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10篇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10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目之一。

2、體驗中國民間節目的韻味。

3、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初步瞭解中國農曆記年的方法。

2、幼兒用書:《快樂端午節》。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瞭解端午節。

★教師:今天是什麼日子?

★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在全班面前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曆的五月五日。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師: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故事?

★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請兩名幼兒講述,大家分享端午節的傳說。

★教師小結:古代楚國的詩人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在秦國攻破楚國京都時,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詩歌《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老百姓非常悲痛,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弔屈原。

3、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教師: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爲什麼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

★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配香囊等。

4、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鞏固對端午節的瞭解。

★教師:書上有許多活動,請你找出端午節里人們的活動。

★幼兒認讀,並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教學反思:

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於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並學習。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夏天到了。在夏季,小朋友們最喜歡吃冰棍。吃完冰棍後,冰棍棒該如何處理呢?

一般,孩子們都將它隨手丟棄。有一次,黃英宗和王澤儀在桌上擺弄玩耍冰棍棒,許多小朋友都過來圍觀,嘰嘰喳喳,好不熱鬧。我想:在大班幼兒已經學習過使用點狀、線狀、棍狀材料進行拼貼製作的基礎上,不妨引導幼兒用冰棍棒製作,不但有利於環境保護,變廢爲寶,還能促進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讓他們感受到:美就在我們身邊。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選用長短各異,形狀不同的冰棍棒進行製作,初步掌握”釘”、”粘”的製作方法。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以及對美的感受力。

3.培養幼兒與同伴的團結協作能力與互幫互助的精神。

三、活動準備:

1、用冰棍棒製作的玩具或飾品如:小扇子、小屏風、帆船、亭子、掛飾、摒畫、小彈弓、柵欄、表演棍子木偶等等。

2、各種洗淨曬乾的冰棍棒若干。

3、輔助材料:乳膠、活動鉚釘、小錘子、雙面膠、彩色粘貼紙、顏料、皺紋紙、線繩、皮筋。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再過一個月,我們大班的小朋友就要畢業上小學了,幼兒園的每位老師都非常喜歡你們,捨不得你們走。爲此,她們親自做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想看看嗎?”

2.引導幼兒觀察範例:

〈1〉、教師一一陳列小禮物,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想一想。

〈2〉、教師小結:這些漂亮的小禮物都是用我們平時吃完的冰棍棒做成的。你們喜歡嗎?

3.師生共議製作方法(難點是“釘”和“粘”)

〈1〉、以”小扇子”爲例:用12根雪糕棒(扁形)按順序排列,在一端釘一個小孔,用活動鉚釘穿上,紮緊,然後把每根小棒塗上不同的顏色。注意釘時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手。

〈2〉、以”小吊飾”爲例:用三條寬膠帶粘在六根雪糕棒的背面,拼成一塊小木板,再用鉛筆畫出你喜歡的圖案,塗上顏色,最後上端掛好繩子,下端墜一個流蘇。注意粘貼時不要留縫隙。

4.幼兒製作:

〈1〉、提出活動要求:分組製作,與同伴合作、分工,先商量用冰棍棒製作什麼物品,然後找材料,最後製作。

〈2〉、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的團結精神,讚許互幫互助的品質同時強調安全性。

5.欣賞、評價作品:

〈1〉、讓幼兒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

〈2〉、教師表揚有創造性和製作認真,仔細的幼兒。

五、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製作好的物品送給各班老師。

2、讓幼兒在美術活動區繼續製作,玩耍冰棍棒,供遊戲時使用。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瞭解鳥類與人類的關係。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朋友,初步瞭解一些愛護小鳥的方法及初步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讀過有關鳥類與環境的書或看過錄像。

2.知道鳥的一些名字。

3.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幾張鳥的圖片。

這些鳥漂亮嗎?剛纔小鳥告訴老師:前幾天,它們舉行了一次大罷工。(理解“罷工”表示抗議,不願意工作。)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鳥爲什麼不捉蟲子了嗎?好了,下面老師就帶你們去“呼呼國”看看。

二、出示圖片一,教師表情豐富,語言生動地講述故事。

1.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2.獵人這樣做對不對?

