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彙總8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彙總8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集體預設

目標:

1.通過反覆感受,知道歌曲名稱,瞭解歌曲內容,引起學唱歌的興趣。

2.初步學習在念白處跟隨老師說出擡起頭、閉上嘴的語言節奏。

3.瞭解漱口過程,知道講衛生的孩子人人喜愛。

重、難點:唸白時語言節奏準確

準備:小花杯一個、娃娃一個

過程:

一.邊拍手邊念語言節奏:

好 寶 寶,真 能 幹,自 己 的 事 情 自 己 做

二.生活模仿律動

在老師帶領下,按四分音符的節奏做出穿衣、刷牙、洗臉、做操的動作

三.新授歌曲

1.感受理解音樂及內容

A.出示小花杯,老師演示漱口

老師在幹什麼?老師還會唱一首《漱口歌》呢 B.清唱第一遍。歌裏唱了什麼?我剛纔在幹什麼?

C.清唱第二遍

喝口什麼水?(清清水)什麼叫清清水?

我是怎樣漱口的?幼兒跟老師學:擡 起 頭、閉 上 嘴

漱口時嘴裏怎樣?老師示範做鼓動腮幫的動作

2.進一步感受

A.出示娃娃,清唱歌曲

娃娃是怎樣漱口的?幼兒說出歌詞內容,老師做出相應動作

B.老師完整的唱

C.幼兒按歌詞順序做漱口動作

四.複習:

《小花狗》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歡出去旅遊,每次旅遊回來都希望把自己見到的、好玩的事情說給老師、小夥伴聽。結合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班開展了“快樂的旅行” 這一主題。隨着活動的不斷延伸,一次孩子們在進餐中竊竊私語,老師蹲下身仔細傾聽孩子的對話,才知道他們有一個新的“發現”:食物在肚子裏會“旅行”嗎?多有趣的問題呀!孩子們都關注着呢。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說不完。爲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爲體現新課改精神,我以整合的觀念,目光短淺是讓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 爲使活動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我注意靈活採用教法: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東西哪去了?”)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現——食物在人體裏的消化過程)操作法(以孩子喜愛的操作形式展開——動手動腦拼圖、“構建”消化系統圖)等等。爲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親手製作課件,使學習活動更爲具體生動且有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4、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講解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讓幼兒明白不良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2、難點:知道人體消化器官的順序及功能保護。

活動準備

(1)Flash課件《食物的旅行》以及相關的故事。

(2)音樂:《幸福拍手歌》

(3)人體消化系統圖,即時貼消化系統卡片圖,小蛋糕,小餅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行吧?旅行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什麼有趣的事呢?

2、出示 小蛋糕,“看,這是誰?”(小蛋糕)小蛋糕它也到了一個特殊的地方去旅行了,今天,小蛋糕也要把它的旅行故事講給大家聽,小朋友想聽嗎?

3、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小蛋糕的旅行》。

故事:《小蛋糕的旅行》 小朋友最喜歡吃小蛋糕了,小朋友把我放到嘴裏,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到了一條長長的管子裏,就像坐滑梯一樣,真好玩!還沒等我玩夠,就滑到了一個大袋子裏,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被磨碎的我接着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裏,像迷宮一樣,好不容易出了迷宮,我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裏,在這我的營養都被吸收掉了,最後我就被排出了體外。

4、聽完小蛋糕的故事,你知道小蛋糕它去了什麼地方旅行嗎?

二、觀看動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 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引導幼兒逐幅觀看Flash動畫課件

1、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小蛋糕從哪裏進去?知道那叫什麼名字嗎?(口腔)它在我們的嘴巴里怎麼樣了?

(牙齒把食物嚼碎了,方便吞下去)

經過嘴巴後,小蛋糕被吞了下去,到了什麼地方?知道那長長的管子叫什麼嗎?(食管)

2、放第二段,瞭解胃的功能以及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提問:接着小蛋糕從長長的管子滑下去,到了一個在袋子裏,這個大袋子叫什麼名字呢?(胃)它有什麼作用呢? (教師小結)

3、放第三段,知道小腸的作用

提問:剛纔小蛋糕的.旅行經過了嘴巴、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裏呢?那條彎彎曲曲的是什麼呢?(小腸)它有什麼作用呢?

