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十篇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十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1、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皮膚很黑,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人臉上長着痣,有的人臉上長滿了痘痘,有的人戴着眼鏡,有的人喜歡留長頭髮,有的人喜歡留短髮。

2、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即使是雙胞胎只要你仔細觀察他們也會有小小的不同,體會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是“獨一無二”的。

(二)說說同伴“獨一無二”的地方

1、用耳朵聽辨:猜猜是誰的聲音。

2、用眼睛看:每個人的五官、長相,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3、說說班上小朋友“獨一無二”的地方。

(三)討論交流:哪些地方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發現

每個人的愛好、性格等也是“獨一無二”的,但要很長時間才能發現。

三、交流各自最喜歡做的事情

1、每人在紙上用簡單的圖像畫一畫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

2、看看說說大家的獨一無二:

(1)看一看同伴的畫面,說一說他的獨一無二。

(2)猜一猜朋友的獨一無二,從畫上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3)找一找哪些朋友的畫面相同,說一說他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例如:都是愛彈鋼琴,但是有的愛舞曲,有的愛搖籃曲等)。教師念開頭和結尾,幼兒用“我喜歡……”“我和別人不一樣”創編中間部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進行力所能及的田間或種植園地的勞動,學習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

2.讓幼兒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辛苦,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聯繫好豐收的農家園地,根據需要聯繫好車輛。

2.與幼兒一起準備好適宜的勞動工具。

3.提醒幼兒準備好外出的必備物品:合適的服裝、鞋、揹包、水等。

活動過程:

1.出發前與幼兒談話,使幼兒明白活動的目的和注意的事項,提醒幼兒在路上注意安全。如:路上排好隊,跟好老師和同伴,在車上不把頭和手伸到車外等。

2.沿途中引導幼兒觀賞秋天的景色,認識一些農田種的蔬菜和果實,感受田園豐收的美景。

3.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採摘活動。

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勞動工具和農作物的採摘方法,如:挖紅薯、挖花生等。組織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分組進行採收勞動,注意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勞動工具,並能把收穫的農作物分類放好。

4.引導幼兒物品、工具,交流自己收穫的農作物,體驗豐收後的喜悅和勞動的不易。

活動延伸:

1.回幼兒園後和幼兒一起清洗、品嚐收穫後的勞動果實、體驗勞動後的樂趣。

2.引導幼兒說說秋天都有什麼豐收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分享帶來的高興情感體驗。

2、通過理解故事、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瞭解生活中的高興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3、在活動中,注意與同伴的距離,避免碰撞。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5、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談論:在生活中,自己最高興的事情。

◎教師:大家在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嗎?

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說說自己生活中的高興的事情。

2、幼兒感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邊看書邊講述故事。教師:小刺蝟買了什麼東西?他爲什麼要把冰淇淋給小兔子呢?小兔子又是怎麼做的呢?小兔子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理解,並在教師的提醒儘量用故事中的語言表達。

◎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分享的快樂。

教師:小兔子和小刺蝟他們有幾個什麼樣的高興呢?

啓發幼兒根據故事的內容進行回答,並講述自己的理解,知道把自己高興的事情與別人一起分享可以給更多的人帶來高興。

◎感知生活中分享帶來的高興。

教師:平時在家裏,你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呢?

啓發幼兒說說自己把東西給別人的事,出可以說說別人與自己分享的事情。幫助幼兒整理自己的語言:“因爲我把XXX與別人一起分享,所以我們很高興。”

3、體驗音樂中的分享,所以我們很高興。

◎教師:我們也來玩一個高興的遊戲吧——“碰一碰”好嗎?

幼兒在遊戲中與教師、同伴共同感受高興的情感,感受相互之間的觸摸帶來的快樂。提醒幼兒注意相互之間避免碰撞。

活動反思:

《有那麼多的高興》是一個語言領域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現,而本次活動的目標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故事內容,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小狐狸和小兔子的高興,並在故事中懂得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感受別人高興我的高興的一個情感。

因此從一開始,我運用談話法,引導幼兒回憶,鼓勵幼兒想說,敢說,積極地說,回憶生活中有關於分享的事情!這個環節爲整個活動開了個好頭,孩子們的興趣都被引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掛圖的欣賞了,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然後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幫助幼兒梳理故事中角色的“那麼多高興。”讓幼兒將剛纔聽到的看到的零碎片段串聯起來,並進行小結:我們和好朋友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別人高興我們也高興,高興越來越多,快樂也越來越多!小結過後,我以此爲基礎進行了孩子們的生活遷移:我們可以分享更多的東西,比如:分享圖書、分享快樂心情等等。

最後在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越多幼兒用書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重點)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難點)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環境創設

環衛工人的圖片、工作錄象等。

活動過程

一、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出示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環衛工人經常做什麼事呢?我們今天來看看環衛工人都幹哪些工作?

