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7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7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引導幼兒學會轉身接球的技能。

2、通過層層遞進的轉身接球練習,培養孩子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通過活動,讓孩子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能自覺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培養幼兒敢於挑戰的精神。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鍛鍊幼兒堅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每人抱球聽哨音踏步進場。

師:孩子們今天和球玩一玩,你們願意嗎?一起出發吧!

2、聽哨音隊列練習,站好原點,遊戲開始之前,我們一起做球操。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玩球,揭示課題。

師:你們會玩球嗎?(會)就在原地玩一玩,看誰的方法與衆不同。

你是怎麼玩球的?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名2-3個幼兒說一說,玩一玩。

師:我們可以有多種方法來玩球,可以拍球,滾球,運球……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種新的玩球方法,仔細看,我是怎麼玩的?

教師示範轉身接球。

提問:我是怎麼玩的?指名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

總結:先拋球后轉身再接球,這叫轉身接球。

2、第二次玩球,學習轉身接球

師:你想玩一玩嗎?請你在老師的周圍找個空地試一試;你轉身接球成功了嗎?

師:一起來玩一次。請成功的小朋友往後退一步,沒成功的,站在原點上。我們再給沒成功的小朋友一次機會,讓他們再來試一次。請小朋友說一說他們爲什麼沒成功或者演示(引導說出關鍵點:拍球不能離自己身體太遠,否則接不到;也不能太近,否則會撞到自己,球就會滾掉。)再玩一次,成功的小朋友回原位。

師:回到位置,我們一起聽口哨來玩轉身接球。集體來2-3次。

3、第三次玩球,學習轉兩圈接球

師:你們的轉身接球玩得很棒,老師要加深難度了,你能轉兩圈接住球嗎? 請你找一個好朋友,兩個人去比一比,看看怎樣才能轉兩圈接住球。

師:轉兩圈接球你挑戰成功了嗎?

請成功的小朋友示範,教師爲其點圈數,讓其說一說爲什麼能成功?

師: 球要拍得高,轉身要快,才能穩穩接住球。

4、第四次玩球,學習轉多圈接球

師:轉兩圈接球也沒難住大家,你們真棒!還想繼續挑戰碼?你想挑戰轉幾圈接住球?幼兒說一說。

師:老師十分期待小朋友能挑戰成功。小朋友4人一組趕緊去試一試吧!

幼兒玩球,教師巡視幼兒是否都在挑戰三圈及以上接球,跟幼兒一起玩一玩。

師:你轉了幾圈接住球的?請你站中間表演給我們看一看。(師幼一起點圈數,表揚)

5、分組玩球,體驗成功

幼兒分組遊戲,教師巡視,鼓勵幼兒不斷調整新高度。

三、放鬆運動

課後反思:

本節課爲大班體育課,我選擇了孩子們常玩的運動器械:球。在遊戲化的課堂中讓孩子去發現,去嘗試,去鍛鍊。當然課堂中還是存在許多不足的。首先,在熱身活動中,我是以跑步進場,帶領小朋友們一起繞圈跑,跑得有點多,小朋友都有些累了,如果在熱身活動中,能帶領小朋友們做一些有關球的運動可能會更好,比如:抱球,轉球等,可能會放鬆小朋友手部肌肉。其次,在整個環節設計中,還是有一些乏味的,整節課,我都是讓小朋友站着的,可能因爲在室內場地的關係,如果不排隊站好,總感覺整節課會比較亂,小朋友會不聽老師的。所以導致整節課都是讓小朋友站在位置上的。然後在開始的時候,太快進入主題了,球是怎麼玩的?可以讓孩子們自由討論,更能讓孩子們瞭解球的玩法。在後面環節如何引導孩子們才能拍球拍的高接的穩,引導不夠,導致有些幼兒是沒有能完全掌握這個技能。在幼兒練習轉身接球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站在位置上一起練習,成功的小朋友離開位置,則失敗的小朋友再一起練習,這樣更能掌握技能。最後,如果在環節中能設計一些遊戲,提高孩子的興趣,會更能快速的學會接球的技能。

小百科:球是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爲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週形成的旋轉體,也叫做球體。球的表面是一個曲面,這個曲面就叫做球面,球的中心叫做球心。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①師:爲什麼要變成這個正方形?請兩個幼兒來示範將地毯擡高,大家猜一猜要玩什麼遊戲?