3.你替小鳥想想辦法,覺得小鳥應該怎麼做?

同學們的想象裏真豐富。咱們來看一看小鳥們是怎樣做的。

1.小鳥們爲什麼要罷工?

2.小鳥們罷工了,不捉蟲子了。害蟲們知道了怎麼樣?

同學們真棒,想得很好。咱們接着來聽故事看一看害蟲們都幹了些什麼?

三、出示圖片二

1.害蟲們都在幹什麼啊?

2.呼呼國變成了什麼樣子?

四、再欣賞一遍故事,幼兒瞭解鳥類與人類的關係。

我們爲什麼要做鳥類的朋友,要保護它們?小鳥對人類有哪些幫助?

(消滅害蟲,報春鳥、布穀鳥、鴿子、啄木鳥)

教師小結:有了小鳥,森林才能更加美麗,小樹才能茁壯成長,果實才能獲得豐收。小鳥幫助人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它們可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五、集體討論如何保護小鳥

你覺得呼呼國的小鳥還會回來嗎?快來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組織幼兒談談如何保護小鳥。

討論:我們應怎樣愛護小鳥?爲什麼要愛護小鳥?(減少空氣污染、不亂砍伐樹木、給小鳥做個窩、給小鳥餵食、放飛小鳥)

1)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鳥兒的生存環境,爭做環保小衛士。

2)不把鳥兒當作自己的玩具,讓它們擁有一個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傷害、捕殺鳥類的時候,要積極勸阻或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4)向社會廣泛宣傳鳥類的知識,讓更多的人瞭解鳥類,知道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

5)不隨意搗毀鳥巢、掏取鳥蛋,不驅趕、不捕殺鳥類,爲鳥類等野生動物創造一個寧靜和諧的生存環境。

6)我們可以做一些保護小鳥的標誌牌,把它插在我們周圍環境中,時時來提醒人們要保護小鳥。

六、結束部分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知道這麼多保護小鳥的方法。我們大家都來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周圍就就會變得更美麗。當春天來到時,小鳥一定會來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音樂變成一隻美麗的小鳥,飛到大自然中去。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教育理論依據:

孩子到了大班,通常會有許多需要記錄的機會。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就有點心區的記錄、區域活動的記錄、問題角、新聞角、氣象角、種植角等等的記錄。對於記錄許多孩子都並不陌生。然而,除了運用繪畫的形式來記錄,還有哪些形式也是記錄呢?於是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開始了有趣的尋覓……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瞭解幾種記錄方法,閱讀欣賞記錄的方式,感知記錄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大膽在

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一份、泥人作品3份、問題延伸(打印)、幼兒記錄紙一份、投影儀等

教學重難點:

瞭解、閱讀、欣賞各種記錄的方法,並感知記錄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課時:

1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說說身邊的記錄(找找、說說記錄的不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記錄方法。孩子們,你們知道有哪些呢?你也可以在我們教室裏找找(氣象角、新聞角、種植角、離園倒計時、點心區記錄等)

(二)觀看各種記錄(瞭解並掌握各種記錄的方式方法)

1、出示照片、報紙大家說了這麼多,老師這也有一些記錄,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麼記錄的呢?

小結:象這些記錄,通常包括有圖片形式和文字形式的記錄。

2、泥塑記錄作品(出示泥人3個)T:今天鄭老師這裏挑了幾個泥人,讓我們一起從左到右看看:第一個人泥人在幹什麼?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

小結:怎麼樣的纔是圈?所以,同樣是個圓,卻有許多的不同,以後你們記錄也好,做東西也好,要想辦法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我說個關鍵字吧:"從左到右的第3個泥人在幹什麼?從哪看出來的呢?

那第二個泥人呢?爲什麼?(如果有疑問,請小主人來介紹一下)小結:這些泥塑作品都記錄了我們運動會上的一些比賽項目,我覺得真不錯,讓沒參加的人也知道了我們幼兒園的運動會了。提問:那你們曾經用泥塑的方法記錄過什麼事情呢?

