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歌曲,瞭解歌詞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躍的聲音模仿杜鵑的叫聲。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體驗喜愛杜鵑鳥(布穀鳥)的美好情感。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繪有簡單風景的圖片一幅。

2、可活動的小朋友、杜鵑鳥圖片。

活動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教師邊演示圖片,邊講述:“春天來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聽到了‘咕咕’的叫聲,這是誰在叫呢?”

2、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1)教師繼續操作教具並講述歌詞內容,進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小朋友走在什麼地方,聽見杜鵑在唱歌?最後杜鵑怎麼了?

(2)教師:“你們也跟我來找找小杜鵑吧。”幼兒隨音樂學念第一段歌詞。

(3)幼兒輕輕地學唱第一段歌曲。

(4)在動作暗示下,教師提醒幼兒能唱準歌曲中的弱起節奏(雙手放在胸前)。

(5)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第二段歌詞內容。

(6)幼兒輕輕學唱第二段歌詞。

(7)教師提醒幼兒唱準跳音“咕咕”。

3、幼兒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兒根據歌詞進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體驗喜愛杜鵑鳥的美好情感。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去‘草地’上尋找頑皮的杜鵑”。第一段邊走邊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曲調優美、詞意簡練、音樂形象鮮明的奧地利童謠。時起時伏的旋律把杜鵑和孩童相互歡樂嬉戲玩耍的情景描繪得栩栩如生,給歌曲增添了幾分詼諧與風趣。“5 3”的音調模擬了杜鵑的歡叫聲呼應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樂形象更爲逼真,富有意境。最後在杜鵑的歡叫聲中結束全曲,讓人們感受到杜鵑聲聲地在青山翠谷之中迴盪不息。

教學中,我首先讓孩子通過聆聽,聽出歌曲中,杜鵑的叫聲,孩子們都能聽出來,並跟着模仿唱,這就掌握了歌曲中“5 3 ”這個音,並在教學中加入“3 1”兩個聲部模擬“咕咕”聲,使演唱更富有意境美。找到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也是學習的重點,多數孩子能通過聆聽和識讀樂譜找到第一句中前後半句旋律相同,第二樂句與第三樂句旋律相同。歌曲的難點在每一句開始的幾個音的音準的把握上,尤其是第一樂句主和旋“1 3 5”三個音的音準,主要還通過跟琴聲反覆模唱掌握的,在完整唱好歌曲後,還給學生加入了情景劇表演環節,孩子們非常樂於參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變成自己喜歡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們喜歡上音樂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歡快、舒暢的情緒。

2、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義。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重點難點:

感受歌曲優美、歡快、舒暢的情緒。

環境與材料準備:

1、活動前反覆播放歌曲錄音,請幼兒熟悉這首歌的旋律。

2、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義。

一次備課

一、欣賞歌曲

1、請幼兒記住歌曲的名字,聽一聽歌曲裏唱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小世界"。

2、教師放錄音,請幼兒欣賞。

3、說一說,歌曲中唱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小世界?

4、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含義: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有哭也有笑,有高興也有憂愁。我們熱愛這個世界,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有溫暖的太陽,有美麗的月亮,有許許多多的朋友。我們的友誼可以越過高山,可以穿過大洋,讓我們一起來歌唱我們的小世界。

5、教師放錄音,請幼兒再次欣賞一遍歌曲。

二、學唱歌曲

1、幼兒學做"錄音機",教師唱一句,幼兒"錄"一句。教師可以通過模仿扭旋鈕的動作,不斷調整"錄音機"力量的大小,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以此方法學唱第一段。

2、整體學唱第二段,再學唱第一段的基礎上,教師可播放歌曲錄音,引領幼兒整體學唱第二段和結束段。

三、演唱歌曲

1、幼兒學會歌曲之後,教師組織幼兒討論:用什麼樣的心情和聲音來演唱這首歌?請幼兒試一試。

2、將幼兒分成兩組,第一組唱第一段,第二組唱第二段,兩組合唱第三段。

活動反思:

1,拓展引導: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藝術變形的關鍵就是靈感的來源。而在教學過程當中儘管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教師是起到一個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因此讓人耳目一新的導入是能激發學生繪畫靈感的關鍵。本堂課我的導入是讓學生幫助老師繪畫在圓裏面展開想象,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繪畫的慾望。導入新穎但挖掘的深度不夠,應拓展引導,多帶動學生的聯想,就像劉純志組長說的一樣,讓學生去畫自己內心的小世界,而不是侷限於畫老師範畫當中的小世界。

