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時及時入廁,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溼褲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3、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課間、圖片。

2、表格、哭臉笑臉標誌。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小剛的褲子溼了》。

2、集體討論:(1)、故事裏的小剛怎麼啦?他爲什麼會尿溼褲子?

(2)、你尿過褲子嗎?尿在褲子裏會有什麼感覺?

3、引導幼兒體驗尿溼褲子的感受:(1)、出示體驗。

(2)、請幼兒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現在是冬天,天氣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時告訴老師尿在褲子裏,就會像剛纔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樣,冰冰涼涼、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褲子裏會很髒、很臭。

4、引導幼兒說說有了大小便該怎麼做。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課件一:蒙氏自主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幹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2、課件二:集體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幹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3、課件三:做操時

提問:小朋友們在幹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4、課件四:戶外活動時

提問:小朋友們在幹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小結:你喜歡剛纔的小朋友嗎?爲什麼?

三、熟悉幼兒入廁環境,培養幼兒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1、圖片一:廁所裏外環境——簡單介紹入廁方法

2、圖片二:廁所男女標誌——區分男女廁所

3、圖片三:男、女孩入廁——正確入廁

4、圖片四:清潔員清理廁所——提醒幼兒要將大小便便到便槽裏。

四、判斷對錯

1、介紹表格及哭臉笑臉標誌

2、引導幼兒根據圖中幼兒表現判斷對錯,並貼到表格中合適的位置。

五、組織幼兒集體入廁

活動延伸:

1、學習正確大小便方法。便後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強幼兒入廁能力的培養

分析和反思:

小班部分孩子由於環境的改變,心情變得焦慮、緊張,有了便意時憋着,不敢上廁所、不敢向老師尋求幫助,以至於尿拉褲子現象時有發生,根據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我要上廁所”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能大膽的表達有便意時的需求,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溼褲子的好習慣。

通過活動,我發現設計的活動存在三個大問題:首先從目標上分析,定的有些不合理,涉及的範圍較廣,突不出活動重點,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其次,從整個活動設計環節來看,我設計的主要意圖是讓幼兒學會在活動中大膽表達有便意的需求,這是核心環節。可在活動中只是在第一環節中體現了一下,其它環節如:熟悉廁所環境、區分男女廁所等佔了很大的比重,給人以主次不分的感覺。再次,活動內容偏多,在短短一個活動內,既要讓幼兒體驗尿褲子的感受,又要學習表達有便意的需求及熟悉環境等,不可避免地導致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的都很匆忙。所以,本次活動在環節上還需梳理(體驗感受—瞭解原因—解決問題—鞏固練習),緊緊圍繞目標,突出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小百科:上廁所一般分爲蹲便和坐便兩種形式,蹲廁以亞洲人居多,所以叫亞洲蹲,坐便現在也成爲中國人家庭的標配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活動,並能夠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春天的美。

2、通過表演,增進師幼之間的良好互動。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蝴蝶、花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周圍各種春天的花卉。討論:你看到了什麼花?P82、出示蝴蝶花,問:這是什麼花?它看起來象什麼?

3、故事與歌曲相結合,逐句欣賞並提問:

(1)、看到花蝶,想幹什麼?

(2)、爲什麼蝴蝶不害怕呢?

注:將故事時,要以懸念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單句的表演中,熟悉歌詞,理解歌詞,促進之間的情感。

4、幼兒演唱歌曲:

(1)、跟着音樂演唱歌曲(2)、以拍手等形式進一步學習歌曲P16(3)、表演歌曲,運用動作表演5、幼兒遊戲:

出示漂亮的蝴蝶結,讓幼兒來扮演蝴蝶花,其他的小朋友邊唱邊表演,體驗歌曲的快樂之情。

6、告訴幼兒:歌曲的名字叫《蝴蝶花》

教學反思:

