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關於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K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合集七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小樂器進行遊戲和演奏活動。

2.通過感知對比,嘗試聽辨四種樂器的聲音,並在遊戲和演奏活動中正確運用。

3.能看懂圖譜,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並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認識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能說出它們的名稱。熟悉樂曲《郊遊》。

2.物質材料的準備: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若干。音樂播放器、帷幕、四種樂器圖樣標記。地面用彩色粘貼布置成田字格狀,分別貼上標記。樂曲《玩具兵進行曲》,樂曲《郊遊》演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引入。

1.以與藏在簾子後面的小樂曲做遊戲的形式激發幼兒聽辨的興趣。

2.教師分別敲擊樂器,幼兒進行聽辨,並說出樂器的名稱。

二、聽辨樂器聲音,與小樂器做遊戲。

1.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與小樂器交朋友。

2.教師在幕後敲擊某種樂器,請幼兒辨別,判斷後站在貼有它標記的家中。

3.聽辨過程中讓幼兒自由交換手中的樂器,感受每種樂器的音色和表現形式。

先後敲擊某一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兩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三種樂器(根據幼兒接受情況而定)。

三、在音樂背景下,聽辨樂器並隨着音樂旋律敲擊樂器。

1.聽音樂《玩具兵進行曲》,教師先後敲擊不同樂器,幼兒聽到那種樂器的聲音就演奏相同的樂器。

2.不停變換敲擊樂器的種類,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不同的樂器。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聲音相似的樂器。

在音樂背景下,輪換敲擊和同時敲擊樂器。

四、看圖譜,合奏樂器。

1.看圖譜,請幼兒根據圖譜上的標記爲樂曲《郊遊》配伴奏。

2.進行打擊樂表演。

3.在演奏打擊樂《郊遊》中,引導幼兒理解和聽指揮進行演奏,注意休止符。

活動延伸:

1.繼續接觸有關符號、節奏、音符的遊戲活動。

2.投放多種打擊樂器,鼓勵幼兒利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聽辨出鈴鼓、碰鈴、沙錘、響板四種樂器的聲音。活動的難點是,能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並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目標定位是,聽辨能力是音樂中比較關鍵的能力,也是進行音樂活動的基礎。因此此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通過各種遊戲,聽辨、區別樂器聲音,並嘗試在演奏活動中運用。在活動材料方面,我選擇了四種樂器,涵蓋了高中低三個聲部,使得音色有所區別。

整個活動都圍繞和小樂器捉迷藏的遊戲情景,使活動充滿神祕感和情趣,活動中設計了田字格,使幼兒在有趣的佔格遊戲和器樂合奏中完成目標,實現寓教於樂,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環節一:聽樂器聲音,猜樂器名稱(說出樂器的聲音特性,說說聲音像什麼?激發幼兒想象力,調動幼兒生活經驗,進一步提升對樂器音色的感知。環節二:與小樂器交朋友,選擇樂器玩聽聲音找家遊戲。(幼兒每人選擇一種樂器,聽到幕後的聲音就站到相對應樂器的家中(佔格)。這裏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從一種樂器單獨敲擊--兩種樂器同時敲擊--同時敲擊四種樂器。幼兒在過程中不斷與同伴交換樂器,體驗各種樂器聲音性質的不同。環節三:在音樂背景下,迅速聽辨樂器並有節奏的隨着音樂敲擊。(在第二個環節上難度有所提升,不光要聽辨樂器音色,更要聽樂器旋律和節奏。)環節四:看圖譜,合奏樂器。(提升經驗,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整個活動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開展,孩子們在"聽"、"辨"、" 玩"、"練"等有趣環節中,不斷獲得新的音樂經驗。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指南》藝術領域中有兩大目標: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大班幼兒較小中班幼兒來說,在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上都要成熟能幹的多。他們能不僅僅接受常規曲風的`學習,對生活中一些創新的音樂元素也會有所感受,而RAP這種形式的歌曲,在現今社會是十分流行的。我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所以在拿到教材後,因爲教材結構的關係,使用RAP形式來演唱歌曲會比較動感,比較吸引孩子,所以說唱活動便應運而生了。基於教材,因爲元素是動物,大班孩子對動物的形象也比較熟悉了,所以在學唱的基礎上,我又加上了創編這一環節,作爲本節活動的難點。大班幼兒已有初步的合作意識,所以在創編環節與同伴一起學習、一起表演的過程,相信是比較難忘的。在教學策略上,我採用了遊戲法、觀察法、記錄法、演示法等形式,旨在幫助孩子有趣的學、創意的編、大膽的表現。

二、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RAP(說唱)的語感以及肢體動作的特徵,願意大膽學唱rap。