(2)觀看錄象: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麼、是怎麼做的、用了什麼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麼變化。

二、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繫。

(1)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三、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颳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看看圖片上的行爲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乾淨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並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境衛生開始來養成個人講衛生的好習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2、體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繪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鍊馬甲一人一件。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遊戲,引入主題說說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問:你們自己都能做些什麼事情?

小結:原來寶寶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們可以自己做。

播放課件說說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提問: 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小結: 搭積木、收玩具、洗手、吃飯、刷牙、鋪被子、脫褲子。

3、體驗表達,進一步昇華:

遊戲--穿衣小能手。

比賽規則:聽到口哨聲開始穿衣服,不能穿反,拉好拉鍊,先完成者爲勝。

如有小朋友不會穿,教師進行教授: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鑽洞子,左鑽鑽,右鑽鑽,吱吱吱吱上房子。

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太棒了,自己的事情都會自己做。今天又學了穿馬甲的新本領,我們回班上把這個本領告訴沒有學過的小朋友吧。

教學反思

從那以後,我不再幫幼兒穿衣服,而是限制時間讓他們自己穿,並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幼兒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鍊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受住挫折,也有益於今後的成長。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體會水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懂得節約用水。

2.學會講述水的用途。

3.瞭解水的二次利用。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用處很大,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

難點:懂得水可以二次利用。

活動準備

花草頭飾若干,錄音帶、錄音機。請大班幼兒扮演“小水滴”。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遊戲:關緊水龍頭。

①一半幼兒扮演“花草”,一半幼兒跟隨老師給“花草”澆水, “花草”和澆水的幼兒快樂地跳起舞。

②突然,聽到一陣哭聲,小朋友都停了下來,老師循聲找到了正在傷心哭泣的“小水滴”。

師:小水滴,你爲什麼哭呀?

小水滴:滴滴答、滴滴答,有個小朋友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把我給白白浪費了。

師:小水滴,你別哭,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你。

師:誰來幫助小水滴,讓小水滴高興起來?

幼兒討論並回答。

二、談話:水的用處大

1.水有什麼用?

2.除了我們人需要水,還有誰也需要水?

3.如果沒有了水會怎麼樣?

4.我們要怎樣節約用水?

小水滴: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水的用處真大,我們要節約用水。

三、談話:水的二次利用

1.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進來,說: “小水滴,我能把洗過手帕的水倒掉嗎?”

2.小水滴: “不能倒,不能倒,我還有別的用處呢。”

3.師: “小朋友,洗過手帕的水還能幹什麼用呢?”

幼兒討論並回答。

小水滴:小朋友真能幹,知道了用過的水還有其他的用處,懂得了一種節約用水的方法,謝謝你們

教學反思

因爲選材與幼兒較貼近,幼兒有較多的生活經驗,故孩子們思維很活躍,都能積極地用較連貫語言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從幼兒的反應情況看,他們能體會“小水滴”的心裏感受,情緒被“小水滴”所感染,積極尋求幫助小水滴的方法,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知道了水的用處,懂得了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萌發了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意識。

小百科:水,化學式爲H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目標:

1、體驗與媽媽一起勞動的快樂。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爲母親節。

3、學會感恩,知道媽媽整天勞動及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很辛苦,要珍惜媽媽的勞動,愛媽媽。

準備:

1、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彩紙。

2、每人畫一張表達自己心願的畫,張貼到展板上。

3、讓小朋友對媽媽和老師說一句感恩的話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4、錄音磁帶《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

過程:

1、從5月x日起,利用一週的時間,每天早7:15――8:00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等歌曲,讓孩子們從一進入幼兒園就能感覺到今天與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親節即將到來的氛圍中。

2、5月x日孩子入園後,教師讓他們說出今天來到幼兒園感覺與以往有什麼不同?進而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初步瞭解母親節的來歷。

3、5月x日,教師把事先製作的光盤播放給孩子們卡看,讓幼兒回憶並說出自己的媽媽在家裏是什麼樣子的?

