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合集九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合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合集九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一、會飛的娃娃

材料與工具:各色塑料袋、色卡紙、繩子、雙面膠、剪刀。

製作方法:

1.用色卡紙將塑料袋裝飾成娃娃、怪獸等模樣。

2.用繩子繫住袋口(不能紮緊袋口)。

玩法:手拉繩子迎風快跑,塑料袋灌進風后就會飛起來(圖一)。

特點:美觀、製作簡便,像個簡易小風箏。

二、好長的毛毛蟲

材料與工具:各色塑料袋若干、色卡紙、鉛絲、雙面膠、剪刀。

製作方法:

1.將幾隻塑料袋剪去口和底(其中一個不剪底)。

2.用雙面膠帶將塑料袋一個個粘起來,使之形成一個長長的袋子。

3.用色卡紙將袋子裝飾成毛毛蟲(也可裝飾成龍、魚等)。

4.將鉛絲做成有手柄的圓環,將袋口套在鉛絲上並固定。

玩法:手持圓環迎風快跑,長長的毛毛蟲就會鼓起,在空中搖曳(圖二)。

特點:在空中搖曳的毛毛蟲非常有趣,能營造一種歡樂熱鬧的活動氣氛。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樹立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知道牙齒健康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

3. 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怎樣預防。

活動準備:

1.電腦、教學光盤、教學掛圖數幅掛在活動室牆上小鏡子每人一個

2.瞭解本班幼兒得齲齒的情況

活動過程:

1.觀察牙齒,引出課題。

請幼兒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有什麼發現?

“變黑、變壞或者補洞的牙齒是怎麼回事?—齲齒齲齒是怎麼得的?是蟲子咬得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2.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

(1)帶着問題看光盤。

提問:齲齒是怎麼得的?是蟲子咬得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是什麼東西把牙齒變成一種酸腐蝕掉的?

(2) 帶着問題重點看光盤邊瞭解引起齲齒的原因。

(3)瞭解齲齒的危害。

得了齲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怎麼保護好牙齒不得齲齒呢?

3.幼兒利用各種方式學習保護牙齒的辦法。

A.小朋友討論防止齲齒的辦法B.觀察圖片學習。

c.請教保健醫生。

老師總結:不想得齲齒,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早晚正確刷牙;健康飲食少吃糖;飯後漱口不可少;牙齒定期去檢查。這樣你一定會有一口健康美麗的牙齒。

4.老師表演快板詩。

《預防齲齒》:

預防齲齒牙齒健康人人誇,健康的牙齒人人需要,小朋友要記牢,不想得齲齒一定要做到:

牙齒早晚正確刷,飯後漱口要乾淨,健康飲食少吃糖;牙齒定期去檢查;只要堅持能做到,牙齒肯定會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皮膚的作用,知道保護它們的衛生常識和正確方法。

2、對探究人體奧祕很感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人體模型、X光片,《知識百科》音像資料等活動過程:

一、認識皮膚。

1、幼兒互相觀察,看看身體的哪些地方有皮膚。

2、幼兒在放大鏡、顯微鏡下觀察皮膚,看看皮膚上有什麼(有紋路、毛孔、汗毛等)。

3、幼兒摸摸自己的皮膚,說說有什麼感受。

4、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二、皮膚的用處。

1、提供冰水、熱水、絨毛玩具、砂紙、綢布、海綿、鋼絲球等材料,讓幼兒逐一觸摸或用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感覺材料的冷熱、粗糙、光滑、軟硬等特性。

2、請當醫生的家長結合圖片及具體事例,向幼兒介紹皮膚保護人體的重要性。

三、保護皮膚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皮膚的正確方法:

經常進行戶外鍛鍊,保持皮膚的清潔,使用適宜的護膚品,防止皮膚凍、裂傷及損傷,皮膚受傷或被蚊蟲叮咬應及時處理,防止感染。

四、活動延伸

1、提供不同人種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瞭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有着不同的膚色。

2、與家長比一比,看看自己的皮膚和他們有什麼不同。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4

一、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綠色食物。

2、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準備:

1、各種綠色食品實物或圖片。

2、超市情境。

三、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師:“你們吃過或者看到過綠色食物嗎?吃起來又什麼感覺?”

幼1:“綠色的蔬菜我吃過。”

幼2:“看到綠色的食物。”

師:“綠色食物是健康的食物,說說你知道的綠色食物。”

幼1:“蔬菜是綠色食物。”

幼2:“薯片不是綠色食物。”

幼3:“綠色食物吃起來香香的。”

2、遊戲。

師:“看,這是哪裏?”

幼:“超市。”

師:“超市裏有哪些綠色食物可以買呢?”

幼1:“青菜。”

幼2:“有綠色標記的食品。”(幼兒說出食物名稱,教師看超市裏有沒有,有的就買。)

師:“我們一起來檢查這些食物是不是綠色食品。”(綠色的蔬菜和“綠色食品”標記的食物纔是綠色食品)

3、幼兒一次當顧客遊戲,體驗活動內容。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雙筷子、盤子21個碗21個、豆子多個、糖多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手指操

二、教師出示筷子引入,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

提問:

1、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

2、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誰還見過用別的材料製作的筷子?

