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7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7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觀察房屋建築圖片,根據觀察到的房屋結構,想象設計幼兒園的新的房屋建築,並用繪畫來表現房子的結構和特徵。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

3、能體現“我是幼兒園主人”“我爲幼兒園做點事”的主人翁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事先觀察過周圍的房屋建築。

2、收集有特點的建築圖片。

3、圖畫紙、彩色筆、油畫棒、顏料、毛筆。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觀察房屋圖——交代要求,幼兒作畫——展示交流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我們的幼兒園要造新房,正在徵集房屋設計稿,今天請你們做一次房屋設計師,請你給幼兒園設計一幢漂亮的房子,你心目中幼兒園的房子是怎樣的?(請幼兒先討論)

二、觀察房屋圖片,瞭解房屋結構

(出示房屋圖片):這裏有幾張設計師設計造好的房屋圖,看看房子的頂有什麼?(平頂、尖頂、圓頂、斜頂)門、窗怎樣?(方形、圓形等)房子周圍有什麼?(花、草、樹、游泳池等)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我們設計的房子要大,想想你設計的房子有幾層樓,房子的門、窗、屋頂是什麼形狀的,房子的周圍有些什麼,要設計的和我們現在住的幼兒園的房子不一樣,也不要和圖片上的房子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對構圖造型有困難的幼兒,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展示作品,互相欣賞,你覺得誰設計的好?(可請個別幼兒介紹)

活動延伸:

到戶外的空地上,揀落葉,爲幼兒園做點事。

活動反思:

教師帶領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通過走走看看使孩子們知道幼兒園的佈局,從而瞭解幼兒園,瞭解幼兒園的設施,喜歡幼兒園。在設計整個活動時,畫一畫幼兒園有一定的難度,幼兒不會用繪畫的形式畫出幼兒園,在今後的活動中注意孩子的實際水平。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水粉顏料和毛筆進行簡單的裝飾畫創作。

2、啓發幼兒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初步的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件用白紙做的大背心、展示板、範例、盛有各色顏料的杯子若干個、毛筆人手一支。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伴隨歡快的音樂進入活動室。

二、活動進行:

1、請三至四名幼兒到前面展示自己身上的衣服,其他小朋友欣賞。

教師與幼兒自由交談:這幾個小朋友的衣服好看麼?爲什麼?小朋友今天穿得是什麼衣服?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衣服變得更美麗?

2、啓發幼兒想出各種方法把自己的衣服打扮得更漂亮。

3、參觀服裝展覽,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說說它們的漂亮之處。

4、出示用白紙做的大背心,幼兒試穿。教師嘗試作畫,幼兒仔細觀察並說出教師做畫的方法。

5、鼓勵幼兒自由創作裝飾自己背心的正面,教師作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不要將顏料弄撒。

6、教師提出問題:背心的正面畫好了,背面怎麼辦?(引導幼兒說出:小朋友之間相互幫助作畫)

7、幼兒作畫,教師隨即指導幫助幼兒,發現好的方法及作品及時表揚。

三、活動結束:

1、先請幼兒進行互評,然後教師簡要講評幼兒作畫情況。

2、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時裝表演。

活動延伸:帶領幼兒到其他班級,爲小朋友進行時裝表演。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人物的臉部表情與五官變化,學習用帶有情感色彩的色調錶現人物臉部表情。

2、能與同伴用眼神、表情進行交流、合作,嘗試把更多的表情編入兒歌中或變成歌詞進行表演唱。

活動準備:

1、豐富幼兒表達人物表情的語句和詞彙,學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2、美術活動用的材料、小鏡子。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做照鏡子的遊戲,讓幼兒在鏡子裏做出各種表情,進行自我欣賞。

2、輪流請幼兒把表情重複給大家看,互相交流、欣賞。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人在喜、怒、哀、愁、調皮等不同狀況下,臉部五官的變化,學習用語言進行描述。

