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名稱:故事洗臭襪子的波波熊

活動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教育孩子做一個勤勞、愛清潔的孩子。

2.培養幼兒專心聽故事的習慣 和大膽的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主題,大家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活動準備:

三張掛圖 教師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一張掛圖,引出故事。圍繞襪子提問問題。引發孩子對這個故事的興趣度。

教師完整的講故事, 孩子專心傾聽。提問波波熊有個不好的習慣是什麼?故事的名字是什麼?誰幫波波熊改掉的壞習慣?怎樣幫助的?

展開

二、出示三張掛圖,再講一便故事,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故事主題。提問,你喜歡什麼樣的波波熊?(勤勞、愛清潔)

理解主題:大家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道理。

活動延伸:希望小朋友每天換襪子,每天洗襪子,做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主題和活動目標:

活動主題:感恩母親,母愛永恆

活動目標:五月,陽光燦爛,暖風拂面,那是因爲在這親情融融的季節裏,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母親節”。在這溫馨的日子裏,爲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激我們的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及培養孩子用行動去表達對媽媽的愛,通過幼兒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祝福媽媽身體健康,永遠幸福,開心快樂;送給媽媽健康一餐,給媽媽們一個溫馨的健康提示等這些濃濃親情的禮物,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母親的濃濃愛意,增進與家人的感情。

二、活動時間

20xx年5月7日(週五)——20xx年5月10(週一)

三、活動參與人員

全體大班教師和幼兒

四、活動負責人:

活動具體負責人:大班各班教師

五、具體活動內容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感恩母親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活動。(5月7日)

各班教師組織孩子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形式不限。

3、“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活動。(5月10日)

●事先在家與媽媽說說怎樣的飲食習慣會讓自己更健康,並與爸爸一起查閱各種資

料,鼓勵孩子和爸爸在母親節這一天一起動手製作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並和媽媽一起說說健康飲食,並祝福每位媽媽身體健康,青春永駐!希望家中每天都有健康一餐!

● 組織幼兒畫一張“綠色健康飲食食譜”作爲送給所有媽媽們的母親節禮物。

●將繪畫作品在展板張貼,主題爲:“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

3、下午活動:集體歌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感恩母親的歌,學說對母親感恩的話語。

4、鼓勵孩子在母親節這天回家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說上一句感恩的話語。

母親節只有一天,但愛母親的心是永恆的……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備註:各班可以對一些活動進行適當調整。)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欣賞民族風俗,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2、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喜歡的民族風俗。

3、萌發幼兒對不同民族風俗的喜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民族風俗資料、《好大一個家》書本等

活動過程:

1、感知欣賞:

(1)、幼兒選擇觀看幻燈片、圖書。

(2)、幼兒交流看到不同民族的風俗。

2、討論交流:

(1)、你喜歡哪個少數民族?爲什麼?

(2)、自由交流不同風俗的特點。

(3)、個別交流

3、情感遷移:

長大了你想到什麼地方去看看?

小百科: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羣在客觀上有所區分的一羣人,是近代以來通過研究人類進化史及種族所形成的概念。由於歷史的原因,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個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殘疾人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2、產生尊敬關愛殘疾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千手觀音》舞蹈錄象。

2、有關報道殘疾人自強不息的錄象。

3、課前收集一些殘疾人用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看一個舞蹈?(播放《千手觀音》錄象)

2、你覺得這個舞蹈好看嗎?漂亮嗎,他們表演的是什麼?這個舞蹈有一個名字,叫千手觀音。那你們知道跳這個舞蹈的演員和我們正常人一樣嗎?(不一樣,他們是殘疾人)

教師介紹:這些舞蹈演員都是聾啞演員表演的,他們都是殘疾人。

3、那你們知道什麼樣的人叫殘疾人嗎?(有的眼睛看不見,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腿,也有的耳朵聽不見、嘴巴不會說——既身上有殘疾的叫殘疾人)

殘疾人他們是身體上缺陷,所以是殘疾人。

那你們知道殘疾人他們是怎樣生活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體驗。

二、體驗殘疾人的生活

1、扮盲人。

請小朋友拿出白布把雙眼蒙上

走路:從一個桌子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注意不要碰到別人或是桌子。

撿積木:請幾個小朋友去把傘在地上的積木撿起來。

(幼兒講述體會)你剛剛扮演盲人的時候你心裏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做那些事情覺得怎樣?

