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幼兒園小班的健康教案應該怎麼設計?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特別喜歡蹦蹦跳跳,爲了鍛鍊幼兒有節奏的蹦跳,同時鍛鍊幼兒蹦跳的能力,我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能用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跳跳糖。

2、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會跳舞的跳跳糖》音樂、課件。《火車快開》音樂。

2、 實物跳跳糖若干。杯子、小勺與幼兒人數相等

3、粘好紅色大嘴巴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 品嚐並交流感受

1、(調動氣氛,引出主題)播放音樂《火車快開》,帶領幼兒開着火車進教室。火車到站了,來老師身邊休息休息吧!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好吃的東西。(出示用杯子盛着的跳跳糖),大家猜猜看這是什麼?

2、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學一學多種感官瞭解跳跳糖。

看一看:顏色、形狀

聞一聞:它是什麼味的?

嘗一嘗:引導幼兒到品嚐區,品嚐跳跳糖,體驗跳跳糖在嘴裏的感覺。

說一說:讓幼兒說一說:吃的是什麼?吃到嘴裏聽到了什麼聲音?有什麼樣的感覺?

學一學:提示幼兒用身體表現跳舞的感覺,並學一學。如:草莓跳跳糖、蘋果跳跳糖、香橙跳跳糖它們都是怎樣跳舞的呢?

(二) 學做跳跳糖

跳跳糖是怎樣跳舞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播放音樂。

跳跳糖在大嘴巴里跳得高興嗎?我們也來學一學跳跳糖跳舞好不好?

幼兒隨音樂有節奏的模仿跳跳糖跳舞。

請個別幼兒演示跳跳糖是怎樣跳舞的?

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跳的方法:如草莓跳跳糖這樣跳!蘋果跳跳糖那樣跳。同伴間相互模仿學習。注意要有節奏,體現出跳的感覺。

隨音樂有節奏的的模仿跳跳糖跳舞。

(三) 師幼共同玩“開心跳跳糖”的遊戲,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貼有紅色大嘴巴的場地,示範遊戲玩法。注意提醒幼兒要用各種跳的動作表現跳跳糖的舞姿。聽清音樂中跳跳糖什麼時候跳進、跳出。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遊戲一遍。

第二遍遊戲,提示幼兒要相互合作,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四) 活動結束,教師小結。

大家表現的可真棒,跳跳糖也跳累了,咱們開着火車回家,讓爸爸媽媽也變成一顆會跳舞的跳跳糖好嗎?

播放《火車快開》的音樂,開着火車離開教室。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吃甜食,像我們農村幼兒園,由於很多家長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保護牙齒的意識,因此有很多孩子患有齲齒,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於是爲了讓孩子們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會正確刷牙,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嘗試在遊戲中學着給娃娃刷牙,並告訴娃娃要保護牙齒……爲此,我嘗試用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使他們的樂意主動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養成刷牙護牙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牙齒的作用,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養成刷牙的習慣。

3、學習在集體活動中表達和傾聽同伴的表達,初步形成樂意幫助他人的情感和意識。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和結合幼兒實際經驗,我把讓幼兒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作爲教學的重點;把學習並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作爲教學的難點。

活動準備:

材料:紙盒做的海綿寶寶一個(嘴裏有齲齒),糖果、餅乾等甜食若干。

小牙刷人手一把,毛絨玩具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好吃的海綿寶寶

1、出示“海綿寶寶”引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嗨,小朋友,你們好呀!知道我是誰嗎?(鼓勵幼兒自由猜想)

2、教師引導幼兒注意海綿寶寶的牙齒。

師:“我是海綿寶寶。你們瞧,我有許多牙齒(教師邊說邊擺弄“大嘴怪”的嘴部)。我呀最喜歡吃香香甜甜的東西。

3、教師請一名幼兒來給“海綿寶寶”餵食,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給海綿寶寶喂的是什麼。

師:海綿寶寶說他的肚子有點餓了,誰願意來喂他呀?

師:啊嗚,真好吃!真香啊!

4、幼兒自由給大嘴怪餵食。

二、“海綿寶寶”的煩惱

1、引導幼兒分析“海綿寶寶”突然牙痛的原因。

師:哎呀,哎呀,好痛呀!海綿寶寶怎麼牙痛了?

(幼兒自由表達牙痛的原因。)

2、請幼兒討論讓“海綿寶寶”牙不痛的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快幫幫我吧。我該怎麼辦呀?

3、教師總結

(幼兒自由表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內容及時進行歸納總結:飯後要漱口、少吃甜食、睡前要刷牙……)

三、“海綿寶寶”學本領

1、引導幼兒討論刷牙的方法,做各種刷牙的動作。

師:小朋友給我想了這麼多方法,這下我可學會保護牙齒了,謝謝你們!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刷牙,怎麼辦呢?