3、教師有表情地朗誦《鏡子裏的我》,幼兒邊聽邊用表情、動作加以表現。然後師生共同討論還有哪些表情可以編到兒歌裏去,教師要幫助幼兒記錄下來。

4、複習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學習自由創編歌詞,並帶有表情地進行表演。

附作品:《鏡子裏的我》

小小鏡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遊戲。/眼睛眉毛皺起來,/原來我在發脾氣。

小小鏡子真神奇,/天天跟我做遊戲。/嘴巴兩邊向上翹,/原來我在咪咪笑。

附歌曲:

活動二:

1、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各種表情的表現特點。

2、幼兒自己選擇表現方式(繪畫、拼貼、泥塑等),繪製出自己最喜歡的表情。

作品展示和交流:把全班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猜一猜、學一學每一件作品所表現的表情,看一看與作畫幼兒的想法是否一致。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面具,初步感受面具的豐富多樣和裝飾特徵。

2.嘗試運用繪畫、粘貼等方式製作屬於自己的面具。

3.體驗製作面具以及運用面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面具欣賞ppt,面具實物若干,背景音樂。

2.幼兒進行過裝飾畫學習,有運用水粉作畫以及運用粘貼材料進行製作活動的經驗。

3.不同造型的面具底板,各種易粘貼輔助材料及半成品材料(如紙環、紙卷等),顏料、水粉筆、油畫棒、勾線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幼兒交流對面具的瞭解。你們知道面具嗎?你還見過或玩過哪些面具?

二、觀察欣賞面具範例,感受面具的多樣和特別的裝飾。

1.欣賞面具視頻,引導幼兒感受面具的特別之處。

2.進一步觀察欣賞不同類型的面具圖片和實物面具,引導幼兒從面具的色彩、裝飾特點進行觀察。

3.幼兒戴上面具,體驗變臉後心裏產生的變化。

三、共同探討面具的裝飾方法與製作步驟。

1.引導幼兒觀察範例面具的裝飾方法,探討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教師介紹提供的面具底板材料(平面、立體、半面、自制)和輔助材料。

四、幼兒創作自己的面具,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瞭解工具材料的操作要求,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面具創作。

2.教師觀察幼兒在創作中的表現,引導幼兒解決遇到的困難;關注幼兒良好操作習慣的養成。

五、幼兒跟隨音樂。體驗戴上自制面具變換角色進行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繪製自己的漫畫像,學習漫畫誇張、變形手法。作業要求:認真觀察自己的特徵,用誇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漫畫像。

2、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漫畫肖像畫的變形、誇張手法。

2、難點:用誇張、變形的手法畫出自己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一)引入:出現一些人物的漫畫像。提問:這些人物你們都熟悉嗎?你覺得他們的畫像怎麼樣?跟平時的畫像有什麼區別?

小結:這些是漫畫像。(出現課題)人們看了會想笑,並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天也來畫一畫自己的漫畫像。(再次出現課題)

(二)分析: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同學的照片,再看一看他們的漫畫像。你能找出漫畫的特點嗎?(同學間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小結:漫畫的特點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誇張變形了。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表現出來。比如:帶的眼鏡等。

(三)觀察:你想爲自己畫一幅漫畫像畫什麼樣的呢?先來看看自己有什麼特點。拿出鏡子對照着觀察自己,還可以同學間互相找特點。

小結:請幾個同學說一說並畫在黑板上。

(四)演示:教師示範畫一幅漫畫像,邊畫邊告訴學生抓住突出的特點。從整體入手不要從小部分畫。

(五)欣賞:出現幾幅單線勾畫的作品及添加少許色彩的作品。再欣賞一些學生作品。

三、學生作業:可以先用鉛筆畫一幅小草圖再用深色的油畫棒或彩筆放大畫出來。畫完後可以貼到前面來。

四、總結:展評作業。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講課使我學到了很多教學實踐中的知識。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還有許多應該學習和注意的地方。