《蝴蝶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同時也很有趣。開始我先以說旁白的方法有節奏地念歌詞,到“爲什麼蝴蝶不害怕”時才唱起來,這樣孩子們更對這首歌幼兒學唱的慾望,還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整首歌學下來幼兒對於那個旁白“喲”字表現出了異常的興趣,他們開心並響亮的說着這個字。從這裏我也看出了幼兒基本已掌握了。在這個活動中,除了讓幼兒學會唱這首歌,理解歌詞大意之外還要讓幼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會唱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認真上課這個很容易辦到,但對於有感情的唱有點難度。小班的孩子,一首曲子教下去不出意外人人都會唱,但當讓他們打開聲音,用好聽的聲音來唱,他們就認爲是大聲唱,然後拉着嗓子喊。我一直會關注到這點,也教他們一些簡單的發聲練習,並且多次提醒引導他們用好聽優美的聲音來唱,慢慢的他們自己也會注意了。可是要讓他們有感情的唱,這點總是不盡人意,要麼我的引導有問題。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特別重視這個目標。

小百科:蝴蝶花就是三色堇是歐洲常見的野花物種,也常栽培於公園中,是冰島、波蘭的國花。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黃三色,故名三色堇。該物種較耐寒,喜涼爽,開花受光照影響較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情境表演中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唱出歌曲《小烏龜》幽默的情緒特點。

2.嘗試替換歌詞演唱,感受創造歌詞的快樂。

3.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嘗試替換歌詞演唱,感受創造歌詞的快樂。

難點形成原因:

思維替換與表達協調性的薄弱。

難點解決策略:

以圖示支架支持幼兒嘗試。

設計依據:

歌曲學唱主要運用了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的情境表演支架爲輔助,學做小烏龜,富有生動性和情感體驗。

活動過程:

1.熟悉認識小烏龜。

2.熟悉歌詞,邊用語言和動作創設情境,學做小烏龜爬山坡的動作。

3.熟悉歌曲旋律,邊感受節奏,邊模仿動作。

4.學習演唱並表演歌曲。

5.嘗試替換歌詞演唱。

6.完整演唱與表演。

活動反思及重構:

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烏龜動作變化,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

運用遊戲的方式直接進入教學內容,在說說、做做中理解歌曲的內容,同時使用圖譜支架,爲後面的學唱整首歌曲做好了鋪墊。在表演歌曲中,我引導幼兒學習烏龜慢的,同時也提供給幼兒自我表現的機會。通過表演演唱使聽衆感受音樂的藝術形象,產生聯想和想象,進而達到審美的目的。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爲中心。通過運用表情、動作來表現歌曲,並在表演中能有意識的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2、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紙板,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教師依次出示紅豆、蠶豆和黃豆)這些豆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們知道它叫什麼?(種子)

二 、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幫忙,幫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畫有三個標記的圖片),讓幼兒說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爲什麼?請一幼回答(排紅豆,因爲有紅豆標記),那麼第二、第三條線呢?(黃豆、蠶豆),排隊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種子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紅豆有幾顆(十顆),黃豆有幾顆(十顆),蠶豆有幾顆(十顆),它們都是十顆,那麼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不一樣)

4、討論爲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引導幼兒說出因爲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蠶豆大,排得最長,黃豆不大不小,排得隊伍不長也不短。)

5、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越大,排列越長。

三、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看看紙板上有什麼(種子標記)並說說這三條線怎麼樣?(一樣長)

2、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會不會一樣多?(有幼兒說一樣多有幼兒說不一樣多)那麼我們現在來排列一下,看看到底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幼兒操作,並講述操作結果:用的數量不一樣多,蠶豆用得少,紅豆用得多。)

3、討論: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

4、小結:一樣長短的線條,種子顆粒越小,排列時需要的越多,種子顆粒越大,排列時需的越少。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教師出示海洋球和乒乓球,若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 短,請一幼兒上來演示。並總結出: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2、若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請一幼兒上來演示,並總結出:海洋 球大用得少,乒乓球小用得多。

3、遊戲:過小橋。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走獨木橋,要求腳跟對腳尖從起點走到終點,數一數,比一比,老師用的步子多還是小朋友用的步子多?爲什麼?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在操作中完成,從線條的頂端開始,一顆挨着一顆,並且在線條上,給種子進行排隊。我把線條分別用三角形、花、正方形不能的記號來表示,以防止幼兒視覺錯亂找不到線條。在活動中操作,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形狀、空間位置等一些粗淺的知識,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這次活動由於考慮不周全,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材料的準備。我給每組孩子共同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但孩子們不能很好的進行合作,再加上由於黃豆等種子容易到處亂滾,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鍥而不捨”地排着,影響了活動的效果。事後我想到,可以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種子就不會到處亂滾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菜,感受蔬菜的長短、大小、粗細等形狀特徵,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排序。