②再請三個幼兒進入地洞做下蹲的動作。請小朋友再猜要做什麼遊戲?引導幼兒說出打地鼠遊戲。

三、幼兒嘗試玩打地鼠遊戲

1、出示圖五 ,請每組小朋友搭成地洞,站在打鼠王周圍圍成一個正方形,請幼兒根據圖站在指定的線上,做好準備開始進行真人版打地鼠遊戲。地洞搭好,地鼠進洞,遊戲開始。(教師先示範打地鼠,播放音樂)。

2、以幸運大抽獎的形式抽出一位幼兒當打鼠王。

3、根據情況,進行角色交換,再次進行打地鼠遊戲。

四、放鬆活動

將墊子移開,伴隨音樂進行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經過園區內的戶外遊戲賽課後,推選我去參加本次的區級比賽。在思考本次戶外體育活動時,反覆試驗後設計創作出了多功能布墊。在園領導的指導下,對教案反覆修改,經過多次在每一次的磨課中都會有不小的收穫。雖沒有在比賽獲得理想成績。但是這並不是最終審判書,恰好指出自身的不足,使自身看清自己的缺點,知道哪些不足之處。有了明確的目標,就知道怎麼樣去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先說一說本次活動的硬傷,整個活動結束後,我感受到自身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型比賽的難以把控,不管自身的狀態還是教態方面,都落後於其他同行老師。在組織幼兒遊戲和臨場應變能力也較薄弱,現場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有待提高。整個活動中沒有很好到關注到每一位幼兒,難以讓幼兒達到本次的教學目標。幼兒雖喜歡玩本次活動打地鼠的遊戲,但是之前的準備任務太多,幼兒真正的運動的時間太少,幼兒的運動量過少,沒有達到大班幼兒運動量的要求。整個活動中,幼兒都要完成拼接墊子的任務才能玩遊戲,使體育運動時間減少,沒有認識到體育活動運動真正含義,只片面的注意到體育遊戲字眼。

雖在此次比賽中失利,但是我覺得收穫頗多。至少我作爲一名新老師有一次機會參加這種比賽。在整個過程中,自己也成長不少,收穫不少。感謝園領導給予我這個機會,並在磨課中一直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從反覆的修改教案,引導我對一字一詞斟酌推敲,讓我認識到該怎樣去完成一篇完整的教案撰寫。這種認真的精神將讓我學習到對任何工作的都需全力以赴。雖不是幼教專業畢業的,但我從此次的經驗教訓中,學到很多知識,不管是專業知識方面還是工作態度,都使我受益終身。擺正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正視問題,多花時間去學習,去適應,去解決,這才真會正的成長。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學習行進衝拳,提高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 進一步感知“拳”的要領,對武術活動有參與興趣。

3. 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 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學習“行進衝拳”的動作。

“行進衝拳”的力度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1. 紅綠板各一塊;紅綠點、圈標記每人一對。

2. 背景音樂《中國功夫》;起點、中線、終點標記。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調動身心

紅綠小人跟着我一起動動身體:上肢、體側、體轉、踢腿、跳躍。

二、探索練習,師生互動

1.遊戲:紅綠小人聽信號

(1)紅圈出腳/收,綠圈出腳/收。

(2)加上口令:紅腳(紅)/收,綠腳(綠)/收。

(3)口令和信號:舉紅板出紅腳(紅)/收,舉綠板出綠腳(綠)/收。【要求:眼睛儘量看着信號板,做到擡頭挺胸做動作】

(4)提問:武術中的“拳”是怎麼做的?

(5)練習“紅、綠點出拳動作“同(1)-(3)。【要求:出拳、收拳動作到位】

2.集體練習“行進衝拳”。【要求:注意加強衝拳的力度和手腳協調性練習】

3.“大帶小”分散練習動作。

4.遊戲:紅綠小人爭獎勵。

規則:動作協調、有力的獎勵“紅花”,動作有待練習的獎勵“紅星”。

三、整理活動

紅綠小人和我一起放鬆一下身體(體育項目模仿操):游泳(上肢)、舉重(腿部)、乒乓(體轉)、競走(全身)、體操(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基於幼兒園的省十一五規劃課題《多元化武術教育發展幼兒多元智能的實踐研究》,活動中我摒除普通的武術動作單一的、反覆的練習,把“行進衝拳”以遊戲的形式,通過層層遞進的要求,讓幼兒逐步掌握動作要領:首先練習原地踢腿動作,接着練習行進踢腿動作,然後練習出拳動作,最後是完整的“行進衝拳”動作練習和鞏固。活動中孩子手背上的紅綠點和鞋面上的紅綠圈,我手上的紅綠板以及武術口令都成爲吸引孩子們注意力和幫助孩子更協調掌握動作的有力教學具,避免了孩子們學習動作的“疲勞期”。

