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同伴拉成圓圈朝一個方向邊唱邊走,並在歌曲的最後一個小節立即停止不動。

2.大膽想出新的停止不動的動作,快樂地遊戲。

3.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律動:五彩圈。

2.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遊戲吧。

二、學習拉圓圈朝同一個方向走。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們,我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大圓圈呀?讓我們一起來開動小腦筋,注意你的圓不能破掉哦!

2.師:現在我們變成大圓圈啦,那怎樣才能轉起來呢?

3.教師小結:我們現在手拉手,身體向右轉,右腳先往前走,圍城一個大圓圈。

三、欣賞歌曲,學玩遊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聽一聽吧。

師:寶貝們,你們聽出這首歌裏唱了什麼?

2.教師引導全體幼兒跟着音樂做遊戲。

3.教師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歌聲下,拉圓圈走,在歌曲最後一小節迅速蹲下不動。

四、和教師一起邊唱邊遊戲,

想出新的停止不動的動作繼續遊戲。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除了“蹲下”以外,還可以做什麼動作也能停止不動?

2.教師根據幼兒提出的動作進行練習。如:叉腰、站好、舉手、擁抱等。

3.教師選用某個新動作,引導幼兒完整地玩遊戲。

五、結束部分

師:寶貝們,這個遊戲好玩嗎?這個遊戲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拉個圓圈走走》,我們下次再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拉個圓圈走走》是一個集體遊戲,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好。首先通過討論引導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並學習朝一個方向走。在這個部分中有一個難點,有的幼兒分不清方向,所以在遊戲中,有些小朋友和別人的方向相反,總是會撞起來。需要教師用手勢引導。儘管如此,還是很難做到全部方向一致,如果在活動前在他們的右手上都貼一個標記,這樣更利於幼兒的辨別。整首歌曲演唱比較容易,幼兒學習的很快,並能根據歌曲內容做動作。但在創編環節幼兒的思維有點侷限,想出的都是模仿動物的樣子,具體的動作表現的不明顯。

小百科:圓圈是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G.W.F.黑格爾使用的概念。辯證唯物主義認爲人的認識並不是沿着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串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手套。

2.學會自己動手戴手套。

3.通過活動,瞭解媽媽對孩子的愛,並試着去關心、去愛媽媽。

4.探索、發現生活中手套的多樣性及特徵。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對各種手套的認知及情感教育。

活動準備

橡膠手套、紗手套、毛線保曖手套、隔熱手套。(注:各種手套的數量根據班上小朋友的人數而定)。

活動過程

導入:以有趣的童話故事導入,引出手套。

一、說一說。

向小朋友們展示各種手套,然後每個小朋友各找一個手套,並和身邊的小朋友們說說自己所找手套的樣子、大小,及摸在手上的感覺。

請兩至三個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發現。

二、玩一玩。看哪個小朋友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小手變到手套裏藏起來呢?(讓小朋友自己試着戴自己所選的手套)

三、分一分。

找朋友。(小朋友舉起戴好手套的小手,然後找到和自己同一副的另一隻手套)

說說爲什麼它們是朋友。

猜猜各種手套的作用。

四、歸類整理。

五、解決問題

六、延伸。

教學反思

由於我是剛從小學轉型過來的幼兒教師,沒有經過有關幼兒方面的相關訓練,所以對幼兒的發展特點了解的不夠,導致了我在設計教學活動方案及施展活動時,沒能好好把握住幼兒的相關特性,面對孩子們表現出現出來的小問題所採取的措施不夠到位,讓孩子們不能更好的理解並接受我所傳達的教意。今後再設計教學活動時, 我想,我得先看清楚我的孩子們所處的階段在哪,他們的水平如何,再來相應的設計活動方案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感受帽子美麗的圖案與色彩,並進行大膽裝飾。

2、體驗裝飾的快樂並對美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展示有特色的帽子

2、手偶:米奇(頭上帶頂帽子)

3、空白的帽子底圖每人各一張

4、顏料、棉籤、小毛巾(溼的)每桌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導入主題

導入語:(1)“小朋友看看米奇頭上帶的是什麼?漂亮嗎?”

(2)“這裏還有很多帽子,你最喜歡哪一個?”

二、欣賞帽子,激發裝飾帽子的興趣

1、引導語:(1)你爲什麼喜歡這頂帽子?