2,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優異的學生表現欲更強,舉手的次數更多,因此更活躍,但同時卻埋沒了一些平時表現不突出的學生,課堂是屬於所有學生的,不是屬於優秀層次學生的。教師應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多關注表現不怎麼突出的學生。

3,提問方式有待加強:比如說把“世界是什麼樣的?”一問換成“你想給你的世界裝扮成什麼樣?”也許更能激發學生內心的小世界,讓學生的思維跟着活躍起來,多想一想結果,因此教師在提問的時候應全面關注學生及教師的內心想法。多換位思考,讓學生的情緒高漲起來。

4,幼小的心靈需要鼓勵的帶動:本堂課,因爲我怕打擊學生幼小的心靈,所以在展示的環節不敢叫“差”生上臺來展示,其實如果做了結果可能恰恰相反,因爲幼小的心靈雖然很容易破碎但幼小的心靈更需要老師的帶動和鼓舞。我們應該都留些機會給這些“差”生,並且正確的去引導他們,多鼓勵他們,讓其認識錯誤併產生“我要改正我要做得更好”的念頭。

5,課堂小結切勿呆板:本堂課我覺得我最大的失誤就是組織課堂小結這一環節時的語言當面用詞過於強硬。因爲學生繪畫速度不一致,儘管有些學生已經畫完了,但有些同學可能剛投入到繪畫當中來,因此進行課堂小結時應用委婉的方式來說,以此讓學生很快的接受老師讓學生停下來的建議。比如說“同學們讓我們先停下手中的筆,讓我們來看看畫完了的同學的畫,也許你會對你的創作更有靈感哦!”另外在平時課堂上應鍛鍊速度慢的學生加快繪畫速度!

以上幾點是我本堂課的收穫,也算是伴我成長的一個必經之路,我覺得像我們這些新進的還未長大成熟的教師更應該虛心的向前輩們去學習,多請老師們來聽課,尤其是評課至關重要,這樣我們互相之間的成長速度會更快。

今後在教學道路上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尋找成爲一名優秀教師快速成長方法,並讓自己堅強快樂的成長起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幼兒總是對成人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想通過各種方式去體驗成人的世界,例如,常常模仿成人的口氣說話,穿成人的大鞋子,女孩尤其愛穿媽媽的高跟鞋,男孩愛穿爸爸的大皮鞋。大班的.幼兒作爲幼兒園裏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更願意嘗試一些具有挑戰的事情,尤其是成人經常做的事情,做飯是成人經常做的事情之一,幼兒往往具有濃厚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創設的情境,能夠聲情並茂的演唱歌曲。

2、體驗歌曲的趣味,根據部分歌詞編創動作進行表演。

三、活動準備:

PPT、音樂、布娃娃玩偶。

四、活動過程:

1、導入。

跟隨音樂《扮家家》進行律動,音樂結束後,提問問題,引出主題。剛纔有這樣一個動作(炒小菜),誰知道這是在幹什麼啊?(炒菜、炒小菜、做飯)你們記得可真清楚,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來玩一個炒菜做飯的遊戲。

2、展開。

(1)欣賞兒歌《娃娃上竈》,引導幼兒做事認真專心。

我們的娃娃家裏有一個小娃娃她也很喜歡做飯,今天可是她第一次做飯,老師把她做的飯帶來了,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小娃娃做的飯好不好吃。出示ppt。

(2)聽音樂《娃娃上竈》,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做出與部分歌詞對應的動作。

(3)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4)以“菜譜”形式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根據圖譜演唱歌曲並掌握間奏。