盲人平時生活中還會遇到什麼樣子的困難呢?(做飯、過馬路、看報紙電視)

2、扮手殘的人。

請一隻手放在胸前幼兒摺紙

請兩隻手背在後面的幼兒疊衣服

(幼兒講述體會)手殘的人平時生活中還會遇到什麼樣子的困難呢?(穿衣服、搬東西、洗澡)

小結:除了眼睛看不見的,手殘疾的人還有哪些殘疾人的生活是很不方便的,他們會遇到什麼樣子的困難?(幼兒討論講述)

殘疾人他們的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們不怕困難,努力想辦法去克服困難。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殘疾人在運動會上的表現。

三、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

1、觀看《殘奧會》。

提問:剛纔你看到了什麼?這個人是什麼地方殘疾的?他參加的是什麼運動,殘疾人在運動會上表現得怎樣?

分別觀看圖片,知道殘疾人的堅強的毅力。

四、幫助殘疾人

1、對殘疾人產生關愛

殘疾人原來他們的毅力很堅強。那我們剛剛有幾個小朋友在扮演的時候,有些小朋友都在笑,你們覺得該不該笑?、

那我們以後看到他們應該怎樣?尊敬,關心他們,不能嘲笑看不起他們。

2、行動上的幫助關心殘疾人

(1)社會

我們社會上也很關心殘疾人,是怎麼幫助他們的?

這是什麼?是爲什麼樣子的殘疾人設置的,可以給他們帶來怎麼樣的方便?

這些都是無障礙設施:電梯、公交車、盲人道……

(2)自生如何幫助殘疾人

如果你平時碰到了殘疾人,你會怎麼來幫助他們?

幫盲人過馬路,幫他們推輪椅,幫他們搬東西……

殘疾人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們毅力很堅強,我們平時要學會幫助關心他們。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現名字中隱藏的祕密,初步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妙。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和想法和意見。

活動準備:

認識並學會書寫自己的名字;認識同伴的名字;知道自己的姓和爸爸(媽媽)、爺爺(外公)一樣;有單、雙數的經驗;瞭解自己名字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我的名字。

(這是活動的導入,引起幼兒對自己名字的關注。)

出示全班幼兒的名字打印紙,提問:你叫什麼名字?哪個是你的名字?全班小朋友的名字都在這兒嗎?

二、名字的祕密。

(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引起幼兒對自己名字及同伴名字的關注和探究。)

1、名字裏隱藏着一些祕密,你發現了嗎?

(名字是兩個或三個字;其中有個字是和某某小朋友一樣;我的名字中有王,某某小朋友的名字中也有王。)

2、探索姓的祕密。

(1)發現姓在名字的前面。

王就是你們的姓。我們中國人的名字是姓和名組合在一起,姓在前,名在後。如有人叫宋祖英,想想她姓什麼?爲什麼?(因爲宋在前面。)

(2)知道自己姓什麼?

想想你姓什麼?爲什麼?

請小朋友找到自己名字中的姓,用標記畫出來。

(3)找出班中同姓的朋友。

我們班有哪些小朋友的姓是一樣的?

(4)發現姓的傳承

一家人裏也有一樣的姓,你的姓和家裏誰是一樣的?

跟媽媽一樣姓的小朋友站左邊,跟爸爸一樣姓的小朋友站右邊。我們來看看跟媽媽姓的小朋友多,還是跟爸爸姓的小朋友多?