(幼兒討論交流,“海綿寶寶”邊聽邊做各種刷牙的動作。)

2、教師說刷牙歌《我們來刷牙》,示範動作。

師:小牙刷,手中拿,我們大家來刷牙。上刷刷,下刷刷,裏刷刷,外刷刷,這邊刷,那邊刷,牙槽裏面也刷刷,最後喝口清清水,咕嚕咕嚕涮一下。啊牙齒乾淨啦!

3、師幼一起說兒歌邊做刷牙動作。

4、教師總結,幼兒與“海綿寶寶”再見。

師:現在我的牙齒真舒服!這個方法真好。我一定告訴章魚哥和蟹老闆,讓他們也來刷刷牙,謝謝小朋友!

四、幫小動物刷牙

1、鞏固刷牙的動作,師幼兒共同練習。

師:小朋友,剛纔你們教“海綿寶寶”學了什麼本領呀?那你們自己都學會了嗎?現在請你們也來教教我,好嗎?

(師幼共同練習)

2、引導幼兒瞭解刷牙常識。

師:小朋友現在都學會了刷牙的本領了。那你們知道每天什麼時候刷牙最好嗎?

3、幼兒幫其他玩具小動物們刷牙,複習《刷牙歌》

師:瞧,小動物也想學習刷牙的本領呢,你們願意教它們嗎?

教學反思

活動完後,再次對這次活動的設計進行探討和反思,發現問題所在:這節課幼兒的主體性發揮不夠。沒有讓幼兒真正成爲活動主體,如何讓小班幼兒認識刷牙的重要性,把刷牙當作自己的需求,應該是教學活動的重點。教師能在幼兒討論“海綿寶寶”牙疼的原因之後充分利用幼兒自身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小朋友,你們像“海綿寶寶”一樣牙疼過嗎”“牙疼時會有什麼感覺”“爲什麼會牙疼”“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牙齒”……就會使幼兒感覺到這個遊戲和自己息息相關,認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自然而然地產生保護牙齒和主動刷牙的意識,進而就會養成天天刷牙的好習慣。這樣,幼兒才能成爲活動的真實主體,教學活動也纔會真正發揮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幼兒才能成爲遊戲的真正主人。

因爲目標的達成不光是幼兒、教師的事,還需要家長的參與和共同督促,才能真正讓幼兒養成保護牙齒,按時刷牙的習慣。經過反覆思考後,我對此次活動方案作了如下調整:首先,在飯後時間,讓幼兒照照鏡子,觀察自己牙齒上剩留的飯渣並漱口刷牙,感受漱口刷牙後的變化與感覺,以此調動幼兒漱口刷牙的內部動機。其次,用身邊齲齒幼兒的苦惱,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漱口刷牙的重要性。第三,用兒歌或遊戲的方式激發幼兒刷牙的.興趣,幫助他們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第四,利用牆飾,提示幼兒刷牙的方法。如:盥洗室張貼擠牙膏和正確刷牙圖等。第五,家園互動督促、檢查、記錄幼兒刷牙情況。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以及生活化、整合化等教育理念,具有遊戲性、鞏固性、互動性等特點,利於達成活動目標。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們自我清除菌斑,預防牙周病發生、發展和復發的最主要手段。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遵守遊戲規則,教幼兒學會看簡單的標記,能按箭頭方向前進。

2、發展幼兒雙腳跳、跨步跳的動作能力。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場地佈置好“小水窪”、音樂磁帶《我愛運動》。

2、用藍即時貼剪好小腳印。

3、用紅即時貼剪頭的形狀,粘貼出前進的方向。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聽《我愛運動》的音樂讓幼兒做韻律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利用故事導入活動:炎熱的夏天到了,天空傳來轟隆隆的打雷聲,不一會就下起了大雨,大雨過後,地上出現了很多的小水窪。小水窪邀請我們一起做遊戲呢。

2、教幼兒知道什麼是小水窪後,教師問:“在下雨天,你們看到小水窪都會怎麼做?”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門前一片雨水窪》:雨停了,天晴了,門前多了片雨水窪,雙腳跳,單腳跨,過了水窪就到你的家。

4、教師提出的問題:下過雨,地上都是一個個小水窪,怎樣才能既不弄溼鞋子,又能馬上到達朋友的家呢?