(5)跟隨音樂以全體合唱、分組等形式跟唱歌曲。

(6)根據部分歌詞引導幼兒做出動作,並在演唱過程中加入動作。

3、活動延伸。

幼兒仔細觀察家長做飯時動作,爲整首歌曲添加動作,進行歌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音樂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態度的獨特方式。音樂教育是一種健康積極的情感教育,我們可選擇各種優秀作品去感染、薰陶幼兒。歌曲《小猴撓癢癢》是我無意中在以前的一本舊書上發現的一首歌曲,這首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前半部分表現了小猴給它的夥伴撓癢癢,把它們撓得哈哈笑、笑彎腰的情景,後半部分表現了調皮的小猴又去撓小刺蝟,被小刺蝟戳得"哇哇叫"的情景,非常的有趣,我覺得這些情節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引發幼兒的思維共鳴,應該是一件幼兒喜歡的藝術作品,所以我以此爲課題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幼兒階段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可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創設情境、課件演示、圖譜分析、表演遊戲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積極參與表演。教師以自己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幼兒,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音樂的美妙,感受表演的快樂,提高其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前後部分的不同情緒。

2.按歌詞內容創編表演動作,進行歌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電子白板、課件、小猴和小刺蝟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手勢、動作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用手勢、動作,引導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小朋友,老師的手會說話,看誰最聰明,能看懂老師的手說的是什麼話?教師做相應的坐正、起立等動作。

2.再猜猜,我的手現在在幹嘛?(撓癢癢的動作)通過各種手勢動作,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出撓癢癢的話題,爲後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初步感受音樂,做做小猴撓癢癢的動作。

1.有一種小動物,它特別喜歡撓癢癢,我們來聽一段音樂,猜猜看會是哪種小動物?(聽音樂)你覺得會是誰?究竟是不是這種小動物呢?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圖片)

2.我們一起來聽着音樂,做做小猴子撓癢癢的動作。

3.小猴一會兒撓撓頭、一會兒撓撓脖子、一會兒撓撓腋窩(重點講解腋窩),覺得撓癢癢可真好玩。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再學習能降低一些難度。幼兒通過感受音樂猜小動物、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做各種撓癢癢的動作等,使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教師通過生動的表情、神態、動作,帶領、感染幼兒,使幼兒進入情境,體會撓癢癢的樂趣。在此過程中將"腋窩"一詞滲透其中,爲幼兒後面學習歌曲一定的幫助。

三、學習歌曲《小猴撓癢癢》。

這隻小猴子呀!它不僅喜歡自己撓癢癢,還喜歡撓其他小夥伴的癢癢(幼兒看課件)。一首歌曲《小猴撓癢癢》就把小猴給它的夥伴撓癢癢的情景給唱出來了,請你們仔細聽聽歌曲中是怎樣唱的?

1.教師有表情地、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

2.提問:你聽到什麼了?(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進行演唱。

3.請小朋友,看着課件圖片,完整的說出歌詞。(看圖片說歌詞)引導幼兒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採用視聽結合的唱法,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

4.請小朋友聽音樂輕輕地跟老師唱。

5.聽音樂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6.小猴可調皮了,爲了把小猴調皮、可愛的樣子表現出來,在歌曲的圖譜中還安了一些小點點,你們看哪些地方有小點點?那有小點點的地方是怎樣唱的呢?請你們再仔細聽老師唱一唱(指圖譜唱),看看你發現什麼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再試一試?

爲了表現小猴的調皮、可愛,歌曲中運用了多個附點,而附點音要唱準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爲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附點音,唱準附點音,就設計了圖譜,通過圖譜的講解和比較,讓幼兒直觀的感受、體驗歌曲,學習演唱歌曲。

7.小朋友,這首歌曲前後部分表現的小猴的心情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發現:前面部分小猴撓小夥伴的癢癢時,要表現出高興的心情,要用歡快的聲音演唱;後面部分小猴去撓小刺蝟時,要表現出害怕的心情,慢慢地唱,唱到"手爪刺破哇哇叫"時,要用快快的聲音唱,"哎呦"要表現出小猴很疼的聲音和感覺(出示前後部分的圖譜)。請小朋友完整的演唱一遍,把小猴不同的心情給唱出來。

8.男、女小朋友分別上前面部分和後面部分。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這首歌曲前後兩部分表現了小猴不同的情緒變化,且非常明顯。在此,讓幼兒自己感受、發現小猴的情緒變化,分析該如何演唱,幼兒的感受會更加的深刻,再加上前後圖譜的區分出示,使幼兒能夠加深理解,也更能夠有感情的演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本週我們進入了“有用的植物”第三個站點:種植園的主題中,希望通過看看、聽聽、畫畫等活動讓幼兒瞭解一些種植蔬菜的新方法和關注新技術在蔬菜培植中的作用。孩子們都有了對蔬菜一定的認識,也知道我們應該什麼東西都要吃。

因此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蔬菜湯》這個音樂遊戲,旨在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願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表現煮蔬菜湯的情景。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經驗,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

2、願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表現煮蔬菜湯的情景。

重點:運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

難點:願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表現煮蔬菜湯的情景。

活動準備:

歌曲“菜場”、煮蔬菜湯的音樂歡快、舒緩各一段,及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我喜歡的蔬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

1、介紹自己喜歡吃的蔬菜。

關鍵提問:請你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是什麼?