小結:中國人的傳統是孩子一般跟爸爸姓,現在也有跟媽媽姓的。爺爺把姓傳給了爸爸,爸爸又把姓傳給了我們小朋友,姓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同時出示人物關係圖)

(5)關注其他姓氏。

這裏是我們班小朋友的姓,一共有多少種姓?(出示姓氏)

除了這些姓,你還知道我們幼兒園裏的老師、小朋友有哪些不一樣的姓呢?

小結:中國人的姓數量超過400種,被稱爲百家姓。

3、探索名的祕密。

(1)知道名在姓的後面。

姓的後面是名。你的名是什麼?

(2)發現單名和雙名。

王某姓王,王某某也姓王,我們兩個人姓一樣,後面的名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姓後面一個字就是單名,姓後面兩個字就是雙名。你的名是單名還是雙名?

(3)說說名字裏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一個故事,你知道你的名字裏的故事是什麼?爸爸媽媽爲什麼給你起這個名字?

(如早上出生的,名字裏有“晨”;名字代表出生時間。爸爸媽媽希望小朋友聰明,名字裏有“聰”;名字裏隱藏着爸爸媽媽的希望。)

小結:你們的名字裏包含着爸爸媽媽對你們的愛。

活動延伸:

中國人的名字真奇妙。名字裏還隱藏着一些其他的祕密,以後你們可以繼續找一找。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前一階段圍繞“我家的人”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瞭解了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故事,特別是恰逢母親節,通過誇誇我的好媽媽,爲媽媽製作禮物等活動提升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孩子們萌發了一種想爲媽媽做事的願望。同時,“預防非典”也是當前孩子們的一個熱點,他們對幼兒園、班級、家中“防非”的簡單措施有了初步瞭解,對於預防、消毒的物品也產生了興趣。結合以上兩點,我預設這次活動,以幫媽媽選購消毒、預防用品爲前提,以遊戲實踐爲途徑,幫助幼兒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防非知;同時滿足孩子爲媽媽做事的願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展有關“防非”的知識。

2、在購物過程中嘗試解決簡單的數量問題。

3、滿足幼兒爲媽媽做事的願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裝盒。

2、每一物品上貼上價格標籤(5以內)

3、購物籃,自制紙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母親節”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爲媽媽做事,現在“母親節”過了,我們還要爲媽媽做事嗎?爲什麼?

(二)啓發遊戲

1、以媽媽的煩惱(媽媽想買預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媽媽上班沒時間)啓發幼兒幫媽媽購物。

引導:媽媽爲什麼要買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兒領錢。

要求:每人拿5元錢(老師準備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紙幣)

引導:你用什麼辦法拿到5元錢的?

如:XXX拿了1元錢,還要拿多少錢纔到5元?

3、討論購物注意點。

引導:買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買什麼?(預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麼買?(價錢、禮貌用語、買的東西少於或等於5元錢)

(三)幼兒操作

1.觀察幼兒在挑選物品時出現的問題,啓發幼兒間相互檢查。

2.瞭解幼兒交易情況,引導幼兒瞭解所選物品價格與自己擁有錢數的關係。

(四)交流

1、相互檢查所購物品。

2、說說買了什麼,有什麼用,注意什麼?(抓住有價值的話題,擴展討論;幫助幼兒區分食品和用品兩類)。

(五)延伸 我們幫媽媽買好了東西,媽媽很高興,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媽媽做什麼?

活動反思:

在幼兒園裏,我們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教育幼兒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們往往是怕麻煩和害怕家長的不理解,極少展開這樣的活動。通過這一次的活動,讓我明白作爲幼兒教師,不單單是對幼兒進行知識的灌輸,還要傳授給他們生活的本領及增強動手的能力。

小百科:幫手,指作爲下級或副職人員而行動的人;助手。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會剋制自己,在必要時能努力想辦法忍一忍。

2、 感受堅持後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糖果若干、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教師結合幼兒用書,講述故事《有趣的跑步比賽》第一、二段,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欣賞。

教師:小動物們要進行有趣的跑步比賽,你們猜猜誰會贏。

幼兒猜測、討論。

教師: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小動物,你會怎麼辦?(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2、 教師結合幼兒用書,講述故事《有趣的跑步比賽》第三段。

教師:如果你是小貓,會用什麼好辦法剋制住自己的嘴饞,堅持取得勝利呢?