2、嘗試大膽創編歌詞,並能與同伴進行合作表演。

3、感受RAP熱情奔放的特點,體驗與同伴一起學習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一段RAP音樂、ppt圖片、記錄卡等

四、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遊覽動物園”,激發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要去動物園遊玩,現在請你們跟着我(導遊)乘着動感列車一起出發吧。”

要求:動感列車很動感,所以我們的身體要充分動起來,跟隨音樂節奏拍手、做肢體動作,在樂曲結尾加上一個很酷的動作,也可以加上一些“yo”“ye”的“high”詞。

2、感受和學唱RAP:

(1)“動物園”到了,動物園裏有什麼動物呢?老師這裏有一個謎語,仔細聽,我們來猜一猜。(師示範演唱一段RAP,並出示相應的小圖片。)

提問:剛剛我是用什麼方式告訴你們謎語的?老師演唱的方式與平時我們唱的歌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哪些地方很有意思?(yo、ye等地方、老師的肢體動作)爲什麼我在說唱前要喊1,2,3,4?(說明要做好準備)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小結:這種說和唱結合在一起的演唱方式有一個名字,叫RAP,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唱歌形式。

(2)師第二次示範,請幼兒仔細聽清謎語裏說了什麼?(出示圖片記錄)我們試着來唱一唱。

(3)“謎底是什麼呢?”(兔子)你從哪些地方聽出來是兔子?(提煉:兔子的外形特徵要講清)

(4)幼兒跟隨教師隨着RAP音樂來說唱1-2遍。(加上high詞和肢體動作)

3、拓寬經驗,創編歌詞:

“動物園裏還有哪些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一起觀察圖片,說說有哪些動物?)

“如果讓你來介紹,你會怎麼樣來介紹呢?”(通過語言來形容動物最主要的特徵)

(1)“接下來我們要用RAP的方式來編出謎語了。”分組創編,一組一種動物,要求:能合作創編,並把創編的內容記錄下來,唱一唱。

(2)幼兒創編,教師巡迴觀察,並循環播放RAP音樂。

4、分組展示:

“哪一組的孩子能大膽上來表演一下?”

(1)教師可以適當選用一些樂器來助興。

(2)引導幼兒把自己創編的一段rap唱給客人老師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①區分歌曲中的“勤勞人”和“懶惰人”對“勤勞”和“懶惰”有一個初步概念。

②會唱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準確把握歌曲節奏。

③喜歡音樂活動,能夠融入到集體音樂表演活動中。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做個快樂的勤勞人。

【活動難點】準確把握歌曲節奏,唱準節奏。

【活動準備】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故事《勤勞人和懶惰人》。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根據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改編故事,勤勞人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懶惰的人因爲懶於動手,最後餓死的結局,引導幼兒做一個快樂的勤勞人,遠離懶惰的人。(可以對“勤勞人”和“懶惰人”進行討論,對“勤勞”和“懶惰”進一步認識)

二、教師彈唱歌曲,進入音樂教學

師:寶貝們老師不僅會講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故事,還會唱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歌呢!不信你們來聽聽,聽聽老師唱了些什麼!(初次試聽)

教師再次彈唱,幼兒帶着問題聽歌曲(第二次聽歌詞),導入的故事中的內容大多和歌詞內容相仿,幼兒應該可以很快說出歌詞大意

分句彈唱,熟記歌詞,學唱歌曲(這裏需要反覆幾次,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把握節奏)

三、表演唱

此環節爲遊戲環節,幼兒可進行分組唱或者歌詞接龍等方式在遊戲中熟練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堆雪人》,感受3/4節拍的特點。

2、鼓勵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3、使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活動,使之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快樂。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根據詞意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創造性的進行表演唱;

2、難點:感受3/4節拍的特點。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堆雪人》雪人頭飾、小雪花

2、情境準備:佈置一個用於做音樂遊戲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小朋友們,現在是冬天,看,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禮物(教師給幼兒展示剪紙圖案小雪花)現在,冬爺爺讓我把它們送給你們。(大屏幕展示下雪的情景)下雪了,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呢?(生答略)現在我們欣賞一首《堆雪人》的歌曲,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麼呢。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歌曲《堆雪人》

1、播放歌曲第一段。

問題:(1)下雪天,小朋友們在玩什麼?(堆雪人,做遊戲)

(2)雪人長得什麼樣?

2、播放歌曲第二段。

問題:(1)都有誰在堆雪人啊?

(2)他們是怎麼和雪人一起玩的?心情怎麼樣?

