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6篇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6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

2、在老師的啓發幫助下,學習爲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並努力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表示親熱的動作。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請大班小朋友學會分角色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着小尾巴,嘴裏唱着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欣賞歌表演。

(1)教師請大班小朋友分角色(小豬、小羊、兔子、豬媽媽)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1~3段,並組織本班幼兒欣賞,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請幼兒再次欣賞歌表演,並要求幼兒一起隨節奏念中間對白處髒死啦,走開!念時應表現出厭惡的情感。

3、學唱新歌。

(1)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新歌1~3段,並提醒幼兒在間奏和尾奏部分的等待。

(2)啓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提問:

1)豬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時候,他的心裏怎樣?(高興)應該怎麼唱(稍快且稍跳躍)

2)豬小弟哭着回家時,他的心裏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麼唱(慢且較連貫)

4、創編第4段歌詞及尾奏部分的親密動作。

1)師:“大家都喜歡乾淨的孩子,現在小豬洗乾淨了,他的朋友會怎樣對待他呢?”請幼兒一起討論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第4段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3)

教師鼓勵幼兒在尾奏部分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如擁抱、觸摸等),並請幼兒中做得比較好的面對大家單獨表演。

5、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1)教師請幼兒再次欣賞大班小朋友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導幼兒觀摩時,注意觀察大班小朋友的表情。

(2)教師請幼兒自由結伴,自己分配角色模仿大班小朋友進行歌表演,並在尾奏部分儘量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並有感情的表演出來。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音樂語言再現對蔬菜探究的體驗,體會參加“蔬菜”音樂會的快樂。 2、學習手耳協調地合作演奏,激發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蔬菜的實物、音塊。

活動過程:

一、運用模仿動作,再現送菜到菜場的情境

1、回憶參觀菜場的經歷,談論蔬菜的不同營養。

2、按音樂節奏用動作表現各種送菜的方法,將蔬菜送到菜場去。

3、相互觀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動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買菜一一學唱歌曲《買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買菜的歡樂,表現活潑跳躍的旋律。

2、結合蔬菜的特徵與口形,例如“番茄圓溜溜”——嘴巴圓圓地漸漸打開。

3、注意周圍同伴的歌聲,用和諧的聲音唱歌,表現許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壓壞。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樂會

1、談論馬鈴薯、胡蘿蔔、番茄、青菜、青椒、黃瓜等54不同蔬菜的營養。

2、幼兒自選一個音塊,排成5隊蔬菜(do:馬鈴薯,re.胡蘿蔔,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黃瓜)。

3、運用熟悉的樂曲《小星星》,演奏樂曲中屬於自己音塊的部分,並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從少數幼兒參加演奏,逐漸增加人數,每一次演奏時注意傾聽,共同尋找將自己的音塊及時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參加,逐步做到整齊地演奏。

5、幼兒輪流擔任菜場經理,指揮“蔬菜們”合作排練和演出。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並較自然地進行歌唱。

2、能在歌曲結束時,及時模仿動物叫聲或用語言對問句作出相應的回答。

3、不願意做懶惰蟲,樂意做一個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

一隻毛茸茸的小雞玩具,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座位排成“圓形”,並玩過“點兵點將”遊戲。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蜜蜂做工》。

駕駛帶領幼兒隨着音樂從活動室外面飛進教室,並在教室裏邊唱歌邊表演《蜜蜂做工》。

二、玩“點兵點將”遊戲。

(1)教師出示小雞玩具,問小雞:“你是小小雞,你是一隻小小雞?(小雞沒有回答)。

(2)組織幼兒討論:你們能幫助小雞回答嗎?(如:小雞發出嘰嘰嘰的聲音,就表示回答)

(3)教師邊用《懶惰蟲》歌曲旋律唱問:你是小小雞……“邊逐個對座位上的幼兒點小雞。歌曲唱完,被點的最後一名幼兒站起用“嘰嘰嘰”叫聲表示回答。

(4)由幼兒建議,教師邊唱其他小動物邊點兵點將,鼓勵和表揚幼兒大膽地利用相應的叫聲進行回答。

三、學唱歌曲《懶惰蟲》。

(1)看圖片,並用語言表現對懶惰蟲的理解。“懶惰蟲是什麼樣的人?”

(2)邊玩遊戲邊聽教師範唱,理解歌詞內容,教師邊唱邊點人,唱完後提問:“懶惰蟲什麼地方痛?”