2、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蔔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椒1只,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裏;相應的蔬菜圖片,數字卡片:1-5。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1)出示紙製青菜。

(2)師:這是什麼?(青菜)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青菜奶奶)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戴着老花眼鏡、有皺紋)(3)小結: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裏,你摸摸,聞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4)引導幼兒聞一聞、摸一摸、猜一猜。

(5)師:請你把布袋裏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6)小結: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蔔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有的是紫的,還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有點粗糙。這些寶寶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蔬菜的營養可多啦。

2、"小客人"來排隊。

(1)師:現在請這些小客人來排好隊,整整齊齊的到青菜奶奶家去好嗎?你覺得該誰排在第一個呢?爲什麼?

(2)師:我們來數數,有幾隻番茄寶寶?這裏有一些數字卡片,它們都是誰?誰會把它們送給蔬菜寶寶?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排隊。

師:現在誰來動一動腦筋,把這些寶寶從最少的開始排隊,誰應該排在第一位?如果最多的排在第一位該怎麼排呢?誰來試一試?

二、去青菜奶奶家

1、師:小客人排好隊真神氣!我們一起去青菜奶奶家,可是門關着,青菜奶奶的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誰,怎麼辦?青菜奶奶的耳朵也不好,聽不清,怎麼辦?

2、師:好,我們去青菜奶奶家了。

3、師:青菜奶奶家到了,誰先去敲敲門?

(教師扮青菜奶奶:誰呀?你是什麼樣的黃瓜寶寶?好,請進請進。)

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

1、爲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爲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在青菜奶奶家坐下,孩子唱《生日歌》)

2、分生日蛋糕。

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老師來分蛋糕,我們這裏有15個寶寶,加上老師和青菜奶奶一共是17個人,那我們應該把蛋糕分成幾塊?(17塊)

3、吃蛋糕。

(1)師:第一塊蛋糕給誰吃?

(2)提醒幼兒關注他人: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了嗎?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以青菜奶奶過生日爲主要情節,引出整個活動。一開始是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過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認識幾種常見蔬菜,接下來是是排隊,引導幼兒學會按照數量的多少排序,最後是通過爲青菜奶奶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活動的難度是感受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徵並按數量的多少排序。活動第一環節,讓幼兒通過猜一猜的方式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由於要把所有的蔬菜(20多個)都摸出來,所以這一環節的時間沒有掌握好,用時太多;第二環節是小客人排隊去青菜奶奶家,主要是讓幼兒根據各種蔬菜的多少來排序,這一環節通過上課時幼兒的表現,發現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難度有點高;下面一環節是通過敲門到青菜奶奶請你進去,只要是讓幼兒說出各種蔬菜的特徵,這一環節幼兒表現的都不錯,都能說出蔬菜的一些主要特徵;最後一環節唱生日歌、分蛋糕和吃蛋糕,在這裏我稍稍做了改動,問幼兒生日時除了唱生日歌以外,還要做什麼,幼兒回答吃蛋糕,因爲沒有蛋糕,所以讓幼兒吃蛋糕要怎麼分時,幼兒的回答是各抒己見,但是沒有幼兒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這裏對幼兒來說難度也很大;總之,整個活動下來,覺得自己準備的很不充分。由於要上的是科學課,很多老教師聽下來覺得很亂,不像科學課,所以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於是我對這一節課進行了修改。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菜,感受蔬菜的長短、大小、粗細等形狀特徵,並能根據蔬菜的特徵進行分類。

2、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蔔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5根,大小不一的番茄5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5根,青椒5個;各種蔬菜一樣放在小布袋裏;幼兒人手一個蔬菜;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奶奶。

3、用蔬菜做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1)(出示紙製青菜)師問:這是誰?(青菜)

(2)師:對,她是青菜奶奶。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裏,你摸摸,聞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3)師:請你把小布袋裏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誰?(蘿蔔、黃瓜、番茄、茄子、青椒)

二、介紹青菜奶奶的客人

(1)師:這些小客人呢,老師們都不熟悉,想請小朋友來給我介紹一下?(後面的桌子上也有青菜奶奶請的小客人,等會兒請小朋友自己挑選一個,仔細的看看、摸摸、聞聞,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然後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2)幼兒人手一份蔬菜,通過看看、摸摸、聞聞,探索蔬菜的一些特徵。

(3)幼兒講述各種蔬菜的特徵。(我的茄子寶寶是紫色的,摸上去滑滑的;我的黃瓜寶寶是綠色的,長長的,毛毛的;我的番茄寶寶是紅紅的,圓圓的,滑滑的;我的蘿蔔寶寶是白色的;我的蘿蔔寶寶是橘色的;我的青椒寶寶是綠色的等等)

(4)小結: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蔔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有的是紫的,還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有點粗糙。這些寶寶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蔬菜的營養可多啦。

三、送"小客人"回家。

(1)師:蔬菜寶寶出來很久了,要回家了。小朋友,你們願意送它們回家嗎?

