4、組織學生練習向後跳短繩和調節練習:畫小樹

5、組織學生練習單腳跳短繩等和調節練習:畫魚、小船

6、組織學生跳繩比快。

7、引導學生總結、評價。

學生活動:

1、按老師要求把繩變成長線,練習跳左跳右

把繩變成水滴,練習跳前跳後

把繩變成長方形,練習跳遠

把繩變成正方形,練習單腳跳進跳出

2、隨老師示範進行簡單繩操的模仿。

3、按要求快速跳短繩,會跳的跳得快些,不會跳的要跳起來,認真學,個人或和小夥伴一起完成畫樹葉、畫蘑菇。

4、嘗試向後跳,體驗不同的跳繩動作,完成畫小樹。

5、嘗試單腳跳短繩動作時的身體平衡動作,完成畫魚畫不船。

6、進行半分鐘快速跳短繩比賽,努力戰勝自我。

7、積極地參與評價,樂於接受別人的長處。

課後反思:

本課一開始讓學生自主結合進行遊戲活動時,大部分學生表現得非常好,一直能不斷想出新動作來帶着同學做,特別是一班的陶磊和邱怡妮一組,非常善於表現自己。在練習跳繩時我讓學生變變繩子的形狀來跳躍,雖是模仿練習,但我不規定跳躍的動作,只是要求學生把繩子怎樣擺,練習時只提要求,不作規定,學生練習得非常高興,而且因爲沒有動作的規定學生的動作更顯活潑,但值得一提的是練習前必須告訴學生注意安全,不能在地上打滾,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常規,形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