(2)它的顏色怎麼樣?

(3)上面有什麼圖案?

重點: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樣式、色彩及圖案,爲下面裝飾帽子打下基礎。

2、出示空白的帽子底圖

引導語:(1)小朋友看看這頂帽子好看嗎?爲什麼?

(2)我們把它裝飾一下好嗎?

三、展示作品進行正面評價

1、重點評價:建構武器的功能和色彩,以及適當評價它的穩固性。

2、將幼兒建構的作品擺上展示臺,供幼兒自由觀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

1、願意和覓音熊一起修公路,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2、能正確識別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圖形。

3、能按給定泥坑的形狀、大小、顏色爲標準,找出對應的材料進行匹配。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ppt、《動物狂歡節》片段、紙製小路(上面鏤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每人兩個籃子(內裝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若干)

2.經驗準備: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有所經驗。幼兒看過《動物狂歡節》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引起幼兒興趣,激發幼兒幫助覓音熊的慾望。

1、演示覓音熊和房子圖片。

師:這是誰?我們一起來看看覓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吧。

引導幼兒觀察房頂、牆、門是什麼形狀的。

幼兒:房頂是三角形的、牆是正方形的、門是圓形的。

(覓音熊的出現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老師一說去看覓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孩子們都很興奮,在老師的引領下孩子們都能辨識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

2、激發幼兒幫助覓音熊的慾望。

師:風怪抓走了獅子大王,我們和覓音熊他們一起去森林之心把獅子大王救出來吧!

幼兒:好。

(愛幫助人是幼兒一個良好的品德,聽說要去幫助覓音熊,孩子們都很樂意)

3、演示風怪颳風後破壞的道路。

師:路怎麼了?有些什麼形狀的坑?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生什麼事?覓音熊他們應該怎麼辦,請你幫他們想想辦法。

幼兒A:走在有坑的路上會摔倒。

幼兒B:可以把路給補好。

(“道路”一出現,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路壞了”“路上有洞”,當老師提出“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生什麼事?”時,孩子們馬上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到了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想到了很多的辦法,有的孩子說“可以把路補起來”,有的孩子說“用針線給它縫起來”還有的孩子說“找石頭把路修好”……在這個環節,孩子們很好的運用了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4、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辦法。

二、遊戲“修公路”。

1、帶領幼兒來到佈置好的森林之路,幼兒嘗試用各種圖形進行匹配,完成修公路的操作。

師:路上有什麼形狀的坑?有哪些形狀的石塊?我們一起來修公路吧。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找出最快進行匹配的方法。

(教師給孩子們準備了修公路的工具箱——放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的籃子。來到森林之路前面,教師請孩子們去拿起了工具箱,看者“路”上的坑和手裏的工具箱,孩子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修公路”。)

2、請幼兒說說自己修公路的方法,總結出修公路的方法。

幼兒A:把石塊放在洞上就修好了。

幼兒B:把三角形的石塊放在三角形的洞那裏。

幼兒C:把大的圓形放在大的那個圓形的坑那裏。

……

師總結:要大小、形狀都一樣的石塊才能把路修平。

(孩子們有類似的生活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都能進行匹配。最後教師再進行總結,這樣孩子們的累積的經驗就更加的系統。)

3、帶領幼兒走往“森林深處”,再次修公路。

師:路是什麼顏色?路上有些什麼形狀的坑?有什麼形狀的石塊?一起把這段路修好吧。

觀察重點:幼兒修公路的方法。

重點提問:這一塊爲什麼不合適?是哪兒不合適?你爲什麼用這一塊?等等

(森林深處的路是一段彩色的有坑的路,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們觀察道路的顏色、坑的形狀。有了前一次探索的經驗,再加上對道路的仔細觀察,孩子們馬上就想到了修公路的辦法,修起了破壞的道路。)

4、一起檢查路是否修平,重點觀察匹配錯誤的坑,請幼兒說出爲什麼錯了,並找出正確的進行填充。

(檢查路況,既可以讓孩子們檢驗自己匹配的圖形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還可以及時的修補正確。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修公路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慶祝修公路成功