2、觀察圖片上蔬菜的外形,嘗試用肢體表現。(番茄、胡蘿蔔、青菜、白菜、捲心菜、冬瓜、黃瓜、馬鈴薯)

關鍵提問:請你用一個動作來表示出這些蔬菜。

請你摸一個你喜歡的蔬菜卡片,用你的身體來模仿下這個蔬菜寶寶?猜猜他模仿的是哪種蔬菜?

小結:我們可以根據蔬菜的不同形狀用動作表示出來(番茄胖又矮、蘿蔔胖又長、黃瓜瘦又高、冬瓜長又圓、捲心菜是大圓球、馬鈴薯是小圓球、青菜像朵花、蘑菇是把小雨傘)

二、買菜(熟悉遊戲規則)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幼兒扮作相應的蔬菜,教師扮作媽媽。在活動時的中央確定一個大圓圈,表示媽媽的菜籃子。

2、播放歌曲“菜場”,教師隨音樂在圓圈外走動。幼兒演唱歌曲,當唱到歌曲中的蔬菜與自己的相同時,作相應的模仿造型。當唱到最後一句時,幼兒走近表示菜籃的圓圈內。

3、請個別幼兒說說遊戲規則,要注意些什麼?

4、教師和部分幼兒示範——幼兒分組表演。

小結:剛纔我們聽着音樂買了很多菜,真開心。

三、做蔬菜湯(用動作的快慢表現煮蔬菜湯的音樂)

過渡語:媽媽今天買了許多蔬菜,我把他們藏在三段音樂裏了

1、聽音樂

關鍵性提問:

1)我們一起來熟悉下音樂,想象一下每段音樂分別像哪個蔬菜寶寶在跳舞?

2)想象一下這些蔬菜寶寶在鍋子裏有發生了些什麼有趣的情景?(翻滾、旋轉、下沉、抱團等)

2、遊戲:蔬菜湯

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蔬菜形象隨不同樂段依次進入“湯鍋”。播放煮蔬菜湯的音樂,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節奏,大膽想象蔬菜進入湯鍋時,注水——升溫——沸騰——小火慢煮——加調料——熄火等情景,用動作(下沉、漂浮、旋轉、翻滾等)由下鍋時的歡快到沸騰再到逐漸減慢,表示煮湯的過程。教師在一旁提醒幼兒不要互相推擠,推擠者表示不新鮮的蔬菜混入鍋內,必須立即退出遊戲。

3、教師和部分幼兒示範表演。(示範表演番茄下鍋的情景)

4、請個別幼兒表演某個蔬菜的音樂形象。

5、自由結伴,分組商量,跟着音樂進行表現蔬菜各種形象。

要求:動作誇張有力,形象。

6、請出小組上來表演,引導幼兒用多種姿態進行表演。

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的快慢表現煮蔬菜湯的音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大班音樂:月亮婆婆喜歡我

活動背景:

我第一次參加市一課多上活動,就非常榮幸地獲得了一等獎。隨之市教研室組織的市區互動的教研觀摩活動,我也就有幸參加了。其中一位市學科帶頭人上的一節音樂歌唱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她那優美動聽的歌喉、豐富又恰到好處的肢體動作和簡潔、巧妙的組織語言已深刻的印在我的記憶裏,也常常在我的腦海裏閃現。從這次活動中,我體會到好課是因人而精彩的。現將當時聽課過程的記錄評析如下:

活動實錄:

(一)感受音樂旋律:

1、教師親切的自我介紹 :小朋友們好!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某老師, 你們歡迎我嗎?(幼:歡迎!)怎麼歡迎?(幼兒自然開心的拍起了掌聲)好!今天我來做你們的媽媽,你們做我的寶寶,睡在我用臂彎做的搖籃裏,我哼唱《搖籃曲》,你們就跟着我的搖籃,搖呀搖呀睡着了,好嗎?