4、5月x日,幼兒畫出我心目中的媽媽,以班級爲單位進行展覽,然後幼兒園組成評選小組,選出各班的優秀作品,集中展出20xx幼兒園母親節教案(大中小班)學習總結。

5、我爲媽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各班根據實際,制定計劃,然後付諸實施

例如結合幼兒園進行的手足口病預防工作,小二班孩子教給媽媽正確的吸收方法,並用正確方法爲媽媽洗手;中班則進行小歌手比賽活動――演唱媽媽的歌曲併爲媽媽梳頭、洗腳;大班特地編排了歌頌媽媽的舞蹈《感恩的心》等,培養孩子愛媽媽、愛老師及愛周圍所有人的情感。

6、幼兒人人制做賀卡,母親節那天獻給自己的媽媽。

7、展示活動。5月x日,各班找出家長代表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回家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勞動,體驗媽媽勞動的辛苦,感恩媽媽,回到幼兒園講給老師和小夥伴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說起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人們總會想起幾條著名的特色街道,如啤酒街、文化街、葡萄酒街、體育街、科技街等。本次活動以啤酒街爲重點,圍繞“多彩”,從幼兒已有經驗入手,帶領幼兒領略青島特色街區的文化特色,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啤酒街、文化街等幾條青島的特色街道。

2.瞭解啤酒街卡通體息椅、壁懸式門頭的設計特色,加深對啤酒街風土人情的瞭解。

3.體驗、感受特色街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一個教師扮演啤酒博士,貫穿整個活動;利用多種形式豐富幼兒對啤酒街的認識,如親子游覽、圖片講述等。

2.《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幼兒學習材料“(我愛家鄉)。

3.請家長帶幼兒進當地的特色街或收集相關圖片,豐高幼兒相關經驗。

活動建議:

1.利用幼兒收集的圖片佈置“多彩的特色街區”圖片展,引導幼兒分享、交流經驗。

(1)鼓勵幼兒與同伴自主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2)請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2.插放課件,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啤酒街的設計特色。

提問:啤酒街的卡通井蓋上有什麼?座椅是什麼樣子的?樓房的門頭和路燈與普通街道有什麼不同?爲什麼要這樣設計?

小結:這條街的名字叫啤酒街,是青島一條很有名的特色街區。這條街上共有 30 個印有歷屆啤酒節吉樣物形象的井蓋,休息椅設計成啤酒瓶狀,懸掛式門頭可以防止噪音上傳, 低矮的歐式路燈讓整個街道更漂亮。

3.鼓勵幼兒向”啤酒博士”提問,豐富對啤酒街的認識。

(1)引導幼兒針對重點景物向”啤酒博士”提出問題,如啤酒廣場的標誌、白色涼棚代表的意義、人們的主要活動、看到或聽到的趣事等,“啤酒博士”結合圖片向幼兒進行介紹。

(2)引導幼兒觀看啤酒節的錄像,感受啤酒街燈火璀璨、人們舉杯暢飲的熱鬧景象。提問:你知道啤酒節嗎?在啤酒節中你看到了什麼?

小結:啤酒街的一磚一瓦、一景一點都蘊含着青島的啤酒文化,人們在這裏不僅可以欣賞到青島美景、喝到青島啤酒,而且能品嚐到許多青島的特色小吃。

(3)播放其他特色街區的課件。提問:這是什麼特色街區?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結合課件豐高幼兒對其他特色街區的認識。

4.請幼兒自主閱讀《我愛家鄉》第 24-25 頁,交流青島其他的特色街區,拓寬知識面。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跟隨父母逛一逛當地的特色街區,加深對家鄉風土人情的瞭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瞭解藏族、蒙古族、壯族地區著名的自然風光及風土人情。(重點)

2.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風光及民俗文化。(難點)

3.感受祖國風光的美麗,欣賞、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有關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桂林山水等風景的視頻和圖片。

2.音樂:《天路》、《賽馬》、《山歌好比春江水》

經驗準備:

幼兒的旅遊經驗、對少數民族地區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有關資料的收集和了解。

活動過程:

1.創設“藏族遊”的情境,初步感受藏族的風土人情。

(1)幼兒隨教師乘坐“青藏鐵路”去拉薩,ppt播放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窗外”的風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風光。

(2)由配課教師扮演藏族同胞,送上哈達,邀請幼兒一起跳鍋莊舞,

初步感受藏族人民的熱情和能歌善舞的文化。

(3)交流討論青藏高原的瞭解。

提問:青藏高原的風景有什麼特點?哪裏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結:青藏高原的天藍雲白,雪山連綿,布達拉宮壯觀雄偉、珠穆朗瑪峯爲世界第一高峯。

2.播放視頻“青藏鐵路是怎樣煉成的”,引導幼兒加深對青藏高原的瞭解,知道青藏鐵路修建的'不易及其對藏族人民的重大意義。

提問:通過這個視頻你瞭解到了哪些信息?青藏鐵路的修建遇到了什麼困難?你想對工人叔叔說些什麼?