今後活動中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武術是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往往動作都是一個標準模式。我們武術興趣班的孩子是由中、大班混齡的孩子們組成的,我覺得針對幼兒期的不同年齡特徵還是需要注重個體差異,有層次的提出要求。我相信持之以恆地堅持武術鍛鍊,對於孩子的身體素質、協調發展、苦恆之心等方面是很有益處的。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原有的基礎上,準確地練習跳的動作。

2、教幼兒學習跳過25-30釐米寬的平行線,發展幼兒跳躍能力。

3、讓幼兒知道小青蛙是益蟲,能保護莊稼,大家都要愛護它。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重點與難點:

1、重點:學習跳過25-30釐米寬的紙板(雙腳併攏,兩臂擺動同時屈膝半蹲,蹬地向前跳過紙板,輕輕落地)這次活動主要練習跳的動作要領,所以是重點。

2、難點:動作協調地跳過25-30釐米寬的紙板在掌握好跳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的寬度,孩子的動作要做到協調自然是不容易的,所以定爲難點。

活動流程:

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約3分鐘):引起孩子的活動興趣,要求精神飽滿,積極愉快地參加活動,通過隊型練習和紙板操。使幼兒上下肢及軀幹部大肌肉羣,關節,韌帶得到活動,爲基本部分做好準備。

(2)基本部分(約17分鐘,幼兒實際練習時間10分鐘):經過開始部分的準備,孩子的情緒已經比較投入,所以此時進行動作分解練習效果最佳。教師要保證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幼兒充分地,自主地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增加幼兒練習的機會,同時注意掌握好運動的強度、密度,控制活動量適中,脈搏指數爲1.5—1.6。

(3)結束部分(約3分鐘):遊戲後讓大家一起分享勞動的喜悅,讓幼兒在優美和諧的音樂聲中慢慢放鬆身體,使原來興奮的神經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遊戲。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動作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關鍵期,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我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青跳跳跳”。通過模仿青蛙的動作,學習蹲跳,學習雙腳併攏向前跳。爲了達到以上兩個活動目標,我爲本次活動準備了小青蛙操及音樂、在場地上佈置了鞋盒子作爲荷葉,並用舊報紙製作了小蟲子若干,考慮到我爲孩子們選擇的青蛙音樂操的動作和節奏比較快,所以在課前先教了孩子們動作。

本次活動以運動爲載體,通過創設簡單的遊戲情景、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活動一開始,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走成一個大圓模仿小動物走、跳等動作,在引導幼兒進行隊形隊列練習,接着引導幼兒隨音樂做小青蛙操。活動的基本部分,我設計了模仿小青蛙動作、學習蹲撐跳爲主要環節。在活動的結束部分,引到幼兒跟着老師進行簡單的放鬆活動。整個活動力求在師幼間的積極互動中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學習蹲跳,並學習雙腳併攏地朝前跳,訓練肌肉的耐力。

就孩子們參與程度來分析,孩子們積極的參與活動,在活動中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但是在活動中孩子們的運動量太大,有些體質偏弱的孩子整個活動下來很吃力,孩子們對老師準備的小青蛙音樂非常的感興趣,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小百科:青蛙(Frog)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上頜有齒,一般有犁骨齒。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情境性體育活動是我園開展的特色體育活動,我們充分利用園本資源,挖掘幼兒興趣特點、行爲表現和動作發展需求來設計和實施活動。在戶外區域體育活動中,孩子們用小梯子玩出很多想象類模仿遊戲,本着“從幼兒到幼兒”“從生活到生活”的課程理念,我們選取了搬運擡物的玩法,根據大班孩子活潑好動,又勇於接受挑戰的特點,結合孩子們的生活經驗,設計了體育活動“快樂的搬運工”。

【活動目標】

1、體驗合作搬運物體的方法並積累經驗,促進肢體力量與平衡能力的發展。

2、感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樂趣,敢於挑戰並樂於展示分享。

3、培養良好的體育活動常規和習慣。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竹梯20個、輪胎10個、空地一片。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遊戲:好玩的小竹梯。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用小梯子來做遊戲,我們一起玩一玩。

1、教師與幼兒持器械入場,共同佈置遊戲場地。

場地示意圖

2、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在梯子上進行走、跑、跨跳等熱身活動,練習時教師可根據幼兒活動情況適當增加難度。

3、操節遊戲:兩人面對面站立,各握小梯子的一端跟隨教師的口令玩“蹺蹺板”(上下舉放)、盪鞦韆(左右擺動)等伸展遊戲。

(本環節的遊戲,幫助幼兒逐漸熟悉了活動器械,激發了幼兒對器械和遊戲的興趣,爲開展下面的活動營造了積極、愉悅的氛圍。)

二、基本遊戲:快樂的搬運工。

(一)試一試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快樂的搬運工,請兩個人合作用一個小梯子試一試:怎樣合作擡小梯子走才能又快又安全?