(2)送蔬菜寶寶回家:小朋友有自己的家,蔬菜寶寶也有自己的家,根據老師描述的特徵,幼兒對各種蔬菜進行分類。

四、拓展師:除了這些蔬菜寶寶,你還知道其它的蔬菜寶寶嗎?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五、蔬菜品嚐會

(1)師:小朋友喜歡吃蔬菜嗎?(蔬菜裏的營養可多啦)

(2)師:蔬菜奶奶過生日,她把這些蔬菜做成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想請小朋友來品嚐一下。

(3)師:你吃的是什麼呀?是什麼味道的啊?

(4)師:我們把剩下的讓班裏其他的小朋友去品嚐一下,好嗎?(幼兒排好隊伍回教室)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出示青菜奶奶圖片,通過猜一猜的方式引出各種蔬菜,有了第一課時的經驗,這裏沒有把所有的蔬菜放在大布袋裏,每種蔬菜只選了一樣,所以這裏節省了不少時間,這一環節主要讓孩子認識各種蔬菜,並能說出它們的名字,這些常見的蔬菜幼兒都認識,都能說出名字;第二環節介紹小客人,是讓幼兒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等方式,讓孩子通過各種感官感知認識各種蔬菜,感受蔬菜的長短、大小、粗細等形狀特徵,並能說出蔬菜的這些特徵,對於蔬菜的顏色特徵,幼兒都能說出來,長長的、粗粗的、細細的、滑滑的幼兒也都會形容,粗糙的,幼兒只會用毛毛的來形容;第三環節送小客人回家,主要是鞏固幼兒對蔬菜特徵的認識,這一環出現的問題是,幼兒不知道胡蘿蔔和白蘿蔔是不是"住在一起"的,於是我跟他們說,雖然它們顏色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是蘿蔔;下面是拓展環節,拓展幼兒對其它一些蔬菜的認識;最後一環節是蔬菜品嚐會,我特意把黃瓜、蘿蔔、番茄做成了酸的、鹹的和甜的,通過品嚐,讓幼兒說說自己吃的是什麼,是什麼味道的,還有就是通過品嚐,讓幼兒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形狀,顏色,觸感,學習將物體按某一特徵來進行排列。

2.學習按物點數,知道茄子西紅柿黃瓜蘿蔔等是屬於蔬菜。

3.體驗活動的快樂,懂得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蔔6只,長短不一的黃瓜5根,大小不一的番茄4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3根,青菜1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裏;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青菜奶奶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提出活動要求:桌上呀有個小布袋,等會請你挑個位置坐下來,坐下來以後先不能動小布袋,耳朵聽到了嗎?小朋友的耳朵真靈,耳朵一靈寶寶就聰明瞭。

1.現在,張老師給你們看看,這是什麼?

2.你們看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額頭)都有皺紋,所以你認爲是青菜奶奶。

3.還有從哪裏看出來?(眼鏡)

二、摸一摸今天青菜奶奶要過生日了,她請了許多小客人。小客人就在小布袋,我們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小客人。

1.先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是什麼?

2.我們打開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小客人?

3.摸上去有什麼感覺?還有摸上去什麼感覺?

三、排排隊這些小客人呀,我們都要帶到青菜奶奶家去。他們去的時候讓他們排排隊好嗎?這樣顯得更有禮貌對吧。

1.西紅柿先來排排隊。你們想怎麼排?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

2.黃瓜來排,你想怎麼排?

四、點點數原來青菜奶奶想請西紅柿寶寶,茄子寶寶參加她的生日。

1.我們一起數數西紅柿寶寶有幾個?(6個)我們用數字把它記錄下來。

2.我們再一起數數黃瓜有幾根?(5根)我們用數字把它記錄下來,故意寫錯5,是不是這樣寫的呀?