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爲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爲,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髮展的。《自畫漫畫像》是五年級的繪畫練習課重點講授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本課採取多媒體的教學方法生動直觀,加以有針對性的圖片說明讓知識在接受上更直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在具體的教學中不要過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規範學生,採取合理的啓發、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和觀察習慣。設有挑戰環節引出教師示範,在這一環節教師從構圖、上色、誇張、變形上重點講述,細微具體。初次涉及線描漫畫像,在後面的圖片舉例中選擇了色彩的漫畫像,也應選擇線描的圖片更加有針對性,在後面的具體實踐繪畫中有直觀的指導作用。在學生作畫過程中提醒要合理運用誇張、變形的方法,可結合服飾、性格、興趣愛好等。採取自評、互評、師評的方法讓漫畫知識在幾個環節之後深入人心真正學到知識。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漫畫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在美術課上真正學到知識。

小百科: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年畫鮮豔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

2、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年畫所表達的含義。

3、啓發幼兒用語言和姿態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年畫歡樂祥和的氣氛和人們的美好願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年年有餘》掛圖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課前,讓幼兒回家向父母瞭解,他們小時侯看到過的年畫內容,並參觀過新華書店的各種掛曆、年畫。

4、師生共同收集年畫,將活動室佈置成年畫展覽廳;五角星掛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年畫的特點。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樂伴奏下,教師和幼兒自由地欣賞活動室裏的年畫展覽,自由地交談、議論。

2、讓幼兒在活動室中間找個位置坐下,教師再介紹:今天欣賞的這些畫是專門過年時張貼的畫,這種畫叫年畫,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畫,現在,在農村還有貼年畫歡度春節的習慣。

3、提問:你看了這些年畫有什麼感覺?(高興、快樂,有種過年的感覺等)

(評析:開放式寬鬆的環境,有利於幼兒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談看年畫的感覺,使幼兒初步對年畫有了整體的感受。)

二、欣賞《年年有餘》年畫的內容。

1、指《年年有餘》這幅畫,要求幼兒仔細觀察。

2、提問:這幅畫上有些什麼?讓幼兒自由議論再發言。

教師小結:畫面上畫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手裏抱着一條大鯉魚,笑嘻嘻地盤腿坐在蓮花座上,旁邊還有大大的荷葉和結着桃子的桃樹。

(評析:讓幼兒自由議論,引起幼兒講述年畫內容的興趣,教師簡短的小結,幫助他們理清了年畫內容的思路。)

三、欣賞《年年有餘》的構圖和色彩,感受其快樂祥和的氣氛。

1、提問:這幅畫主要畫的是什麼?畫家把它畫在畫面的什麼地方?

2、用白紙擋住旁邊的荷葉和桃樹,引導幼兒體會畫面的飽滿感,再分別露出左邊的荷葉和右邊的桃樹,引導幼兒體會畫面的均衡感。

3、提問: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爲什麼你看了這幅畫會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啓發幼兒從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紅、黃、綠鮮豔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慶熱鬧的氣氛。

4、欣賞《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樂(片段)。

提問:你覺得哪一段音樂與這幅畫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樂,讓幼兒學一學畫中小男孩的姿態,或讓幼兒合作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這幅畫。

(評析:用左右分別遮蓋比較法讓幼兒感受畫面的均衡、構圖的飽滿,方法巧妙直觀。匹配音樂讓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給幼兒創造了多通道充分體驗的機會,同時也體驗了美術欣賞帶來的快樂。)

四、舉行“智多星”擂臺賽,有獎竟猜理解年畫的含義。

1、提問:爲什麼人們在過春節時要貼這幅有魚的年畫?貼了這幅有魚的畫,是希望家裏怎樣?