4、放第四段,理解大腸的用途

提問:小蛋糕又到了哪裏呢?這是什麼地方呢?

三、讓幼兒品嚐餅乾,想象食物進入各個器官,並排出旅行路線圖。

1、師:聽了小蛋糕的旅行故事,小餅乾羨慕極了,它也想到小朋友的身體裏去旅行,小朋友願意帶它去嗎?

把幼兒分成四個旅遊團,“小餅乾的旅行開始了!”

2、請各組小朋友品嚐餅乾,並根據提示把小餅乾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

提示:(1)這是旅行的入口(口腔),在這裏給它拍張照吧!(出示口腔圖片)

(2)我們的牙齒先把小餅乾咬破,嚼碎了,吞下去,到了哪裏哪?(食管)

(3)食管這個細細的管子,把食物送到哪裏去了啊?(胃)胃裏有許多的消化液,小餅乾在這裏停留了很久,誰能找到小餅乾休息的胃呢?

(4)胃磨啊磨,把餅乾磨得更碎了,到了哪裏了?(小腸)小餅乾的營養大部分在這裏被吸收。

(5)小腸把小餅乾裏的營養都吸收了,然後到了哪裏?(大腸)大腸轉呀轉,把沒有用的殘渣都排出去了。

小餅乾的旅行也結束了,

3、評析每個小組的排列情況。

四、結束部分,聽音樂做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聽了小蛋糕旅行的故事,也帶着小餅乾到我們的身體裏旅行了,你們的心情怎麼樣?

我們把食物吃下去以後,還需要做些輕微的活動幫助它們消化,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起立,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讓幼兒跟隨音樂做律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眼睛觀察同伴運用左右側滑步的躲閃方法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

2、在遊戲中能遵守規則,學會保護自己。

3、有勇於挑戰、 不怕困難的精神,體驗共同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知道老鷹捉小雞的玩法

物質準備:老鷹頭飾、小蟲、 錄音磁帶、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二、角色扮演導入,引發興趣。

(1)出示老鷹頭飾,引出遊戲。

教師:"小朋友們看誰來了?今天我們來玩一個 "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怎麼玩?"

(2)介紹遊戲規則

教師:"我們三個人一組玩這個遊戲,一個做雞媽媽,一個做雞寶寶,還有一個做老鷹,雞媽媽要保護好雞寶寶,雞寶寶要抓緊雞媽媽。"

請一組幼兒進行示範小雞怎麼抓緊雞媽媽的。

2、幼兒分組遊戲,引導雞媽媽要保護好小雞,雞寶寶要拉緊雞媽媽。

(1)幼兒自由組合,三人一組進行遊戲。

(2)集體交流。

教師:"剛纔你當雞媽媽的時候是怎麼保護小雞的?"

幼兒示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雞媽媽是怎樣保護小雞的。

(3)師幼共同小結:雞媽媽要張開雙臂,保護後面的小雞,小雞要拉緊媽媽的衣服,媽媽往哪邊跑,小雞就要往哪邊跑。眼睛還要看着前面的老鷹和老鷹往相同的地方跑。

3、分組練習,引導幼兒用側滑步的方法躲避老鷹。

(1)師幼共同練習側滑步

師:"用我們剛纔學會的好辦法再去三人一組,試一試,看看雞媽媽能不能保護好小雞?"

(2)幼兒再次遊戲一次,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眼睛觀察老鷹移動的方向。

(3)幼兒交流捉住小雞的好辦法。

師:"雞媽媽都掌握了好本領,那我們老鷹有什麼好辦法能夠快速的抓到小雞呢?"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