3.蘿蔔有幾個呀,一起數一數(4個)我們用數字把它記錄下來。

4.茄子有幾個,一起數一數(3個)我們用數字把它記錄下來。

5.青菜有幾棵呀?(1棵)1你們會些嗎?我們一起寫一寫(徒手)教師小結:青菜,西紅柿……把他們合起來(用勾線比圈起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字卡)一起讀讀。

五、敲敲門青菜奶奶呀,年紀大了,她的眼睛看不清,耳朵也不太好了。所以你跑到青菜奶奶家門口,一定要先敲敲門,然後響亮的告訴她你是誰,否則她不開門的。

1.現在帶上你的蔬菜寶寶準備去青菜奶奶家過生日。

2.誰先想去?好你先來,敲敲門,老師把青菜奶奶遮住自己的臉,你是什麼蔬菜寶寶呀?你是什麼形狀的呀?哦,請進請進。

3.還有誰也要去的?敲敲門,你是什麼蔬菜寶寶呀?你是什麼形狀的呀?哦,請進請進4.還有誰想來呀?敲敲門,請蔬菜寶寶一起來吧。你們是誰呀?我是XXX,xxx寶寶……請進請進。

六、過生日青菜奶奶要過生日啦,過生日要吃什麼的?(教師去蛋糕)時真的還是假的呀,請幼兒猜測一下。

1.吃蛋糕之前要唱什麼的《生日歌》那我們一起唱吧:祝你生日快樂……

2.張老師唱的歌和你們不一樣,我是特意唱給蔬菜奶奶聽的,聽聽哪裏不一樣?

3.吃蛋糕了,這一個蛋糕誰想吃?(我)一個蛋糕給你吃了,他們都沒得吃,怎麼辦?(切)一切變成幾塊了(2塊)給誰吃?(給我)給你給你,我們都沒得吃了,怎麼辦(再切)一切變幾塊了(4塊)還是不夠吃,怎麼辦?

教師小結:

對,繼續切,切到每個小朋友都有的吃才行,對不對?好的東西要大家分享。我們還是回教室切吧,讓教室裏的小朋友也來分享我們的快樂。

活動延伸:

蛋糕分享。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以青菜奶奶過生日爲主要情節,引出整個活動。一開始是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過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認識幾種常見蔬菜,接下來是是排隊,引導幼兒學會按照數量的多少排序,最後是通過爲青菜奶奶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地學習、理解繞口令的內容,初步感知繞口令的特點。

2、學習理解詩歌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重點難點

重點:能有興趣地學習、理解繞口令的內容,初步感知繞口令的特點。

難點:學習理解詩歌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

活動準備

大幅背景圖、五種動物圖片各兩份。

活動過程

一、動物遊戲,引發興趣。

1、請幼兒仔細觀察,背景圖上都有些什麼(根據幼兒回答,依次出示分解的背景圖)。

2、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羣動物客人,它們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請你們來找一找,它們分別是誰?都藏在哪裏了呢?(請幼兒捂上眼睛,教師把動物在圖上藏好)。

二、結合圖片,嘗試學念

1、 請一位幼兒來指出在哪裏找到了什麼動物,然後老師用一句好聽的話來形容它,如:山上一隻虎,幼兒跟念(以這種方式將所有的動物找出)。

2、 教師依次將幼兒找出的動物順序貼在分解圖上,然後請幼兒看着分解圖,將剛纔的句子連起來,學念繞口令的前半部分。

3、 請大家數一數,學念“虎、鹿、豬、兔、鼠”(要求幼兒能將這幾個字讀準確,並能連貫地念)。

三、反覆念讀,鞏固練習。

1、 老師範念繞口令一遍,幼兒認真傾聽。

2、 第一遍念讀,要求幼兒跟着老師慢慢地念,將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念準確。

3、 第二遍念讀,要求幼兒跟着老師完整、連貫地念,基本完成繞口令的記憶。

4、 第三遍念讀,要求幼兒自信、大膽地在沒有老師的領讀下唸完繞口令。

5、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再進行適當的反覆練習。

四、延伸學習,加強提高。

1、 教師快速念一遍繞口令,提問:這一遍你們聽上去跟老師第一遍唸的'有什麼不一樣?