(教師提示幼兒欣賞鯉魚和古錢幣的組合年畫,幫助幼兒理解“魚”和“餘”字是諧音,表示富裕的意思。過新年貼有魚的年畫意思是“年年有餘”,反映了人們希望年年豐收,生活富裕的美好心願。)

2、畫中的蓮花座,又表達了人們什麼樣的心願?

(提示蓮蓬裏有“蓮子”,諧音有子孫。)

3、畫中的桃子又有什麼意思?

(結合欣賞壽星手上託着桃子的年畫,得出年畫上的“桃子”是希望家裏的人健康長壽。)

(評析:運用遊戲競賽的方法,提高了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獎品五角星掛件的運用,提示教師要讓每個幼兒都嚐到成功的喜悅。)

五、讓幼兒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年畫,知道了年畫色彩鮮豔,畫面飽滿,有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評析:給年畫起名字,進一步突出了年畫的主題,教師的總結,幫助幼兒梳理了年畫的特徵。)

六、活動延伸:幼兒自己創作一幅年畫。

(總評:欣賞過程清楚,層層深入,活潑有序。注意調動幼兒的審美積極性,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教師爲幼兒創設了良好的活動環境。)

活動反思:

怎樣上美術欣賞課,這對於我市大多數幼兒教師來說還是個難題,爲了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美術欣賞課的研究,我作爲一名教研員,率先上了這節美術欣賞課,期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上完這節課我的體會還是挺深刻的。

幼兒學習知識一定要建立在感性經驗之上。這節課雖然不是幼兒生成的,但上這節課時我借鑑了方案教學的經驗。提出主題後,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年畫,家長們也參與了此活動,他們和孩子一起到圖書館、新華書店找年畫,或上網蒐集資料,他們還把自己小時候看到的年畫內容和自己的孩子作了交流。正因爲孩子們有了大量的感性經驗,所以他們在上課時有話可說,情緒高漲,反應熱烈。

小百科: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爲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內容:

大班藝術活動《七彩自然》

活動目標:

1、瞭解大自然色彩的豐富性,知道彩虹七種顏色的名稱。

2、會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對七彩自然的感受。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激發幼兒的藝術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體及課件、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作業展示板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剪刀、彩紙、膠水、大張鉛化紙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品嚐各色水果糖,說說吃了什麼顏色的糖?覺得味道怎樣?

2、課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讓幼兒欣賞,從中找一找更豐富的色彩。

3、欣賞二段音樂,讓幼兒說說音樂裏表現的是什麼顏色?你是怎樣聽出來的?

4、導入正題,教師:色彩居然具有這麼大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七彩自然》吧!說到七彩兩個字,老師就想起了一種自然現象,叫彩虹,誰能說出彩虹顏色的名稱來?(幼兒回答)將幼兒分成七組,分別以顏色命名。

5、欣賞小朋友作品三幅(電子幻燈片),說說它是用什麼方法來表現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讓幼兒討論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兒創作,教師分組巡迴指導。尊重幼兒意願,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重新組合每組的陣容,開始用色彩來進行創作。

8、展示每組作品,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小朋友當解說員,其他人和老師當觀衆,一起參觀《七彩自然》畫展。

9、欣賞大師作品。教師:世界在我們的眼裏是多麼新鮮、神奇和美麗,藝術大師們也用豐富的色彩表達着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電子幻燈片形式讓幼兒欣賞3―4幅作品,並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結束語:原來大師的想法和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一樣的,只要大家經常用發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不久你們也肯定能成爲藝術大師。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發現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動自評:

本次活動處處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先讓幼兒通過看、聽、說來感受自然界顏色的豐富,再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來表現七彩自然,各組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紹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尊重幼兒的意願,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老師還藉助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的景色展示於幼兒眼前,後與音樂欣賞結合,更加深了幼兒對色彩的感受,最後展示大師的作品又較好地激發了幼兒繼續創作的願望。總之,本活動運用多種手段,巧妙地將各種資源統合在七彩自然這一內容中,使幼兒獲得了多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