(3)傾聽教師第二遍範唱,然後討論用什麼動作表示一身都是痛。(如牛動身體,雙臂抱緊等)

(4)秒年 用手指兩拍一下做點人動作,邊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四、遊戲《懶惰蟲》。

(1)學習用語言和動作,堅決大膽地表現對懶惰蟲的否定。

教師:你們是不是懶惰蟲?幼兒:我不是懶惰蟲。

(2)介紹遊戲玩法:教師或幼兒扮演點人者,邊唱歌邊點數尋找懶惰者,當歌曲唱完後,被點到這,必須站起來,大聲地否定:“我不是懶惰蟲”。

(3)討論活動:你喜歡懶惰蟲嗎?爲什麼?激勵幼兒爭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學習歌曲

1、以故事理解歌詞:剛纔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做撓癢癢的遊戲,可開心了!咦,有一條毛毛蟲還在睡懶覺呢,大家都去叫它:“醒來啦,太陽出來啦!”可是它卻說:“哎喲,我眼睛痛,我的肚子痛,我的一身都是痛。”大家怎麼叫他都不願意起牀,不願意做事請。大夥兒生氣了,就叫他“懶惰蟲”。大樹爺爺笑眯眯:“彆着急,我來試試”。

2、清唱示範歌曲。

提問:大樹爺爺用什麼辦法把毛毛蟲叫醒了?爲什麼毛毛蟲聽了大樹爺爺的歌會很快起牀做事?你聽到大樹爺爺唱了些什麼?

三、情景遊戲——喚醒小動物。森林裏的小動物都不肯早起,愛睡懶覺,你們願意去幫助他們嗎?

活動反思:

歌曲《懶惰蟲》詼諧、幽默,旋律流暢,歌詞生動,適合小班幼兒。歌曲雖然以“反面形象”出現,但他的`教育意義是很顯現的,教育孩子做一個勤奮的人。“勤奮”的概念很寬泛,對於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難度,想到班級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現象,因此,我把音樂中的“懶惰蟲”特指爲不願早起,具有了明確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爲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負面影響,我又賦予歌曲《懶惰蟲》一個特定的功能,即“喚醒功能”,大樹爺爺輕輕一唱,愛睡懶覺的毛毛蟲就起牀了。多神奇,一首歌變成了一個好辦法。基於這兩個重新賦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貫穿活動始末,有了反覆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發了孩子不當懶惰蟲的想法,同時幫助孩子感受體會了歌曲的詼諧情趣。新授歌曲必須要有七八遍的反覆跟唱,纔會被孩子接受熟悉。單調機械的模唱顯然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內驅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後,我設計了遊戲環節“喚醒小動物”,引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學會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兒都沉浸在“幫助喚醒”的角色中,盡情地反覆自覺地吟唱。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在學唱新歌,而是在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並嘗試按節奏創編歌詞。

2、能積極參加猜謎活動,並能接受挑戰,勇於戰勝困難,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重點:願意通過問答的形式歌唱謎語歌。

難點:模仿歌曲中描寫動物外型的歌曲進行創編並歌唱。

【活動準備】

數張謎語造作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師生問好歌》、練聲3遍

基本部分:

熟悉歌曲內容,學習用歌曲回答出謎語的答案。

師:我聽說大一班的小朋友猜謎語猜得最棒了,今天我就來考考你們。

1、師邊出示圖邊唱: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動物呀?

師請個別幼兒說出是什麼動物,並引導幼兒唱出謎底,“知道知道這就是**呀。”

2、“下面我再加兩個特徵,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並且把謎底唱給我聽”、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鬍子長長的,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動物呀?”

師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唱出謎底。

再次出圖片,說唱謎語。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體胖胖的,喜歡吃竹子,”

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4,連續猜謎語: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開像扇子。

幼兒一起唱出答案

不看圖片聽老師唱歌提問

師:下面我要換一種方式出謎語,我們不看圖片了,看王老師的動作來猜。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口袋,跑得快快的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個子高高的,脖子長長的

自己嘗試按節奏創編

1、師:我準備的小動物都讓你們猜出了,你們自己能編個謎語讓大家猜猜嗎?

(1)請個別幼兒上來創編(3——4個)

(2)師針對提醒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喜歡吃什麼?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長什麼樣子?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的叫聲?

(3)師加以完善,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4)表揚完全是自己唱出提問的部分幼兒

2、現在我要讓你們來編一個,我告訴你謎底,你編給我聽,今年是豬年,編個小豬吧?

請個別幼兒說出小豬的特徵,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加以總結。

“我們再編一個,誰來說說我們編個什麼呢?”

請一個幼兒說說要大家編什麼?

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什麼特徵,創編動物謎語。

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的本領,是把謎語唱出來的,現在我們去出一個謎語給後面的客人老師猜猜,也可以請客人老師出給小朋友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讓幼兒愉快地參加玩音樂遊戲。

培養幼兒迅速反應能力及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小魚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帶小朋友們去海里玩,看看海里五顏六色的魚,綠綠的水草和美麗的珊瑚,你們看多漂亮

二、幼兒扮演小魚

師:小朋友們看過小魚是怎麼游泳的嗎?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的樣子(任選2-3個小朋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時放音樂。

三、詢問

哪位小朋友過去觀察過小魚如何吃東西,並請小朋友模仿。模仿時表揚模仿能力強的,並糾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動作。

四、利用故事

(講故事同時播放音樂)介紹遊戲的玩法,引起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五、學習歌曲《捉小魚》