5、引導幼兒觀看“小水窪”,討論“兩個腳印”和“一個腳印”的不同含義以及箭頭表示的方向。(小朋友想一想,我們雙腳跳的時候,是兩腳着地的,單腳跳的時候是一隻腳着地的。)

6、遊戲開始:

7、教師先示範一次,邊念兒歌邊跳水窪,幼兒排好隊,一個一個越過小水窪。

8、活動反覆進行數次,幼兒可邊念邊跳。

9、播放音樂放鬆活動。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都順利安全的跨過了雨水窪,乾乾淨淨的到達朋友家。我們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教給好朋友,和朋友一塊做遊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瞭解自己的成長變化。

能嘗試按從小到大的年齡順序排列照片。

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成長”圖片;“小時候與現在”圖片。

材料準備:幼兒自己準備1-2歲時候的照片。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成長”,引導幼兒將圖片中的小朋友按年齡順序從小到大排列。

——四張圖片中的小朋友都是同一個人,可是現在這些照片順序被打亂了。

——請小朋友們按照從小到大的年齡順序爲這些照片排個隊,將照片整理清楚。

——爲什麼是這樣排呢?

小結:圖片中的小朋友都是同一個人,這是他在不同年齡階段拍攝的照片,所以小朋友的樣子發生了變化。從小嬰兒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他正在慢慢的成長。

出示圖片“小時候和現在”,引導幼兒發現小時候與現在相比發生的變化。

——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左邊的小朋友與右邊的小朋友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爲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呢?

小結: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因爲我們長大了,我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能幹了。

請幼兒出示自己準備好的照片,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照片上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成長變化。

1.請個別幼兒在大家面前分享照片上的內容,說說自己的成長變化。

——照片裏的你和現在上小班的你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

2.幼兒兩兩爲一組,根據照片內容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小結:小時候和現在相比,我們長大了,我們的手和腳都更有力氣了,我們學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鼓勵家長利用幼兒各個時期的照片按照其成長曆程製作成“幼兒成長相冊”,投放到班級的語言區,供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長變化。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拍沙袋遊戲活動,體驗沒有得到五角星的感受,知道在願望沒有實現時不灰心。

2、能真實地講述自己遭遇挫折時的心理感受,初步探索調整心態的方法。

3、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與態度,學習調整自己的心情。

活動準備:

1、沙袋、球拍若干。

2、五角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拍沙袋比賽。

1、介紹跑步比賽規則:聽教師指令,在規定的時間內,用球拍向上拍沙袋,比一比,誰拍的多。

2、組織幼兒分批上來拍沙袋,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拍沙袋的數量,最後比較幼兒拍沙袋的數量,評選出前6—8名幼兒,併發五角星。

二、談話活動:五角星的感受。

1、教師:誰願意說說你得到五角星的感受?心裏是怎麼想的?

2、教師請沒有得到五角星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想法,鼓勵幼兒談:一談:爲什麼沒有得到五角星?

三、探索調整不愉快情緒的方法,學習保持積極的心態。

1、幼兒自由討論:沒有得到五角星怎麼辦?

2、教師:當我們的願望沒有實現時,首先不能灰心,再想一想失敗的原因,接着繼續努力。

3、教師:請小朋友講一講,自己還遇到過哪些困難?我們一起來想一個好辦法。

4、教師:小朋友遇到困難時不能害怕、灰心,要向別人請教,要學習別人的長處,要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也能得到五角星的。

四、激發幼兒繼續努力,激發幼兒的自信。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練習滾動身體,初步掌握側身滾動,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2.體驗身體滾動的快樂,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整潔乾淨的地面、紙箱。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熱身遊戲:骨碌操。

“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手骨碌操吧:我會骨碌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我們一起做遊戲。”

2.讓幼兒自由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

(1)“你的身體上還有哪些部位會轉動?”

小朋友們相互試一試,說一說。

(2)請個別幼兒演示身體可以轉動的部位。

(3)師幼一起嘗試各個部位的轉動並小結。

我們身體有很多部位都能轉動,像頭、胳膊、手指、腳、腰等都可以骨碌碌轉動。

3.練習側身滾動,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1)幼兒自由側身滾動。

“我們的身體,除了個別部位能夠轉動,整個身體也可以轉動,我們來試一試吧?”

小結:側身滾動時下巴要下壓,兩隻手交叉放在胸前,雙腳繃直,全身繃緊向自己身體 的一側做翻滾。

(2)滾動身體時的注意事項。

“小朋友想一想,在滾動身體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怎麼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小結:滾動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用手抱住頭和臉,保護好自己;如果滾動過程中碰到別的小朋友,要趕快躲開;滾動的時候,要分散開,有足夠的滾動空間。

4.遊戲:小刺蝟運紙箱。

幼兒分三組進行運紙箱接力賽,請幼兒用側身滾動的方法將紙箱運到中終點,最先完成任務的一組獲勝。

5.組織幼兒做放鬆整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