師:路修好了,獅子大王回到森林裏,於是,動物狂歡開始了。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伴隨着《動物狂歡節》視頻片段的播放,孩子們和視頻裏的動物們一起狂歡起來,動物們慶祝獅子大王回到森林,小朋友們慶祝自己成功的修好了道路,結束環節和整個活動情境相呼應,爲活動結束畫上完美的句號。)

活動延伸:

和父母一起找找生活中還有些什麼需要“修補”的地方,想想可以用什麼修好。

活動反思: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教師抓住激發幼兒興趣這個關鍵點,創設了有趣的情境,並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開放式的提問,比如:“路上有坑怎麼辦?”“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生什麼事情?”等,幼兒都能主動解決出現的問題。

本次活動進行了兩次探索,旨在通過這兩次探索引導幼兒掌握圖形匹配方法,既:根據圖形的形狀、大小、顏色進行匹配。第一次探索教師只提供了兩個匹配因素:形狀、大小,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形狀、大小進行匹配。因爲難度較小,所以幼兒都能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形狀、大小、顏色都要匹配才行。有了第一次探索的經驗,第二次探索大部分孩子都能對應的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是第一次探索的昇華,幼兒在循序漸進的活動中體驗了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消極變化甚至暫時的倒退行爲,所以鞏固、強化目標的延伸活動顯得更加重要。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可以利用匹配的知識去解決的問題:比如衣服上的洞,包上的洞,桌布上的洞等,利用本次課的經驗,孩子們可以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百科:公路的字面含義是公用之路、公衆交通之路,汽車、單車、人力車、馬車等衆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當然不同公路限制不同。民間也稱作馬路,如“馬路天使”裏的用法,不限於馬匹專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中,幼兒發現娃娃家裏的小電話會發出叮鈴鈴的聲音……由於小班幼兒的依戀情結,他們經常對着話筒說:“喂,爸爸,早點來接我……”

因此,我就選擇了“打電話”這個遊戲預設了本次集體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欣賞、學唱歌曲《誰找我呀》,豐富幼兒有關鈴聲的經驗,並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各種鈴聲進行探索。

在短短几十分鐘的集體活動中,怎樣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感受音樂的美,激活他們表達表現的慾望呢?我的思路是:

1.興趣在經驗準備階段,我和幼兒一起認識各種有趣的電話,開展製作小手機的親子活動,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讓幼兒學會玩“寶寶打電話”的音樂遊戲。從幼兒日前最喜歡的音樂遊戲進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漸進幼兒每撥一次電話,都有不同的感知重點,可以幫助幼兒循序漸進地學唱歌曲。第一次撥打的重點是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第二次撥打的重點是讓幼兒仔細傾聽歌曲;第三次是通過謎語編唱的形式給遊戲增加挑戰,同時讓幼兒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爲接下來的跟唱打下伏筆。給小鴨撥打電話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彈唱示範、多媒體情境展示與幼兒互動,鼓勵幼兒跟着音樂的旋律唱歌曲《誰找我呀》

3.表達引導幼兒運用已經學會的、自己喜歡的歌曲,爲自己的手機設置喜歡的鈴聲,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地學唱歌曲《誰找我呀》

2.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電話鈴聲產生好奇。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的各種有趣的手機。

2.多媒體課件:打電話的動畫。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誰找我呀》

師:(多媒體播放美麗的森林背景)森林真美呀!我們一起來玩打電話的遊戲好嗎?(播放音樂,唱歌表演打電話。用問答的形式創設遊戲情景:“喂,喂,喂,請問你找誰?”“我要找×××。”“找我幹嗎呀?”“和我一起做遊戲……”)

二、在情景中感受、學唱歌曲

1.給小狗打電話

(多媒體播放手機圖案和動物電話本,撥打電話。)

師:小狗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幼兒看動畫讀電話號碼,當鈴聲響起時,播放歌曲《誰找我呀》:你打我電話,找我有事嗎?我正忙着呢,請你多等一下。馬上就來了,馬上就來了,你別掛!)