評析:這種導入方式自然、親切,直入主題,加上老師輕聲細雨而有柔美的聲調,給人甜甜的美感。人的注意力和興趣自然被激發調動起來了。

2、三次感受音樂旋律:

第一次:教師邊跟琴聲哼唱邊晃動手臂故作陶醉狀,帶領幼兒的身體隨音樂左右晃動;

第二次:“媽媽搖着搖着 ,寶寶就睡着了,現在媽媽摸誰的頭,誰就輕輕趴下睡着了;”

第三次:“媽媽真累呀,心疼媽媽的寶寶們快哼唱這首曲子,讓媽媽沒也睡覺吧!”

評析:學歌前,教師用了哼唱的方式,讓幼兒三次整體感知歌曲旋律,爲後面的歌唱教學做了有效的鋪墊。這是教師對教材分析後,在設計上的巧妙;另一巧妙之處在於三次哼唱前,教師生動的過渡語言,讓每個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在教師設計的“陷阱”裏了。

(二)、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清唱歌詞。師提問:我們睡覺的時候,誰會透過窗戶來看我們呢?(允許幼兒想像表達);那我們假裝睡着,看看誰來了;

評析:在這種甜美的意境中,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幼兒的興趣和思維再次被激活,七嘴八舌地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猜想和回答:“小偷”“大灰狼”“太陽”“星星”。教師卻依然投入地傾聽,不予回答,任憑幼兒的好奇心懸在那,爲他們認真傾聽歌曲的範唱又埋下了伏筆。

2、教師清唱後,師幼互動問答,教師依次出示相關字卡,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問:誰來了?(月亮婆婆)(出示)

問:爲什麼來呀? (喜歡我)

問:做了什麼動作?(灑下月光把我摸)、(表現灑的動作,提示幼兒摸摸鼻子、耳朵等);

問:玩了什麼遊戲,(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問:玩了幾次?(三次)依次出示走、停的字卡

評析:五次層層遞進的提問,把歌詞的句子和關鍵詞進行了有效的提煉,而且“灑”“摸”兩個字還配上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加深印象,讓我再次佩服設計的巧妙。而且,排列的方式也爲後面的伴唱部分留有空白。

3、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學唱歌曲:

(1)看圖完整唱第一遍:(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示喜歡月亮婆婆吧;)

(2)邊做動作邊演唱:(再來一次,做上動作吧;)

(3)用很美輕輕的聲音唱:(晚上用什麼聲音唱?)

(4)用響亮好聽的聲音唱(白天唱這首歌用什麼樣的聲音?那我們試試)

評析:集體教唱部分共四次練習,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既避免了學唱歌曲的枯燥,還保護了幼兒的聲帶不致疲勞。這樣的過渡語言設計體現了教師的智慧。

(三)學習並掌握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1、聽錄音,感知伴唱的音樂部分。

師:天空中的星星被我們吵醒了,朝着我們眨眼睛呢!我們來聽聽,他們在歌曲的什麼地方眨眼睛了(放音樂,教師在相應眨眼睛的地方做手勢,幫助幼兒感知)

評析:伴唱中的“啦啦”是每個執教老師認爲很難處理的部分,但這位老師用星星眨眼睛的辦法處理,首尾呼應,與整個教學設計融會貫通,真的是獨具匠心。

2、請幼兒找星星,貼在相應的地方:

評析:由於幼兒第一次聽,有兩處錯誤的地方,教師不急於糾正,而是又唱一次,讓幼兒對應感知後,再糾正,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尊重。

3、集體練習一次:我來做月亮婆婆,你們做星星,在眨眼的地方唱“啦!啦!

4、分角色練習幾次(教師和孩子商量怎麼才能做到聲音的均衡確定角色練習的方式)

評析:這樣教師和孩子商量怎麼分角色,不僅體現了教學過程教師對孩子的尊重,更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結束活動。

師:夜深了,小朋友在什麼?對,小朋友睡着了,做了個甜美的夢。誰睡得香,誰睡得甜,月亮婆婆就來親親他的小臉蛋。(循環放音樂,教師隨音樂輕輕撫摩每位幼兒,讓喧鬧活躍的課堂逐漸安靜,呈現了一幅教師輕撫每位幼兒的怡人感人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