(4)5人一組進行遊戲,鼓勵老鷹想辦法捉住小雞。

三、活動結束

1、評價:表揚在活動中動腦筋想辦法的幼兒。

2、放鬆活動:聽音樂整理,重點進行腿部放鬆

大一班《老鷹捉小雞》健康躲閃活動小結

本週我們進行了躲閃健康活動《老鷹捉小雞》,小朋友都十分感興趣。在之前的體育遊戲中,小朋友們已經有了躲和閃的體育技能,他們已經知道如何躲和閃。這次我們主要體現在遊戲進行時,小朋友必須用一切方法控制自己身體各部分躲閃老鷹的侵犯,能夠利用左右側滑步躲閃老鷹,必須緊緊的跟在雞媽媽身後,還要防止老鷹在身後來捉你等。還有,在之前的體育遊戲《大灰狼來了》,在鄭老師的帶動下,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他們能夠根據師的要求積極的躲閃保護自己,如:,小朋友必須用下蹲、跳起、擰轉身體等動作躲過大灰狼的襲擊;躲閃到安全的地方。這對提高我們班小朋友身體控制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遊戲結束後,我們老師還組織幼兒進行談話,讓他們談談在這兩次遊戲中的感受,讓小朋友知道在體驗遊戲快樂的同時也學會了一些自我保護的相關知識。讓小朋友知道,如遇到壞人或者危險物時我們應該如何躲閃,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加強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健康安全教育,讓小朋友瞭解更多的健康安全知識,更好的保護自己。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嚴重的地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2、瞭解地震發生的原因以及發生地震時的一些現象。

3、知道發生地震了不要驚慌,樹立自救意識。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地震來了怎麼辦》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讓幼兒觀看地震錄像,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剛纔我們看到的畫面,你們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嗎?(地震)

3、教師:你從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師引導幼兒從房屋破壞、地面裂開、人員傷亡等方面進行描述。)

教師小結:視頻裏面的地面劇烈的搖晃,移動,房屋一間一間的倒塌,人們紛紛竄逃,哭聲喊聲連成了一片。

二、引導幼兒理解地震的含義

教師:你們知道爲什麼叫地震嗎?(因爲地震指的是劇烈的地殼運動,使地面迅速發生顫動。)你知道地震是怎麼產生的呢?你知道嗎?

教師小結:我們人類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現叫地殼,地殼不是靜止不動的,他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總是不停的運動,爲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地殼在運動呢?那是因爲他運動的慢,如果他運動力氣過大、過猛,地殼上的岩層就經受不住裏的衝擊發生斷裂,於是出現了地震!

三、結合PPT圖片,瞭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師:你們遇到過地震嗎?你在哪裏見過地震。

教師小結:我們這裏沒有發生過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發生過大地震比如我們中國唐山市在1976年發生過7.8級大地震,20xx年在汶川縣發生了8級大地震,20xx年玉樹發生了7.1級地震!20xx年雅安發生7級地震。在國外也經常發生地震。

2、教師:地震時有什麼景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老師結合圖片講述)老師這裏收集了一些地震後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小結:地震了,會摧毀了所有的房屋,地震還造成了山體滑坡;造成了橋樑中斷;壓死壓傷了許多人;許許多多的人失去了親人,無家可歸,也有許許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兒!

四、引導幼兒學習自救的方法!

師:如果發生地震我們該怎麼辦呢?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育孩子認識什麼是食物中毒。

2、使孩子認識食物中毒的危害及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3、初步瞭解食物中毒的小常識。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食物中毒情景表演、演示。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孩子知道病從口入,教育他們有正確的飲食習慣。

難點:用自己的話能敘述自救方法。

活動過程:

1、導入語:

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看一個表演,看看有誰,在幹什麼?後來怎麼樣了?

(2)幼兒觀看一小朋友表演,內容大致如下:

小朋友手裏拿着一包膨化食品,說:“我今天在商店裏買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後,打開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着假裝肚子痛。

(3)引導幼兒討論:

師:這位小朋友怎麼了?是什麼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觀點。

幼兒:吃了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

幼兒:老師,我有一次吃了一個爛蘋果,後來也肚子痛的,還拉肚子了呢。

小結:看來小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想不想知道爲什麼會這樣啊?