3、幼兒和教師一起學唱歌曲,邊唱邊打拍子。

教師要注意觀察,要引導幼兒唱準節拍,用歡快的情緒表現歌曲。

(二)音樂遊戲:玩一玩

1、請一名幼兒扮演雪人,其他幼兒和教師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動作設計

(1)“下雪天,真有趣,堆雪人,做遊戲”:按照節拍拍手。

(2)“圓腦袋大肚皮,白胖的臉笑嘻嘻”:跟着歌曲摸摸腦袋和肚子,手捧着臉笑嘻嘻;

(3)“小弟弟,小妹妹,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圍着雪人做遊戲”:圍着中間的“雪人”按一個方向轉圈。

(4)“多麼歡喜”幼兒隨意擺出一個“雪人”造型。

2、教師要注意:要觀察幼兒的表現,要鼓勵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雪人的造型,體驗做遊戲的歡樂情緒。

3、雪人的角色可由幼兒自願輪流擔當,遊戲可反覆進行。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小結,表揚認真幼兒,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1、如果下雪,可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帶領幼兒去雪人。

2、讓幼兒根據這節課的內容,畫一個雪人。

教學反思

一、爲了能夠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儘快的融入到本節的教學之中,在開始部分,我給幼兒發了小雪花的剪紙圖案,結果,有的孩子就不專心欣賞歌曲了,注意力轉移到玩雪花上去了。在音樂中, 我感受到創造寬鬆的氛圍讓幼兒自由地感受和想象,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產生再次參與聆聽的興趣和期待。但活動的開始部分儘量少用或不用輔助手段,以免分散幼兒對音樂的注意力,固定住幼兒獨特的思維和想象。要以幼兒爲本,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出發制定欣賞的目標。支持幼兒的表現,讓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充分釋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二、各種輔助手段的運用要靈活,在運用輔助手段前教師必須對音樂進行深入地分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仔細研究各種手段在理解作品時應占的比重,避免盲目累加。運用輔助通道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時仍要強調以聽爲主,不要讓過多的輔助手段喧賓奪主,把音樂成爲“輔助”的“背景”。在幫助他們理解作品時要注意以他們已掌握的運動覺參與爲主。

三、在活動中,由於孩子比較多,有多個孩子要爭着當雪人,由於開始考慮不周,因此,在中間環節有點混亂,有的幼兒因爲沒有當上雪人而不高興。因此,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中,仔細研究本班的實際情況,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快樂的參與到活動之中。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的學習有關的知識,以儘快的提升自己,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早日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以上只是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反思,爲的是更好地讓幼兒走進音樂,體驗音樂的美,追尋音樂的美。讓音樂欣賞教學成爲教師和幼兒共同的快樂之源!

小百科: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項有趣的活動。當然雪必須要下得夠大,才能積累足夠的雪球,氣溫要夠低,才能使積雪不會迅速融化。 將潔白的雪堆,製成一個人形的藝術品,不僅供於觀賞,還能訓練手藝、鍛鍊身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學唱歌曲《小鴨嘎嘎》,並初步嘗試用分組唱的形式進行歌唱。

2、體驗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樂。

活動重點:能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並唱準附點節奏。

活動難點:嘗試分組演唱,並能快速準確接唱歌曲。

活動準備:《小鴨嘎嘎》音樂,ppt課件,分組標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幼互動,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1、導入:水中游來小鴨子(1)、(出示ppt圖片)看一看,這是什麼地方?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這個浴缸大嗎?請你學一學。

(2)、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喜歡水的朋友,看看是誰?(出示小鴨)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爲什麼喜歡它?它摸上去什麼樣?眼睛大嗎?學一學。

2、小鴨嘎嘎叫(1)、欣賞歌曲第一段師:我喜歡小黃鴨可愛的樣子,我還喜歡它什麼地方呢,這回要請你們的耳朵來幫忙聽一聽了,這首歌會告訴你,我爲什麼喜歡小黃鴨。問:我爲什麼喜歡它?你們會洗澡嗎?一起來學一學吧!

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喜歡和小黃鴨一起洗澡嗎?因爲這個浴缸太大了,我一個人洗很孤單,小黃鴨陪我洗澡,還陪我玩水呢!你們喜歡玩水嗎?怎麼玩?來,學一學。

(2)、重點練唱小鴨叫聲(附點節奏)師:剛纔你們玩水的時候,來了兩隻小黃鴨,還記得小黃鴨的叫聲嗎?哪一隻是我的朋友呢?請你聽一聽吧!

(師分別演唱兩隻小鴨的叫聲,幼兒聽辨並練習附點節奏,並學會控制聲音的強弱)(3)、學唱歌曲後一部分師:我的小鴨還有本領呢,快來找找吧!

①師逐句彈唱唱後一部分。幼兒傾聽並找出小黃鴨的本領。

②欣賞ppt課件,引導幼兒添加象聲詞。

剛纔你們聽到"我會遊"的後面有什麼聲音?"我會唱"的後面有什麼聲音?"我會吹泡泡"的後面又有什麼聲音?兩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樣嗎?請你學一學怎樣吹出向上和向下的聲音呢?