小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氣稀薄,人們隨時會因爲缺氧而危及生命。工人叔叔們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將青藏鐵路修建完成,他們是祖國的驕傲!

3.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瞭解蒙古族地區的遼闊景色及風土人情。(1)在歡呼聲的音樂中,引發幼兒猜想,引出那達慕大會。引導幼兒“聽,人們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隨即出示圖片“摔跤”引導幼兒觀察,引發幼兒對蒙古族人民的活動的探究。

(2)播放視頻“那達慕大會”,幼兒分組交流,教師梳理提升。提問:蒙古大草原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蒙古族同胞喜愛哪些運動?

小結:蒙古大草原一望無際,牛羊成羣,萬馬奔騰。那達慕大會是人們的傳統節日,有騎馬、摔跤、射箭三項競技項目。

(3)出示弓箭、馬杆、五彩項圈等道具,播放《賽馬》,幼兒參加“那達慕”大會,感受蒙古族人民活動的有趣。

4.出示“對山歌邀請函”,展示桂林山水的的景色,體驗壯族地區風景及文化。

(1)通過ppt出示邀請函,引發幼兒對壯族風情的探究興趣。

提問:“誰發來的邀請函,邀請我們去對山歌?“你知道她是哪個民族的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進行自由表達。

(2)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引導幼兒觀看、講述和分享。

幼兒自由講述分享,老師進行提升小結:“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態各異,灕江的水又清又靜,江上倒影,靜美如畫。

(3)欣賞“對山歌”,感受壯族民俗文化的有趣。

播放劉三姐和二郎哥對山歌的經典片段,引導幼兒瞭解對山歌是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唱歌,開頭要託長腔“喊山”,以引起別人注意。

(4)幼兒學唱對山歌,體驗對山歌的有趣。

請男孩和女孩站在兩個“山頭”,隔着灕江水進行對山歌活動。

鼓勵幼兒進行歌詞創編,讓幼兒在欣賞和創造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壯族風情的理解。

(5)幼兒隨教師邊唱山歌、邊划船參加“對山歌”活動,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在班級創設“民族大舞臺”、“民族風情村寨”等區域,引導幼兒加深對少數民族民族風情的瞭解,提供幼兒展示平臺。

大班社會活動《到民族娃娃家做客》

課後反思

1.關於幼兒經驗缺乏的難點解決。

由於活動前對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做了充分的瞭解,因此通過活動前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相關民族的資料、區角材料的提供,使孩子們在活動前獲得了部分相關民族的信息,爲活動的展開做了良好的經驗準備,這是活動得以順利展開和孩子們充分參與、表達的前提。但是孩子們收集到的是相對零散的經驗,形式上大多是通過圖片、視頻的認知了解,缺乏參與性,因此在活動中,我以“民俗之旅”爲線索,以“歌”爲媒,以鐵路、馬、船等當地特色的出行工具爲“過渡”,引導幼兒在唱唱、跳跳、看看、說說、比一比、演一演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感受了解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這些遊戲情境的設置並加上多媒體視頻和音頻結合的效果,使孩子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幼兒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感受祖國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

2.關於教師主導仍然較多的思考。

爲了讓孩子們獲得更加直觀的瞭解、更好的遊戲體驗,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以“旅遊”爲線,以“導遊”的身份引導和參與孩子的活動,這種模式雖然能夠很好地帶動幼兒參與活動,獲得較好的認知、體驗,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以教師爲主導的場面,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走流程,相對缺乏自主探索的機會。爲此我反思,應該在什麼環節加以放手?怎樣創設更加自由自主的氛圍讓孩子更好地表現自己?如何通過更豐富的材料的提供爲幼兒提供自由探索的機會?在下一步的構想中,我將將這些理念融合到我的教育活動中,充分的尊重幼兒,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更好地體現“兒童本位”的教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