2、物中毒有哪幾種呢?師逐一介紹

(1)夏天,天氣炎熱,各種病菌繁殖最快,這時候人如果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就會得痢疾、霍亂、傷寒等病。這種中毒叫細菌性食物中毒。

(2)中毒還有化學性的食物中毒。如:吃了沾有殘留的農藥的蔬菜就會引起中毒。

(3)吃了有毒的動植物,也會這樣中毒,這種叫做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後,對人體健康有什麼損傷呢?凡食物中毒,對人體的健康損傷是很大的,輕的可損傷腸、胃,嚴重的還會損傷肝、腎等器官,有的還可能會留下終身的病根……後遺症。

3、發生食物中毒之後你應該怎樣做呢?

(!)馬上用手指輕攪喉嚨,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2)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讓有毒的物質快速排出體外。

(3)若出現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應立刻去醫院。

4、們怎樣才能防止食物中毒呢?

(1)瓜果食用前要浸泡、清洗乾淨,去除上面的細菌和農藥。

(2)不吃生的四季豆、發芽土豆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3)不生吃海鮮、肉類,不吃編制、腐爛的食物。

(4)採購時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小結: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了什麼是食物中毒以及食物中毒後怎麼辦、希望小朋友們能記住,防止食物中毒。

活動延伸:

小笑話《橘子樹》

教學反思:

活動能圍繞幼兒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且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能充份調動所有的智慧去灘索、去發現,並有效的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且活動取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在戶外遊戲時喜歡玩平衡臺,有些幼兒會自主地將平衡臺拼成一座“橋”,從“橋”上走來走去,但由於合作意識不強,常常因爲誰先過橋、怎麼拼橋等問題鬧得不歡而散。爲滿足幼兒遊戲的興趣,我設計了這一健康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平衡臺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求異思維,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2.能按一定的規律將平衡臺組合成“橋”,發展幼兒觀察、推理能力。

3.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平衡臺若干(平衡臺上貼有各種幾何圖形及數字1~l O)。

2.幼兒已玩過找規律的遊戲。

3.音樂及鱷魚胸飾。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平衡臺操

幼兒手持平衡臺走進場地。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有沒有玩過平衡臺?請你們每人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

(師生隨音樂自由地在平衡臺上做操:坐在平衡臺上勾繃腳、踢腿,站在平衡臺上做腹背運動等。在輕鬆的音樂聲中做熱身運動,幼兒動作較舒展,情緒較好,爲開展下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自由探索平衡臺的不同玩法

師:除了剛纔做的動作,平衡臺還可以怎麼玩?請你們每人找一塊空地玩一玩,看誰玩得花樣多。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個別指導。

集中幼兒,交流玩法。師:小朋友想出了這麼多玩法,你們真棒!

(這一環節,幼兒想到了從平衡臺上跳過去,單腳站在平衡臺上,坐或趴在平衡臺上搖小船,推平衡臺,幾個幼兒將平衡臺拼起來玩等。通過幼兒主動作用於平衡臺進行各種活動,對幼兒多種技能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遊戲:過橋

1.啓發幼兒尋找規律合作搭“橋”,並自由練習。

師:請小朋友看看平衡臺上有什麼。

平衡臺上有數字和各種圖形,可按什麼規律排隊?

請你們幫它們找找規律,給它們排排隊。

你們是怎樣給它們排隊的?(幼兒介紹)

(此環節與數學領域相結合,變講授學習爲探索學習,爲幼兒提供了探索的機會。幼兒根據平衡臺上的數字、圖形、顏色找規律,進行拼橋並玩過橋遊戲,通過探索、嘗試以及運用自身已有的經驗,不斷尋求新的活動方式,在提高活動能力的同時,發展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按要求合作搭“橋”,玩“過橋”遊戲。

(1)師:請你們按平衡臺的顏色分成紅、黃兩隊(幼兒分別站在紅、黃線上),紅隊按平衡臺上的數字從小到大排列成“橋”,黃隊按平衡臺上的數字從大到小排列成“橋”,看哪隊排列速度快。

(2)師:請你們把雙數的平衡臺抽出組合成“曲橋”(一組平衡臺之間的距離小,另一組平衡臺之間的距離稍遠些)。幼兒自由選擇並練習。集合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走得又穩又快。

(3)將抽出的平衡臺還原。師:紅隊走單數過橋,黃隊走雙數過橋,過橋時如果從橋上掉下,退回重走,要求走得又穩又快。

變換過橋要求,幼兒練習過橋。

(走曲橋、走單數或雙數過橋,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組織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平衡臺引發的動作由易到難地進行練習。)