3、繪畫記錄作品(出示記錄紙)"我這有一張小朋友的記錄紙,讓我們看看,她在幹什麼?和我們平時的記錄有什麼不同?--得出"雲記號"(猜、討論)聽聽小主人的正確答案。"小結:你們都猜對了,那是因爲這個小朋友記錄的符號用的很清楚。而且她還使用了新的記錄方法,把她在區域活動中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了出來。我們也可以學着來試試。

4、線條記錄的圖書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裏面有許多神奇的線條,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線條都表示了什麼?故事名叫《失落的一角》"

(一頁一頁地翻閱圖書):介紹主人公,它到了哪裏?爲什麼?遇見了誰?它又怎麼樣?同樣是一根線,爲什麼是上山和下山呢?這個線條還可以象什麼?……"小結:很簡單的線條,卻讓人很清楚地看得明白。那我們以後在使用線條記錄的時候也要象它這樣又簡單,又清楚。

(三)問題延伸(引出再學習的興趣)"看了這個故事老師有個任務要交給你們:(出示記錄紙)請你們今天回去後做一份計劃書,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來記錄你的一件事,但是要別人一看就明白。"

教學評析:

1、取材有趣而來源生活:

記錄的方法,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天裏會遇上許多。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記錄形式。幫助孩子們整理和歸納,是老師給予孩子的最好啓示。選擇繪本《失落的一角》,激發孩子們對記錄的美好興趣。也發展了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的能力。

2、環節清晰、有條理活動的環節上,設計清晰,便於執教者層層推進,深入問題。提問中也能夠顧及到全體孩子,面廣。能夠時不同層次的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及他人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

2、製作名片,以簡單的圖畫或文字符號的形式給朋友寫信,學習初步的交往技能。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的名片、各色卡紙、彩色水筆等。

2、準備學習包《健康/社會·我會交朋友》

活動過程:

1、導入:

欣賞名片,激發幼兒製作"名片"的興趣。

2、活動開始:

引導幼兒說說名片上有什麼,名片有什麼用處。比較不同名片的圖案或標記,瞭解它們所代表的含義。

討論:名片上主要應有哪些內容?(照片、姓名、屬相、生日、地址、電話、愛好、特長等)鼓勵幼兒儘可能多地提出設想。

3、製作名片:

啓發幼兒思考:你想設計怎樣的名片?

幼兒進行設計製作活動,鼓勵幼兒設計出與衆不同的名片來。

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名片,比較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統計活動。屬相有幾種?每月過生日的小朋友有幾人?有相同愛好的小朋友有幾人?

4、活動結束:

與好朋友交換名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要求:

1、 通過教、學、做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

2、 豐富幼兒有關椅子的知識,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教給抹椅子的技能,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

準備: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質地、顏色、大小高矮相同),水盆1只,抹布31塊。

過程:

1、 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 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 操作練習:老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迴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 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搶椅子游戲和用椅子搭汽車遊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預設目標:

1、通過收集、交流、分享相關的資料,激發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慾望。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周圍的人,發現他們的了不起地方,產生敬佩的情感。發現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

活動準備:

1、圍繞主題活動“了不起的人”,收集相關資料。

2、幼兒的畫稿、老師的畫稿、收集的物品、紙、筆等。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遊戲

我們上個星期去了消防隊看看找找消防員了不起的地方,你們找到了嗎?他們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今天我們就來玩個遊戲,只要你們說出消防員了不起的事,這裏的星星就會變。

二、介紹身邊了不起的人

1、消防員叔叔很了不起的,他們爲了保護我們的安全每天都在刻苦訓練本領,而且哪裏有困難有危險,他們就去哪裏幫助。

2、我聽張楨琦說他的媽媽也很了不起,他也很佩服自己的媽媽。還聽其他小朋友也說了他們認識的誰誰誰也很了不起的,我可想聽聽他們的故事啦,你們想嗎?

3、幼兒之間相互交流自己想要介紹的身邊的了不起的人物,並且有實物的介紹,讓幼兒有直觀的認識,從而產生敬佩的感情。

4、原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的了不起的人,有些人不像有名的人那樣大家都知道他們,但是他們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很努力的,我們都覺得他們是了不起的人啊。

5、今天我們這裏就有許多的客人老師,說不定他們中也有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你們去問問他們好嗎?