師:咦?小狗的電話鈴聲和我們的電話鈴聲有什麼不同?(音樂鈴聲,會唱歌的鈴聲……)

2.給小免打電話

師:你們聽到小兔的電話在唱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替換歌詞重複唱。)

師:(扮演小兔接電話)“你好呀,我是小兔,找我幹嗎呀?”(鼓勵幼兒用完整語言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如“小兔,我想請你去公園玩……”。)

3.給小鴨打電話

師:我也想打電話給我的.動物朋友,聽謎語,猜猜我的電話要打給誰。(唱出謎語:我有圓腦袋,穿着黃黃衣,走路搖搖擺,猜猜我是誰。幼兒回答正確後,再唱:唱歌呷呷呷,愛吃魚和蝦,我是小鴨子,你們猜對了)師生共同撥打電話,教師範唱歌曲《誰找我呀》。

4.給大象打電話

請幼兒說說大象和小免的電話鈴聲有什麼不同。讓幼兒辨別聲音粗細、快慢的不同,並學唱大象的歌曲鈴聲。

三、設計歌曲鈴聲

師:小動物們的電話鈴是歌聲,真好聽!我們也給自己設計一個音樂鈴聲吧!(教師演唱一首幼兒學過的歌曲作爲自己的手機鈴聲,啓發幼兒運用學過的歌曲爲自己的手機設計鈴聲。)

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手機,說說、唱唱自己設計的歌曲鈴聲。(複習熟悉的歌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遊戲目標:

1、愉快地跟學歌曲,並初步學習音樂遊戲、《媽媽和乖乖》。

2、初步知道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徵。

遊戲準備:

1、扮演袋鼠媽媽的服裝,袋鼠玩具一個(大布袋也可替代)。

2、歌曲錄音磁帶《媽媽和乖乖》。

遊戲過程: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看我的肚子上有什麼?它有什麼用?""我們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幼兒學袋鼠條,體驗袋鼠走路的特點。

2、學唱歌曲《媽媽和乖乖》:

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師:"乖乖是誰呀?"幼兒跟着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理解"相親相愛"。

"這首兒歌還可以編成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媽媽和乖乖》"。

3、教師示範演唱歌曲。

幼兒學唱歌曲。

建議與提示: 在學會音樂遊戲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改變遊戲規則:袋鼠乖乖比袋鼠媽媽多一個,當音樂停止時,沒有找到媽媽的乖乖停止遊戲一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徵(大小、有無羅紋等)選擇合適的蓋子。

2.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

3.在活動中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不同形狀、功用的瓶子;

2.塑料筐若干(和幼兒小組數相當);

3.哭泣的瓶子及高興地瓶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瓶子,引出活動。(出示哭泣的瓶子寶寶)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啊?嗚嗚...嗚嗚... 是誰哭了呢?我們來看看!

師:原來是瓶子寶寶哭了,你們知道它爲什麼哭嗎?

幼兒回答......(瓶子寶寶沒有了蓋子)

師:瓶子寶寶沒有了蓋子,它在擔心什麼呢?

幼兒回答......

小結:原來瓶子寶寶沒有了蓋子,它擔心瓶子中的水會流出來,瓶子裏的東西會掉出來。

二、操作(出示各種瓶子,請幼兒操作)

師:那你們願意幫幫瓶子寶寶嗎?(願意)

那我們就來試試,看誰能爲瓶子寶寶找到最合適的蓋子,並蓋緊。

師:你是怎樣爲瓶子寶寶找到好朋友瓶蓋的?(顏色、瓶口大小、形狀相同)

小結:瓶蓋和瓶口正好一樣大才能蓋上。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換一個瓶子來找瓶蓋朋友,找到後,想個辦法把它蓋緊。

師:你的瓶蓋蓋緊了嗎?(蓋緊了)

你是怎樣用你的小手把蓋子蓋上的?(旋轉)你是用擰的方法,爲什麼這個瓶蓋要擰?你們發現瓶蓋和瓶口有個小祕密嗎?裏面有一圈一圈的叫螺紋,有螺紋的就要擰,沒有螺紋的就用按得方法。

總結:瓶口大的瓶子的蓋子也大,瓶口小的瓶子的蓋子也小,瓶子的顏色可能會和蓋子的顏色是一樣的。

三、遊戲(瓶子找蓋子)

師:今天呀,老師也帶來了好多瓶子和蓋子,這些瓶子和蓋子呢,它們也分開了,老師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它們,幫瓶子寶寶找到它的蓋子朋友!(分組進行)