1、幼兒兩人一組,思考、討論並嘗試兩人合作擡小梯子的方法,在場地上根據教師指示的線路行進,體驗不同的合作方法。教師巡迴觀察,啓發幼兒嘗試不同的動作並提醒注意安全。在幼兒嘗試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挖掘遊戲方式較好的幼兒作爲教學示範資源。

2、適時集中幼兒,邀請個別組向全體幼兒展示不同的合作遊戲方法,集體模仿練習。

(二)玩一玩

師:我們學會了用梯子搬運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玩一玩用梯子搬運輪胎。

1、幼兒兩人一組,將輪胎放在小梯子上,在場地上往返搬運,要求:又平又穩。幼兒自由往返練習,教師巡迴觀察並指導個別組幼兒遊戲,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集中幼兒交流搬運的方法及輕拿輕放等問題,邀請個別組幼兒示範並組織集體練習。

(三)比一比

師:我們來比一比,看哪一組搬運工的本領更強。

1、組織幼兒分組進行競速搬運輪胎,比一比哪一組搬得又快又穩。

2、在場地上設置不同難度的障礙,比一比哪一組能平穩地搬運通過。

(本環節,設置“試一試”“玩一玩”“比一比”三個層次的遊戲情境,使幼兒逐步感知並學習動作,在模仿練習、體驗比較中,感受不同動作間的差異。通過設置搬運重物、開展競賽遊戲、增加障礙等手段,不斷提高遊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使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和挑戰的慾望不斷得到增強,既促進了動作的學習與發展,又培養了幼兒堅持、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放鬆遊戲:開貨車。

師:我們把小梯子變成一輛小貨車,兩個人坐在上面一起開着去送貨吧。

1、幼兒與同伴坐在小竹梯上,跟隨教師進行拍打放鬆、模仿開汽車等遊戲,使身心得到放鬆。

2、簡單點評活動中幼兒合作、參與等情況,師幼共同收拾場地器械,結束活動。

(通過創設“開貨車”的遊戲情境,自然過渡到放鬆環節。組織幼兒共同進行器材、場地的整理,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體育活動常規與習慣。)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活動中,走得很認真,玩的很開心。遊戲提高了幼兒的平衡能力,使幼兒體會到了合作運動的愉悅,也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小百科:搬運工最早是指從事體力勞動,進行搬運工作的人們,主要是搬運貨物的工作,是公司內的基層員工。城市裏的搬運工95%來自農村;他們的辛勤勞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身體進行運報紙的遊戲。

2、在有趣的遊戲中發展走、跑、平衡等綜合能力。

3、體驗與同伴進行合作遊戲,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4、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5、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報紙若干

2、小筐8個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報紙操)

幼兒拿着報紙入場,隨音樂做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一)遊戲之一《單人運報》

1、導入:剛纔我們用報紙做了一個操,接下來我們和報紙一個來做個“運報紙”的遊戲。可這個遊戲有個特別的規定,不能用你的手和手臂。

2、幼兒不用手運報紙

(1)教師提遊戲要求:現在請你們分別站在橫線上,不用手把報紙從這裏運到對面筐中,整齊地放好後從兩邊跑回來,再拿一張報紙試試其他的方法,聽到老師的'鈴聲迅速站到紅線上。記住,不能用手!而且儘量不要把報紙弄壞、弄皺。

(2)幼兒自由運報紙

(3)交流、討論

師:誰願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請個別幼兒來示範)

3、幼兒嘗試用同伴的方法

師:請你用剛纔小朋友的一種方法再來運一次報紙。

(二)遊戲之二《雙人合作運報》

師:剛纔小朋友想出了各種不同的運報紙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們想不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來運報紙。

1、教師提遊戲要求:

(1) 請你先去找一個好朋友

(2) 商量一下怎樣合作來運報紙

(3) 距離不變,還是從這裏運到對面的筐中

(4) 兩人用一張報紙,那剩下一張報紙怎麼樣呢?可以放在後面的筐中。

(5) 運完一張報紙後從兩邊返回,可以再拿一張報紙試試其他的方法。聽到老師的鈴聲迅速站到紅線上。

2、幼兒兩人合作進行遊戲,教師注意觀察

3、交流:

(1) 誰願意把你們合作運報紙的方法表演給大家看的?誰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的?(請幼兒兩兩示範,不同方法的站成一排)

(2) 請幾組不同運法的小組進行比賽

師:現在我們請他們一起出發,比比哪一組運得快一些?