六、配合手勢整體學習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每次帶孩子外出春遊、秋遊時,總有一些孩子會做出一些如採摘花朵、追趕動物、踩踏草地等不文明行爲。對此,我們常常採用說教的方式告訴孩子這些行爲是不對的,但效果不明顯。比如,"看,小花被折下來會疼的,它會死掉的。""如果你是小動物,被這麼多人追趕,心裏一定會害怕的,對嗎?"後來,我們創作了相關歌曲,設計、組織了"文明遊玩大家唱"的活動。活動主要採用了以下方法:一是採用大轉盤和"點兵點將"的遊戲,引導幼兒輕鬆掌握B段歌曲中5句唸的歌詞。二是每次從頭唱起,和幼兒玩"點兵點將"遊戲,提供幼兒完整欣賞A段歌曲的機會。三是採用引導幼兒聽範唱、看圖片、做動作等方法幫助幼兒多通道感受、理解歌詞,學唱歌曲,從而達到會唱、唱好的目標。四是請幼兒自我檢查,找出問題,然後把個別幼兒的問題變成大家的問題,互幫互學,共同解決。

目標:

1.在遊戲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並能唱準附點音符。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知道外出遊玩時要遵守愛護花草、不亂扔垃圾、不亂塗亂畫等文明行爲規則。

準備:

1.幼兒有春遊、秋遊、參觀動物園等外出遊玩的生活經驗。

2.將五幅文明遊玩的圖片(如圖1~5)佈置在自制大轉盤上。

3.用即時貼做的小花一朵,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已有知識經驗

師: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

師(出示大轉盤):今天我帶來了一個大轉盤,說的就是外出遊玩的事情。

師:這個大轉盤怎麼玩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

師(小結):轉動盤子,指針指向哪裏就把哪裏的圖片打開。

師:誰來轉呢?大家都想轉,我有個好辦法,來做一個"點兵點將"的遊戲。

(教師清唱歌曲A段<從開頭唱到"文明遊玩要做到">,邊唱邊按節奏與幼兒玩"點兵點將"的遊戲,最後點到誰,誰就上去玩大轉盤的遊戲。)

二、難點前置,學念B段歌詞(從"遊名勝"到"不亂扔")

(教師採用"點兵點將"遊戲唱歌曲A段,讓幼兒熟悉A段旋律和歌詞,然後採用大轉盤遊戲增強幼兒學唱歌曲的樂趣。幼兒轉到哪張圖片處,教師就揭開圖片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分析圖片內容,並有節奏地學念B段歌詞。)

1.遊名勝,不亂畫。

師: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亂寫亂畫,這樣做對嗎?爲什麼?應該怎麼做?我們一起來有節奏地說一說:遊名勝,不亂畫。

師:什麼叫名勝?(風景優美的地方。)

2.見動物,不追打。

(遊戲玩法同上,如果轉盤指針轉到原來指過的地方,可重轉轉盤。)

師:我們接着玩,這次從哪兒開始點?(接着前面點到的小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到動物園,看到動物要怎樣做?不能怎麼做?大家一起有節奏地說一說。

師:要愛護動物,不抓、不追、不打小動物,不然,小動物會受到驚嚇的。

3.愛花草,不踩踏。

(遊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來到草地上,看到青青的草、漂亮的花應該怎麼做?

4.排隊等,不推擠。

(遊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在幹什麼?排隊的時候不能怎樣?

5。瓜果皮,不亂扔。

(遊戲玩法同上。)

師: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讓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他:"瓜果皮,不亂扔!"

師:這個轉盤遊戲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師(小結):原來這個遊戲告訴了我們出去遊玩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們一起再來說一說。(說到最後一句時,教師在這幅圖的右下角貼上一朵小花。)

師:這朵花代表什麼意思?

師:這朵花表示這句歌詞要說兩遍。這次老師不說,你們來說,別忘了最後一句說兩遍。(幼兒完整地、有節奏地念B段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唱A段和B段。

師:現在,我們來合作試試,老師唱,你們念,要說得有節奏。(如果銜接不好就再唱一次。)

師:怎麼才能銜接好呢?

師:可以心裏默默地與老師一同唱A段,這樣就容易接B段了。

2.用累加的方法學唱歌曲c段。

師:現在我們交換一下,你們唱,我來念,我念的時候你們可以幫幫我。

(師幼共唱,教師在念完B段之後自然地加唱c段。)

師:剛纔老師唸完之後唱了什麼?

師:我們一起唱一唱。

3.完整演唱歌曲。

師:接下來,我們完整地唱一唱,把最後一句也加上去。(教師可以根據歌詞加上自己的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四、解決難點

師:你們唱得真好。有一句我和你們唱得不一樣,找一找我哪個字唱得長一點。

(教師邊唱邊用手勢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的附點部分。)

師:這首歌你們會唱了嗎?每一句都會唱嗎?哪一句有困難?請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困難。

師:現在我們再完整地唱一唱,第一段的附點要唱出來,第二段的節奏要說準確,最後一句別忘了。你們行不行?(幼兒演唱2~3遍。)

五、結束部分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文明遊玩大家唱》,我們學會以後可以把這首歌唱給家人和其他小朋友聽,告訴大家外出遊玩時要做個文明遊客。

摘自:《幼兒教育》20xx.04

編輯: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