引導幼兒想出多種剋制方法,如:不停地對自己說“忍一忍,堅持就是勝利”,把魚乾項鍊假想成石頭。

3、 教師結合幼兒用書,講述故事《有趣的跑步比賽》第六段。

教師:小貓爲什麼會獲得冠軍?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集體複述故事最後老牛的話。

教師總結:我們在碰到困難時能夠想辦法堅持到底,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4、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感受堅持最後的成功感。

5、 遊戲“吃糖果”

遊戲規則:請每個小朋友挑一顆自己最喜歡的糖果,如果你能把糖果保持到午睡醒來後再吃,你就取得了勝利,能獲得另外五顆糖果作爲獎勵。

幼兒挑選糖果,開始遊戲。

給遊戲獲勝的幼兒分發糖果,並請他們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和感受。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一,社會活動《隱身水果》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上關於水果的主題。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水果陸續上市,多姿多彩。我們看到水果蘊含着豐富的教育資源:它是觀察外形特徵的對象,手口一致點數和建構大小概念的材料;在吃水果的過程中,幼兒知道了如何剝水果,如何文明進食;在動手操作中,幼兒懂得了榨汁、做沙拉等多種加工方法;在遊戲中,幼兒學習了瓜果與蟲害的關係;在誦唸兒歌中,幼兒區別了哪些是蔬菜類的瓜,哪些是水果類的瓜。在有趣、生活化的情景中獲得的經驗是有生命力的。

在社會活動《隱身水果》中,我們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辨一辨、泡一泡、嘗一嘗等手段,使孩子在有趣的找水果的活動中,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又嚐到了各種好喝的飲料,培養了孩子自己動手製作飲料的能力。

活動開始,教師用富有情趣的語言告訴孩子:今天有一些水果藏在我們的教室裏,接着讓孩子找一找藏在活動室內的水果。激發了孩子的活動情趣。當孩子發現了各種果珍時,再通過讓孩子去分別這些果珍的不同,來猜猜到底是什麼水果藏在這些果珍裏面。接着,再讓孩子自己動手,泡製自己喜歡的果珍,在做做、吃吃的過程中,辨別藏在各種果珍中的水果到底是什麼。

在這個活動中,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活動完後,把多餘的果珍放在活動區內,讓孩子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再進一步去辨別,繼續培養孩子學習一些簡單的觀察、比較、記錄的方法和能力。

二,小班社會教案:看朋友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都已有交朋友的意識了。他們和朋友分享食物、玩具,到朋友家做客等熱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樣做客的一些禮儀還不是很瞭解。因此,結合小班數活動內容“認識3以內的數”,預設了本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做客遊戲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數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3以內的數數活動,初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體驗去朋友家做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佈置家的場景:物品按數量1、2、3一組分散放於三個櫃中。1——3數字寶寶圖片(粘於椅子上)

2、水果一籃

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帶禮物去看朋友

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帶什麼禮物去呢?

模仿開汽車,邊唱歌:看朋友,到數字寶寶家。

敲門,進去,和數字寶寶打招呼。

個別提問:你在和誰打招呼?

2、送禮物

(1)思考:應該怎麼送禮物,數字寶寶才高興?

要求:你送的水果個數要正好是數字寶寶表示的意思。

幼兒選擇禮物給數寶寶

討論:老師送的禮物對嗎? 互相檢查。

(2)參觀數字寶寶的家。你覺得數字寶寶的家怎樣?(東西擺放)有幾個櫃子?看看櫃裏的東西,你發現什麼?