三、教師自制畫冊

我認爲我自己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你們知道我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嗎?我把我自己了不起的事情畫下來了,我會……,哦,還有,我做了十年老師了,這些啊都是我的學生們,有好多好多的,他們有的已經是中學生了啊。我還會燒好吃的東西呢,我們家的人都愛吃,誇我很能幹的,今天我也帶來了,想給你們嚐嚐呢。

四、延伸活動

你們有誰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地嗎?你的好朋友中有了不起的嗎?把自己的了不起畫下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開展小組合作探索與交流分享活動,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

2、進一步瞭解各行各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熱愛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情感。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事先構建三個合作小組、幼兒圖畫、與交通警察事先聯繫並攝像、投影儀、字卡(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等。

活動流程:

談話導入——幼兒交流分享——活動小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師:“最近,我們一起了解了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職業,知道了每種職業所從事的工作是不一樣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我們還成立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超市小組、醫院小組、交通警察小組。大家還一起分頭進行了調查、尋找資料,今天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二、幼兒交流活動:

1、超市小組:

1)超市裏的購物順序是什麼?(幼兒圖畫)

2)超市裏賣些什麼東西?

3)幼兒交流:我們周圍有很多超市。(邊講邊出示相應的超市裏的塑料袋)

4)超市裏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是做什麼事情的?

5)超市裏發現的黃、白標籤各代表什麼?(出示實物、認識價格、比較價格)

6)介紹超市裏舉行的一些“買一送一”活動、發宣傳單、抽獎活動。(展示一些收集的小資料、幼兒經驗介紹)那爲什麼要舉行這類活動?小組幼兒問: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們嗎?

小結:有了超市,我們大家購物方便了很多,超市裏的工作人員爲了我們的方便每天都辛苦地工作着,所以我們要做個文明的購物者,尊重他們的勞動。

2、醫院小組:

1)幼兒介紹看病的順序:預檢——掛號——門診——配藥(付費),看病爲什麼要預檢?

2)醫院裏有哪些工作人員?分別是幹什麼的?(瞭解醫院裏的一些科室)

3)(幻燈)出示一幅幼兒的“問題畫”,由幼兒介紹畫面的意思。(共同解決問題)

4)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那麼你們覺得是瘦好還是胖好?

5)出示一張憂鬱的圖片,問:圖片上的人怎麼了?(心裏不太高興,很憂鬱。)師:如果人經常很憂鬱的話,會得心理方面的病,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了。所以,我們小朋友心裏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要告訴大人,或告訴朋友,這樣你就會心裏舒服一些。

小結:所以,我們大家知道了人的健康有兩種:一種是身體健康,一種是心理健康,看身體方面疾病的醫生可以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醫生就可以保障我們的心理健康,只有身體與心理都健康,這樣才能成爲一個真正健康快樂的人。

3、交通警察小組:

1)共同觀看攝像:

2)幼兒分別交流問題(如果馬路上有車或有人闖紅燈或撞車了,那麼交通警察是怎麼處理的?如果天下雨交警叔叔還站在馬路上指揮交通嗎?交通警察在上班時做些什麼事情?小朋友該怎樣過馬路?……)(先幼兒之間問答,再請交通警察小組成員回答。)

教師小結:交通警察叔叔很辛苦的,不論颳風下雨都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爲交通秩序公正執法、堅守崗位,保障了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保障了城市的交通暢通!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他們的辛勤勞動保障了大家幸福的生活!設計思路:近階段,我班正在進行《各行各業》的探索型主題活動,同時又結合“五一”勞動節,將“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這一教育目標結合起來,在班級中產生了三個不同的探索內容:超市、醫院、交通警察,孩子們能根據興趣自主結對,由此形成了三個合作探索小組,在小組合作活動中,通過教師引導、組內成員共同收集資料,對已有經驗回憶,對於各自探索的活動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瞭解,通過本次的交流活動以達到經驗共享的目的,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與價值。

活動反思:

《生活中的各行各業》是學生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課題,孩子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見到不同的勞動者,但是並沒有真正去留意、觀察他們,對於他們的行業、生活並不瞭解,所以在上課之前我做了較多的調查,也不知孩子們特意去留意一下身邊不同行業的勞動者。

實踐纔是最好的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學生們積極的探究,經過課後調查,孩子們課上踊躍發言,所表達的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要多放權給孩子,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

生活是最好的課堂。在課上我以一天的生活開始導入,引導學生逐漸進入主題,認識我們周圍行業的多樣性。在課堂中學生活動起來很有興趣,我更用了問答、演示、填表等形式讓學生了解行業之間的分類,課堂氣氛活躍。更有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課堂40分鐘內解決重、難點的學習,更進行了很好的思想教育--要尊敬不同行業勞動者以及他們的勞動成果。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改進:

一、多瞭解學生,對於他們的學習狀況和只是儲量有一定的瞭解。

二、課堂語言就是一門藝術,在教學中讓自己的教學語言豐富多彩起來,多用鼓勵性積極的評價語言。

三、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體會其心靈陽光。

四、作爲老師要善用引導語言,引導學生,不輕易下結論,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小百科:各行各業,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感受雨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面。

能大膽地集體面前表達,嘗試正確使用、收放雨具。

認識幾種常見的雨具,知道它們的名稱、用途、用法。

重點:認識幾種常見的雨具,知道它們的名稱、用途、用法。

難點:嘗試正確使用、收放雨具。

活動準備 :

幼兒收集的各種雨具、雨衣、雨鞋等。

活動過程:

組織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今天下雨了,你是用什麼遮雨的?你還知道可以用什麼遮雨?

小結:今天下雨了,小朋友來幼兒園有的撐着傘、有的穿雨衣、有的穿雨鞋,雨傘、雨衣、雨鞋,這些下雨的時候用到的工具我們把它們叫做“雨具”。

雨具展覽會,說說自己喜歡的雨具。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認識的雨具,說出名稱、用法。

如:幼兒說雨衣,教師可引導:你爲什麼喜歡它(顏色、圖案、用途)?你會穿嗎(請幼兒試穿)?

(2)結合幼兒對雨具的雨具的交流,教師可及時滲透安全教育。如傘尖不能對着人,收傘的時候小心夾手。

用一用,穿一穿,嘗試正確使用雨具。

(1)鼓勵幼兒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雨具,用一用,穿一穿,學習正確使用雨具。教師可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2)教師可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雨具帶來的方便。

(3)從戶外回來後,教師引導幼兒將雨具、雨衣、雨鞋分類擺好。

小結:雨具、雨衣、雨鞋這些漂亮的雨具都能保護我們在下雨的時候不被淋溼,有了它們真方便!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媽媽的幫助下熟悉幼兒園,熟悉老師和小朋友。

2、在媽媽的鼓勵下願意和老師親近。

3、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1、笑臉娃娃圖"歡迎新朋友"。

2、幼兒園佈置得富有家庭特色,分成區域:玩具角、體閒區(靠墊、地墊)

3、幼兒用書第1冊第1—2頁。

活動過程:

教師熱情接待幼兒及家長。

1、來到玩具的世界,幼兒和媽媽一起遊戲。

本班教師通過遊戲自我介紹。

2、班級中的教師扮演孩子熟悉的動畫形象,如:天線寶寶、米老鼠,逐一出場,使幼兒更容易接受教師,對教師產生親近感。

3、教師扮演動畫形象表演小節目,可吸引幼兒參加。自由活動。

4、在教師的介紹下,請媽媽帶孩子熟悉班級環境,如:衛生間、臥室等,並進行上廁所、喝水等活動。

活動延伸:

1、請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小貼花,貼在自己的物品上,如:茶杯、毛巾架、小牀。

2、爬爬遊戲:在鬆軟的草地上,媽媽一字排開,幼兒聽信號響自己的媽媽爬去。對完成任務的幼兒進行鼓勵,可送出小紅花。

3、看幼兒用書,說說是誰帶自己來幼兒園的,自己來幼兒園做了什麼。

活動反思:

在班級裏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後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接下來的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使音樂的表現與創造在平日教學中緊密相連,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並和生活聯繫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