四、結束

師:瓶子寶寶都找到了自己的蓋子朋友,看看瓶子寶寶們不哭了,它笑了。瓶子寶寶在說:“小朋友們,謝謝你們,我找到了朋友,現在可開心了,我的好朋友們呀,要謝謝你們,它們決定留下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呢!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科學課,主要是讓小朋友通過顏色、瓶口的特徵(大小、有無羅紋等)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找瓶蓋。上完這節課後,我的時間有點不夠,還有在最後小朋友操作部分缺少一個點評。我決定通過在讓小朋友自己動手還是那個來試一試的環節上再增加兩組操作,讓小朋友在多種田間下選擇最合適的瓶蓋。還有最後一個結尾部分,可以再準備一些瓶子,裏面裝一些沙子、豆子之類,請小朋友和瓶子寶寶做遊戲,跟着音樂一起請瓶子寶寶碰一碰。這樣的一節課才更加完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天天做操身體棒

活動目標:1、教幼兒學習模仿操,幫助幼兒模仿學習整節操的動作。2、初步培養幼兒做操的興趣。活動準備:幼兒開好小火車到戶外。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1、教師帶領幼兒“開火車”進入場地進行走、跑練習。將地上的大圈當做“鐵軌”開火車慢慢地走走、跑跑,逐漸走成圓形隊伍。

教師:現在我們準備到外面做遊戲拉!我們要怎樣拉小火車呢?(一個跟着一個,小手拉好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不鬆開)那我們開着小火車一起到外面做遊戲吧!

2、幼兒手握空拳在胸前繞動練習慢跑,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不要撞倒前面的小朋友。

教師:(邊帶着幼兒開火車的動作)到站啦!我們把小火車開成六列!(按組站好)

二、基本部分。

1、學習模仿操。

教師示範操節。教師帶領幼兒複習念兒歌后完整做操提供幼兒欣賞,引起幼兒學操的興趣。

教師: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來做做操吧!早上天氣真正好,我們大家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做操身體棒!你們想做操嗎?(想)鍛鍊身體能使我們的身體變的更棒,所以我們每天都要鍛鍊身體。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逐句做操。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跟着老師邊念兒歌邊做操,先活動活動我們的手臂,伸伸臂,伸伸臂,兩個小手像開飛機一樣,把手放在兩邊。活動完手臂,接着我們就活動我們的腰,彎彎腰,彎彎腰。活動完腰就動動小腳,踢一踢。最後蹦一蹦吧,天天做操身體好!

3、注意輔導個別幼兒“兩手叉腰”的動作。

4、在幼兒基本掌握每節操的基礎上,完整練習整套操一致數遍。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火車開走了!(幼兒自由跑開)火車開上鐵軌了,幼兒找到大圓圈站好。遊戲2-3次介紹。

2、幼兒跟老師“開火車”離開場地。

教師:我們開着火車回去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快樂。

2、喜歡爸爸媽媽。

3、理解詩歌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錄音磁帶《快樂的小鳥》。

3、兩棵大樹圖片。

活動過程:

1、 看圖片理解詩歌的內容:

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自由的看看、講講。

“圖片上有什麼”?“你覺的這小鳥快樂嗎?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2、幼兒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表演配樂詩朗誦。——“聽了這首詩歌你有什麼話想說?”

重複欣賞詩歌。———“詩歌的名稱叫什麼?”“我是一隻快樂的小鳥?誰是兩棵大樹?”“我愛在兩棵大樹之間幹什麼?”

3、幼兒自主表演:

教師提供兩棵大樹的背景,幼兒邊聽錄音,邊自主表演。

4、遊戲:

組織幼兒開展角色遊戲,可利用區域活動,讓幼兒繼續欣賞、理解、並學唸詩歌。

5、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回家念給爸爸媽媽聽,並請爸爸媽媽扮演大樹,幼兒扮演快樂的小鳥,開展親子游戲活動,並積極聽取家長的反饋。

附:詩歌

快樂的小鳥

爸爸媽媽是兩棵大樹,

我是一隻小鳥,

我愛在兩棵大樹中間飛來飛去。

一會兒,飛到媽媽懷裏說話,

一會兒,飛到爸爸肩上唱歌,

啊,我多快樂!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我儘量帶給孩子們“關懷與溫暖”。希望他們也能在我的潛移默化中學會去“關懷與溫暖”別人,“關懷於溫暖”身邊的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