2、 總結繞口令的特點:有些字音很相近,容易唸錯,但要念得既快又準確。

3、 課後要求:請幼兒回去反覆練習,並逐漸加快速度。

教學反思

(1) 在第一次試教後我就發現,幼兒雖能根據圖片記住繞口令的內容,但在句子的順序上容易顛倒,常常是念了這句不知道該念哪句,也因爲背景圖片的製作時,忽略了這一問題,使幼兒在這一點學習上產生了困擾。之後經湯老師的指導,我將圖片上的背景和動物另外分解出來按順序排列,讓幼兒看這個模板學習,果然在開課時,這一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幼兒也克服了這一難題。

(2) 根據我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狀況,湯老師給我的建議是捨去最後用節奏拍打的環節,以幼兒將繞口令念熟爲目標。活動開始的遊戲幼兒都興致盎然,但接下來的學念環節明顯少了之前的興趣和積極性,反覆的學念讓課程顯得有些枯燥。之後我總結到:這主要是學念方式的過於單一,其實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來一個小競賽;也可以請幼兒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上臺表演,獎勵小紅花。這樣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氣氛或許會更妙趣橫生一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在學會跳繩的基礎上,能根據跳繩的節奏進行樂器演奏,初步學習使用手串鈴。

2、掌握樂曲主要節奏風格×××,嘗試邊演奏樂器邊跳繩。

3、體驗伴隨音樂邊演奏邊跳繩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在音樂伴奏下跳繩。

2.音樂VCD,錄音機,繩子10根,手串鈴20副,小鈴10副。

三、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跳繩》,拍出有關《跳繩》的節奏性

(1)幼兒隨着老師的跳繩拍節奏。(1遍)(請兩位老師拉繩)

(2)請小朋友邊跳繩邊拍節奏。(2遍)

(3)幼兒坐下,隨音樂拍出跳繩的節奏。(1遍)

(4)看指揮拍節奏。(1遍)

2、打擊樂《跳繩》。

(1)認識手串鈴,讓幼兒自由試着演奏節奏。(兩組交換試試)

老師指揮,請幼兒根據老師指揮節拍演奏手串鈴。

(2)聽音樂齊奏樂器。(1遍)

(3)看指揮分聲部演奏。(2遍)

(4)集體用手串鈴進行演奏。(1遍)

3、將演奏手串鈴加入跳繩。

(1)老師帶領幾個小朋友一起表演。(1遍)(請兩位老師拉繩)

(2)幼兒合作表演。(2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體驗媽媽愛孩子的感情。

2、樂意模仿媽媽的樣子或動作,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等。

3、能從眼睛、頭髮、嘴巴、表情等方面來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布娃娃每人一個、花頭巾每人一條,音樂磁帶、錄音機。

2、配套《寶寶學習包·我喜歡》第12頁掛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師:今天邱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個邱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玩的玩伴,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幼:想)

2、師:好,我們有誰可以大聲的說出它是什麼?(是一個布娃娃)

3、師:哇,寶貝你說得真好,來,和布娃娃握握手,問問好。(寶寶們和布娃娃打招呼問好。)老師還帶來了一個禮物,寶寶們請看是什麼?

二、引導看圖,學習兒歌。

1、出示掛圖,師:圖上是誰呀?寶寶喜歡嗎?你們喜歡它的時候會對它做什麼呢?(和它一起玩、給它好吃的東西、抱抱它、親親它。)

2、教師念兒歌《布娃娃》,寶寶欣賞。

師:這個娃娃真可愛呀!邱老師也很喜歡,也想抱抱它、親親它,可布娃娃它害怕,怎麼辦呢?呀,老師有個辦法,我們先對娃娃說:“娃娃乖,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請寶貝學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指名學說)

3、現在娃娃願意讓寶寶抱了,老師要考考寶寶布娃娃的五官是什麼樣的?看看哪位寶寶觀察的最仔細。引導寶寶用兒歌中的話回答。(大眼睛,黑頭髮,張開嘴巴笑哈哈。)

4、教師再念兒歌,寶寶輕聲跟念兒歌。

5、根據寶寶抱的娃娃形象不同來改編兒歌。(如:小眼睛、黃頭髮)

6、男寶寶可說我:“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爸爸。”