四、遊戲:大鱷魚

集合幼兒成一路縱隊。

師:老師來做大鱷魚,小朋友從曲橋上通過,要走得又穩又快,注意安全,不要被大鱷魚“咬”到。

幼兒遊戲。

師:一點東西也沒吃到,讓我來抓幾個。

幼兒四散跑。

(在玩大鱷魚吃小朋友的遊戲時,幼兒四散跑動,目的是爲了放鬆幼兒緊張的情緒。此環節,通過創設遊戲情境,激發了幼兒參與遊戲的樂趣,體現了師生互動。)

五、放鬆遊戲:吸塵器

啓發幼兒將平衡臺想象成吸塵器,整理場地結束活動。

師:大鱷魚剛纔吃東西吐得地上到處是髒東西,讓我們用平衡臺傲吸塵器,一起來打掃乾淨。

(體育活動與故事情節、幼兒興趣相結合,讓他們在愉快的情境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驅力來自於他們的好奇、好動的心理以及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和渴望,在活動中教師應採用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教師的適當引導,實際上是給幼兒一個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的機會,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增強幼兒的社會合作能力。充分發展幼兒的個性,是創新教育中教師的重要職責。我們不能僅僅注意幼兒體育教學的生物功能,更要發揮它的社會功能,使兒童得到充分發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表演故事情節。

2、知道過期的食品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活動重點:

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活動難點:

理解過期食品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幼兒用書《小狐狸的百貨商店》。

活動過程:

1、出示狐狸的圖片,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這是誰呀?我們以前聽過很多關於狐狸的故事,小狐狸是一個怎樣的小動物?”

2、完整聽故事,理解故事大概內容。

聽後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小狐狸爲什麼要到食品場的垃圾箱裏找罐頭食品?”

3、看看講講,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二段,講後引導幼兒討論:

“小狐狸把這些食品賣給了誰?小動物們吃了以後發生了什麼事?爲什麼會生病?”

“小狐狸知道小動物生病後,怎麼樣?”

(2)出示大象圖片,教師提問:

“大象警察對狐狸怎麼說?小狐狸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爲什麼過了期的食品不能吃?”

(3)引導幼兒表演大象警察與小狐狸的對話。

4、完整欣賞,大膽質疑

(1)教師與幼兒共同有表情的講故事講述一遍。

(2)引導幼兒大膽質疑:“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對這個故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現在班上一部分孩子在午餐時不愛惜糧食,把米飯和菜故意掉在桌上,還相互打飯仗這種不良現象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人類爲什麼要吃飯,知道吃飽飯的重要性。

2.讓幼兒瞭解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知道不愛惜糧食是可恥的行爲。

3.讓幼兒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2、難點:幼兒瞭解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知道不愛惜糧食是可恥的。

活動準備

農民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勞動的圖片,孩子們在不同情形下浪費糧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瞭解我們爲什麼要吃飯。

1:我們平時都要吃飯,點心,水果,那我們不吃會怎麼樣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吃飯,如果不吃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二.教師提問,你們在園裏吃午飯時是怎樣表現的呢?

1.幼兒回憶吃飯的情景

2.教師點評在吃飯時孩子們有那些不良行爲,讓孩子們明白浪費糧食是可恥的。

三.教師出示農民不同時節在田裏耕作的圖片和孩子們在不同情形下浪費糧食的圖片。

1.幼兒觀察圖片後討論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和自己來浪費糧食的壞習慣。

2.教師總結;讓幼兒明白粒粒皆幸苦,從而教育孩子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四.教幼兒背誦古詩《鋤禾》,昇華愛護糧食的情感。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利用不同的圖片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 討論,在討論中逐漸明白吃飯的重要性,知道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明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但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孩子們在理解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行爲有點難,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要隨時滲透愛惜糧食的觀念,在有條件的時候帶孩子們到鄉下走走,讓孩子們親身經歷勞動的艱辛,從而使孩子們的認識更加深刻。

小百科:糧食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爲“穀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爲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