③幼兒隨樂表演唱。

3、小黃鴨合唱隊(1)、齊唱練習師:(出示ppt圖片六隻小鴨)小朋友的歌聲引來了一羣小黃鴨,這六隻小鴨子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小黃鴨和唱隊",今天它們是來演唱《小鴨嘎嘎》這首歌的,可是他們還不會唱呢,你們會唱了,你們來教教它們,好嗎?

(2)、分組演唱小鴨子合唱隊要去沙灘上演出,他們要分成三組,一組唱遊泳的,一組唱唱歌的,一組唱吹泡泡的,怎麼分呢?你們願意和它們一起表演嗎?請你自己選一個隊加入吧!

三、結束部分請幼兒爲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動反思:

《小鴨嘎嘎》這首歌曲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歌曲內容生動有趣,富於表演,很適合中大班幼兒學習。

這次活動也是一次遊戲化教學教改模式的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師示範,幼兒理解記憶,學唱模式,將歌曲內容生活化、遊戲化,讓幼兒在不斷變化的遊戲場景中通過聽一聽,說一說、學一學、做一做,潛移默化的學會了歌曲,整個過程像是在玩耍,沒有了教的痕跡。事實證明,這種遊戲化的教學模式是非常適合幼兒的,在活動中幼兒通過不同的形式反覆欣賞感知音樂,體驗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孩子們的情緒是快樂的,態度是積極的,身心處於一種放鬆的狀態中。

這種遊戲化教學模式更貼近《指南》的目標要求,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讓幼兒在不斷的感受與欣賞中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表現,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指南》。

我會把這次觀摩示範活動做爲起點,在遊戲化教學模式的探討中不斷提高,不斷進步,使我們的遊戲化教學更有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能初步理解歌詞,並學會邊表演邊唱歌曲。

2. 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能對歌曲進行改編。

3. 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 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

王老先生頭飾、動物頭飾若干,農場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1. 幼兒跟隨老師做各種小動物動作進入農場,

師:“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

幼兒“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2. 出示背景圖,請幼兒觀察農場裏有什麼?

①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提問:“農場裏的誰在唱歌?”

②你聽到王老先生在歌曲裏唱了什麼?請幼兒說說、唱唱。

③還有誰在唱歌?——小雞 再完整地聽一遍

提問:小雞是怎樣唱的? 請幼兒說說、唱唱

④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嘗試完整的演唱歌曲。

3. 練習部分

① 請幼兒唱小雞的部分,老師扮演王老先生。

② 提問:“還有什麼其他方法來唱這首歌?”

分組對唱、男女對唱、分兩部分對唱等。並用幼兒說的方法試試看。

4. 幼兒創編進行演唱歌曲

農場上除了有小雞還會有什麼動物?

——小狗、小貓、小羊等

請幼兒把它們唱到歌曲裏。

5.角色遊戲

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商量誰做王老先生,誰做農場的動物來進行邊表演邊唱歌的遊戲。

遊戲可交換角色重複進行。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能有節奏的唸白。

能有效地理解、記憶歌詞,並參與歌表演。

活動準備

青菜、蘿蔔、南瓜、毛豆等圖片;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

《小兔子的菜園》的伴奏音樂,師幼扮演兔媽媽和兔寶寶,聽音樂蹦蹦跳跳進入活動室。

二、提問導入

小兔子在菜園裏種了許多喜歡吃的蔬菜,你們猜猜都有些什麼?(根據幼兒回答,逐一出示蔬菜的圖片,並有節奏的唸白。)

三、學唱歌曲

1. 小兔子吃蔬菜,學習歌曲第一段

(1) 播放第一段音樂,請幼兒仔細傾聽歌曲內容。

(2) 教師用歌曲中的唸白來回答,即按節奏念:有青菜、有蘿蔔、有南瓜、還有毛豆。

(3)出示節奏圖譜,幼兒邊拍手邊唸白。

(4)再次傾聽第一段後,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學小兔子吃蔬菜的樣子--"啊嗚啊嗚"。

(5)完整學唱第一段。

2.小兔子種蔬菜,學習歌曲第二段

(1)幼兒傾聽歌曲第二段,小兔子種了什麼蔬菜?按什麼順序種的?

(2)引導幼兒大膽想像種菜的動作,如鋤地、挖坑、剷土、壓土、澆水等。

(3)幼兒學唱歌曲第二段,鼓勵幼兒輕輕跟唱,有節奏地念白。

3、完整演唱歌曲

四、延伸活動

製作"小菜園"

請幼兒把小兔子喜歡吃的蔬菜畫在卡片上,在卡片上貼上牙籤,插在一個泡沫盒上,製作成"小菜園",請小兔子來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