交換數字寶寶朋友,把水果放好。

3、回贈禮物

1. 2. 3數字中你還有哪個數字寶寶沒打過招呼,帶上數字寶寶去選它送給你的禮物。

個別介紹,互相檢查。

4、聽音遊戲

聽到幾下聲音,就請幾寶寶出來。帶着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找朋友”舞。

5、和數字寶寶再見,開汽車回。

三,生活練習:擦椅子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學習活動:認識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目標:

1 瞭解土豆和西紅柿的外型特徵 。

2 有觀察的興趣 。

觀察指導 : 引導幼兒有目標的觀察 。 及時瞭解幼兒的興趣點 。

活動準備: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流程:出示土豆和西紅柿的實物讓幼兒觀察 —— 幼兒大膽的說

活動過程: T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好的東西,我們來猜猜看是什麼呀?

C : ……

T :原來是土豆和西紅柿呀

C :是土豆

T :那我們今天來看看土豆是什麼樣子的呀?

C :好的。

觀察:哪些幼兒能大膽開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情感”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幼兒的情緒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將影響着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安定愉快的情緒是幼兒保持身心健康和行爲適應的重要條件。針對本班孩子現階段因衝突而“生氣”的現象時有發生的情況,我認爲有必要組織一次集體教學活動,幫助幼兒直面“生氣”這一情緒。鑑於《大火球要爆炸》圖畫書故事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同時具有孩子性格塑造的針對性,因此我選取它作爲本節活動課的教學素材,通過閱讀——討論——模仿的形式,讓幼兒懂得每一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明白生氣並沒有錯,但是一直生氣並不好,讓孩子嘗試在活動中學習妥善地管理自己的情緒,瞭解幾種簡單有效的舒緩自己情緒的方法。(故事內容見附件一)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進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緒體驗。

2、知道生氣是正常情緒的一種,嘗試瞭解調節情緒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大火球要爆炸》PPT(附件4)、繪圖紙、筆、配樂。

2、活動前開展問卷調查,讓幼兒採訪家庭成員或其他人士,瞭解他們是否有過生氣的情緒,生氣的時候他們是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附件二)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營造快樂氣氛

1、幼兒跟隨音樂做律動進場。(音樂《假如幸福就拍拍手》)

2、幼兒結合經驗講述愉快經歷。

導入語:小朋友今天高興嗎?你們一定有很多快樂的事情,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二)閱讀封面,引出主題(遮蓋書名)

1、閱讀畫面,預測故事主角情緒發生的原因。

導入語:它呀!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奔奔頭。咦!它怎麼啦?

重點觀察:小獅子奔奔頭的表情

關鍵提問:小獅子奔奔頭爲什麼不高興,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集體閱讀圖畫書,瞭解小獅子情緒發生的原因。

1、教師朗讀P1—P5頁。

導入語:好,小獅子奔奔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幼兒簡單講述小獅子生氣的原因。

關鍵提問:現在知道小獅子奔奔頭爲什麼生氣了嗎?

(四)分享“生氣”情緒體驗,體會生氣是正常情緒的一種。

1、統計:你會生氣嗎?(幼兒舉手表態)

導入語:如果你碰到像小獅子一樣的事情,會生氣嗎?

2、幼兒分享情緒體驗。

關鍵提問:“你有遇到讓你生氣的事情嗎?”“爸爸、媽媽、阿姨、叔叔……他們會生氣嗎?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生氣,生氣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五)組織討論,尋找處理“生氣”情緒的有效方式。

1、閱讀圖畫書P6頁。

導入語:小獅子奔奔頭生氣的時候是怎樣的?

關鍵提問:總是生氣好不好?爲什麼?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不再生氣嗎?

教師小結:原來遇到生氣的事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來看看奔奔頭後來是怎樣做的。

(六)集體閱讀圖畫書,瞭解故事中調節情緒的方法。

1、教師朗讀閱讀圖畫書P8—11頁。(配樂)

2、結合故事內容繪製“生氣時可以怎麼做”圖表,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獲得調節情緒的新經驗。(附件三)

(七)設置懸念,結束本次活動。

導入語:小朋友猜猜看奔奔頭還會生氣嗎?

1、朗讀P1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