三、遊戲《做媽媽》

1、寶寶每人抱一個布娃娃,每人在自己頭上扎一塊頭巾做媽媽。邊念兒歌,邊做撫摸、親親布娃娃的動作,表達對布娃娃的喜愛之情。

2、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寶寶邊說:“我來抱抱你,做你的好媽媽。” 邊抱寶寶、撫摸寶寶。

四、活動延伸

師:哇啊,我們小小班的寶寶真棒,布娃娃都哄睡着了,我們現在送布娃娃去娃娃家牀上睡覺好嗎?(寶寶抱着布娃娃進入活動室。)

附兒歌:

《布娃娃》

布娃娃,布娃娃,

大眼睛,黑頭髮,

張着嘴巴笑哈哈。

我來抱抱你,

做你的好媽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雞蛋的特徵及構成。

2、觀察比較生雞蛋和熟雞蛋的不同。

3、瞭解雞蛋的多種做法,知道雞蛋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食物。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玻璃杯、生熟雞蛋若干、大小盤子若干、煎蛋鍋、電磁爐、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雞蛋,感知雞蛋的外部特徵

1、師幼談話

(1)孩子們,看,這是什麼?今天咱們就和雞蛋寶寶做遊戲。

(2)它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感知

師:現在我請大家來摸一摸生雞蛋,是什麼感覺的!

3、教師提問

師:誰來說一說你摸的生雞蛋是什麼感覺?

4、個幼回答

5、教師小結

師:這是一枚雞蛋,像雞蛋這樣的形狀我們稱爲卵形,生雞蛋摸起來硬硬的,滑滑的。

二、引導操作,探索雞蛋的內部組成

1、師幼互動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雞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

師:你看見了什麼?

師:在你們的桌子上也有一枚打開的生雞蛋,請你們看一看它是什麼樣子的,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師:生雞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誰來說一說。

師:摸起來有什麼感覺?

2、教師小結

師:生雞蛋的最外面是蛋殼,裏面是蛋清和蛋黃,它的蛋清和蛋黃是軟軟的、稀稀的,摸起來黏黏的有點沾手。

三、比較認知,發現雞蛋的生熟不同

1、出示熟雞蛋

師:快看,這是什麼?這是一枚熟雞蛋,看一看它和生雞蛋一樣嗎?

2、幼兒操作

師:在桌子上有一些這樣的雞蛋,請你們一人拿一個,摸一摸它和生雞蛋一樣嗎?請你試着把雞蛋剝開,大圓朝下使勁的磕一下,捏一捏,注意將剝下的雞蛋皮放到桌面的大盤子裏,然後將剝好的雞蛋放到小盤子裏,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3、引導觀察

師:現在請將剝好的雞蛋拿在手裏,看一看蛋清變成了什麼樣子?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師:我們輕輕地把蛋清剝開,看一看裏面有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

4、教師小結

師:生雞蛋和熟雞蛋的外形是一樣的,都是卵形,摸起來硬硬的,但是它們的裏面不一樣,生雞蛋的蛋清是透明的,蛋清和蛋黃都是稀稀的,熟雞蛋的蛋清是白顏色的,摸起來軟軟的,蛋黃變成了黃色的小球。生雞蛋是怎樣變成熟雞蛋的呢?

四、烹飪加工,觀看雞蛋生變熟過程

1、創設情境

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廚師阿姨,她要爲我們現場演示將生雞蛋變成熟雞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先和阿姨打聲招呼吧!

2、觀看交流

3、教師小結

師:剛剛廚師阿姨爲我們演示了生雞蛋變成熟雞蛋的過程,生雞蛋放到鍋裏能夠流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加熱,蛋清由透明的變成了白色的,蛋黃變成了淺黃色的,不再流動。

五、交流分享,議議雞蛋的不同吃法

1、教師提問

師:你們都知道雞蛋可以做成什麼?

2、幼兒回答

3、教師小結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雞蛋可以煮着吃;炒着吃;還可以做成雞蛋餅、雞蛋羹、雞蛋湯、炒雞蛋等等。

六、梳理總結,知道雞蛋有益於健康

師:孩子們!雞蛋是很有營養的食物,它對我們的身體非常的有好處,我們每天要吃一個雞蛋,讓我們的身體長得壯壯的,現在讓我們一起品嚐一下雞蛋的味道吧!好啦!請隨着音樂和我一起會活動室休息一會吧!

小百科: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6-7克,脂肪5-6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爲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