4、那用它來做什麼呀?

5、你們都會用筷子嗎?

6、那咱們班誰會正確使用筷子而且夾東西又快呢?

三、學習活動。

1、師:小朋友下面一起來做一個《夾豆子比賽》。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雙筷子、一個盤子、裏面十10粒豆子、一個空碗,讓幼兒進行比賽。看誰夾豆子最快。

四、教師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

(一)實踐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

1、爲什麼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東西,爲什麼有的小朋友夾得很慢?因爲他們不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對不對?怎樣才能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呢?

(二)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外一

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彎曲。夾東西時,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緊第二根筷子。(發給幼兒一人一雙筷子裏操作用)

五、進行鞏固遊戲,培養幼兒使用筷子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落實了目標中的第二第三要求。

1、遊戲《傳糖比賽》幼兒接力的形式進行比賽。

2、遊戲《看誰是勝利者》幼兒夾糖和豆子進行比賽。幼兒分組在規定的時間裏看誰把糖和豆子夾得多。

3、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名稱:

夾物跳。

二、活動目標:

1、嘗試把物品夾在下肢不同位置進行行進跳,體驗下肢不同力量的運用;

2、體會遊戲的快樂。

三、環境創設:

飲料瓶、泡沫板、布球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英語遊戲“Paper、scissors、stone”(石頭剪子布)幼兒兩兩合作玩遊戲。

(二)基本部分:

1、孩子們,天氣這麼好,咱們去野餐好不好?野餐要準備什麼呢?飲料、水果、餅乾(飲料瓶、布球、泡沫板)

啓發幼兒用下肢分別夾住飲料瓶、布球、餅乾行進跳,教師巡迴指導,然後回到草地上,品嚐美味。

2、玩遊戲:

野餐結束了,可是食物還剩下很多,我們不能浪費了,所以我們一起把東西送回家。

分組比賽,視遊戲情況而定,可適當添加障礙。

(三)結束部分:

我們一起把食物送到倉庫去。

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整理材料後回班。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製品關係的慾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製品,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並區分豆製品的能力。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幫助幼兒瞭解黃豆及其製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方式辨別黃豆,區分豆製品。

活動準備:

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各種豆製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圖片"黃豆爺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請幼兒品嚐豆製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2、教師與幼兒邊品嚐邊互相交流。

3、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麼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

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徵,瞭解其營養價值,並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製品。

1、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請幼兒看、摸,並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2、認識黃豆外形特徵。

(1)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徵。

教師提問:

a.黃豆是什麼顏色的?

b.黃豆是什麼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麼?

d.黃豆摸上去有什麼感覺?

3、認識豆製品,瞭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1)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製品的關係。(教師講解什麼是豆製品。)

(2)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製品。

(3)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製品?

(4)幫助幼兒瞭解豆製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製品。

(1)出示各種豆製品及非豆製品食物。

(2)通過遊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衆多食物中找出豆製品。

(三)結束部分:

1、觀察豆芽,激發幼兒探索豆芽生長過程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豆芽。

3、引起幼兒探究黃豆變豆芽的慾望。

(四)延伸活動:《發豆芽》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能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願意主動爲大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白紙,彩筆,小印章。

活動步驟:

1、日常指導。

(1)在學習活動、區角活動以及器械運動中提醒幼兒注意手的運用,體驗手的靈活、靈巧。

(2)在幼兒進行盥洗、進餐時以及睡覺前後穿脫、疊放衣服時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自己有一雙勤勞的小手。

2、結合班上的值日生活動引導幼兒用雙手主動爲集體、爲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佈置牆面環境"勤勞的小手",記錄每個幼兒能用手做到的事情。

(1)讓每個幼兒在一張紙上印畫自己一隻手的外形,並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教師幫幼兒將紙有序的貼到一面牆上。

(2)每天離園準備時,教師和幼兒一起說一說,評一評今天誰的小手最勤勞,做了那些事情或者學會了做哪些事情,可以自薦也可以推薦。被選出的幼兒可以用教師的小印章在自己的"手印"上蓋一個印章畫。

(3)每月根據幼兒"手印"上的印章數評出"天才小能手"。

4、請家長配合,讓幼兒在家裏也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穿襪子、洗手帕、扣鈕釦等。並能夠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9

活動名稱:多吃水果有營養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果的特徵,知道對身體有意。

2、知道水果有豐富的營養,鼓勵幼兒多吃水果。

活動準備:水果若干、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2、你喜歡吃什麼水果?

3、爲什麼要多吃水果?

二、通過聽故事《德德不愛吃水果》,瞭解水果對身體的益處。

1、提出要求,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

(聽故事不能亂講話,要仔細聽故事裏說了些什麼事。)

2、提問:

(1)德德刷牙時發現了什麼?

(2)大便時覺得怎樣?爲什麼會這樣?

(3)你吃過什麼水果?爲什麼要多吃水果?

三、欣賞兒歌《排排座,吃果果》

排排座,吃果果,吃橙子,吃蘋果,天天吃一個,身體好得多。

四、活動延伸:洗手吃水果,鼓勵個別幼兒將自己小盤裏的水果吃掉,不浪費。