(3) 討論:你們覺得哪種方法運得比較快呢?爲什麼?

(4) 教師小結:原來兩個人要配合好,不僅要互相看到,而且步子要邁地一樣,不能一個人走的快,一個人都得慢,那樣報紙還是會掉下來了。

4、合作運報紙比賽

師:現在我們用剛纔運得又快又好的方法來進行一次合作運報紙接力賽。

(1)教師講解遊戲要求:小朋友兩兩站在筐後面,每個筐後面站四組小朋友。

聽到老師的鈴聲第一組小朋友開始把報紙運到對面的筐中,然後從兩旁返回,拍第二組小朋友的手後,第二組小朋友出發,哪組先運完報紙即爲勝。如果在運的過程中報紙不小心掉下來了,要馬上撿起在原地繼續往前運。

(2)幼兒進行比賽。

(三)遊戲之三《佔角遊戲》

師:剛纔是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來玩遊戲,接下來我們要全班小朋友一起來玩個“佔角”的遊戲。

1、(教師出示一張打開的報紙)一張報紙有幾個角呀?

2、教師提遊戲要求:一個角佔一個人,那一張報紙可以佔幾個人呢?待會兒我們小朋友沿報紙圍成一個圓圈,隨音樂跟着老師一起做動作,音樂聲停下來迅速找一個報紙的角佔下來,佔到角的小朋友就是勝利者。

3、幼兒遊戲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和報紙做了很多的遊戲!可是也有一些報紙被我們不小心弄壞了,那我們用壞報紙可以做什麼呢?(紙球)好,現在我們把壞的報紙團成紙球帶回教室,再去想想報紙還能做成其他的什麼玩具?

活動反思:

這次“報紙遊戲”活動,由於選材是幼兒常見的報紙,孩子們對它很親切,因而興趣很濃厚。確定好活動的目標後,根據目標設計了活動過程,總的來說活動過程環環緊扣,自己的組織也較到位,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步步深入,積極開動腦筋,發展創新,不斷想出新的玩法,既體現了老師的主導,又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孩子們興趣很濃厚,感受到了遊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實現了教育目標。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學會前滾翻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多種滾翻的方法。

2、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感受成功,獲得情感的滿足和釋放。

3、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幼兒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動中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關心。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1、大小墊子若干張。

2、音樂《天使》。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你們知道天使是什麼意思嗎?我們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天使,你們也是老師的天使,天使就是你們,現在我請天使和我一起做健身操。

2、基本部分

⑴咦,你們聽,是什麼聲音?(大海的聲音、海浪聲、海鷗聲……)讓我們一起去海邊看看大海好嗎?(幼兒跟着音樂,跑着、跳着到達“海邊”)

⑵幼兒進入場地。你們看大海里有什麼?(一艘艘小船)我們大家去乘船好嗎?(幼兒隨機選擇一艘船,或坐,或躺)

⑶好大的浪啊!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在墊子上東倒西搖。

⑷看!浪娃娃在大海媽媽的懷抱裏做什麼?我們小朋友能不能來表演一下?你們會哪些方法呢?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翻滾的方法最多。幼兒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⑸突然海浪聲洶涌澎湃,小浪花組成了波濤,想想看,我們怎麼練習?幼兒跟隨浪濤聲進行模擬練習,找出方法。(通過練習,得出同心協力才能波浪滔滔)

3、結束部分

放鬆練習。浪濤聲漸遠,浪潮退了。我們小朋友一起到沙灘上跳個舞吧!幼兒隨意站在場地上,隨音樂和老師一起翩翩起舞。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通過跳健身操開始,引發幼兒對調皮的浪娃娃產生興趣後,練習各種滾翻的方法。

這是一個比較“放”的教學設計,是否能“收”取決於教師平時的教學常規和課堂氣氛的隨機調控。活動給幼兒一個充分“放”開練習的機會,情境的轉換和活動內容的變換採用了比較自然的過渡。教師應在幼兒情緒高亢後引導其一點點放鬆,逐步引導他們創編練習,用不同動作表現對浪娃娃的理解,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